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晚晴 ,赵轶龙 ,叶海波,3 ,赵剑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1],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就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崇高理想事业。体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与示范者。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奥委会在1987 年率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向所有体育组织、球迷和运动员发出环保行动倡议,以凝聚全球力量参与生态保护。国际体育组织、职业体育联盟也正在以制度建设的方式嵌入全球生态保护系统。从中国实践来看,北京2022 年冬奥会的申办过程深入践行了绿色办奥理念。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体育更加积极地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中国体育现代化发展必将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阶段[2]。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体育如何有效地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涉体育自身的转型发展,也是积极回应人民重大关切、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需要,是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就中国体育现代化发展问题开展的理论探索。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伴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探索,从依赖自然、探索自然,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正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方向迈进。体育是人类在追求人的自然化发展过程中,回归“母体”的一种现实选择,也是中国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独特文化实践。自古以来,中国人民都在传统体育活动中探寻自然规律,追求人与万物共生。无论是太极拳、五禽戏还是八段锦,都在个体身心修炼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无论是龙舟、舞狮还是赛马,都蕴含着对风调雨顺、顺天应时的自然崇拜。发展中国特色体育事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求[3],这一理论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逻辑必然,具有坚实的哲学基础和中国基因,能够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认可,经得起历史的实践检验。
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资本的扩张性和以人类为中心的功利主义不断推动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向生态文明转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现代体育兴盛于工业革命,社会大生产为体育活动提供了所需的器材装备,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推动了运动项目大众化进程。为了摆脱现代体育异化的危机,人类开始逐步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向。自20 世纪90 年代初,国际奥委会将保护环境确立为奥林匹克精神支柱之一,绿色奥运的核心理念加速了体育生态化转型的历史转折[4]。除了价值引导,体育的生态化转型还表现在发展方式上[5]。以体育制造业为例,特步使用可自然降解聚乳酸纤维制成环保T 恤,安踏采用氮气发泡中底技术制造专业跑鞋,国产运动品牌巨头已经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品牌成长。“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历史大势,也是世界潮流”[6],向生态文明转型既是对新发展阶段体育发展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体育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必然。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破解资源约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难题。环境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决定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资源环境的约束也是体育发展面临的难题。北京冬奥组委在场馆选址和赛道设计中,选用和原有山形地貌基本贴合的赛道方案,以减少对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的改变;选用废旧的首钢工业园区建设奥运场地,以破解首都空间再利用的难题。在能源使用和环境污染矛盾中,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以及首体短道速滑训练馆均选用了环保节能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所有电力供应均来自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创造性地破解了奥运会能源供应难题。北京冬奥会的绿色发展理念是体育融入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国体育已经逐步融入绿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只有将体育改革发展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契合[7],才能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随着生态文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美的生态环境提出了新期待,“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从生态维度丰富了美好生活的时代标准。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本质要求。“体育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发展的社会责任和民生责任备受重视。滑雪、潜水、登山等户外运动项目的健康有序开展,既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积极尝试,又是引导人们重返自然,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回归[8]。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要求我们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道路,将丰富的山水林田自然要素与健康的身体活动结合起来[9],创造更多优质生态体育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健身和生态环境需要,这是生态文明与体育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6]。自然界作为完整有机的生态系统,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在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互促共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体育的绿色发展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拓展体育场地空间,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追求体育经济效益。户外运动的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凝练出环境最小冲击法则,以引导户外运动开展更好地贯彻科学自然原则。
习近平同志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与保护和谐的辩证关系,阐明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亦可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的重要观点[1]。绿色发展观为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就可以带来文明和财富,冰天雪地就可以创造价值和机遇。贯彻“青山绿水”的自然观,就是要丰富绿色体育的发展内涵,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体育发展方式,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以贫困地区的绿色发展为例,将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体育活动的开展连接起来,从而加快农村环境整治,打赢污染防治和脱贫攻坚战,最终实现发展与美丽并行。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1]。人与山水田林湖草沙等自然要素密不可分,源自农耕文明特有的人地关系,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要求。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体育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整体系统观的要求之一。因此,在绿色体育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立体生态资源开发的系统性,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引导自然资源向绿色体育有序开放,在符合国家管控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户外运动项目试点,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资源,推动绿色体育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0]。生态民生观的逻辑起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更广阔的视野看,生态民生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紧密连接,从体育工作的价值立场看,生态民生观符合体育强国建设的人民主体性要求[11]。天然的生态环境赋予了体育独特的生态性,使得体育得以利用自然要素,促进人自身和人与社会的和谐,融入经济、社会、文化的协同发展[9]。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体育活动开展的天然空间,是体育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资源投入和生态环境保护出发,让体育发展与自然环境实现动态平衡,让绿水青山成为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条件,是体育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体育惠民理念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6]。严密法治观是体育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重要原则。我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体育的发展只有遵循严密的法治观,才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完善的制度供给是绿色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12],加快中国特色绿色体育制度创新,构建符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推进体育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体育行业自然资源保护监督体系,落实构筑绿色和谐社会的体育生态责任,才能保障体育生态建设、体育环境治理、体育活动开展、体育资源利用的科学高效。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13]。全球共赢观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各国利益的汇合点,这就要求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社会组织和机构都要承担起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体育也应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引导形成世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方案。中国体育在全球化进程中始终致力于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探索绿色体育发展的文明之路,引领世界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生态文明的全球共赢原则,要求体育发挥文化纽带和交流平台功能,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构筑绿色发展的全球体育生态体系。
“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战略思想,更是对建设什么样的生态中国的理论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体育发展追求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持续发展的和谐之美,自由平等的人文之美。基于这一特征,以美丽中国建设作为落脚点,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建设美丽中国行动路径,最终构建体育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实践路径(见图1)。
图1 新时代体育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路径Figure 1 Practice path of integrating sports into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广义的生态产品指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草地,狭义的生态产品则包含了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具有节能环保无公害特点的产品和服务。体育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生态产品,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食粮[14],培育优质的体育生态产品是推动体育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1)培育优质体育生态度假产品,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动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鼓励各地在符合项目准入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依托水域、空域、森林、草原等特色自然资源打造体育生态度假产品。以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拓宽“两山”理念转化路径,以户外运动为内容打造度假、节庆、赛事活动等主题的多元化产品供给,加强户外运动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的业态融合,促使户外运动参与人群扩展至全年龄段,满足人民群众的户外运动需求。
(2)开发城市郊野、绿道生态体育空间,提升户外运动服务品质。探索国家公园、自然公园、郊野公园、体育公园等生态体育空间开发,打造滑雪场地、攀岩场地、山地户外营地、滨海度假营地、航空飞行营地等类型丰富、配套完善的户外运动空间供给。利用步道、跑道、骑行道、景观道等绿色体育空间,串联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和城市生态景观,完善户外运动基础服务的供给体系。
(3)研发绿色生态环保的体育服装器材,丰富户外运动产品供给。体育制造业应主动承担低碳减排的任务,加强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应用,采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和抗菌无毒的高分子材料,制造生产过程无污染的体育装备器材,实现生产制造周期中产品和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鼓励体育企业履行符合社会期望值的CSR,将低碳理念贯穿产品生产、研发、销售的全过程,减少体育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丰富绿色体育产品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就是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体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就是要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采取扎实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举措,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已有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
(1)以赛事活动切入生态实践,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赛事筹备阶段,要求选择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与环境污染较少的活动地点,确保赛事成功举办同时对附近居民和周围环境产生最低负面影响。在赛事过程中,秉持环保、节能、绿色的赛事管理原则,鼓励使用非一次性办公用品、乘坐公共交通观赛,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和碳排放。在赛事结束后,及时清理活动产生的污染和垃圾,利用赛事影响力作出生态文明建设表率,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体育赛事标准体系。
(2)打造数字技术优势,优化绿色体育产业生态。推动体育产业全场景的数字变革,创造数字体育消费新模式,以云赛事、电子看台、虚拟体能训练等新模式打造沉浸式运动体验新场景。构建健康有序的市场新格局,利用数字技术破除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壁垒,提升市场分析决策科学性,增强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吸引广泛的社会资本助推体育绿色转型。突出创新驱动赋能体育产品技术更新,助推体育产业供应链数字化发展,规范和促进绿色体育产业生态转型升级。
(3)以绿色体育文化为亮点,引领低碳生活方式。通过打造绿水青山系列户外活动,搭建天然运动场,以绿色体育市场的开发对接绿色消费需求。绿色体育文化是引领文明社会风尚行动的文明规范,绿色体育文化产品是增进人民福祉的公共服务,大力普及绿色体育文化,将文化活动与文明实践相互融合,创造具有生态价值的体育文化产品,让群众能够感知文明的力量,铸牢文化自信。
人类世界是命运的共同体,只有开展环境治理的协同合作,才有可能构筑起人类“诗意栖居”的地球美好家园。国际体育发展不断遭遇财政短缺、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等危机,应对“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议题,能够展现出中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绿色体育的发展提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的现实要求[15],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为全球体育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为世界体育文明互鉴做出中国贡献。
(1)积极响应低碳倡议,履行中国体育碳排放承诺。随着中国的碳排放承诺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新动力,绿色体育成为落实体育发展环保责任的重要方式[16]。积极响应低碳倡议,首先要确立绿色发展观念,倡导节能减排和绿色运动行为和开放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17];同时,要借鉴绿色办奥的成功经验,发挥好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影响力,大力推动绿色体育场馆建设,激活北京绿色奥运遗产,持续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2)搭建体育沟通合作平台,凝聚绿色发展全球共识。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挥体育应对环境问题的示范性作用,利用国际体育组织协调环保行动,搭建全球生态治理的合作平台,吸引全球顶尖资源和先进技术转移,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推动国际合作;同时,利用国际赛事活动搭建绿色体育信息传播平台,唤起全球人民的环保意识,从而为全球体育发展行稳致远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3)根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引领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追求。以节用适度的古代朴素自然观和兼爱万物的生态共生观作为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基础,是冲破人类文明的中西壁垒,推动全球生态觉醒的重要手段[18]。推动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信息化、产业化发展,促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绿色体育相互赋能,就是以文化资源为体育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推动全球体育进入生态文明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绿色体育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代化体育[19],必须从强化体育生态功能出发,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1)完善智慧体育场馆功能建设,提高绿色建筑使用效益。借助智慧场馆系统实现场馆可视化、精细化、集成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广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场馆设计、交付、运行阶段的信息交互共享,鼓励科学健身、低碳消费,提升超低能耗场馆开放有效性,提升绿色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2)构建生态绿道系统,优化城市多功能休闲空间。通过健身步道、骑行车道、景观廊道的连接,构建起生态绿道系统。鼓励将体育绿道作为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减轻城市景观破碎化的有益尝试,打通城市体育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的制度壁垒,有效地利用城市现存土地,实现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科普教育、文化引导的公共服务功能,支撑高质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搭建。
(3)统筹规划体育公园布局,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建设国家公园体系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实践。统筹构建以体育公园为特色的国家公园体系,通过对区域、能源需求、交通系统、垃圾处理做出系统性规划,以绿色体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旨趣回归,探索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价值实现。
(4)积极探索废旧矿区体育开发与再利用,有效融入生态修复工作。实施塑造城市形象的城市修补,投入绿色体育资源,在矿区环境治理和周边功能衔接上施力,以景观再造为失业失地居民提供工作生活的新空间;实施提升生态自我调节功能的生态修复,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使废旧矿山变成宜居之地,融入生态、体育、教育等核心元素,以体育赋能城市双修,再次激发矿区自身活力,增加矿区运营综合收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我国体育行业中的生态问题主要依附于资源环境部门的现行制度管理,缺乏独立的主责机制和行业标准,建立符合国情、富有实效、独具特色的绿色体育制度是推进体育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1)逐步推进制度化建设,完善体育发展制度规范。坚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重点建立健全体育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特别是要推进绿色体育标准化建设,以对体育行业全生命周期进行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制定有利于合理利用体育资源,提高产业效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体育行业标准,为绿色体育制度规范的完善奠定良好基础。
(2)鼓励体育低碳转型,完善体育实践生态补偿机制。以培育绿色体育企业为主体,探索绿色体育的技术、生态、消费融合,激发碳汇市场主体活力。以举办赛事活动为牵引,引入植树造林绿碳和海洋生态蓝碳为生态补偿方式,发挥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的生态竞争力,为赛事活动所需的新能源、新技术提供更低的综合成本。以群众体育需求为核心,充分挖掘群众体育中的生态文化和低碳消费空间,对绿色体育产品服务予以合理补偿和激励,为体育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谋求人与自然的共同福祉,赋予了体育更高的责任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新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本土特征,特别是当体育被置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参照系中,展现出了新的价值与使命。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建设美丽中国行动方略,深入探究体育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进一步丰富体育学科体系和学科价值理论的研究。在致力于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同时,重新审视体育的价值功能,在美丽中国建设任务中落实体育发展绿色责任,通过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从而实现人类文明的和谐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