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琪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有一个荒诞的作品,讲述了一个来自罗马尼亚的吸血鬼无意间闯入中国东北,被热情、好客且略带一些强迫感的村民留在东北长住的故事。
人类在进入文明以前,似乎是没有“边界感”这一概念的,茹毛饮血、衣不蔽体,如何活下去才是彼时最大的要义。随着人类社会的高歌猛进,文明与规则开始成为重要的辅修课。
有一年长假,与家人一道去日本旅行,在京都酒店的洗手间里发现了化妆水、卸妆水、乳液、洗面奶、洗手液、漱口水、发油、面部精油等一系列护理产品,瓶瓶罐罐们列队立正的样子仿佛在提醒你,出门前请精心打扮自己,你的体面是对别人最大的善意。
东京工作日的地铁上,所有人都西装革履,没有嬉笑哄闹,没有聊天攀谈,没有人去坐老弱病残席位,甚至也没有人的雨伞在滴水。中途上来一个形态举止十分怪异的残障人士,没有一个人向他投去目光——无论是同情还是猎奇,人们只是安静地看手机、翻报纸,或闭目养神,像一尊尊蜡像。
這听起来很像二十年前出现在杂志里的小文章,内里包含着尊重、得体与自律,不着痕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旅行的那段日子里,我们也学着尊重当地人的习惯,出门前带几个垃圾袋,放满之后收在包里,直到晚上回酒店再行分类扔进垃圾桶;在公共交通上不说话、不跑来跑去地拍照——包括年龄不满五岁的女儿;出行走左侧,过街先寻找斑马线;食物的汤汁滴在地上及时擦掉……
甚至连住在酒店,我们也不好意思乱扔乱放,每天都整理桌面、收拾行李箱,擦去水渍和食物碎屑,尽量不给服务人员添麻烦——支付了高额房费,还要把清洁人员的活抢走,简直是“顶级文明形态”。我们越来越自律,越来越体面,但副作用是,我们也越来越沉闷。
在整洁、无尘、安静的社会中待了一阵,我反倒开始怀念起喧闹嘈杂的烟火气,怀念起热腾腾的菜市场和早餐摊,怀念起老阿姨们大呼小叫的碎碎念和大惊小怪的眼神,怀念起飞奔过街的挥洒感,以及小孩被胳肢得哈哈大笑的声音。
自日本教育部门将“不给别人添麻烦”写入小学生读本《社会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节后,日本人的自律与体面感逐渐被强化,但自杀率也随之攀升了。
我曾写过北欧心理疾病高发的原因——寒冷空旷、日短夜长、人烟稀少。而日本的人口密度位列全球第二,东京、大阪的主干道上人潮如织、摩肩接踵,按理应是一派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景象,实是这别扭的“文明”规条,人为阻隔了心理交往。
对“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日本人而言,收到银行的还贷催款单或是医院通知书,默默的交办好手上工作,坐着沉默的地铁回到住处,整理好杂物,走到楼顶纵身一跃,不失为一种体面的解脱。
但比死亡更难的是活下去,而活下去是需要抱团取暖的。当我们感到自身能量耗尽时,唯有向他人求助,获得外界的能量补给,才能填补自身的塌陷与空洞。
当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渴求一个体面自律的社会,就不太可能获得温暖与热切,你习惯于麻烦别人与被人麻烦的人情社会,就要忍受“不拿自己当外人”的无分寸感。一个热闹祥和的东北村庄,既能给受伤的吸血鬼备上一锅热腾腾的血肠、饺子,也会不由分说地安排上一个相亲对象。
既烦人,又暖心,这就是中国人的世俗感。
当你身处于一个边界感不强的社会中,自杀也会变得困难一些。亲戚朋友会无休止地劝解你,上司同事也可能来做你的工作,即便你觉得他们完全是帮倒忙,但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通过类似的被动社交与情绪反复宣泄,通过大叔大姨们的连番“洗脑”,很多人会逐渐淡化压抑的情绪,软化偏执的心态,实现内心自洽。
淡漠与热切,自律与散漫,犹如硬币的两面。我们想要干净的街道,有序的交通,规则意识强的社会人,也想要热心肠的大爷,乐呵呵的大妈,以及锅碗瓢盆齐奏的街边烧烤。
只要我们拿捏好世俗与规则的度,这一面是月亮、一面是六便士的硬币,也未必不能立起来。
【原载《京江晚报》,本刊标题有改动】
插图 / 边界感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