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兵书
河南省杏坛网研社成立于2010年,是由河南一线班主任发起、以本土中小学班主任为主要力量的线上学习共同体,旨在组织省内中小学班主任定期交流、抱团成长。网研社现有成员486人,专注于扎实的行动研究,以优秀个体为发展支点,成功建立了学习共同体的新样态。
组建团队
出于对班主任工作的热爱,2008年,我在“K12教育网”的班主任论坛担任版主。通过这个平台,我结识了全国各地许多杰出的中小学班主任。我逐渐发现,苏、鲁、浙等地的教师在专业阅读、写作基础方面大都比较好,专业研究的意识强,参与网络研讨的积极性也高。我联想到河南的班主任,就想组建一个以河南班主任为中坚力量的网络学习共同体。
我迅速联系了秦望、王晓琳、靳增果、潘颖等多位河南优秀班主任,又邀请到教育媒体的几位编辑记者,建立了“河南杏坛夜话”QQ群,将团队建设的宗旨定位为“让优秀相互传染,让杏坛更加闪亮”。
2010年9月18日,网研社召开了第一次群会议,13名优秀的青年班主任参会,并草拟了群研讨的基本规则。团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发起人专业威望还不高,团队吸引力还不够大。为此,我们采取了和纸媒合作、为团队申报国家级课题、邀请名师在群内开讲座、在各知名教育论坛同步发布群研讨记录等方法,既调动了团队成员参与研讨的积极性,又提升了团队的吸引力,迅速实现了团队百人规模的初步目标。
接下来要解决的是案例叙写和研讨的专业深度问题。一方面,我要求成员通过专业阅读补充知识,提升專业水平;另一方面,我们引入了郭力众等几位在积极心理学方面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参与研讨,指导点拨。我个人的专业能力也在这一时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河南教育》《中国教师》《班主任》等教育刊物上连续发文。
在这一过程中,针对某些民间研修团队存在的问题,比如门户之见、眼界不宽、相互吹捧等,我思考了许久,在群里发布提醒:不得用“大师”之类字眼称呼任何群成员,大家互称“老师”;成员对于有利于自己专业成长的其他团队,可以同时自由加入,不会影响到自己在网研社的权益。为了保证学术质量,我们决定团队规模最多扩至500人,让优胜劣汰成为团队发展的铁律,确保团队健康发展。
我们陆续遇到了团队管理执行力不强、成员专业发展进入瓶颈期、专业成长与生活冲突导致团成员活跃度下降等诸多问题,我在征求骨干成员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将“河南杏坛夜话”QQ群改为“河南杏坛网研社”,设置了必要的管理岗位,将专业威望比较高的郭力众、潘颖、闫付庆、姬豪杰等老师推到前台,并进行相应的分工。
运行模式
网研社成立至今,每半月为一个活动周期,采用案例研讨和话题研讨轮流的方式开展活动。前者主要就工作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学生个案研究教育对策,后者则是配合教育刊物研究一线班主任遇到的各类困惑。为了不影响日常教学工作,我们约定每半月组织一次线上研讨,主要瞄准班级管理方向。
团队不断壮大,成员对专业成长的诉求也日渐突出。于是,网研社陆续推出了群内讲座(先是文字交流,后升级为在线视频讲座)、团队共读、以师带徒等活动。以李琳、杨诗云、康磊、郝海峰、梁娜茹、李丹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教师,逐渐崭露头角,并成长为网研社骨干。
在线下活动开设学科教学讲座的基础上,网研社顺势成立了各学科研讨组,以研究一流名师的课例为方向,来促进团队成员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为了使学科组活动不冲突,也不冲淡团队的班级管理方向这一主题,管理团队将各组研讨的时间错开安排,请团队成员在所有研讨活动中自由选择一个活动长期坚持,有余力的可兼顾其他活动。同时,将新成员群规则的培训列入管理日程,并周期性清理“潜水”成员,为新人加入腾出空间。这样一来,杨丽红、唐芳、颜宝玲、魏瑜、郝艳飞等新秀,在学科教学领域迅速崛起。
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团队管理坚持总量控制的原则,将任务合理化、具体化分解,同时将团队活动瞄准教育教学工作的现实需求,而且公益年会优先满足团队成员所在校的需求,赢得学校领导对团队成员专业成长的理解和支持。实在因现实工作不能兼顾的,也给予充分理解,涉及管理岗位的,会从团队中及时公开招募予以补充。这些措施,都为团队运行模式的成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为方便呈现学习过程和研讨成果,2015年6月,我们创建了团队微信公众号,同步组建了公众号编辑组、地域组长组、事务组长组和网研社服务组,及时将团队新生力量赋予相应的管理职责。至此,“松散组织+活动项目+公众号呈现”的团队运行模式初步成形。
网研社运行至今,已组织在线研讨517次。其中,案例研讨139期,话题研讨132期,群内讲座51期,团队共读68期,其他研讨127次。另外,推送团队微信公众号561期。比如刚刚结束的第139次案例研讨,程序是这样的:主持人王得举老师提前在群里发布案例和研讨海报(含研讨主题、时间、场所、主持人);研讨前几分钟,主持人组织暖场活动,预定时间一到就召集会议;活动结束后,考评员及时发布考勤和研讨记录。其间,主持人邀请群内有专业威望的老师及时进行点评,给大家以启发。
优化自身
我们在不断丰富活动形式的过程中发现,线上研讨毕竟有局限性,时间一长团队活动就容易失去黏性,亟待寻找新的活动形式为团队注入活力。
经过认真筹划,2015年7月,网研社在林州市成功举办了主题为“风起陵阳:寻找教师专业尊严”的首届公益年会。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激励模式——年会期间公开表彰优秀团队成员,颁发证书、奖励教育专著。从此,网研社开始了每年一届的线下见面活动,此后又相继在鹤壁市、长垣市、罗山县、林州市举办了4届年会。2020年至今,由于疫情所阻,线下公益年会改为线上举行。目前,网研社共举办了8届公益年会,受益学校17所。这不仅使骨干和新人都得到了很好的历练,还辐射和吸引了更多青年教师。网研社进入快速发展期。
团队成员有了参与学习的热情,专业成长质量怎么保证?我们趁热打铁推出“烟雨楼之约”以师带徒活动。
所谓“烟雨楼之约”,是借鉴武侠小说中的创意,先限定条件招聘导师若干名,然后在群内限期定向公开招募学员,每位导师从报名教师中择优录取1-2人,约3年为期,年年同台“比武”进行专业切磋,导师和学员同时接受考验。以孙永芳、徐文祥、张爱敏、张胜利等为代表的10多位名班主任,纷纷加盟“烟雨楼之约”导师团队,带领学员有计划地学习。江苏名班主任卜恩年老师,第一时间申请了“烟雨楼之约”首届导师。这样,就给未能进入管理层的青年教师,及时打通了快速成长的专业学习通道。
我们还及时对团队微信公众号迭代升级,全力打造了“杏坛争鸣”栏目,邀请省内教育名家在此进行专业碰撞与交流。此外,各项研讨活动的精彩生成,是公众号重点呈现且广受欢迎的栏目。
经营希望
作为一名资深班主任,我始终将“经营希望”作为核心带班理念。一支团队如同一个班级,当然也需要经营希望。网研社元老级成员如果长期居于“要职”,新人就难以脱颖而出,不利于团队长远发展。2016年,管理层经过深思熟虑后商定,将新人循序渐进推向前台。
第一步,不设门槛机会均等,在团队中公开招募各组组长,通过历练不断发现、起用新人。第二步,专门颁发限期的聘任证书,聘用梁娜茹、郝海峰、颜宝玲等一批新人,负责团队不同板块的管理工作。
通过持续引进名师和不断培养新人,如今的网研社有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11人、中原名班主任3人、中原名师6人、特级教师3人,“让优秀相互传染,让杏坛更加闪亮”的团队建设愿景成为现实。
2019年8月,第五届年会在林州市红旗渠大道学校举办,由李琳老师接任社长,并发布了团队新规:保留导师制的共同体成长方式和“烟雨楼之约”团队活动形式;网研社主要服务本省教师,年会非营利的公益性质永远坚持;社长任期5年,将来无论谁担任社长,必须勇于为新人让位,為优秀者提供成长机会。
我辞去社长后,结合学校和网研社发展需求,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兼顾班级管理和小学语文两个研究方向,3年培养了12名青年教师,他们现在均已成为网研社的重要新生力量。李琳接任社长以来,大刀阔斧改革团队微信公众号、推进学科研讨、持续引入名家、扶植新人……网研社团队建设工作被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现在,网研社团队成员遍布全省各地市,既有教育局局长、中小学校长,也有享有盛誉的名班主任、名师,还有教育媒体编辑记者。这是一支典型的草根班主任网络研修团队,团队成员在学习研讨的基础上,撰写发表了大量教育随笔、案例分析,有的甚至有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室。
回顾网研社近13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大体经历了1年初创期、5年建模期、6年多的改革期三个阶段,经历了团队获奖、创建团队微信公众号、创办年会、推出“烟雨楼之约”活动、更换社长、增设学科组研讨六个重要节点。最近,李琳老师又和管理团队反复商讨,及时规划团队新的发展方向——建设团队专业化成长课程图谱。相信在网研社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学习共同体会使更多的本土青年教师受益,为大家的专业成长竭尽绵薄之力。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