现代流行元素给我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带来了冲击,同时也推动了民族民间舞蹈的与时俱进。在现代审美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还要在表现形式和传承体系等方面加强创新,顺应当今社会大众对舞蹈艺术审美的转型要求。
一、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流行元素概述
首先,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方面入手分析。民族民间舞蹈是指在民间产生与流传,有鲜明的风格,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反映。各民族地区的民间舞蹈,受当地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体现出独特的风格。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有地理环境差异性、生活劳作性、生活习俗性、表演形式多样性、仪式性等特点。民族民间舞在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趋势,不断融入时代新元素,寻求适合民族舞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其次,从现代流行元素入手分析。现代流行元素主要是指最新的时尚元素、潮流话题、流行音乐、人情风俗、街舞、健康元素、饮食元素等。舞蹈艺术领域的现代流行元素,主要包括舞美灯光、流行音乐、流行服饰、流行舞、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等。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受现代流行元素的影响
(一)带动影响
首先,现今社会的艺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结合现代化的舞台技术整合了吊杆控制技术、舞台旋转技术、灯光控制技术等,利于增强舞台整体的表现力。舞美技术在发展的进程中,呈现出了数字化、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舞台布景构思创新等特点。依托舞台技术,观众能在三维立体的背景烘托下,迅速进入舞蹈表演的氛围中,深入体会舞者传递的思想情感与作品的主题内涵。如LED拼接显示屏将场景与舞蹈动作有机整合,更利于呈现逼真的形象和舞蹈表现效果。
其次,在舞蹈编创环节,运用现代化表现手法,与传统表现形式相结合,利于传统民族民间舞紧随时代发展,迎合当下大众的审美情趣。如红色题材的民间舞,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及舞蹈技法,去表现爱国主义主题与作品的时代背景,促进了民族民间舞的现代化发展。如《黄河魂》等舞蹈,在表现形式上整合了现代流行的舞台音乐、舞美效果、舞蹈动作等元素,放大了精神层面的人文情怀,丰富了画面,展现出舞蹈角色的多面性格,为观众营造出一场震撼且唯美的视觉盛宴。
(二)渗透影响
首先,从时代性渗透入手分析。现代流行舞融入中国后,凭借反映现实的本质和走乡入俗的特点,与我国“文以载道”的历史传统文化高度贴合,推动了我国舞蹈艺术形式的创新发展。此时期的舞蹈艺术强调舞蹈的创造精神,其顺应时代发展,内容决定形式,反映生活的严肃性、关注人的价值与内在情感、形式与身心统一等特点更加突出。如《碧波孔雀》这一傣族舞蹈剧目,编导保留了傣族三道弯、屈伸等传统风格的舞蹈基础动作,结合了顿点、身体波浪、甩头等现代流行的舞蹈动作,生动形象地塑造出活泼欢快的孔雀形象,画面的静态美与含蓄美更加突出,舞蹈的主题表达与表现形式更加准确。两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并没有觉得突兀。把传统民族民间舞与现代流行舞相结合,要保留其原有的风格特征,避免韵味与意境的破坏,避免其内敛与含蓄特征的弱化,使舞蹈表演变得肤浅与突兀。
其次,从传承性渗透入手分析。现代流行舞的本土化发展,使其与原始现代舞产生了明显的差异。保持本质精神的同时,又深受本土氛围与文化的影响,促使其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点越发突出。正是因为其贴合国人的心理特征与思想情感,才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现代流行舞主要是反映现实和当下人们的情绪,而民族民间舞具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在融合发展中,更利于发挥两种舞蹈的优势协同效应。在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中,保留原始舞蹈动作的同时,吸收现代流行舞的精华,融入张弛有度的舞蹈动作,更利于突出舞蹈的情感基调,充分体现出当地劳动人民的性格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整合现代流行舞的动作创造出新式的民族民间舞,也对我国民族民间舞的艺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创新影响
现代流行舞对民族民间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动作的创新、音乐的创新、服装的创新等方面。如舞蹈《阳光下的舞步》,不仅融合了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舞蹈动作,也有街舞和踢踏舞等现代舞的动作。舞蹈作品打破了民族舞蹈固有的表达模式,编导思维、艺术表现形式、演员表演都有新意,更具当代舞蹈的属性。用多种创新形式表现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表达了人民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传统民族民间舞的音乐讲究和谐对称,注重舞蹈动作与音乐节拍的整合,而现代流行舞的音乐更加通俗化,传唱度高,传播范围更广。如《邵多丽》的舞蹈音乐以葫芦丝伴奏为主,加入了现代流行乐曲的鼓点节奏与具有较强节奏性的女声傣语念白,使得舞蹈动作更加曼妙,使表演锦上添花。如杨丽萍的经典剧目《雀之灵》的表演服饰,不是穿着传统的傣族舞蹈服饰,而是去掉烦琐的道具,保持孔雀的图腾,用缀满孔雀羽毛的宽摆长裙与湖蓝色窄袖大襟圆领衫取代以往的表演服饰,突显出了美丽、灵动、圣洁的孔雀形象,让舞蹈作品不失时尚与民族性。这也是与现代流行元素的有效结合,使得舞蹈更符合大众的审美。
(四)负面影响
现代流行元素对民族民间舞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淡化民族传承意识、传统民族民间舞的表现形式、风格特性等方面。首先,部分民族民间舞作品为营造气势恢宏的效果,相对于民族属性特征的表现,更注重对表演技巧的展现。尤其是在大型晚会的民族民间舞表演中,为了突出明星的主体地位,甚至出现了歪曲演绎或陪衬等问题,致使民族民间舞的属性特征逐步淡化。其次,民族民間舞逐渐被富有时代感的现代审美舞蹈所取代,尤其是面对流行音乐的冲击,使传统民族民间舞的学习者不断减少,表现形式越发淡化。流行舞中特殊的舞步与音乐特征,契合了大众个性化的审美需求,促使大众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也使得民族民间舞融入现代舞之后,出现了复杂与非美化的现象。民族民间舞的改编表现过度,致使其自身的内涵与独特魅力逐步弱化。最后,当代年轻人的传承意识薄弱,对传统民族民间舞的兴趣较低,对流行舞、交际舞等更加感兴趣,导致大众对民族民间舞的传承意识与传承行为越发淡化。流行舞凭借开放求新、强调自由等特点深受大众的喜爱,导致传统民族民间舞的发展逐渐边缘化。[1]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现代流行元素影响下的发展对策
(一)保留民族性
民族民间舞蹈是传统民族文化体系的重要分支。民族民间舞与民族文化相辅相成,共同传播与延续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民族民间舞稳中求进的立足点,整合丰富的传统文化要素,才能推进民族民间舞的正规化发展。在各种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民间舞蹈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通过融合其他文化的方式,给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以此实现协同发展。由此可见,民族民间舞蹈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将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作为出发点,不能失去民族性。尤其是与现代流行元素的整合,要求其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的特征,增加其现代审美观念等。深入挖掘传统民族文化,积极落实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任务。民族民间舞借助现代元素拓展自身的外延,传统民族文化的本质,注重呈现时代变化等职能的发挥。借鉴现代化的创新理念,积极促进民族民间舞及传统民文化的大众化、国际化发展。尤其是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承担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肩负起促进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抓住发展机遇,推动民族民间舞的保护与发展。
(二)端正融合发展的态度
民族民间舞的现代化发展,要贴近社会的主流发展趋势,使其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民族民间舞面对各种舞蹈艺术的冲击,需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客观理性地看待其他舞蹈艺术类型的优势,从维持民族性的视角出发,对现代流行民族的表现形式进行吸收,满足不同大众群体的审美情趣和喜好需求等,想方设法将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打造出一条利于民族民间舞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的特色路径。将民族民间舞的民族风格部分保留,并将其与现代化流行的曲风或舞蹈动作进行整合,积极促进民族民间舞的全新发展。
(三)建立传承创新体系
首先,建立完善的传承体系。一是借助旅游业的发展建立传承模式。旅游业的发展势头正猛,这对旅游目的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举办极具特色的民俗旅游活动,如农家生活体验与篝火晚会等,让游客充分品味地道的美食,与当地民众一起体验民族民间舞蹈表演,激发当地人传播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积极性。将歌舞晚会作为特色的旅游项目,通过专业舞者的表演,系统性地展现当地的重大节日活动与风俗中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特色,让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积极推进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落实,趁机构建完整的传承保护体系。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程是传承民族民间舞的重要支撑。加大保护国内非遗的力度,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加强联系,协同推进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将民族民间舞等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逐步提升至政策发展的战略高度,建立民族民间舞传承、保护、开发的长效机制,促使民族民间舞与现代舞等文化的交流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建立完善的创新发展体系。一是促进民族民间舞与现代舞蹈在服饰方面的创新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促使民族民间舞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呈现出来,在传承发展中演出服装的重要性越发突出。舞蹈演出服装是民族文化的直接体现,影响着舞蹈表演效果,能够给观众留下第一印象,也是展现该民族传统习俗与历史文化等要素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信息及内涵。如藏族舞蹈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典型的舞蹈特征。其服饰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印有藏族独特的纹饰,整合当下的时尚元素,突出了舞蹈的表现力,让演出服饰在放大舞蹈民族性和时尚性特点等方面的作用得以凸显。因此,要将民族民间舞蹈的服饰与时尚元素相结合,确保舞蹈表演被更多的观赏者接受与认可,展现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同时,在外在造型上加强创新。二是注重民族民间舞与现代音乐的结合。舞蹈表演离不开音乐的烘托,尤其是民族民间舞蹈表演,更需要选用适配的背景音乐去烘托情感氛围,帮助舞者塑造人物性格,促进表演者与观赏者的情感交流。优美的音乐利于提升舞蹈表演的感染力与观赏性,将编创者的理念和意境充分体现出来。在民族民间舞的表演中融入现代音乐,也是促进民族民间舞现代化与创新发展的有效手段。利用现代音乐反映社会现实,促使民族民间舞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变迁,让观赏者有更多的代入感与联想空间。在民族民间舞蹈表演的开场,借助富有现代节奏感的音乐与舞蹈动作,让观赏者快速融入震撼的开场氛围中。富有节奏的鼓点音乐能将观众的情绪与舞蹈表演剧情推入高潮。在舞蹈表演结束时,背景音乐的节奏逐渐变缓,音乐音量逐渐减少,给人意犹未尽的感受。三是注重舞者之间的交流。民族民间舞的创新需要紧跟社会发展潮流,舞者要有更多文化交流的机会,接触和感受其他舞蹈种类表演的优势和特点。舞者将创新想法融入民族民间舞的编排中,通过对民族民间舞的再度创作,将其与现代舞的融合发展提升至新的高度。唯有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舞蹈作品,才能实现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舞者需要客观、包容地看待舞蹈文化,对现代舞蹈元素的融入不能主观随意,要避免出现本末倒置和喧宾夺主的问题,不能弱化民族民间舞的民族性特点,再度创作后的民族民间舞,要能够将其思想情感与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出来。[2]
四、结语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深受现代化流行元素的影响,这也是其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必然经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不能故步自封,但对现代流行元素的融合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保留民族民间舞的民族性特点,迎合当下大众的审美要求,融入现代流行元素的精华,使民族民间舞稳中求进,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22(6):115-116.
[2]荆安军.浅析现代舞对民族民间舞蹈发展产生的影响[J].戏剧之家,2021(32):133-134.
(作者简介:刘丹,女,本科,宁夏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舞蹈表演)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