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珠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细节关注意识的培养,不仅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思维,还能由此发展成过人的写作技能,有利于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对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细节描写的中心把握能力,并强化专项训练,使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细节描写是初中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写作技能之一,指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生活中具体、细微的典型情节,最终提升文章感染力和表现力的一种关键能力。就目前来看,我们发现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细节描写能力的研究甚少,教学实践效果也不够理想,这样的现状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进行思考与探索。对此,笔者基于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如何提升学生的细节写作能力展开研究,强调通过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与明确写作中心,同时加强专项训练,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与课堂教学效率。
一、训练观察力
细节描写教学的第一步便是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学生只有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学会认真观察不同的现象与事物,才能有效把握写作对象的细节特征,使文章的表现力更为突出。当然,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并非仅可通过写作教学来实现,更重要的是要渗透于语文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事情,通过细节来体现生活的真谛,融入自身的情感和观点,以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基于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观察训练,捕捉题目中的一些关键信息,进而迅速抓住所描写对象的本质与重点,做到细节描写的清晰表达。另外教师也要清楚意识到学生细节捕捉能力与观察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其理解能力与认知水平上,并且依照教学需要来布置对应的观察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观察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写作能力与写作热情。
如某天,笔者向学生布置了一篇 “给环卫工人的一封信”的命题作文,明确写作切入点为“勤劳”,同时要求学生在描写环卫工人时通过细节突出“勤劳”的特点。在明确写作主题与写作要求的基础上,教师便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环卫工人的工作日常,并且为其提供一些观察思路。如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环卫工人每天都什么时候打扫呢?他们的工作内容有哪些?他们的工作在社会生活中有着怎样的作用?……”而学生在接收到教师的问题后,也会经过观察而展开思考,有的学生说:“环卫工人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起来了,在人们都在睡觉的情况下,他们便起早贪黑的清扫道路。”有同学说:“我们小区门口的环卫工人还会在清晨向垃圾车内集中倾倒垃圾,维护周围区域的洁净。”有同学说:“无论寒冬酷暑,清洁工都第一时间到达岗位,唤醒沉睡的城市,为城市清除垃圾,保持城市的干净与卫生,用辛勤的劳动成果来迎接美好的一天。”这都是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小细节的体现,在此当中,教师应当尊重不同学生的观点,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之后再引导其围绕该主题展开写作,表达对环卫工人勤劳品质的赞美与崇敬之情。而通过分析学生作文,教师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因观察能力的提升而发生变化,有利于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把握細节描写的中心
细节能够将作文的内涵和思想直观的体现出来,增强作文的说服力,彰显文韵。细节描写的教学目标强调通过描述细节,凸显文章的中心主题,强化作文的中心思想,或是渗透思想感情,突出作文主要描写的内容,并进一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为此,当提升了观察能力后,便要培养学生对细节描写中心的把握能力,即贴近文章中心来展开内容描写,让细节为作文内容服务,使其更为贴近文章的主旨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形成对细节描写的正确认识,让其认识到细节描写与文章中心的联系,不能仅是为了描写细节而写作,若描写的过于细致,反而会显得没有中心且太过繁琐,不利于突出作文的特点,影响了作文内容的表达。同时引导学生在刻画细节时多做思考,考虑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及手法运用的科学性,为表现文章中心而服务。这样一来,不仅可大大提升学生的细节把控能力,还能提升其文学素养。
例如某次作文课的主题是“珍惜粮食”,教师可在布置任务时反复强调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在写作时必须强化作文主题与细节描写之间的联系。当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还要通过批改发现并标注优秀或偏离主题的作文,由此形成教学案例在课上供学生分析与对比,使学生知晓细节描写的不足与优点。当中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在某个炎热的中午,放学铃一响,XX便飞快地跑到食堂去吃饭,期间因为吃得太快,有好多饭粒顺着嘴边滴在了饭桌上。盘中剩余很多食物,他也不管不顾,抹抹嘴吃饱便走回教室了。食堂阿姨见状摇了摇头,无奈地将剩下的食物倒进垃圾桶中。”该学生对XX浪费粮食的过程写得比较细致,包括浪费前、浪费中、浪费后的情境均有涉及,并且通过食堂阿姨的动作、神情等体现出了对“浪费粮食”的无奈。但我们仔细分析发现,作文中心是“珍惜粮食”,而这一细节强调的是“浪费粮食”,虽有一定联系,但属于延伸意义,需要更为直接的内容指引。此外,除了课上典型案例的分析外,教师还应与学生展开详细沟通,有针对性地了解、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更为清楚地意识到细节描写的真正目的。
三、开展细节描写专项训练
有俗语曾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就强调了细节描写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对此,仅是依靠短期的突击训练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展开长期的专项训练,使其形成良好的感悟、分析与观察能力。同时在具体训练过程中,以免学生因专项训练而感觉乏味,教师还可依照作文教学目标与内容,积极引进多媒体技术,制造生动、轻松的教学氛围,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对于教师而言,任何事物都能够成为描写练习的对象,如大树、小猴、小鸟等。学生对写作对象展开具体想象,将其样子在脑海中勾勒出来,之后融入自身情感进行写作。生活之中有很多有关细节的素材,学生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二处展开细致入微的描写。但是细节并不是决定作文的唯一因素,学生还需要巧妙应用,做到详略得当,契合文本内容。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范例,开展细节描写专项训练,让学生有的放矢,通过细节来呼应作文的主题、刻画人物的主要性格、突出故事的情感、铺垫后续的情节等,凸显细节的作用,勾勒出作文的色彩。如何才算是恰当的细节描写呢?教师可以将《孔乙己》作为范例,对其中的细节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感知细节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指导学生细节写作技巧。如孔乙己的出场中,作者这样描绘,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短短几个字就将孔乙己的形象刻画出来,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你认为孔乙己的描写中,最主要的是哪个细节?”学生有的认为是“站着喝酒”,有的认为是“穿长衫”,有的认为是“又脏又破”。随后,教师进行引导分析,这一细节主要是“长衫”,一是表明他是读书人,而站着喝酒、又脏又破都是对长衫的补充或修饰,体现孔乙己的外貌形象;二是凸显他的性格特点,清高、迂腐、穷酸。这样的描写才能够突出细节的作用,刻画人物形象,深化文本主题,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做好铺垫。通过针对性的细节描写示范和训练,学生认识到细节的作用,有的放矢,依据作文的主题、刻画的事件、突出的特点精选角度,通过细节来体现作文的思想、内容,强化主题,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这样才能够打动人心。
结束语:
总之,细节描写是初中生语文作文写作中的一项重要手法,对于强化作文的主题,凸显作文的内容,渗透学生的情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巧妙运用细节描写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仅能提高作文的文采,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发展。因此,在细节描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细节描写中心把握能力,同时开展专项训练,让学生实现系统学习,最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