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以劳育人的路径规划

2023-04-10 01:10刘军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3年2期
关键词:路径规划道德与法治

刘军

[摘 要]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不同维度出发,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教育教学新生态。劳动教育是育人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子,对学生思想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开展劳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领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以劳育人;路径规划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06-0008-03

在五育并举、全环境育人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单学科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打破学科壁垒,在教学中融入多重因子,丰富学科内涵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大势所趋。由于道德与法治学科能够从思想上给学生以鲜明清晰的指引,所以教师要从学科内容寻找突破,适时开展劳动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要用现代教学思想武装自己,打破陈旧观念的束缚,拓展学科外延,探寻出一条崭新的以劳育人的教学路径。

一、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涉面较广,不仅要从理论层面出发,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强化他们的认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要从实践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地践行习得的理论知识,实现从认识层面到实践层面的跨越式发展。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将劳动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相融合,促使二者在多元融合中发挥最大效力,这是对教师教学的考验。

学科教学不应局限于知识的讲解,而要从育人的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探究实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劳动教育契合新课改要求,是教育教学的必然追求,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科内容得到扩充,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社会责任感、意志力,并在劳动与交际中逐渐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关系。

二、以劳育人路径规划

德育视域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在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设计和针对性引导。

1.故事讲述,引出探讨话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精彩纷呈,文化的火种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劳动不仅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彰显人生价值的一种文化。宣传劳动文化就是在宣传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面对这些优良的传统文化因子,教师要增强使命感,将其融入学科教学中,给学生带来新的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话题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喜欢单刀直入,直接将话题展现出来,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这样的话题呈现形式显得过于单调,导致学生的学习枯燥乏味。因此,教师不妨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借助故事讲述的形式给学生以认识启迪。

讲述劳动故事,筛选相关事例是极其重要的,甚至会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例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弘扬优秀家风》时,教师发现学生对“家風”这个概念没有太多了解,甚至有的学生完全不明白什么是家风。为了让学生对本课的主题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教师打破传统讲解知识、细致梳理内容的教学方式,从教材中寻找教学的切入点。教材中提到了《朱子家训》,这无疑是最好的教学切入点。这部作品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但教材中呈现的内容不够详细,要想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思考,就要对其进行拓展。于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朱子家训》中的小故事,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学生本来对经典名著就比较好奇,探索热情高涨,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趣味小故事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能迅速进入感知、思索状态。主动探索的发生需要兴趣做支撑,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有充足的学习内驱力。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兴趣的重要性,借助故事讲述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续内容的深度学习扫除障碍。

小学生对故事情有独钟,且故事本身的情节极具吸引力,所以学生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官得到调动,自然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2.内容对接,夯实育人基础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灵感源泉。在对教材内容进行感知、吸收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得以提升,视野得以拓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特定的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编排,有助于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实施教学。然而,教材容量有限,可容纳的知识点只能作为最基础的学习内容。要想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教师就要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融入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以拓展知识维度,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小学学科教材图文并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在融合劳动教育相关内容的同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让我们的家更美好》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家庭不是某个人的,家庭和睦需要家庭成员共同维系,无论老少都要为家庭尽责出力。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担当家庭责任的重要性,明白在为家庭出力的过程中必须有劳动作为支撑,好吃懒做是不可能为家庭出力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体力劳动是比较排斥的,因为他们没有责任意识,不愿意主动承担劳动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实施劳动教育,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劳动的意义,对劳动形成新的认知。

正因为有了教材文本的支撑,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因此,教师既要从教材出发,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在多种资源的整合下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对劳动产生新的认知,这对丰盈课堂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积极的帮助。

3.导学升级,感知劳动价值

受年龄和认知的影响,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不同的困惑,阻碍学习活动的推进。面对学习阻碍,教师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的指导和点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脱困,促使他们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状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传统教学的基本模式。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问答式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要想将学生的探究热情完全激发出来,教师不妨从导学形式上进行探索。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适时放手,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质疑释惑中触及知识的核心。

学贵有疑。疑问是教学的引线,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能。例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时,教师发现一个学生不时地在课本上勾画,查看后发现他在插图上进行了相关的创作。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对相关事物有自己的认知。于是,教师以学生的绘画作品为切入点,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你的作品很有趣,能不能给我们展示、讲解绘画的内容?”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学生自然异常兴奋,根据自己的作品逐一解说。在解说后,教师引导这个学生思考:“你能否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说一说当时‘我’的心理呢?”这样的学习角度是独特的,学生顿时来了兴致。其实,在展示绘画作品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他要插队?”“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假如我是他,会不会和他一样?”这一系列问题无疑是教学的强大助推力。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完成了学习任务。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依然把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学生的绘画作品上,以学生的绘画作品为基点进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脑力劳动为思维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生对文本知识不理解,很大的原因是教师的讲解过多。讲解虽然能让学生快速感知知识,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主动提问,让他们将自己的疑问展现出来,进而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

4.方案更新,优化教学程序

部分教师认为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属于知识理论层面的,所以在讲课过程中只是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以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是知识内化的前提条件,但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还要从实践出发,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途径,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认知内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劳动教育,不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因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关联的不仅仅是相关的学科知识,更是生活的写照,是学生生活的浓缩。因此,在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设计,优化教学程序。

理论知识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它需要实践活动的助推。例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不多,对其发展史更是知之甚少。要想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主动探究相关的问题,教师需要进行系统的思考和规划。课堂上,教师没有从大事件出发,而是从不起眼的事物谈起,让学生思考:“如果现在要喝水,你会做哪些事?(出示一些生活用具)你认识这些生活用具吗?”从小事物讲起,更能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新知产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对出示的生活用具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教师出示一条扁担,让学生尝试用扁担挑东西。学生从没见过扁担,非常兴奋,参与意愿高涨。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发现用扁担挑东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了切身的体会,学生的情感迸发,对共产党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史,学生自然能够产生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实践过程是一种独特的感知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學生会产生心理感受,它是情感产生的源泉。上述教学,教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结合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后学习理论知识,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学习热情高涨。

5.家校联合,落实核心素养

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辅助,家校联合是培养优质人才的必要手段。在当前的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家校联合并不仅仅是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而且要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给学生以指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家校必须联合起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劳动实践,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劳动教育需要家校联合。在联合过程中,教师与家长要做好沟通交流,明确劳动的目的。例如,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我参与,我奉献》一课,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会友善地对待他人,做到文明礼貌,奉献社会。学习理论知识时,学生的表述井井有条,但书本上的知识如果不能在实际中应用,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学知识点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小活动:“邀请自己的父母一起参与社区活动,将参与的过程拍摄下来,并写一篇活动感受的文章。”布置任务后,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让他们抽出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家长对这样的活动是比较支持的,因为很多学生在家里什么家务都不做。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家长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更多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们彼此交流,表达自己对活动的看法。这样通过家校联合,将教育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课上学习理论知识,回家后实践操作,教学效果更好。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身心处于放松状态,更容易接受学习任务,这样任务的完成质量也就有了保障。学生完成劳动任务后与父母交流讨论,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亲子关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是思维交互碰撞的主战场,本身具有独特属性,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充满好奇。学生的好奇心就是学习的不竭动力,也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基于教材开展劳动教育,通过故事讲述、内容对接、导学升级、方案更新、家校联合等路径,为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知识的多元交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感知、分析、加工、转化中,认知和思维实现纵深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郭岚静.学思践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下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实践[J].新教师,2022(8):61-62.

[2] 黄艺.引导,实践:让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劳动教育生根: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干点家务活》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2(27):32-34.

[3] 叶淑妹.刍议劳动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开展[J].学苑教育,2022(31):74-76.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路径规划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公铁联程运输和售票模式的研究和应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