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展望及路径选择研究

2023-04-13 02:00裴升
时代金融 2023年4期
关键词:计价离岸国际化

裴升

人民币国际化之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以及第五大储备货币,衡量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相关指标都在稳步上升。叠加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的爆发,全球对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有所担忧,部分发展中国家希望减少美元依赖,人民币国际化的环境与此前有了变化,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有了新的迹象,人民币在全球贸易支付结算、外汇储备、跨境交易和离岸交易方面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制约,本文在分析上述问题后提出路径选择研究。

一、人民币国际化现状

(一)全国跨境人民币收付现状

自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后,极大地促进了跨境人民币的使用。人民币作为一种结算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体现,2017年以来,国内跨境人民币从10万亿元达到了2021年36.6万亿元,跨境人民币在本外币跨境收付的占比从22%达到了近50%。这五年来,虽然受到2018年下半年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整个本位币跨境收付的总量明显有下降,但是跨境人民币的总量是一直在增长,丝毫没有影响跨境人民币的收付量走出独立行情。

(二)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的规模和份额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公布的报告称,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2021年12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升至2.70%,人民币国际支付全球排名自2015年8月以来首次超越日元升至第四位,创历史最高水平。当然相比美元、欧元和英镑的差距还较大,它们分别以40.51%、36.65%和5.89%的占比位居前三。日元、加元和澳元分别以2.58%、1.64%和1.27%的份额排第五至第七位。跨境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越来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三)跨境人民币指数CRI

2013年9月,中国银行开始独家发布“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指数”(BOC Cross-border RMB Index),该指数主要跟踪跨境流出、境外流转和跨境回流这一完整的资金跨境循环过程中人民币的使用水平,反映人民币在跨境及境外交易中使用的活跃程度。通过2017年—2021年每季的指数走势可以看出,跨境人民币指数(CRI)稳步上升,并在2021年三季度达到历年来的最高点,说明了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活跃度明显增强,保持了向好的态势。

(四)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规模及份额

从各个国家央行把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角度来看,自2016年人民币加入SDR以来,在全球外汇储备构成COFER 中的占比从1.08%起步,整体进入稳步上升趋势,目前稳居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21年底,全球持有人民币储备资产3361亿美元,占全球已披露币种构成外汇储备资产的2.79%,这也是自2016年开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人民币储备资产相关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较2016年底首次披露时上升1.71个百分点。即便如此,人民币与主要储备货币相比仍有差距,人民币在全球的国际地位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的地位仍不匹配,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二、CIPS发展概况

人民币国际化离不开一个强大的清算系统,这个系统就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以下简称“CIPS”)。相较于SWIFT是一个纯报文系统,CIPS的功能是将清算系统和報文系统集成于一体,旨在进一步整合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的渠道和资源,满足全球主要时区的人民币业务发展需要,提高跨境清算效率和交易的安全性。

2012年4月,人民银行决定组织开发独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2015年一期上线,当时主要通过实时全额结算方式,为跨境贸易、跨境投融资和其他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结算服务。中国境内有19家商业银行,以及位于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的38家境内银行和138家境外银行成功上线运营了CIPS系统。2018年二期上线,在实时全额结算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定时净额结算机制,由5×12小时延长至5×24小时+4小时,实现了基本覆盖各时区的工作时间,支持全球的人民币支付和清算业务,满足全球用户的人民币业务需求。CIPS系统共有参与者1280家,其中直接参与者75家,间接参与者1205家。2021年系统处理的业务约334.2万笔,金额近90万亿元人民币。2022年2月,渣打香港成为境外市场首家获得CIPS直接参与者资格的外资银行,CIPS国际化之路再进一步。

CIPS总体策略是集中精力拓展清算账户体系,也就是吸纳尽可能多的参加行(包括直参和间参)以及这些参加行和尽可能多的代理行签署代理协议。为了方便吸引更多机构参与,海外参加行实际报文体系还是沿用SWIFT,减少转换成本,提高接入率。从这个策略来看,CIPS其实并不是为规避完全脱离SWIFT的风险而做的备份,还是需要借助SWIFT来合作开拓市场。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

(一)货币历史惯性

当一种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这种货币历史惯性将会增加其他货币挑战和替代的难度,让其地位难以被撼动。比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美元成为最大的国际货币,国际上已习惯于将美元作为非常可靠的贸易结算货币。当前主要货币国际化的历史惯性也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度

国际贸易产业链中企业所处的价值链的地位,会在交易币种选择的主动权上有所体现。我国出口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加工装配,其议价能力较境外客户弱,当最终产品销售至欧美、东南亚、拉美等地时,产业链上的企业更倾向于使用终端销售地的货币进行计价。除了以上因素外,贸易摩擦、汇率和利率波动也会影响境外企业对人民币的认可和接受度。

同时,新增一种结算货币不可避免的会增加相应的管理成本。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后的使用和配置,人民币的清算流程是否便利、离岸再交易和保值增值产品是否成熟,境外主体会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给企业带来的额外管理成本,也会增加境外主体接受人民币的操作难度。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人民币计价功能

英雄有用武之地,人民币也要有计价发挥之处。国际上的原油、铁矿石、铜、大豆等大宗商品贸易交易价格体系及跨境电商交易仍然是以美元计价为主,跨境人民币的使用主要还是境内主体和具有中资背景的境外主体之间的双边使用,呈现出更多的是结算功能,境外参与方未打开局面,计价功能尚显不足。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计价功能的显现,营造宽松、便利的跨境人民币使用环境,激发市场主体使用人民币的意愿,打消市场主体使用人民币的顾虑,进一步引导、探索人民币在大宗商品贸易、跨境电商等领域中的不断深入,消除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障碍,是提升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地位的重点突破口。

(四)境外跨境人民币金融产品的丰富程度

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汇率直接挂牌交易覆盖范围不广,货币之间的汇率避险工具较少,外汇市场规模小,活跃度不高。国际市场主体在投融资过程中会关注中长期的避险是否可以满足,如果离岸市场缺乏中长期避险工具会影响企业选择人民币作为投融资的币种。目前,境外跨境人民币的金融创新产品仍然不够丰富,短期限产品的流动性并不高,长期限产品的种类匮乏。离岸人民币市场需要为境外主体根据投融资需求解决配置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问题,改善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环境。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思考

(一)提升人民币计价职能

一是在大宗商品、跨境电商等贸易上加快推广人民币计价结算。近年来,黄金、铁矿石、原油期货等人民币计价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不少高度依赖原材料金库的国内企业已经在逐步使用人民币进口采购,要在议价能力较强的大宗商品贸易中进一步加强人民币结算。我国跨境电商产业规模大、产品认可度和购买率高、优势较为明显,潜力空间巨大,探索引导跨境电商以人民币计价和清算,使消费者对人民币形成结算依赖,有利于推进人民币计价职能的提升。二是加快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资本输出和品牌战略相结合,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三是需要在境外打造一套离岸人民币账户体系,为境外人民币提供丰富的金融资产投资渠道,包括资金回流渠道、境外人民币贷款和债券投资渠道、境外人民币自由兑换方案、以及境外金融资产人民币计价等。人民币国際化需要在全球搭建起一套人民币计价和人民币账户的金融体系。

(二)在岸和离岸资本市场开放协同共振

离岸金融市场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尝试推动各离岸市场形成区域差异化定位,在境外人民币信贷、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等方面营造更加便利的环境,丰富相应的风险对冲工具,发展离岸人民币产品市场,提升境外企业配置和使用人民币金融资产的便利化水平,支持境外持有人民币储备资产,拓展人民币的储备和投资货币功能,促进人民币能“流出去”也能“沉下来”。同时,继续加快推进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开放,将离岸市场对在岸市场可能带来的冲击降到最低。通过更高水平的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促进在岸离岸市场的良性互动、循环,高效管理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激发境内外市场主体对人民币的使用意愿,实现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互联互通、协同发展,构建内、外双驱动的跨境人民币发展格局。

(三)周边化、区域化到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人民币国际化在地域上可以采取周边化、区域化再到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先推广、RCEP区域成员国进一步提升,最后全面实现国际化的路线。

首先,“一带一路”是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重点领域,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结算有增多趋势,应该以“一带一路”为主战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特别是在大宗商品贸易结算上力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同时,与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合作,降低这些国家使用人民币的政策障碍,实现人民币和当地货币直接挂牌交易,集中解决在“一带一路”国家和沿线地区因货币惯性和当地货币管制造成的人民币使用意愿不强的问题,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覆盖。

其次,随着RCEP的全面实施,相关成员国与我国在进出口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关联度会明显上升,区域贸易便利化和投资开放水平的双提升将进一步推动在人民币计价、结算、清算网络上的拓宽,人民币在区域内使用场景会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新一轮突破口。

待周边化、区域化人民币的良好生态及市场环境形成后,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逐步得到提升,再循序渐进地全面走向国际化之路。

(四)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

俄乌冲突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欧美对俄的金融制裁引起新兴市场的普遍关注,新兴市场与美国的经济周期产生分歧,以上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叠加可能引发新一轮“去美元化”进程。在此过程中,即便很多新兴市场考虑接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毕竟CIPS仍需借助SWIFT来合作开拓市场,甚至可能遭遇他国管辖范围内的银行施加其他的制裁干扰。

数字人民币可以满足及时高效的直接支付,区块链技术金融科技手段保障了支付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二者的结合将在保障交易高效、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直接支付功能。如果把两项金融科技能再集成在CIPS项下,加速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的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有望再创一个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叶前林,刘海玉.“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进展、新挑战与新举措[J].对外经贸实务, 2019(02):56-59.

[2]鹿梦瑞,王容.“一带一路”下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趋势及实施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7(15):148-149.

[3]谭小芬,王睿贤.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经验借鉴与路径选择[J].新视野,2020(05):42-48+55.

[4]管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灵活的汇率政策[J].《中国外汇》 2022(8):4.

作者单位: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硕士,经济师。

猜你喜欢
计价离岸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前行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当下与未来:对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发展的思考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离岸社团”治理:综合施策 依法打击
关注新“新清单计价规范”的几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