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艳杰
孤獨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该疾病起病于婴幼儿时期,通常在3岁以前,是导致我国儿童精神残疾的最大病种。日益增加的患病率也使得公众意识逐渐增强,且孤独症造成的社会功能障碍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近年来,研究者不断对药物治疗孤独症进行研究,如鼻吸式催产素,肠道益生菌等,然而收效甚微。药物治疗尚无法改变孤独症的病程,对核心症状效果不佳,仅仅可辅助改善孤独症患儿的过激的情绪和不良的行为症状。对孤独症患儿核心症状治疗最有效的方式是特殊教育训练,通过特殊教育训练从而促进孤独症患儿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
什么样的康复训练方法才是有效的,如何选择合适的康复训练方法,是常常困扰很多孤独症患儿家长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孤独症训练方法300余种,2020年由美国孤独症循证实践评审小组发布的数据显示,针对0-22岁孤独症患儿有循证医学根据的孤独症训练方法有28种,包括基于前因的干预、辅助和替代性沟通、行为动量干预、认知行为/教学策略等。
熟悉并掌握了孤独症康复训练方法,我们还应该了解孤独症患儿存在哪些方面能力欠缺,这样才能选择的合适的康复训练方法,对孤独症患儿进行训练。
孤独症患儿通常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 语言的训练:孤独症患儿存在语言障碍程度不一,有的完全不会说话,有的有简单词句的表达,也有的语言功能保存完整。而语言又是沟通的主要交流方式。
● 沟通技能训练:包括言语沟通能力和非言语的沟通能力,孤独症患儿要有命名的能力,以及对语言理解,启动和维持对话,寒暄或打招呼,非言语交流,言语表达,语法与构音,叙事等能力。
● 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包括社会性游戏技能训练(如过家家、接电话等假想性游戏等)和社会性互相交往技能的训练(如有眼神对视、表达需求,请求帮助,尊重和帮助他人、自我控制等),能够遵守并适应社交规则,能够理解他人情绪和意图。
● 认知能力训练:包括事物的认识,如名称、大小、颜色、长短、方位;认识数字;理解语言;手势等含义;对注意力的训练,尤其是共同注意的训练。
● 生活自理技能,包括自我照料(如吃喝、穿脱衣服,洗漱等),居家生活(如洗衣做饭等家务)及社区生活(如外出散步、购物等)能力。
● 运动能力训练:大部分孤独症患儿存在感觉统合异常的问题,应根据孤独症患儿的生理年龄和当前发展水平进行粗大运动(如爬、走、蹦跳、滑板车)与精细运动(如腕部、手指等部位活动)的能力的训练。
● 与入学相关的技能训练:与上学或者学前准备有关的技能,如模仿能力、听从指令的能力,安静坐住的能力。
● 与职业相关的技能训练:具备胜任某项职业活动的能力,能遵守职场规则,如按时出勤。
● 自我调节能力:自我管理、自我检测,情绪控制等。提高对事物变化的接受和适应能力。
● 自立能力:独立管理和完成生活、学习、工作的技能。包括安排业余时间,发展兴趣爱好的能力,如听音乐、画画等。
● 安全管理的技能,孤独症患儿应知道并遵从什么能做、怎么做,什么不能做,怎么保护自己。如火灾、烫伤、走失、交通事故、性伤害等。
● 社会融入:对社会生活规则的理解与遵守,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能表现出适宜的言行,能被普通人群所接纳。
在家中,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对患儿进行干预呢?
首先,要学会用孤独症患儿的角度去看问题,思考问题;要把自己的位置放下来,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仔细观察孩子当前的兴趣点在哪里,从孩子感兴趣的活动着手。孩子正在做什么的时候,不要粗暴地打断,用你的方法要求孩子,而是要想办法加入他,用他的方法一起玩。重视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你的感受,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共同注意。在参与过程中,提的要求要是当前患儿的兴趣点,且确保患儿能够做到。沟通过程中语言要简单明了,使用患儿能听懂的话,目标要明确,说1-2遍就可以了,不要多次重复,提高语言的效率。
第二,要接受患儿现状,善于发现患儿的微小的进步,循序渐进,逐渐强化和巩固进步,消退其不良行为,从而达到改变患儿行为的目标。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善于分解目标,且目标明确,这样一小步一小步地前进,而不是“一刀切”地摒弃,要接受孩子缓慢改变的现实。善于发现孩子好的方面,及时给予关注和奖励,并制造机会强化其行为。当孩子出现不好的行为时,保持平静,不关注,转移孩子注意力,从而使不好的行为慢慢消失。
第三,要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善于借助辅助工具。安排好一天的活动内容,尽量减少空闲的时间,多带孩子外出,参与购物、运动等活动,通过多听、多看,自然情景、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提升孩子的能力。
第四,要适时、适当的给予帮助。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没理解你的意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让孩子理解你需要他做的是什么,以及知道你在关注他在做什么,从而减少孩子的挫败感,但给予的帮助要点到为止,而不是全部替他完成。
最后愿每一位孤独症孩子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