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汉字的一笔一画,到诗文的千回百转,无不凝聚着民族的智慧与情感。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如何保持和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肩负起以教育促传承的历史重任,必须站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高度,审视并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经典诵读、故事讲述、传统节庆活动等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语文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他们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1 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而不可分割的关系。一方面,语文教育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任务,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1]。通过语文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了解到不同时期[2]、不同流派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传承工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有力推动者,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则是语文教育的根基和灵魂,为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内容无处不在。无论是经典诗文的诵读,还是历史人物故事的讲述,都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也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将传统文化内容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更好的人。
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教育体系和文化传承机制。在未来的教育中,应更加重视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让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2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1 讲述传统节日故事,传承民俗文化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具体体现,承载着丰富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特定的历史背景、民间传说和风俗习惯,彰显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讲述传统节日故事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3],更是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进民族认同的重要途径。通过向学生介绍节日的起源、发展、习俗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民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以小学语文为例,其中不乏与传统节日相關的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巧妙利用这些资源,将传统节日故事和习俗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在教授与春节相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述春节的起源——“年”的传说。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叙述和形象的描绘,引导学生想象古代人们用火光、鞭炮驱赶“年”兽的场景[4],进而理解春节放鞭炮、贴对联的习俗背后的文化寓意。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春节的家庭聚会,体验包饺子、贴窗花等传统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春节的温馨和喜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更感兴趣,从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加深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2 融入经典诵读,感受文化韵律
经典诵读,历来被视为培养学生语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诵读经典诗文,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在抑扬顿挫的诵读过程中,感受到诗文字里行间中洋溢的中华文化之美。这种美,既体现在诗词的平仄、对仗、押韵等形式上,是一种韵律美和节奏美,也蕴含在诗文所传递的意境、情感和哲理之中,是一种思想美和内涵美[5]。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经典篇目,这些篇目既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要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逐步领会诗文的意境和情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审美鉴赏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经典诗文,如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等。这些诗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非常适合小学生诵读。以《静夜思》为例,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诗人的生平、诗人创作该首诗的创作背景,从而“知人论世”,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在异乡夜晚的孤独和思乡之情[6]。然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诵读,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和真情实感的投入。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场景,感受月光洒在床前的宁静与凄美,体会诗人抬头望月的深情与哀愁。通过这样的诵读活动,学生不仅能更好地领略中文的韵律美,还能够深入理解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2.3 引入历史人物故事,树立文化榜样
历史人物,作为中华文化的鲜活载体,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精神。他们的事迹和故事,具有鲜明的榜样力量,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文学家、思想家,还是政治家、军事家,他们的智慧、勇气、爱国情怀和道德品质,都是学生学习的宝贵财富[7]。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将他们的故事巧妙地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既能了解历史,又能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诸葛亮、岳飞等历史人物的事迹,都是非常好的教学素材。在讲到诸葛亮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扩展,生动地讲述他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智谋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还展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忠孝精神[8]。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诸葛亮为何能在危急时刻想出这些妙计?他身上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诸葛亮的智慧和勇气,并从中汲取力量。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故事复述等活动,让学生深入感受历史人物的魅力,从而向这些文化榜样学习,成长为更好的人。
2.4 结合传统道德教育,培养良好品行
传统道德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会有所不同,但其核心都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义务。这些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以及推动个人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道德中所提倡的诚信、礼仪等传统美德,不仅是个人品行的体现,更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9]。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这些传统道德教育内容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道德的熏陶,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能够让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传承和弘扬。
以小学语文教育为例,其中不乏与传统道德教育相关的课文。这些课文以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向学生传达着传统道德观念。《孔融让梨》就是其中的一篇经典故事。在讲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故事内容,向学生讲述孔融的谦让精神,引导学生分析孔融为何会选择让梨、启发学生他的行为体现了哪些美德,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谦让的内涵和价值[10]。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谦让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更让他们在道德层面得到了启迪。
2.5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了提高教学效果[11],教师应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表演、创作等活动,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以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在讲到某一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古诗的意境画面,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古诗的美。同时,教师还可以配上优美的音乐,组织学生在配乐中朗诵[12],让学生在听觉上也能得到享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古诗朗诵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去演绎古诗的魅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朗诵水平。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结语
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心灵的启迪。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历史的故事,每一篇诗文都流淌着民族的情感。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致力于构建有温度、有深度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的旅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成长为更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中华文化的根脉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引用
[1] 洪萍萍.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21):84-86.
[2] 陈冀华.浅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策略[J].西部学刊,2021(22):91-93.
[3] 张各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与渗透[J].试题与研究,2023(18):82-84.
[4] 闫培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路径[J].基础教育论坛,2023(23):102-103.
[5] 冯江波.初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21(40):31-32.
[6] 杨艳文.浅谈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考试周刊,2021(32):51-52.
[7] 王博娟.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思考[J].学周刊,2021(13):71-72.
[8] 王汉梅,张敏.小學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路径[J].山西教育(教学),2021(3):13-14.
[9] 黄慧霞.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课程融合的策略[J].求学,2021(7):57-58.
[10] 蔡小琴.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传统汉字文化的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4):131-132.
[11] 陈娟.初探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J].学周刊,2020(28):161-162.
[12] 王婷婷.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天津教育,2020(27):72-73.
作者简介:吕晴(1979—),女,江西九江人,本科,一级教师,就职于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太行山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