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广禄
我在党的十九大前来过天津音乐学院,这次在二十大后,我又来到这里,与大家交流演唱心得、分享人生经历。我想就戏曲、歌舞表演等方面的一些经验体会,跟各位同行进行交流汇报。
不论戏曲还是歌剧,演员在演唱方面都讲究五腔的共鸣和声音的处理,表演上讲究人物在舞台的出场与行动。我们现在将演唱分为美声、民族、通俗。我认为,“美声”是一种腔体的表达,“民族”是代表我们民族性的语言的表达,“通俗”是一种时代性的表现。所以,演员在台上演唱时一定要十分讲究,戏曲如此,歌剧也如此。
传统戏曲演唱讲究字正腔圆、咬字发音、吐字行腔和风格韵味。戏曲的韵味十分微妙,要将字之头、腹、尾唱圆了,演唱才会有味道。演唱时要把字弹出去,做到“绷、甩、抽、扔、接”,不能晃,要立得住。例如《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中的“府”字,在高音处将声音绷紧立住,收尾时把声音托平,由高到低,强弱分明。如此一来,演唱中的发声、气息、吐字相得益彰,唱腔跌宕起伏,高低迂回,错落有致,声腔韵味浓郁,委婉动听。歌剧也如此,在演唱时讲究字正腔圆及韵味。当然,每段唱腔都不一样,其运用唱腔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唱戏和唱歌都讲究共鸣。每个演员的声音条件不一样,身体构造也不一样,所以每个演员都要掌握好自己的发声位置和方式。发声对了,声音就立起来了,错了,音就唱不上去。如何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从我个人经验讲,当我们张开嘴吸气时,感觉到凉的地方就是脑海中想得最正确的发声位置。另外,无论你唱什么字,唱到什么位置,要做到换腔不换地儿,换字不换地儿,换气不换地儿。我们在唱腔上虽然有很多派别,每种派别都有自己的特征,但他们的发声方法、思想都是正确的。
在艺术上时时刻刻要管理好自己的“本钱”,要爱惜自己的嗓子,只有这样,演员的艺术生命才能长久,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演员的舞台表演一定要严谨,越熟悉的戏越要对得起观众。这就要求演员严格要求自己,平时要勤于练习。这样有助于加强肌体和思想上的记忆力,帮助演员克服舞台上的紧张和压力。
以戏曲演员的舞台表演为例。戏曲演员一般在台上表演并不是清唱,而是要穿护领、胖袄等五件专备的戏衣演出,有时还会扎上靠,穿上蟒,勒上头,带髯口,穿上厚底靴。这就要求演员的表演要有扎实的功力。我平时都是穿上厚底靴,踩上弹簧海绵,头上勒上小带进行练习。勒头的位置需要自己凭经验掌握。
舞台表演方面,看的也是身上和脚下的功夫。演员上台也有讲究,即三字标准:“拥、定、静”,光彩一定要亮出来,而且还要沉、稳、静,要有气场。演员在上台前一定对自己有这种标准要求,否则他就表现不出光彩,也表现不出台上那种气场。戏曲演员的表现要与鼓师的鼓点相配,并相得益彰。而鼓师也要对演员形体语言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配合好。演员的舞台表演也讲究脚底下的功夫。远抬、近落成一线。戏曲表演讲究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翻。例如我在参演歌剧《白毛女》时,曾将戏曲中圆场步的技巧借鉴到演出中。所以,演员的演出要有规矩,不能草率,要把精华提炼出来。
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是要有美感的。戏曲是美的,它表现在各个环节。戏曲演员是美的化身,一举一动都要表现美。我在台上的表演,包括一个眼神、一个比画,眼睛跟随动作,一定要给观众留下人物的形象,传达人物的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美。
我认为演员在演唱、表演时要讲究“情、迈、节、擞、搬”。情是如何处理情感,情在气口上,唱得聪明与否在于气息,气息代表了个人的思想;迈步要讲度,要有急有徐;节是节奏;擞是擞音,要好听,要真;搬是尺寸,在舞台上要有力量和爆发力。
艺术思维是很重要的。艺术要讲究“度”,艺术的表现要恰到好处。无论唱戏还是唱歌,在台上演出离不开七个字:喜、怒、哀、悲、忧、苦、思。特别是唱到悲的时候,要善于控制,要有“度”。
演唱时,思想要走在气息的前面。比如演唱《铡美案》,如何发声、换气,一定要先思考,再演唱,思想支撑着一个演员的演唱和发展。再如在演唱京剧《赤桑镇》选段《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声音要呈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状态。唱到“败坏纪纲我难对嫂娘”时,不光要唱,还要思考。要通过声音掌握人物形象,真正表现出刚正不阿的包公形象。演员在演唱时不光要表现人物的外部特征,更要通过细节把人物的灵魂表现出来。演唱不仅只是一种语言的表达,还是人物性格及其思想和精神的展现。
艺术是磨炼出来的,演员身段表演、演唱思维、气息控制与形象塑造,都是智慧的表现。比如在京剧《姚期》中,当演到姚期对儿子姚刚说“为父有话对尔讲”这一情节时,演员的表演是给观众看的,因为此时观众知道姚期在骗姚刚。当姚刚走到姚期身边,姚期怒打姚刚,之后紧跟着唱出“小奴才做事真胆大”时,唱腔要提着走才妥当。所以,演员演唱中的智慧和思维取决于智商,演员不是声音的奴隶而是主人!
我们在跟老师学习时,不仅要学习老师的演唱,更要继承老师的艺术思维。这就要求每位演员除了勤学、勤练,更要勤思。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通过学习,要善于找到自身的表演风格与特征。声音是一个人物的形象也是环境的缩影。要继承艺术家的思维,更要琢磨怎么唱能让大家爱听、过瘾。演好戏,每一步都需要扎实、稳打;演好戏,每一个细节都需反复打磨。
修就是修炼,能耐就是能忍耐。“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要想艺术上有所成长,有所成就,就要多修炼加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站在舞台表演不容易,要注意自己的艺术修养,要不断地学习新文化、新知识及思想,人生之道。要把时间留给自己,天天坚持练功。天才在于勤奋,在于热情。演员的修养是重要的,演员的爆发力是要练的。艺术是磨练出来的,要勤思勤想,每一项都要达到自己锻炼的标准。
小时候,我听师爷裘盛戎和我师父方荣翔的带子,反复听后,带子上的磁都磨没了。演员要严格要求自己,把最好的艺术呈现给观众。我每场演出都有记录。现在社会要求很高,观众要求更高,哪里得唱好,哪里唱得不好,都要掌握好,还要掌握好观众需要什么。我每天的任务就是把所有的戏从头到尾背一遍。每一次排练表演,无论是唱腔、唱词,还是服饰,我都会反复打磨。演员要严格要求自己,尽量不出错。要用我们的爱和真心对待每一场演出。
立德是艺术家从艺的基础和根本,艺术家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待人以真、诚,才能把戏唱好、把剧演好。德与艺,二者相辅相成,德具有引领作用。对德与艺的追求不是宏观的、口号式的,而要体现在细微处。
演员一定要刻苦努力,对得起自己、社会和观众,要踏踏实实地向人民学习,要以好作品给观众看。演员的唱代表着演员的艺,如果说德是演员做人的根本,那么艺就是演员的安身立命之本。
我要感谢我的老师、同行和观众。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唱响文化,传播文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民族文化复兴。我们要有使命担当,秉承对艺术负责的态度,推陈出新,以最好的状态为观众呈现出优秀的作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天津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