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成为文化资源,需要与地方职业教育进行融合发展,这样既可以协助地方职业院校建立特色专业,又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非遗指的是包括前人创造并遗留下来的全部口头、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狭义的非遗指的是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予以保护的范畴内的文化遗产,即口头传统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对象始终是一种人文资源,这也意味着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并难以做出清晰的划分的。
对于文化遗产的关注最早源于欧洲各国对文物建筑等有形资产的倡导和保护,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更多源于日本、韩国、非洲及拉丁美洲等非西阿方国家对本土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需求。
在力求促进全球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人类学家的提倡下,20世纪初,西方欧美各国家开始关注于小型社区的研究,人类学家通过在当地与当地人一起生活与劳动,获取当地社会文化生活的知识,了解非西方社会的文化生活[2],促使西方学界进一步增加了对非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研究,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西方中心论”的狭隘文化研究现状。非西方国家也是到近现代才开始逐渐注重对于本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主要是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西方殖民文化的扩张,给其他国家、地区的本土文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二是随着现代化经济进程的加速,使得非西方国家、地区的文化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让传统社会、文化生活逐渐消失。
“文化”既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生活的体现,也是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国家从早期对其他国家土著文化的考察与民族志的撰写到后期对于其他国家、地区文化进行符号学的阐释。20世纪初,西方人类学理论传入中国,中国人类学家开始运用其理论来研究中国的本土文化。到20世纪80至90年代,由于受到“美学热”“文化热”等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学界开始将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本土艺术研究相结合。文化相对论是西方人类学的基本学术观念和学术准则,其关注于异域、少数族群以及边缘社区文化的研究[3],这就使得受其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类学研究也更加关注于文化变迁的过程以及发展,侧重于艺术人类学所涵盖的研究范畴。现代艺术对于民间艺术的“挪用”以及“涵化”现象,同样促使了中国学界对地方艺术的探讨[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依托以“人”为载体进行动态传承,并附有具体表现形态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具备八个特征:(1)活态性;(2)民间性;(3)传承性;(4)可塑性;(5)历史性;(6)变迁性;(7)民族性;(8)情境性。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顺利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是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我国于2004年8月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5〕18号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全面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有三种途径:(1)由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对于传统文化生活的复兴;(2)在政府或专业学者引领下的对本土文化的挖掘与复兴;(3)由国外机构出资,与地方共同建造相关的文化空间。
上述三种途径都表明中国各界正在积极地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将是这个民族的根基之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是连接各民族情感的纽带,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石,能增强中国人民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与文化认同感,让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
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趋势下,对于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加强中华人民对自我文化和身份的认同。文化自觉是守护民族文化传统的内驱力,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内在需求。文化是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传承的文化属性,而文化变迁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常态,这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的具体形式和路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民族民间文化样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那么如何将民族民间文化变成一种“文化资源”将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从“遗产”到“资源”论的转变实际上一方面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化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是在对文化多样性以及本土性文化的复活过程中,对工业化发展的一种反思。对于“文化资源”的追求主要源于现代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寻根需求,以及在商品经济下,现代人对于商品符号系统的依赖。
文化再生产、文化重构理论以及遗产资源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不仅表明文化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实际需求。20世纪是全球工业化的发展时期,世界各国争夺的主要资源是自然资源,21世纪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文化资源将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主要对象。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对于中国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将面临重大挑战:
(1)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生态不仅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也与当地文化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2)改革開放以后中国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这就使得中国原有的农业文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3)由于外来文化不断冲击本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生机;(4)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了传统文化的遗失,使得地方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这就需要大众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将其放置在文化生态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环节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再生产。
从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人文资源”理论到艺术人类学家方李莉提出“遗产资源论”,这些理论都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尽管,后者的理论更多的是站在历史功能主义的角度上来考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融入当代社会生活,才能有效地传承下去,成为当代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方李莉在其著作《“后非遗”时代与生态中国之路》中写道,首先要让“遗产”成为“资源”,所谓的资源就是为社会生活所服务,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是虚无的,而是有其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个价值就是源于经济方面,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从物质消费转向为对非物质的消费[5]。由此可见,把“非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会更有利于平衡文化生态,促进良性发展。
文化生态的概念最早源于欧洲对自然生态学的研究,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人类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概念的提出强调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与环境形成的互动关系。这也意味着“文化生态学”包含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势必会促进区域整体文化生态的良性循环,不仅是地区的自然环境,还有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环境都将会有所改善。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新时代背景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主要是通过活态传承与文化共享,实现途径以民间自觉或自发引领和以政府带头引导实现对传统文化复兴的两种,以将文化资源转变成为文化资本,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将非遗作为文化资源加以利用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模式:
(1)将地方传统手工艺术以非遗工坊的形式承载,带动当地人就近学习生产加工手工艺,如江西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从手工工坊到手工合作社再到手工工厂,逐步发展使其成为地方的文化产业;(2)通过“非遗+旅游”产业融合的方式,利用当地传统的表演艺术复兴传统节庆,增加消费需求,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如山西代县利用杨家将的传说,重点描绘家族群像,通过说唱等表演艺术的形式宣传传统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3)通过艺术介入的方式对城市社区、乡村的传统文化进行复兴,促进当地社会文化生活的再构建,如山西许村国际艺术公社,通过艺术节、乡村旅游、文创产业、美术生写生基地以及民宿等方式促进地方乡村经济的振兴与发展[6]。
上述三种模式与我国现阶段实施“文旅融合”和乡村振興的战略背景相适应,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还是赋能地方乡村经济振兴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承担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主体大体分为高校、企业、民间组织和政府相关机构,其中高校对工艺技术知识的传授在非遗传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上述非遗工坊模式中,景德镇的陶业类学校面向普通民众传授陶瓷手工艺技术,打破了以往通过传统宗族关系建立起来的学徒机制,这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另外,在艺术介入城乡建设的模式中,由四川美术学院为主导开启的贵州羊蹬子合作社,通过艺术家、在校学生与当地村民一起合作重新打造乡村生活的方式,对激活乡村文化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对非遗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普通高校对于非遗的传承大部分集中在调研阶段,可实施的实际操作空间有限,预期达到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并不高,这是由于普通高校的主要职能是教学与科研创新工作,这就使得具有可实施性的地方非遗民间艺术、手工技术等难以成功转换为地方的“文化资源”,并进而持续对地方社会文化、经济生活起到实际的辅助作用。相比较,地方职业高等学校对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将会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职业教育是以地方文化与经济环境为依托的,因此能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发展出一套符合当地文化和经济发展导向的教育模式[7]。这也意味着职业教育在地方“非遗”传承与保护中具有天然的优势:
(1)“非遗”具有地方性的特点,而地方性的职业教育大多依托地方城市或地域优势,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因此“非遗”的地方性特点就使得高职院校在传承非遗文化上有着极强的优势;(2)地方职业院校的学生群体主要集中在本地区或周边地区,“非遗”的地方性特点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非遗文化以及更加快速地掌握相关课程的学习;(3)非遗文化的传承人、民俗专家和工艺大师大多来源于本地区,为职业院校学生对于地方文化的学习提供了便利;(4)传统的非遗传承主要是通过师徒制,或家族制传授,现阶段职业教育还深受师徒制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方式。由此可见,地方职业教育可以有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职业教育的融合赋能地方经济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地方职业院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会是推动地方职业院校发展的重点。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也同样需要地方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传承人。职业院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通过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打造出专业化的非遗文化传承队伍,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地方职业院校依托于地方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其次,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可以激活高职院校育人载体的平台效应,有助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转变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可以有效地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促进非遗文化的市场化转型和经济效应的良性提升。
针对上述将非遗作为文化资源加以利用的方法论,现阶段探索出了三种传承模式:(1)非遗工坊模式。无锡工艺职业学院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所采用的工坊模式实际上是借助了工作室与陶坊的“双元”场所模式,鼓励学生对接行业与社会需求,让传统手工技艺在当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态传承[8];(2)“非遗+旅游”产业融合的方式,吐鲁番技术学院以“模戳印花布技艺”的文创产品带动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在非遗手工艺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出现了诸多问题,但也说明“非遗+旅游”的产业融合模式可以依托地方职业院校来实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9];(3)艺术介入的方式对城市社区、乡村传统文化进行复兴,现阶段通过艺术介入的方式来重建城市社区、乡村文化和经济生活的实践艺术项目模式主要是由普通高校来承担,较少由地方职业院校来承担此类艺术项目的实践活动。
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模式实际上也可以由地方职业院校来承担,特别是对地方城市、乡村文化生活的介入和再创造,具体来说:首先,普通高校在进行艺术介入乡村振兴项目实践活动中,大多数是进行跨省式的乡村介入活动;其次,职业院校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服务地方文化生活和经济建设,职业院校可以根据“非遗”文化地方性的特点,通过艺术介入的方式参与到当地城市社区、街道和乡村生活的再构造,积极打造地方文化生活的同时,又可以为地方职业院校的特殊性发展提供专业课程的实操性。
综合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能凸显地方职业院校的特殊性,赋能当地经济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要求。
引用
[1] 龚珍旭.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工信出版集团,2019.
[2] 罗伯特·莱顿.艺术人类学[M].李修建,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
[3] 范丹姆.审美人类学[M].向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22.
[4] 汪欣.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23.
[5] 方李莉.“后非遗”时代与生态中国之路的思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
[6] 赵斌,俞梅芳.浙江地区艺术介入乡村振兴路径选择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21.
[7] 冯爱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探索研究[J].文化产业,2021(31):70-72.
[8] 钱江涵.国家级非遗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的高校传承模式探索——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文物,2022(4):270-272+250.
[9] 韦小兵,田文静,王淑慧.吐鲁番非遗手工艺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模戳印花布技艺”为例[J].黑龙江纺织,2023(4):26-28.
作者简介:肖莉娜(1988—),女,湖北黄石人,博士,讲师,就职于湖北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