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监督问题及标准管理策略

2023-04-11 03:23韩枫太和县项目管理中心安徽太和2366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工程项目监管

文/韩枫 太和县项目管理中心 安徽太和 236600

引言:

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时,会面临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为了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现概率,相关监管人员可以通过完善监管体系、健全监管队伍、加强施工流程监管等措施,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保证工程项目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督工作要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督工作开始前,建筑工程管理部门需要在明确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参照建筑工程专业技术工作标准,制定可行性较高的质量监管制度与质量保障体系,为工程项目现场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在工程现场施工活动开展阶段,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影响因素较多,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建筑工程管理部门需要在明确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基础上,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动态化监控,加强工程项目前期设计、项目施工以及竣工阶段施工环节具体工作情况的监管,在保证前一项工程施工环节质量达标后,再开展下一项施工活动,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工程施工存在操作不规范、施工进度与预期进程存在偏差等问题,则需要在做好记录的基础上,督促施工单位对其进行整改。通过这种方式,发现施工环节存在的不足,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工作内容较为繁复,这就导致现场监督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为了提升工程项目施工活动的质量水平,各地政府部门也针对建筑工程各项施工活动制定了具体的规定,并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控建议。

现阶段,为了提升现场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监管部门需要在明确与建筑工程相关政策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学、建筑工程、建筑机械、工程监理、建筑装饰装修等建筑工程专业的技术要求,参照施工图纸与施工方案,开展工程项目的现场监管工作,在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监管工作规范性、可靠性的同时,使监管部门在建筑工程施工行业树立可靠的形象,达到提高工程建设活动效果的目的[1]。

2.建筑工程现场监督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2.1 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建筑施工现场可能会面临诸多安全隐患,但由于部分监管单位未制定监督管理标准,导致监督效果大打折扣,具体表现为,部分监管单位的监管队伍分工不明确、权责划分不清晰。最终导致安全监管质量无法达到预期要求,在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还会增加风险事故的出现概率。

2.2 缺乏高素质的监管人才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现场监督管理工作中,缺乏高素质监管人才是影响监督管理工作朝着标准化方向推进的关键点之一。对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活动来说,监管人才作为施工活动质量安全管理的组织者与监督者,其专业素质与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但对当前监管单位的监管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后可以发现,单位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部分工作人员监管水平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标准化现场监管工作的开展。

2.3 材料管理不到位

建设单位应当充分结合施工图纸来采购相应的施工材料,并保证材料支出得到严格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材料使用,以免造成经济成本的过度支出。但根据实际调查显示,许多建设单位在施工时因施工方案的研读准确性较差,质检标准不够严格,导致施工材料与施工方案需求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部分施工单位为减少施工材料的经济投入,会选择采用低价材料完成施工作业,此类材料的质量较差容易影响施工质量。当后期发现材料问题时,建筑单位又要重新购置标准化施工材料,此时又会消耗大量时间,进而影响施工进度。

3.建筑工程现场监督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3.1 完善现场监管体系

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效果,一是,需要对现场监督体系予以完善,比如: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建立监督管理机构,且保证该机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此使监理及项目管理单位的监督作用得以实现。在日常监督和管理过程中,若发现安全问题,应及时将情况反馈给施工单位,并要求其在第一时间内整改。对于施工关键环节,应加强监督力度,派遣专人负责监督管理,从根源上杜绝安全问题。二是,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明确的施工管理标准,细化管理制度内容,将管理制度渗透到建筑施工各环节中,利用制度化管理做好建筑施工各方面的施工安全和建设质量的把关。例如,建设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后,有助于把控隐蔽工程质量,在工程完工后可以及时检查。如若检查发现存在工程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及时整改,解决当前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并优化施工步骤,确保质量达标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2]。如图1所示:

图1 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检验图

三是,在施工现场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建立施工质量责任管理制度应以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和行业标准以及质量规范要求为参考依据,根据标准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制约,以降低事故发生率。若因为管理不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应依据安全管理制度,确定责任人,并让其承担责任,从而激发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之中。施工单位可以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感,督促管理人员将施工过程安全监管职责落实到位。四是,落实奖惩制度,责任的强化需要通过合理的奖惩机制来辅助与落实,建立奖惩制度,有助于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坚持公平、公正、客观的管理原则,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符合要求,并且鼓励施工人员自我监督和互相监督,牢记安全制度,防止其做出违规行为。

3.2 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一支高素质的建筑工程现场监管队伍,能够为工程现场施工活动的顺利推进提供有效的支持。现阶段,为了保证监管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现场监管工作的需要,监管部门一方面可以通过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性较强的监管人员,并加大监管人员专业知识以及法律规范的培训力度,保证监管人员在熟练掌握、建筑学、建筑工程等与建筑工程现场监管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现场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在后续监管工作中,能够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监管工作中,明确自身监管职责,做好施工细节检查,如搅拌台、钢筋制作场、木工制作场,需要在牢固棚架下操作,磨石机、水泵、电工等,要做好绝缘保护,穿绝缘鞋、带绝缘手套等,以防机械设备带着故障开始作业[3]。实现现场施工进度、施工技术等内容有效管控的同时,及时消除工程施工活动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在监管队伍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调动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应奖惩措施的方式,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保证现场标准化监管活动能够顺利推进。

3.3 强化材料管理

建筑单位需要充分依照施工方案的各项要求,加强施工图纸的研读精确性,采用市场化比价的方式来完成施工材料的综合比对,保证挑选的材料性价比最高,具有极佳的性能质量。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制定严格的施工材料管理标准,根据不同施工点,在施工前以及材料入场时做好材料的检测工作,确认材料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缺失或裂缝等问题,并加强对存储环境的控制,保证材料的储存温度、湿度适宜。此外,还要进一步调整材料的运输方式,防止材料在运输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消耗,防止在运输时产生磕碰现象。最后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监管效果最大化,施工单位还要通过定期抽检、不定期抽检的方式进行材料核查,评估施工单位是否存在违规使用行为,若存在,则要及时对其进行问责,避免此类现象再次发生。

4.建筑工程现场监督标准化工作的实例

4.1 项目概况

某县在开展危房拆除重建工作时,考虑到这项工作涉及的居民数量较多、工程项目对质量要求相对较高,为保证工程项目建设活动能够切实达到预期的目标,当地政府联合该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制定了标准化的现场监管规范、安排了专门的现场监管人员,通过深入分析房屋施工现场常见质量监管问题,找出问题产生原因,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监管对策的方式,切实提升了工程项目安全监管的质量安全。

4.2 现场监督工作重点

4.2.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降低现场管理工作的难度,在工程施工活动开展前,该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配合专业的勘察人员开展施工现场勘察分析工作,并全面整合获得的信息,然后结合整合得到的信息与建筑工程现场监管工作的经验,制定了工程项目的现场监管工作规范,明确了监管工作的重点内容,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监管队伍,初步安排了监管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

举例来说,在该工程项目施工材料准备阶段,该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就安排了监管工作人员以施工图纸为基础,分析了施工单位提供的建筑施工材料、设备的具体情况,并通过市场调查的方式,判断建材、设备的质量是否能够满足工程项目的基本要求、价格是否远高于市场价格、总量是否与工程需求相匹配。同时,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在施工建材、设备检测工作中,该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的相关监管人员还通过加强与施工单位联系的方式,对设备工作状态进行了检测,通过这种方式,在实现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工作的同时,实现了工程成本的监管,推动了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4]。

4.2.2 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培训

对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可以发现,若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那么施工安全事故的出现概率将会大幅提升。为了保证该工程现场施工活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该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的相关监管人员对施工单位安全宣讲组织情况、宣讲内容进行了监管。同时,依据当地建筑工程标准管理的需要,通过对如表1所示的工程需落实人员实名制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的方式,降低了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的可能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出现概率。

表1 施工现场实名制管理人员范围

4.2.3 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

为了保证现场监管工作能够有规可依,提升现场监管工作的标准性,该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结合建设工程专项技术工作的具体需要,制定了符合法律与行业规范要求的现场管理机制,并对管理内容进行了完善,依据监管队伍成员的具体工作能力划分了具体监管权责,保证监管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并且在开展现场监管工作时,能够做到有规可依,降低推诿现象的出现概率。同时,考虑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监管人员无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事故频发的时期,加强施工现场监督管理极为关键。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建筑施工现场监督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高素质的监管人才、材料浪费严重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完善现场监管体系、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加强材料管理等建议,并以实际案例佐证相关论点,结果表明,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施工现场法做到全天候的现场监管,在此背景下,为了提升现场监管工作的严谨性,该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在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后,在施工现场安装了传感、监控等设备,在实际工作中,监管人员可以利用监控设备,实现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的持续化监管。在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传感、监控设备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施工现场的全面把控,为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还能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保证施工规范性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5]。

此外,采用现代化管理方式,加强施工监管力度,其核心主要围绕施工现场管理和成本管理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加强施工现场监管。施工单位可以采用BIM 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如图2所示。基于工程项目施工内容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依靠数据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设施,综合各方面施工因素,制定可行性的施工方案。同时,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等科技手段,加强施工现场各环节的动态把控,尤其是施工现场中的重点区域、关键施工环节、施工技术复杂、风险因素较大、容易出现质量偏差的环节,做好全方位、全天候的智能监控,及时发现施工中不合规、不规范、存在风险的问题,确保施工进度和项目施工目标的实现[6]。第二,加强施工成本管理。施工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对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三个方面的管控。施工单位应根据不同施工项目成本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全面预算、测算、核算,确定施工定额,对比分析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额,获取精准数据和计算结果。监督问题,使监督效果显著提升,在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的同时,事故出现次数也随之减少。

图2 互联网建筑管理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工程项目监管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