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莹河 王清源 代清松
【摘要】 目的 探究心理暗示聯合控制通气治疗在急诊癔症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7月- 2021年9月医院收治的60例癔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病程组间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癔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心理暗示治疗和控制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满意度、治疗有效率、不良情绪。结果 联用心理暗示治疗和控制通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症状缓解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满意度评分、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心理暗示治疗和控制通气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都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诊癔症患者,联用心理暗示和控制通气两种方式,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每次发病时间。
【关键词】 心理暗示;控制通气;急诊癔症;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4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09--04
Curativ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of combined control ventilation for hysteria Xiang Yinghe, Wang Qingyuan, Dai Qingsong.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 '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an 62509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ntrol ventil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hysteria. Methods Sixty hysteria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uly 2020 to Sept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30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30 cases in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d matching between gender, age and disease course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hysteria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bined 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therapy and control ventilation therapy o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 the clinical symptom relief time, treatment satisfaction,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adverse moo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combined 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therapy and the control ventilation therapy, the remission time of all sympto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The satisfaction score and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treatment, anxiety scores and depression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combined 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treatment and control ventilation treatment, both anxiety scores and depression scores decreased, but the observed group decreased m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emergency hysteria, combining 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and controlling ventilation methods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and shorten the onset time of patients.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Control ventilation; Emergency hysteria; Treatment effect
癔症也被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是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癔症的发生可能与患者自身生理、心理或者其他社会因素有关。不良心理情绪是诱发癔症的主要因素,此外,癔症的疾病发展和治疗效果均与患者自身性格特点有关,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情绪异常、思维混乱、自我身份认知障碍、肢体麻木以及假性痴呆等[1]。癔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给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并且癔症发病突然,家属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急诊科经常会收治此类患者[2-3]。目前,临床上对癔症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应用心理暗示配合控制通气治疗癔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7月- 2021年9月医院收治的60例癔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病程组间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28.2±1.23岁;平均病程5.36±2.21年。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28.3±1.20岁;平均病程5.32±2.1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癔症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在接到通知后,联系相关科室医师,准备好应急药品和物品,在患者到院后为其测量生命体征,向患者家属询问病人的基本信息,完善电子病历。后续遵照医嘱进行对症治疗和安抚。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心理暗示治疗和控制通气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针对患者家属:在进行救治时要求患者在治疗室外等候,消除一切导致患者出现情绪波动的诱因,当患者病情平稳后,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家庭信息,从中找到患者的致病原因。情感纠纷、家庭不睦、人际交往等会加重矛盾,通常当患者受到激烈的情绪刺激,会感受遭到羞辱,自尊心受到打击,容易激发患者委屈、抑郁和气愤等不良情绪,治疗时,需要患者家属适当回避,给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如果家属表现为过度关注,家属情绪起伏较大,将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心理暗示。
(2)针对患者症状进行心理暗示治疗:当患者表现为异常兴奋,通常伴随手舞足蹈、胡言乱语、大笑大哭或者大声吵嚷时,此时治疗方向应该是稳定患者情绪,耐心寻求沟通;当患者悲观情绪占主导时,选择安静舒适的空间进行治疗,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患者站在同一角度;当患者出现抽搐症状时,应及时进行救治,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药物镇静,氧气吸入,此时患者情绪长时间处于激动状态下,氧气不足,容易出现呼吸性碱中毒,后续密切观察患者状态。
(3)控制通气治疗:首先评估患者有无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证,如活动性咯血、心肌梗死、大量胸腔积液等。检查面罩是否完整,然后再重新連接面罩、呼吸囊及氧气,调节氧气流量为8~10L/min,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抽搐遗留的呕吐物,松解病人衣领等,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将面罩罩住患者口鼻,贴紧患者皮肤,保证不漏气。如患者抽搐后使用简易呼吸器,应先将口鼻清理干净,医师右手使用EC手法固定氧气面罩,左手则负责挤压球囊,注意在挤压时,压力不可过大,无氧源情况下挤压整体的2/3,有氧源时挤压1/2,保证右手臂相对固定,与左手同时进行挤压动作。控制通气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潮气量、呼吸频率、以及吸呼比。潮气量常规在8~12ml/kg,呼吸频率在12~16次/分,快速挤压过程中,应注意按压频次与患者呼吸频率保持一定的协调性。预留足够的时间在患者呼气和气囊膨胀中,杜绝出现在患者呼气时挤压气囊情况。当患者状态较为清醒时,进行及时的心理指导,解释应用呼吸器的目的和意义,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对呼吸器的适应性、胸腹起伏、皮肤颜色、听诊呼吸音、生命体征、氧饱和度读数,如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及时停止通气治疗。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包括抽搐、手足麻木、假性痴呆、情感爆发等症状缓解时间。
(2)治疗满意度:通过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评价表对医师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医护人员态度进行评分。每项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3)治疗有效率:显效即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即患者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果即患者症状没发生改变,甚至出现加重趋势。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4)不良情绪评估: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不良情绪,分值越高不良情绪越高。
1.4 统计学与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联用心理暗示治疗和控制通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症状缓解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联用心理暗示治疗和控制通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联用心理暗示治疗和控制通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HAD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心理暗示治疗和控制通气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都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癔症即分离转换性障碍,其病因主要与患者自身心理因素有关,患者并未出现实质性的脏器病变。分离症状指由于自我冲突导致患者出现对自我身份和以往生活环境的矛盾,转换症状是指患者由于长期受到心理压抑出现躯体症状改变的情况[4-5]。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要意识到感受、评价两种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同时也要意识到患者自身存在的性格缺陷,采取适当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旨在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引导患者逐渐按照医生的指示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心理治疗方法[6]。癔症患者与其他疾病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俗话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因此在治疗癔症患者时,心理暗示治疗法的作用极为突出。其主要治疗理念是旨在通过关心和同情患者,做患者的倾听者,通过心理暗示让患者逐渐意识到疾病本身[7]。充分调动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将心理暗示贯穿在治疗的全过程,指导患者宣泄不良情绪。以往临床研究显示,家庭治疗对癔症患者的影响较大,家属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患者在获得家属和朋友的情感支持后,可以提升治疗信心。癔症的治疗其实是病人对自身症状和自我心理认知的探索,通过不断适应周圍环境,避免疾病的再次发作[8]。因为癔症的病程较长,大部分患者居家治疗的时间较长,这更需要获得家属的支持,努力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在患者出现异常时,及时转移患者注意力,将患者的情绪带离当前环境或者向患者讲述其他开心的事情。其次,可以使用控制通气治疗,在进行通气中治疗前向患者解释操作内容和目的,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其中需要注意,在控制通气治疗前,先检查面罩是否完好无破损,保障与患者面部的严密性,防止漏气,保证治疗的效果[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用两种治疗方法的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缓解的时间均短于使用传统癔症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差异较小,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差异较大。
综上所述,针对急诊癔症患者,联用心理暗示和控制通气两种方式,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每次发病时间。
4 参考文献
[1] 甘心灵,黄坤秀.探讨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疑病、偏执心理特质及与自动思维的关系[J].智慧健康,2020,6(19):188-189.
[2] 陈晓慧,赵青霞.精神科门诊分离[转换]性障碍用药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7):1000-1003.
[3] 李霞,王骞,李红政.分离(转换)性障碍男性新兵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研究[J].职业与健康,2020,36(8):1046-1049,1053.
[4] 周红宇,孙海漪.青年分离(转换)性障碍的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2):86,88.
[5] 朱晓岚,徐华.1例产后分离(转换)性障碍伴自杀高风险患者护理[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2):195-198.
[6] 熊玉倩,施琪嘉.转换性障碍:关注青少年转换性症状[J].心理学通讯,2018,1(2):141-147.
[7] 周三华,杨云.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7-18.
[8] 杨晓彦.心理暗示治疗配合控制通气治疗在急诊癔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今日健康,2016,15(8):122.
[9] 李浩.心理暗示治疗配合控制通气治疗在急诊癔症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4,(1):265-265.
[2022-05-13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