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期!让我们从零开始

2023-04-10 01:30闫佳
羽毛球 2023年4期
关键词:羽毛球教练队员

闫佳

时间从不说话,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今年是我加入《羽毛球》杂志的第五年。带着对体育记者的憧憬,我在不算年少的年纪終于走进体育馆路8号院。时至今日,仍想感恩杂志递来的橄榄枝,因为那是我重启梦想的原点。

儿时我就喜欢体育,但仅是一名小观众。对我来说,体育不止是带来冲击与感动,更有相应产生用以传播的新闻、照片、影像等。当年没有网络,所以走街串巷到书店、报刊亭、图书馆里寻觅赛事报道,是我青春时代的一大乐趣。比起扣人心弦的领奖台,那些浓缩在文字与影像中的记录,同样深得我心。大抵是这份执念过深,才有杂志为我毫无保留敞开的大门。

开始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过往的《羽毛球》杂志,了解风格、确认方向。从封面人物到比赛综述再到器材分析,十几年间的羽球风云都好似跃然眼前。尤其是占据大部头版面的封面人物,字里行间勾画出了鲜活的个性与画面,内容的详尽认真,只叫我感慨“在国内做羽毛球爱好者可真是件太幸福的事情”!因为她足够深入、直击内核,有温度有态度,这也成为我希望自己不辜负这份工作的目标。

在杂志的几年间,我从兵荒马乱到水到渠成,从一个略显被动甚至有些“社恐”的性格,逐渐变得主动且乐于沟通。起初,在混采区慌乱提问的表现,在主编一次又一次的“要有好奇心”的提醒中有了起色。初入行时,每逢大赛,最头大的自然是赶写赛后人物,那时没有足够承上启下的储备,质量也实属难有保障。如今回想起来,竟也有了过来人的心态。

为了更快熟悉项目,看训练便成了我必要的学习途径。还记得,第一次和同事去国羽训练馆,电梯到达5层后,一面手绘着近期比赛成绩的战报便映入眼帘。而后,左侧大门通向的是单打组场地,右侧大门则连接着双打组。场地从墙身到地面都是深绿色,还没踏进场地,耳边就被击球声、呐喊声、球鞋摩擦声完全包围。通往水房的走廊很窄,但仍有两张治疗床靠在墙边,医务室全天无休,路过了探头看一看,总会有意外惊喜。

那时候,国际比赛一站接一站,回训练局便是他们结束一段赛事后的调整时间。一次我想写一篇备战全英赛的稿子,连续跑了两天,结果下笔之际才发现,想要写得生动有趣可是难于上青天。尽管两天中的照片完全充足,但信息点的欠缺让整体很难支棱起来。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血泪教训,如今,我会更多去看、去问、去记录。

因为是新人,所以和队员们打成一片是必须做的。这也不太允许 “社恐”情绪出现太久。当时,恰逢2018年青奥会的预热阶段,李诗沣、王祉怡还是组里纯纯的小队员。训练课后,和他们聊起各自打球的故事,看着只有18岁还在打青年赛的他们侃侃而谈,才知道原来打羽毛球的孩子是如此善谈。当然,能够没有隔阂、流畅沟通,这全仰仗于杂志自身的优势,毕竟队员们和教练们都将杂志视为己出。这份彼此间的真诚与信任,一直以来都让我受益匪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有了更多独立操作封面人物的空间。从约采访到找拍摄地点,再到实操以及后续的采访,必须要趁队员们在北京的时间完成一系列琐碎却又缺一不可的环节。而这个过程中,大家的高度配合总会让我在采访结束后深感“实在是太好了”。所以,必须要拿出相应的诚意内容,才能真切地感谢被访者的支持。

还记得,2018年南京世锦赛,趁着赛前热身的空当,“龙哥”谌龙非常配合地在场地里完成了我的第一组封面拍摄。而后,“拐带”陈雨菲到五道营街拍。给东萍拍封面时,她还带上了“壮胆”搭档李汶妹……疫情期间,难得的“00后”新星群像、女双组陵水集体上阵、男双大重组的新合影……这些杂志制作过程的花絮故事,如若细聊起来,可能就完全停不下来。

当然,在做了一些封面人物采访之后,我也会陷入“话题点”的困局。时常在反思对运动员而言,究竟何为成长?究竟他们是如何在高强度的节奏里找到让自己赢球的关键?他们又是如何完成攻克难题的成长过程?那些藏在无数训练中、比赛间不易被察觉的瞬间,是如何转化为他们自身可以得分的武器?想要有更多的素材与故事去佐证他们的成长,至今都是我热衷去记录的事。

或许,在我充满疑问的时候,队员们也在为进步苦练着、坚持着、沟通着。大抵是在2021年全运会时,经历过奥运会洗礼后的他们,让我看到了焕然一新的赛场气质与更成熟的待人接物,以及更加自信的眼神、更加释然的状态,这恰是那句让人信服的:时间会回答一切。那些真正的成长都是在经历过后于身上留下的痕迹,那是不断精打细磨的沉稳,以及大将之风的自如……

正是伴随着一期一会的相伴,我才逐渐找到了答案的方向。而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必然会在不同人的身上出现不尽相同的现象与状态。现在回想起来,就像教练们常说的,从规律中认识自己,足够能把握自己,才能拥有不一样的高度与进步。

在中国羽毛球队这个大集体中,为了运动员能在赛场上争金夺银,教练、队医、体能老师、工作人员都是抛家舍业、全身心扑在队伍上。趁着回顾200期杂志封面之际,我发现关于教练们的封面话题,我们确实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期集中的报道,但与他们付出的心血相比, 总会有纸短情长的感觉。未来,我们会更多将视角转向以人生长度来持续灌溉羽毛球发展的他们。

除了专业羽毛球外,业余球场上的羽毛球爱好者同样是我们重要的采访对象。曾经在羽协举办的东西南北中比赛中,我采访过数位年逾九旬的羽毛球爱好者,更是在收到鲐背之年的高进柏老人的信件后,相约北京城西的某羽毛球馆为这位全身心热爱羽毛球的老先生做了一期达人专访。聊天之中,我深感老人们在这项运动中找到了调剂生活的色彩,让他们更加精力充沛。此外,青少年赛事、羽毛球训练营、高校羽球选手都是杂志不可或缺的故事主角……正是这颗白色小球的牵引,《羽毛球》杂志才有了与一位又一位热爱打球的朋友邂逅的机会。

值此200期之际,祝心爱的《羽毛球》杂志收获更多支持与守护。我也希望自己一如既往以新人的姿态,从零开始,向着下一程出发。

猜你喜欢
羽毛球教练队员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羽毛球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羽毛球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飞行的羽毛球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