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强
鸡球虫病是常见的鸡寄生虫病,对鸡群的危害十分严重,在较热潮湿的地区较为常见,主要多发于3~7周龄的雏鸡,会引起雏鸡营养不良、贫血、生长发育受阻,严重会引起死亡。成年鸡多为带虫者,不会表现出患病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并且增重缓慢,产蛋量低,对养鸡业有很大的威胁。
鸡球虫是由艾美耳球虫引起的,艾美耳球虫在生物学上属于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球虫亚纲、艾美耳亚目、艾美耳科、艾美耳属,主要寄生于鸡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中。目前共有14种球虫病,我国常见的球虫病主要有9种,分别为,堆型艾美耳球虫、哈氏艾美耳球虫、变位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布什艾美耳球虫和柔嫩艾美耳球虫,其中寄生在小肠中段的毒害艾美耳球虫和寄生在盲肠的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危害最大。
艾美耳球虫繁殖主要分为3种方式,外生性孢子生殖、内生性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外生性孢子生殖和内生性孢子生殖为无性生殖,配子生殖为有性生殖,孢子生殖完全在鸡体外进行,球虫卵通过粪便排出鸡体外后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会分裂成4个孢子体,每个孢子体有两个子孢子,变成具有感染性的孢子卵囊鸡通过食物摄取到孢子卵囊后,卵囊壁会在鸡腺胃酶和肌胃的研磨下破碎溶解,子孢子从中释放出来,进入到肠上皮细胞内,随后发育成球型的裂殖体,每个裂殖体内含大量裂殖子。裂殖体破裂后裂殖子会从被破坏的上皮细胞中分离出来,和子孢子相同的方式入侵到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再次形成裂殖体,如此反复多次,最后会使肠黏膜上皮细胞遭到严重损坏,便血、消瘦、食欲不振。裂殖子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时,经过几代的裂殖生殖后,裂殖子就会进行配子生殖,变成有性生殖体。有的转变为雌性的大配子,有的转变为雄性的小配子。小配子呈月牙形,前端有鞭毛,能灵活的游动。当小配子接触到大配子时便与其融合成为合子,从而完成受精过程。合子的外壁会逐渐增厚,形成卵囊。卵囊从肠黏膜上皮上脱落下来,随粪便排出体外,后被鸡摄入,周而复始。
鸡球虫病主要通过病鸡粪便传播,有时被污染的饮水,昆虫以及饲养人员也可能成为传播媒介,主要多发于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下,一般多见于3月龄以下的雏鸡,半月龄至一月龄最为多见,成年鸡感染后一般不表现症状成为带虫者。鸡舍环境潮湿阴暗,日粮营养搭配不合理,营养状况差,畜舍环境卫生处理不当都会提高患病的风险。
雏鸡一般发病较急,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两翅下垂,呆立,鸡冠及内髯苍白,食欲不振甚至完全不采食,饮水量增加,嗦囊出现水肿,排带血的水样便或血便。后期病雏消瘦,常发生痉挛或昏迷等神经症状,多数于发病后10天内死亡,死亡率能达到一半以上,耐过鸡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低下。
患病鸡体形消瘦,黏膜发白,肌肉组织缺血,血液稀薄。主要病变位置在肠道,其他器官变化不明显或无变化。肠道病变情况与所感染的虫体种类有关,最常见的是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的盲肠球虫病的主要病变在盲肠。两侧盲肠显著肿大,比正常增粗2~3倍,浆膜面呈现暗红色,并能看到灰白色小斑点弥散。切开病变组织,肠腔内出血,有暗红色或灰色血块。肠壁增厚,黏膜粗糙,有弥漫性出血,并能看到黄白色坏死灶。由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的鸡小肠球虫病的主要病变位置在小肠中段。肠管明显增粗,浆膜层呈暗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斑驳状,肠壁增厚,黏膜弥漫出血,呈紫红色,并密布白色小斑点。肠腔内充满血样或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粥状内容物。其他类型艾美耳球虫主要引起肠道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肠黏膜增厚,有的有灰白色坏死点,肠腔内容物多呈橘红色。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特征的病理变化可以作出诊断。进行实验室诊断时,首先用小外科刀取病变肠黏膜表层物或粪便放于载玻片上,滴加甘油与生理盐水的等量混合液进行稀释后搅拌均匀,然后加盖玻片进行镜检或用吉姆萨染色或瑞氏染色后镜检。球虫生活史中卵囊阶段是最易识别的阶段,形态多为圆或卵圆形,中央有一个或多个孢子细胞又叫原生质团块,呈深色、圆形,周围有透明区。但因卵囊出现在生活史中较晚期,严重病例不易检到。只要检到球虫发育史中某一形态,如卵囊、裂殖子、裂殖体或配子体,便可确诊。可以采用饱和食盐水和直接涂片法检查粪便中的卵囊,以确诊。
7.1 加强饲养管理
鸡舍温度高、相对湿度过大、光照少阴暗十分有利于球虫的繁殖,会导致球虫的发病率上升,因此球虫病在夏季较为多发,冬季发病较少,因此在夏季时要控制好鸡舍的湿度温度,光照应尽量以持续光照为主。
鸡舍环境脏乱,地面垫料污秽也会大大提高发生球虫病的概率,因此要做好鸡舍的消毒通风工作,定期对粪便进行清理,饲养人员也要注意消毒。如果饲养密度过大,空间狭小也会提高患病率,控制好鸡群密度也能有效降低发病率。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K容易诱发球虫病,若饲料中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如单宁、植酸和抗胰蛋白酶等也会损伤肠道诱发球虫病,可以适当在饲料中加入沙粒降低球虫病发生的概率。
当鸡处于应激状态时免疫力低下,球虫病的发生概率就会升高,应尽量避免鸡群受到声音或鸡舍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刺激而出现应激。
提倡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避免鸡群之间交叉感染,由于鸡感染球虫病以后,排到环境中的球虫卵囊具有极强的抵抗力,很难彻底杀灭。在鸡群出栏后,对鸡舍进行完全清扫和消毒,对粪便和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再次对污染鸡舍用热的火碱水或者火焰喷灯焚烧可以有效消灭球虫卵囊。
7.2 添加药物
使用化学药物治疗或预防,在饲料中可以添加氨丙啉每公斤饲料中添加0.1~0.25克连续饲喂两周来进行预防,患病可以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0.5克来进行治疗,服用一周后要剂量减半继续饲喂一周,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以使用磺胺喹恶啉进行治療,采用间歇投药的方法,1公斤加1克的磺胺喹恶啉,用药2~3天后,停药2~3天浓度减半继续饲喂。球虫较为容易产生抗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好,因此要定期更换或联合用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药物联用以前,应注意药物之间互相作用,是否导致效果下降或引发中毒。抗球虫新药妥曲珠利和含常山酮成分的中药,治疗效果好,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