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丹 赵靖实 胡悦 吴旭秋 袁博
关键词 社会距离;利他性欺骗;纯利他;自我受损-他人受益;自我受益-他人受益
分类号 B842
DOI:10.16842/j. cnki. issn2095-5588.2023.04.002
1引言
欺骗是指个体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给予错误信息或隐瞒相关信息,有意误导他人的行为(DePaulo et al., 2003; Hyman, 1989)。欺骗行为大多是在自我和他人利益之间进行抉择,但并非所有欺骗都是为了自我利益,约有25%的欺骗是为了他人利益(DePaulo & Kashy,1998)。因此,欺骗行为中至少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动机:利己性动机(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和利他性动机(以他人利益为中心)。Garrett等(2016)依据欺骗结果,将欺骗行为具体划分为以下五种:(1)自我受益-他人受损的欺骗,即欺骗者自身获益而他人利益受损;(2)自我受损-他人受益的欺骗,即欺骗者自身利益受损而他人获益;(3)自我受益-他人受益的欺骗,即欺骗者自身与他人均能获益;(4)纯利他欺骗,即欺骗者自身利益不受影响而他人获益;(5)纯利己欺骗,即欺骗者自身获益且对他人利益无影响。其中,自我受益-他人受损和纯利己属于利己性欺骗;而自我受损-他人受益、自我受益-他人受益和纯利他属于利他性欺骗。
研究发现,相对于利己性欺骗,个体更有可能做出利他性欺骗(Erat & Gneezy, 2012),并且认为利他性欺骗更合乎道德(Levine &Schweitzer, 2014)。比如,当欺骗有利于恢复公平(Gino & Pierce, 2009, 2010; Schweitzer &Gibson, 2008),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体(Gino & Pierce, 2010),或者当自己与他人可以共同获益时(Gino et al., 2013; Wiltermuth, 2011),人们往往更愿意做出欺骗行为。Mazar等(2008)提出的自我概念维持理论认为,个体不但从欺骗行为中获益,而且会采取重新解释事实或者降低道德标准的方式,避免对自己做出负面评价,以此维持积极的自我概念。当欺骗行为能够使他人获利时,个体可以对自己的欺骗行为进行合理解释,进而维护积极的自我概念。
欺骗行为通常发生在与不同社会距离他人的社会交往之中(Tyler & Feldman, 2004)。社会距离是指社会客体与个体自我差异的大小,反映了基于社会变量或社会网络的相似性或亲近度(Stephan et al., 2011)。社会距离是心理距离的重要构成维度,如自我和他人、朋友和陌生人、群体内成员和群体外成员之间的差异,均反映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社会距离(徐杰 等,2017),一般通過自我-他人的重叠程度来衡量(G?chter et al., 2015)。个体会根据与互动对象社会距离的远近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帮助意愿,例如,更愿意与自己亲密的人分享物品或资源(Bornemann et al., 2016;Gan et al., 2016)。亲缘选择理论认为,相比陌生人,人们对自己的朋友或家人等关系亲密的人有更强的责任感,更愿意帮助他们(Einolf, 2010)。因此,个体可能会对近社会距离的人做出更多利他性欺骗。有研究发现,当个体与欺骗行为的受益者存在社会关系时,社会关系越近,个体做出的欺骗行为越多(Gino & Pierce, 2009, 2010)。DePaulo等(1996)也发现,在社会交往中,双方关系越亲密,个体做出利他性谎言比自利性谎言更多,当欺骗行为能让自己以及亲近的人共同受益时,个体表现出更多的不诚实行为(Brass etal., 1998; Gino et al., 2009)。而当互动对象是陌生人时,个体不会做出为他人受益而使自己受损的欺骗行为(Garrett et al., 2016)。
然而,也有研究发现,个体是否做出利他性欺骗与社会距离的远近无关。如,Wiltermuth(2011)发现,当不道德行为对他人和自身都带来利益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均会做出更多不道德行为。Garrett等(2016)的研究也发现,即使互动对象是陌生人,个体也会做出自我受益-他人受益的欺骗行为。此外,也有研究发现,相对于欺骗结果有利于自身,当个体知道欺骗行为能给与自身利益无关的慈善机构带来利益时,往往会做出更多的欺骗行为(Lewiset al., 2012; Lupoli et al., 2017)。尽管人们普遍认为欺骗会对社会凝聚产生不利影响,但亲社会谎言有时也会成为弱联结,促进群体成员之间的沟通。比如,研究发现,在小规模社会中,无论社会距离远近,人们倾向于提供他们认为提问者希望得到的答案,而不是说出意料之外的实情。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社会关系破裂(I?iguez et al., 2014)。
综上所述,对于社会距离是否影响利他性欺骗,目前并没有得到一致结果,可能的原因在于以往研究仅单独考察了某一类型的利他性欺骗(如,纯利他),且不同研究所采用的实验任务不同。因此,基于三种不同类型的利他性欺骗,采用同一实验任务探讨社会距离对利他性欺骗的影响,有助于解决上述研究结果之间的矛盾。关爱他人是一种道德规范,表现为愿意为使他人受益而提供帮助(Haidt & Graham,2007;Walker & Hennig, 2004),而诚实也是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Henrich et al., 2001)。利他性欺骗行为存在上述两种道德原则的冲突:对他人关爱的积极道德信号 vs. 违反诚实原则的消极道德信号。在真实的社会互动中,个体往往会因与互动对象的亲密程度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行为决策。内群体偏好现象、亲缘选择理论以及跨文化研究表明,人类做决策容易受到社会距离的影响(Hermann & Ostermaier, 2018; Swolet al., 2012)。在注重“人情关系”的中国社会,因利他性欺骗可以作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人们更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与利益(Wang et al.,2011)。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际交往过程中个体对不同社会距离的他人表现出的利他性欺骗行为,不仅有助于解释以往该领域中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加深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理解,也可为现实情境中干预不诚实行为提供借鉴。
为此,本研究基于改编的硬币猜测任务,分别从纯利他、自我受益-他人受益以及自我受损-他人受益的角度,考察社会距离对利他性欺骗的影响。根据自我概念维持理论,当利他性欺骗对自己的利益无影响(纯利他)或自身也能由此获利(自我受益-他人受益),较少地威胁到积极的自我形象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都会做出利他性欺骗。而当利他性欺骗伤害到自己的利益时,依据亲缘选择理论,对于近距离他人,个体可能会牺牲自身利益为亲密他人谋利;但对于远距离他人,个体可能会倾向于保持诚实。由此提出如下假设:当利他性欺骗不损害自身利益(无影响或带来利益)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都会为了他人利益而进行利他性欺骗;当利他性欺骗会损害自身利益时,相对于远社会距离他人,个体更可能会为近社会距离他人进行利他性欺骗。
2方法
2.1被试
基于本研究的实验设计,设定显著性水平α=0.05,统计检验力1-β=0.8,达到中等效应量f=0.25。根据G*power计算,确定样本量为113名被试。为操纵朋友和陌生人两个水平的社会距离以及控制朋友性别差异的影响,每名被试需携带一名同性亲密朋友参与实验。因此,在某高校招募了122名在校大学生,其中两名被试未携带同性朋友参加实验,为避免产生额外变量,剔除这两名被试的数据,剩余被试120名,平均年龄为18.88(SD=1.29),其中男生42人,女生78人。被试被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人。实验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后给予实验报酬。
2.2实验设计
采用3(欺骗类型:纯利他欺骗、自我受益-他人受益欺骗、自我受损-他人受益欺骗)×2(社会距离:朋友、陌生人)×2(任务类型:基线水平、利他欺骗)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其中欺骗类型为被试间变量,社会距离与任务类型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在改编的硬币猜测任务中硬币数量的建议值。
2.3实验材料与任务
2.3.1社会距离操纵
社会距离分为朋友和陌生人两个水平,被试需与一名同性朋友一同参与。实验前收集被试朋友的名字,并在每个任务开始前告知被试其实验搭档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采用Aron等(1992)编制的自我-他人卷入量表(Inclusion ofOther in the self-Scale,IOS)检验社会距离的操纵效果,该量表用两个圆的重叠程度反映自我与他人的亲密度,采用7点计分,1表示“完全不重叠”,7表示“几乎完全重叠”,数值越大表示被试与他人越亲密,反之则越不亲密。此外,我们还通过四个条目(如,你对过往你们的交往感到满意,1~7评定)测量了被试与朋友之间的亲密度。在填写量表时,要求先写下朋友的名字缩写。为防止干扰实验任务,被试在实验正式任务结束后填写该量表。
2.3.2改编的硬币猜测任务
硬币猜测任务常用于欺骗研究(Hu et al.,2015),Garrett等(2016)在研究利己型欺骗的生理机制时对其进行了改编。实验任务中有两个角色,分别为建议者与估计者。被试作为其中的建议者,有3秒的时间观察一张高分辨率的装有若干硬币的玻璃罐图片,而估计者只有1秒的时间观察一张同样内容的低分辨率图片。被试需要基于自己的观察,给估计者一个关于玻璃罐中装有多少硬币的建议值,根据玻璃瓶大概能够装下的硬币数量,设置估计建议值为0~100。最后,估计者会根据自己的观察以及该建议值,提交最终估值。在不同实验条件下,估计者提交的数值会影响被试和自己的收益,若被试为了自己或他人的利益而没有尽可能准确地给出建议,则代表其产生了欺骗行为。
告知被试这是一个联网的互动实验任务,其互动对象(即估计者)是与其一同前来的朋友,或是另一位前来参与实验的同性别陌生人(实际为实验助手)。被試需要给朋友或者陌生人发送玻璃罐中装有多少硬币的建议值。当估计者收到该建议值后,会代表双方提交硬币数量的最终估值。被试被随机分配到纯利他、自我受益-他人受益、自我受损-他人受益三组,每组条件下有四个不同的组块,其中两个组块的互动对象为朋友,另外两个组块的互动对象为陌生人。组块的顺序在被试间进行了平衡,每个组块有20个试次,共80个试次。
在不同的组块中,建议者和估计者获得奖励的规则不同。三组条件(纯利他、自我受益-他人受益、自我受损-他人收益)均需与基线条件对比,以衡量三组条件下利他性欺骗的程度。其中,基线条件的奖励规则是:被试和对方(估计者)的奖励都取决于估值的准确性,即估计者提交的估值与罐子里的实际硬币数越接近,双方的奖励越大,以衡量被试在基线水平下的硬币建议值。纯利他欺骗条件的奖励规则是:被试获得的奖励是固定的;而对方(估计者)将根据他/她估计的高估值获得奖励,即对方高估(估值大于实际钱数)的钱数越大,他/她获得的奖励就越大,以衡量被试在纯利他欺骗条件下的硬币数量建议值。自我受益-他人受益欺骗的奖励规则是:被试和估计者的奖励都取决于高估值,即估计者高估(提交的估值大于罐子里的实际钱数)的硬币数越多,双方的奖励就越大。自我受损-他人受益欺骗的奖励规则是:被试的奖励取决于估计者估值的准确性,即估计者的估值与罐子里的实际硬币数越接近,被试的奖励越大;而估计者将根据他/她估计的高估值获得奖励,即估计者高估(提交的估值大于罐子里的实际钱数)的硬币数越多,他/她获得的奖励就越大。如果被试在三组条件下发送的估计值显著大于基线条件下的估计值,则表明被试进行了一定的利他性欺骗。被试费与实验任务中获得的额外报酬相关,被试拥有5元的基本报酬,并依据其在任务中的选择获得额外的0 ~ 10元报酬。实验结束之后随机选择一个试次的结果,按照10∶1的转换比例计算其额外报酬。
2.4实验程序
每个试次的具体流程如下:首先,屏幕上会呈现一个“+”,呈现时间为800ms,提示本轮实验任务开始。随后,屏幕上呈现一个装有若干一元硬币的透明玻璃罐,被试有3秒对它进行观察。之后,屏幕上会提示被试给出关于玻璃罐中所装硬币总钱数的建议,被试通过滑动鼠标选择建议的钱数。最后,屏幕上会呈现估计者对建议者关于建议硬币钱数的提交值。实验结束后,计算机将随机选择一个试次,双方根据该试次中提交的估值获得最终报酬(见图1)。
3结果
3.1社会距离操纵性检验
图1实验任务流程对IOS量表中报告的社会距离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被试对朋友的亲密度(M =5.12,SD=1.12)显著高于对陌生人的亲密度(M=2.81,SD=1.34),t(119)=17.97,p<0.001,d=1.64。此外,被试对朋友亲密度的评定(M =5.76,SD=0.80)显著高于中值4,表明被试带来的朋友确实是较为亲密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距离操纵有效。
此外,虽然我们对自变量只操纵了朋友和陌生人两个水平,但实验中我们测量了被试与朋友和陌生人之间的自我-他人卷入程度。我们对这一指标进行了补充分析,通过个体与朋友和陌生人的自我-他人卷入程度预测个体对朋友和陌生人的利他性欺骗行为。结果发现,自我-他人卷入程度均未能显著预测利他性欺骗行为,t =0.95,p =0.35;t =-1.22,p =0.23。朋友与陌生人的社会距离差值也未能显著预测朋友与陌生人的利他性欺骗行为的差值,t =-0.29,p =0.77。与采用方法分析的结果一致,表明社会距离并没有显著影响个体做出利他性欺骗。
4讨论
本研究从纯利他、自我受益-他人受益、自我受损-他人受益的角度,考察了社会距离对利他性欺骗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利他性欺骗对欺骗者自身不产生影响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都会做出纯利他欺骗行为;当利他性欺骗对欺骗者自身和他人均产生收益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都会做出自我受益-他人受益欺骗行为;当利他性欺骗导致欺骗者自身产生损失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都不会做出自我受损-他人受益的欺骗行为。
总体而言,本研究发现,社会距离显著影响利他性欺骗,个体自身或者互动对象的利益得失是影响个体利他性欺骗的主要因素。这与Wiltermuth(2011)与Garrett等(2016)的研究结论一致,当不道德行为对他人和自身都存在利益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均会做出更多的不道德行为。以往研究发现,即使面对陌生人,个体也会做出更多有利于他人获益且对自身无影响的欺骗行为(Lupoli et al., 2017;Ginoet al., 2013)。徐丽(2019)的研究发现,当欺骗结果不影响自我受益,但是能惠及他人时,个体更容易做出欺骗行为。也有研究发现,相对于欺骗结果有利于自身,当个体知道欺骗行为能给与自身利益无关的慈善机构带来利益时,往往会做出更多的欺骗行为(Lewis et al., 2012;Lupoli et al., 2017)。因此,当利他性欺骗能够避免伤害他人时,无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都倾向于做出利他性欺骗(I?iguez et al., 2014)。Levin等(2022)提出了“不必要伤害框架”,即当诚实导致不必要的伤害时,欺骗被认为是道德的,个体希望被欺骗。对不必要伤害的感知由两个关键因素驱动:欺骗防止对个体伤害的程度,以及真相的工具价值(即诚实的信息可能产生有意义的学习、成长或行为改变的程度)。当诚实被认为直接伤害高而工具价值低时,欺骗被认为比诚实更合乎道德。这表明,有时关爱他人的權重会超过诚实的权重,帮助他人是利他性欺骗的一个有力动机。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当自身的利益不受影响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都会做出对他人有利的欺骗行为。
以往研究发现,相比于单独从欺骗中获益,当欺骗引起共同获益时,人们会做出更多的欺骗行为;与独自受益的欺骗相比,个体认为使他人受益的欺骗行为更加道德(Kocher et al., 2018;Muehlheusser et al., 2015; Sutter, 2009; Weisel &Shalvi, 2015)。根据自我概念维持理论,个体会合理化自我受益-他人受益,将欺骗行为合理化,即为了帮助他人而做出不诚实行为,欺骗行为不但能够使自身获益,而且能够继续维持积极的自我概念(Mazar et al., 2008)。因此,随着欺骗行为受益者的增加,个体更可能做出欺骗行为,且体验到的内疚感更弱(Gino et al., 2013)。不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只要不道德行为能给自身和他人都带来好处,人们就会做出更多的欺骗行为(Wiltermuth, 2011)。这与本实验结果一致,当利他性欺骗对自身和他人均产生收益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都会做出欺骗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自我概念维持理论,当不诚实行为能够使他人受益,且不导致自身利益受损时,人们做出不诚实行为的可能性增加。
此外,本研究发现,社会距离不会影响自我受损-他人受益的利他性欺骗行为。这表明,当利他性欺骗损害自身利益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都不会为了使他人获益而进行利他性欺骗,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根据亲缘选择理论,与远社会距离的人相比,个体会对社会距离近的人实施更多帮助行为(Einolf, 2010)。人们更愿意与亲密他人分享资源,并且对于社会距离近的个体,表现出高度的牺牲意愿(Ostaszewski & Osi′nski, 2015)。Gino等(2009)的研究发现,即使知道欺骗行为会给自身带来损失,但产生了不公平情绪的个体,仍会做出自我受损-他人受益的欺骗行为。我们认为,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有两个:一是“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体在决定是否欺骗之前,会考虑此行为结果可能带来的收益和损失,当利他性欺骗损害自身利益时,被试会首先考虑利他性欺骗给自己带来的损失,这可能会引发个体的竞争意识(Falk& Fischbacher, 2006),从而阻碍个体实施利他性欺骗。二是本研究的社会距离只有朋友和陌生人两个等级,大多数人会对亲密的人(如,家人)产生牺牲意愿,而对于朋友可能还没有达到愿意牺牲自己利益换取对方利益的程度。当然,上述推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支持。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被试都是大学生。未来研究可以招募社会人员,以此丰富被试的取样。其次,研究中的被试需依次与朋友、陌生人进行在线互动,而这种互动场景和现实中面对面互动有所不同,电脑上模拟的利他性欺骗与真实情境中的利他性欺骗有差异,电脑模拟实验不能完全取代或者等同于真实情境实验。研究表明,在面对面情境中,个体自私性欺骗比线上互动的情境更少(Naquin et al.,2010)。未来研究可探讨面对面互动情境下的利他性欺骗,从而使研究结果在不同互动情境下更具可推广性。最后,本研究的社会距离只操纵了朋友和陌生人两个等级,可能导致不同社会距离之间的利他性欺骗没有显著差异。社会折现效应表明,随着社会距离的增大,他人的获益对自己的效用就越小(Jones & Rachlin,2006),未来研究可以细分社会距离的等级,探讨更多社会距离下的利他性欺骗行为。
个体的欺骗行为会受到社会情境、他人等因素的影响,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集体主义文化的社会,人们更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与利益,“善意的谎言”这种利他性欺骗更是普遍存在(Wang etal., 2011),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利他性欺骗可以作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当欺骗对自身不带来影响或不产生收益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为防止他人情感或物质上的伤害,个体会做出更多使他人受益的欺骗行为。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社会距离下个体的利他性欺骗倾向,加深了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理解,也为现实情境中不诚实行为的干预提供一定的科学借鉴。
5结论
当利他性欺骗不损害自身利益(纯利他和自我受益-他人受益)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都会为了使他人获益而进行利他性欺骗;而当利他性欺骗损害自身利益(自我受损-他人受益)时,不论社会距离远近,个体都不会为了使他人获益而进行利他性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