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张新
摘 要:高中地理课程思政在学校思政教育中十分重要。地理教师要深度理解高中地理课程的课程思政任务,明确落实课程思政的学习内容,设计融入课程思政的学习活动,提升地理课程思政水平,涵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关键词:地理课程思政任务;课程思政地理学习内容;课程思政地理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3)04-0074-04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1]。至此,课程思政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根据调查,中学地理教师普遍肯定地理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具有实践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但对课程思政内容和地理知识的联系理解不够深入,认为在教学设计和地理课堂中实践课程思政难度较大[2]。高中地理课程的思政功能具有独特优势,应深入探究和充分发挥。高中地理教学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点在于分析高中地理课程思政任务,厘清并落实课程思政的学习内容,设计融入课程思政的学习活动,提升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水平。
一、地理学科课程思政的独特任务
高中地理教学落实课程思政,首先要分析地理课程独特的课程思政任务,深刻理解这些思政任务的学科“基因”。本文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 年修订)》、高中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为例,梳理地理课程思政内容,其中涉及课程思政的关键表达如表1所示。
可见,高中地理课程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基本国情、家国情怀为学科基础,以生态文明和国家安全为学科特色,以国家战略和国际理解为学科应用,引导学生通过认知思辨、培根铸魂、真实践行,从涵育知国爱国的情感到实践报效祖国的行为,实现地理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
那么高中地理课程思政的核心任务是什么?其学科“基因”又是什么?只有深度理解这些问题,才能避免浮光掠影式地实施课程思政。
1.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学科“基因”
生态文明教育是地理学科课程思政的重点之一。高中地理新课程从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和乡村振兴战略出发,赋予人地协调观新的内涵。地理课程的生态文明教育引入了“人地和谐的区域发展观”“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新理念,使地理课程思政的水平提升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层面,有助于实现“维护国家与全球生态安全”的目标。
随着时代发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向,成为地理学越来越重要的研究内容,为世界各国区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理念和实践指导。以我国为例,近十年来,我国划分了主体功能区,各省级行政区也从省域层面进行了功能区划分,健全了主体功能区空间治理体系,以优化国土空間的开发和保护格局。这些空间治理新举措的提出,都基于“地理环境整体性”“山水林田湖草整体性”,秉持了“人地协调的区域发展观”等理念,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自然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在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下,拥有了合成有机物的生产功能,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具有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稳定功能。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保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充分考虑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的差异,充分认识自然环境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的动态发展才能协调人地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
2.因地制宜与协同发展理念及其学科“基因”
国家安全、国家战略和国际理解是地理课程思政的又一重点。高中地理课程引入丰富的区域发展案例,渗透因地制宜、协同发展理念;通过“地域文化”“世界文化遗产”等赋予文化自信新的内涵,也借助“一带一路”“污染物跨境转移”“减排国际合作”“全球环境问题”等将“国家认同”与“国际理解”相融合,构建了科学的地理课程思政体系。
地域系统的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习俗等。随着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的发展,区域固然要尊重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但也愈发朝着协同发展的方向迈进。区域差异既是因地制宜合理安排人类活动的基础,也是区域关联的基础。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区域发生关联,这种关联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的;要素的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化,可改变区域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例如,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地推动要素流动,从而促进各自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区域的发展既要依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又要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类活动方式,从而做到因地制宜协同发展。
面对当前我国发展战略转型,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高中地理课程兼顾国家和世界两个层面,以顺应新时代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态势,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世界眼光”。
因此,高中地理课程在国家意识培育的层面上实施思政教育,包括生态文明、国家战略、国家安全、国家权益与国际关系等思政教育任务,价值高、意义大。这些课程思政任务,是由地理学的原理、规律等性质决定的,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变化是地理课程思政任务的“基因”,地理课程思政任务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
二、落实课程思政的地理学习内容
课程思政应与课程内容有机交融,自然地滋养学生的心灵。事实上,课程思政渗透在所有的地理课程内容和地理课堂教学中,它们相伴共生,难以截然划分。但不同的课程内容有不同的特点,应侧重不同的课程思政培养方向。因此,实现课程思政,需要明确学习内容所指向的课程思政任务。
1.落实课程思政的自然地理学习内容分析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地理环境综合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例如,我国降水分布、我国自然带的分布规律等,就是自然地理要素和地理综合体的空间分异。再如,地壳演化过程、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变化过程等,就是时间演变过程的研究。自然地理学也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具有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这一基本规律。
自然地理课程思政的要义在于,学生通过理解自然规律,进而懂得人也是自然系统的组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唯有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坚持生态文明道路,方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永续发展;也在于培养学生探寻自然规律,趋利避害地生存与发展。
高中地理课程安排了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三大内容,是从自然地理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基础和条件的角度来组织和安排学习内容的。课程主要阐述了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运动变化过程和规律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要求指向学生能够理解自然规律,懂得尊重顺应自然。课程还设置了自然灾害内容,例如,大气、水、地壳等自然要素的运动,不仅给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有时也给人类带来灾害与灾难,自然环境的资源属性、经济属性、环境属性与灾害属性并存,所以,要懂得如何避灾减灾(图1)。
2.落实课程思政的人文地理学习内容分析
人文地理学以人类活动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地理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条件的视角解释人类活动的原因和规律,审视现在,预测未来,即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空间变化与空间关联等。[3]
人文地理课程思政的要义在于,学生通过理解人类怎样选择生产生活行为,进而懂得人类处理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根本途径在于因地因时制宜,选择适宜的发展方式;处理本区域与其他区域关系的根本途径在于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优势选择产业活动,参与产业分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方能取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并保持生态平衡[4];我国提出的一些面向国际国内重大需求的国家战略、国际合作等科学决策,都是因地制宜协同发展理念指导下国家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高中地理课程选择人口、聚落、产业与交通等人文地理要素,结合真实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经济活动现象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进行人地关系的总结提升。课程主要阐述了影响产业活动、聚落、交通运输、人口的主要因素、主导因素及其变化;产业活动必定落实在具体区域,课程结合案例,介绍了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场景和地域文化;教学要求指向学生能够理解因地制宜选择生产和生活方式。课程梳理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列举了我国的国家战略,力图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认识我国国土辽阔,地理要素的复杂性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地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从而树立文化自信;以及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人口激增、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等带来众多资源环境问题,需要在国家层面因地制宜、协同发展(图2)。
3.落实课程思政的区域地理学习内容分析
地理学的研究不仅包括对自然过程的刻画,对人文和社会经济过程的辨析,更包括人地系统的耦合。空间差异是地理学研究的本源之一。地理学研究中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特征均表现为空间异质性。异质环境下的区域地理过程和效应是地理学研究的前沿,是面对资源、生态与环境等众多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时,地理学找到的一条综合性的途径和方法,以应对众多挑战,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奠定学科基础。[5]这表现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区域地理板块。
地理学对于区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研究区域静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体现为对地理事实知识的描述和解释;第二阶段是研究区域地理要素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引起的格局的演变,探索变化的机理及影响,体现为格局与过程的耦合;第三阶段是未来地理学研究,将要进入对复杂人地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模拟,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5]
有学者认为,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核心,因为它完美地反映了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区域地理课程在课程思政方面,也综合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永续发展、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等,实现诸多课程思政任务。
目前,初中区域地理课程主要阐释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其课程思政的要义在于,引导学生分析区域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体会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重要意义。高中区域地理课程内涵显著加深,不仅考虑到资源和环境要素影响区域发展,更深刻认识到社会和文化现象与地表环境变化的耦合作用及驱动机制,因此精选案例,从资源、环境、产业、城市、产业转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等不同视角,阐释某些重要因素对于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作用;其课程思政的要义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及其要素、机制的复杂性,抓住主要矛盾、关键因素,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条件,走因地制宜、差别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图3)。
例如,我国的脱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贫困地域系统是在特定贫困地域内,由地理区位、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与公共设施等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复杂系统。我国贫困人口多、分布广,地理环境类型多样,而贫困地域的地理环境与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机理错综复杂。正是分析贫困地域分异规律、厘清贫困与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评估区域发展条件,根据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制定差别化的区域脱贫政策,促进了贫困地区协调发展。
区域地理无论是在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方面,还是服务国际化的全球戰略当中,都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资源少、资源利用率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环境压力很大,这些都制约着中国转型发展,因此,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如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与流域水资源管理等,都需要区域地理学给予理论、方法支撑。在国际方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生效等,都决定了中国需要履行更多的国际责任。顺应上述变迁与发展,高中地理课程中区域地理内容也越加丰富,其承载的国家战略、国家安全与世界眼光等课程思政任务也越发重要。
三、融入课程思政的地理学习活动设计策略
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塑造。在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中,个体通过价值分析与体验、价值理解与判断、价值认同与选择以及价值组织与体系化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不断建构自己的价值体系,这是价值观形成的心理机制。落实课程思政任务,要理解人的价值观的形成机制,依照课程标准和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真实案例和情境,设计相应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价值观逐步形成,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1.分析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体会人地协调现象
对于低龄段中学生,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生活体会,借助视频、图片、文本等资料,呈现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体会人地协调现象。例如,我国东西部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差异、南北方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的差异就体现了我国人民尊重气候差异形成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再如,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的吊脚楼、黄土高原的窑洞等特色民居方式,都是我国人民适应不同自然环境而形成的智慧的生活方式。也可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不尊重自然规律的人类活动,给地球和人类自身带来的消极影响,引导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应因地制宜。
2.对人类行为做出价值理解与判断,说明理由并澄清认识
随着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教学中可结合真实案例,逐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人类行为做出价值判断,并让其说明理由,澄清认识。例如,城市建设中,是否应该铺设利于雨水下渗的路面?城市里的植被应该多种植当地植被还是为了美化环境引种其他地区的植被?某些发展模式可以复制吗?撂荒梯田是否都应该复垦?拦河建坝是否是防治洪涝的最佳办法?人类行为合理与否是否具有阶段性等。
3.提出区域发展或协调人地关系的策略,呈现价值选择
课程思政的意义在于,学生能够秉持正确的观念,解决实际问题。塑造学生价值观的另一有效办法是呈现或模拟社会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呈现价值认同与选择。初中学生应该能够针对一般问题,提出一般性措施,如控制人口合理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浪费、减少污染排放、资源循环利用与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等等。高中学生要在真实情境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锤炼其价值观念。如2021年3月,北京市遭遇两场沙尘暴天气,结合这个真实事件,可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分析沙尘从何而来?运用多年土地利用图层叠加的方法,探索沙尘来源地土地利用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导致地表易沙化?沙尘在南下的过程中,是否有办法减輕沙尘的影响?哪些办法可减少这种极端情况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
总之,面对加强高中地理课程思政的现实需求,高中地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分析其思政要义,设计进阶式学习活动,发挥课程思政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求是,2020(17):4.
[2] 黄晓蕾,邓钧,江涌芝,等.中学地理教师“课程思政”素养调查及提升策略[J].地理教育,2021(10):8-12.
[3] 李琳.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地理2”核心知识及其价值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22(1):37-40.
[4] 李琳,陆静.指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改进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21(6):41-44.
[5] 傅伯杰.地理学,从知识、科学到决策[J].地理学报,2017(11):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