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日趋平稳,哀伤反应尚需应对

2023-04-07 17:52王长虹
心理与健康 2023年4期
关键词:亲人

随着疫情防控策略的不断调整和变化,我们都深刻体会到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之快、感染范围之广,对人们的心身带来极大的冲击,尤其是老人“阳”了之后,因合并各种躯体疾病及多器官老化等因素,有些老年人没能挺过去而离世了。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家中的老人就是我们这些常年在外奔波儿女们的精神依靠。当家中老人未能挺过病毒的攻击,会迅速失去代偿能力,我们可能无法参与临终关怀,甚至需要在几个小时内做出生死抉择,此刻,悲伤、无助便成了我们无法逃避的情绪。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悲伤会绵延不断、无法摆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老人离世的哀伤反应呢?

人们面对丧亲时会经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天,此阶段的丧亲者有否认反应,表现为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麻木),常常還伴有非真实感,不能完全接受亲人已逝的事实。丧亲者可能无法安静,就像在寻找离世的亲人。

第二阶段常持续几周到6个月,有时可能更长。此阶段的丧亲者可能感到极端悲哀、哭泣、孤独,心中充满了对亡亲的思念。焦虑症状也很常见,往往出现烦躁不安、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有的还可出现惊恐发作。

许多丧亲者忍不住地觉得亲人离世与自己应对能力较差有关,而深感内疚—— 尽管这不是事实。失去至亲,却不能回家奔丧;自责为什么没能及时到条件好的医院就医;甚至给至亲操办葬礼到殡仪馆火化只有短短的3~5天或更短的时间。还有的丧亲者感到愤怒(内疚感的投射),责怪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员未能为离世的亲人提供最好的照料。

第三阶段上述症状可逐渐缓解,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也可恢复。丧亲者逐渐接受亲人己逝的现实,并通过回忆与其相处时的美好时光来缅怀离世的亲人。不过,在离世者的周年忌日丧亲者的症状会短时再现。

悲恸的情绪不一定会线性发展,人的感情并不会按照某种既定的顺序展开,个体也不一定会经历全部的三个阶段。它只是帮助我们认识情绪和行为变化的特征而已。如果悲痛过分强烈、持续时间长、有延迟,或者是抑制、扭曲,则可能出现如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甚至出现自伤、自杀等精神卫生问题。如何进行居丧的心理干预,化悲痛为成长,整理好思绪和心理状态,是当前部分民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居丧干预的策略——支持与帮助

对居丧者干预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度过正常的哀伤反应过程,使他们能正视痛苦,表达对死者的感情,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居丧之初多处于休克期,表现麻木。目标应放在建立关系、提供支持、鼓励表达感情、宽慰关心、实际的接触与具体的帮助、安排亲友暂时接替居丧者的日常事务。

鼓励居丧者用言语表达内心感受及对离世者的回忆。帮助居丧者认识、面对、接受丧失的事实,这是成功干预的第一步。治疗师不加评价的倾听有利于居丧者表达出各种想法。帮助居丧者发现、接受和表达哀伤过程中的各种复杂情感是十分关键的。人在痛苦时哭泣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达,而不是软弱。要允许居丧者反复地哭泣、诉说、回忆,用日记等其他方式也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居丧者需要交流丧亲者的体验,治疗师也可预先告知丧亲者其可能出现的一些不寻常体验(如离世者出现以及相关的错觉、幻觉等)对其是有帮助的,否则这些体验可能使之受到惊吓。

此外还需要对其进行以下协助:帮助居丧者接受丧亲的事实;协助其顺利度过上述悲痛的不同阶段;帮助其适应离世者已不在的生活。

在第一阶段,从否认离世者已不在了到接受现实这一过程中,瞻仰离世者的遗容并丢弃其所属物品有助于这一转换,应鼓励他们完成这一仪式性活动,与之讨论存在的现实问题,如葬礼的安排和费用上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要鼓励丧亲者逐渐恢复与社会的联结,与其他人交流自己的丧亲体验,回忆与离世者共享的快乐和成功体验,考虑离世者所希望生者能进行的积极的建设性活动。

使居丧者懂得悲哀将可能影响到其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这一点能使居丧者有所准备。如一对夫妇在孩子去世后关系日益紧张,对此认识以后,会把它看作是哀丧反应的症状,而不会轻易认为是彼此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哀丧反应常用心理治疗方法

采用正念疗法的理念,使丧亲者将注意力聚焦于当下的想法、情绪状态及身体感受,并对其当前体验不做任何评判。在哀伤的过程中停驻、反省、寻求意义,能减轻创伤性丧亲引起的症状。

叙事疗法,其关键在于通过对话拓展丧亲者的思维,使其重新考虑并改变对自身和有关问题的看法,通过营造新的故事赋予其新的意义。帮助丧亲者将消极感受重新建构为积极向上的叙事,从而重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以家庭为中心的哀伤疗法通过探索家庭的凝聚力、促进家庭内部思想和情感的沟通,以及处理冲突等方式增强家庭的功能来缓解哀伤。若家庭成员之间能够有效地沟通和互动支持,家人或者亲人之间能共同承担维持家庭正常运转的工作,填补离世亲人角色的空缺,将有助于家庭成员的哀伤疗愈。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合理情绪疗法,即埃利斯的ABC理论,ABC理论可帮助促进哀伤过程中的负面情绪的缓解,如,就丧亲事件A而言,若能把对此事件的信念B由“我完全失去了他,这太痛苦了,我不能忍受这种痛苦”适应性地改变为“想到再也见不到他了,我就很难受”,便可能产生更为合理的哀伤反应,减少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反应。此外,利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认知重构方法,矫正对于丧亲事件歪曲的认知,有利于减轻丧亲者的焦虑和内疚感,提高对丧失的接受程度。

也可采用价值取向短程治疗技术协助丧亲者挖掘内在资源及价值系统,有助于处理应对丧失后的人生,重塑意义建构及自我认同,最终使丧亲者在艰难的历程中按照自己的节奏发掘内在潜能,逐渐寻找到适合自己成长和解脱的道路。

干预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此时此地此人”,从丧亲者的视角出发认识问题。现实中治疗者虽无回天之力,但我们的存在及镜映共情本身就是对丧亲者的一种给予和认同。用“抱持”处理丧亲者指向自己的强烈愤怒,要认识到这只不过是不满情绪的转移,治疗者要能够拥抱和容纳悲伤来访者的一切情绪。促进丧亲者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哀伤。回避、借酒浇愁、暴力、自杀等都是非建设性的行为。

“共情”既能分担丧亲者的痛苦与悲哀,又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不使丧亲者滋生绝望或过分依赖。鼓励其正视困境和问题。

避免“往好处想”或淡化事情的不现实要求。随时播撒希望的种子:痛苦终将减弱,生活将富于新的意义。

用心理解和领会丧亲者思想、情感和行为,允许口误、用词不当、停顿和沉默,搁置自己的需要与看法,避免打断对方的谈话、随意转换主题、说教、匆忙下结论、回避问题。谈话时注意眼神接触、身体略前倾,避免眼神飘移不直接面对、呆板、垂头、无精打采。

给来访者建议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要避免这样做;沟通互动的目标是帮助来访者自己做决定。如果你的建议无效,你将为这一失败承担责任;如果建议有效,成功属于治疗师;不管成功与否,丧亲者都没有真正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避免出现如下情况:“你不应该那么想”“你不应该伤害你自己”“你怎么能那么做呢”。

支持丧亲者应对哀伤反应过程

了解丧亲者的人格特点对于理解个体的独特反应非常重要。哀伤处理专家大卫·凯斯勒曾说:请继续悲伤下去,让悲伤有序地发生。虽然痛苦,但要克服负面情绪,就必须面对和经历哀伤过程,回避和试图绕过这一阶段是不现实的,而很多人不允许自己充分地表达悲伤,这也是后续出现新的问题的根源。另外哀伤是个体内心的经历,它是不被看见的,也是一种非常私人化的情感体验。不是说谁在葬礼上哭得更响,谁就更悲伤;或者谁与逝者的血缘越近,谁就应该更悲伤。要告知丧亲者应激反应是怎么回事,帮助丧亲者了解自身的哀伤过程,能减轻丧亲者害怕会因此发疯的恐惧,也能协助丧亲者了解将要面临的问题。

见证和帮助丧亲者适应丧失,逐渐投身于新的生活

什么时候开始鼓励丧亲者投入新的生活,取决于丧亲者的个体化特征、丧失的性质以及干预的进展是否顺利。尽管这个过程有许多困难,但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迈出这一步,鼓励丧亲者在构建的新的活动、新的人际关系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同时我们全然地和丧亲者处在当下并与之联结,这本身就是疗愈的力量。

以上原則与方法主要适用于正常哀伤反应的干预,对于各种复杂的迁延的和其他病理性哀伤反应,有待于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辅以个体化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痛失亲人是人生的重大丧失,可能引起思维、情绪、行为及躯体等各方面的反应,也包括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方面的改变,有时还可能迁延为慢性状态,给个体及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果我们了解哀伤反应的表现形式并及时给予适当干预,对帮助丧亲者顺利度过哀伤过程,早日适应新的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王长虹,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全国优秀医院院长。目前是全国强迫症诊疗示范基地、河南省精神医学中心、河南省睡眠医学重点实验室负责人,河南省心理援助云平台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常委及CCT 学组组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常委、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擅长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各类精神心理疾患的心理治疗。承担国家级、省市级课题10 余项。2015-2017 参加中美CBT 连续培训项目,2019 参加澳大利亚南澳大学PhilipArmstrong 教授临床心理督导师培训。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30 余篇,SCI 收录19 篇。

猜你喜欢
亲人
你是我的亲人
亲人
手摘红枣想亲人
亲人(连载二)
写自己的亲人
亲人( 连载一)
亲人
胜似亲人
胜似亲人(例文)
胜似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