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笃康
打造科学课程,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围绕学校十二年一贯制的教学特色,以学生自主实践为途径,大力发挥教师特长,学校确定每周二、四下午为科学课程时间及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开设了一系列从小学到初中各学段内容衔接、有序递进的实践型科技校本课程。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主选课,实行“走班制”教学,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先后开设了智能机器人创意设计、微电影和人工智能等20 多门科技类校本课程。通过开设科技校本课程,学生系统地学习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到科技探究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案例 1:“家长学长进课堂”课程
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家长、学长,根据自身职业特点、专长开设讲座或分享职业体验。一方面加强家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形成多方教育合力;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中的科技力量,激发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案例 2:研究性学习课程
2001 年,学校率先在全疆开展“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高中学生人人做课题,从开题论证、实施到中期、结题汇报,全校统一评价、统一管理,与高中成绩、综合评定挂钩。平均每学年完成课题120 多个,目前累计开展学生课题1 000 多项。通过参与课题,学生成长的平台得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得以丰富,综合素质大幅提高,成为学校的一大品牌课程。
在特色课程建设方面,学校主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努力把蕴含在师生中的科技与人文素养转化为与学校特色建设方向相一致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科普基地、学生家长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在大学、中学、小学联动育人模式下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参与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设施建设为科技教育保驾护航
学校的实验楼中,建有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小学科学实验室及组培实验室、数字化实验室、小型天文馆、“绿拇指”种植温室、动物养殖基地、兵团青少年科技工作室等。此外,还逐步建立起了机器人活动室、人工智能活动室及航天卫星科学实验室等创新实验室。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讓学生有机会在科研院所教授、专家的指导下,开展科研项目实践。借助实验室平台,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发明设计、学科创新性实验探究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搭建平台,多元化科技活动全覆盖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积淀,兵团二中已形成面向全体学生和教师的科技教育课程及丰富的科技活动,具有在全面普及基础上兼顾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特点。比如家长学长进课堂、以节日为契机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走廊科普文化、科技节、专家科普报告、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及研学活动、科普知识竞赛等多元化活动形式,为科技创新教育普适化奠定了基础。
科技教育成果
促进学生成长
学校始终抓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条主线,重视个性发展,挖掘才智潜能,培养出了“明天小小科学家”、自治区科技创新奖获得者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匹兹堡国际发明展、纽伦堡国际发明展、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等赛事中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在2021年10 月15 日举办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学生仲为铮、吴管梓等的参赛项目“荒漠造林用秸秆材质育苗防护筒的研制及应用研究”荣获萌芽赛道“创新潜力奖”,这是中学生在该项赛事上的全国最高奖,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学生首次参加此项目并获奖。
教师专业能力凸显
在科技教育探索过程中,学校坚持培养自己的科技辅导员团队,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教师队伍。学校出经费支持科技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级培训活动,大力开展与先进学校的交流学习。多方合力使学校的科技教师队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壮大,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和辅导能力不断提高,培养出了一批热爱科技教育、掌握科学素质教育方法的优秀教师。
学校发展展风采
近年来,学校科技教育成果丰厚,先后荣获“全国人工智能特色活动单位”“全国航空航天优秀活动基地校”等称号。在参加自治区创意编程大赛、新疆儿童青少年人工智能大赛和兵团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中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