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燕
在宜兴紫砂发展的这数百年历史中,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的传承与创新都为现代紫砂艺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经历了传承到创新、再传承、再创新的循环过程,从而丰富了紫砂造型的款式,让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艺术审美的紫砂爱好者都能够挑选到自己心满意足的造型款式。在紫砂壶的发展过程中苏东坡先生与宜兴就有着不解之缘,苏东坡在失意贬官之时来到宜兴,他酷爱竹,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居住的地方没有竹子,而且历史上第一把提梁壶也是由苏东坡先生所设计制作出来的,被人们称之为“东坡提梁壶”。而今天这件紫砂《扁竹提梁壶》就结合提梁壶与竹文化,将作品的“精、气、形、神、韵”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赋予了作品艺术性、文化性、实用性,是一件形神兼备的优秀作品。
宜兴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风景秀丽,物产丰富,钟灵毓秀,一直以来都被称之为“陶的古都”“竹的海洋”“洞的世界”“茶的绿洲”。宜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自然赋予了天然的紫砂矿料、漫山遍野的竹子以及各种奇妙盛境的溶洞。紫砂矿料经过挑拣、提炼等几十道工序才有了制作紫砂壶的泥料,紫砂泥料有着极强的可塑性,这也造就了紫砂造型的千姿百态。这件紫砂《扁竹提梁壶》主要是以提梁与竹这两个元素创作而成,说到提梁与竹,不得不说到一个人,那就是——苏东坡。对于提梁壶的追溯就要说到第一件提梁壶,那就是“东坡提梁壶”,但是经过时代的变迁,历代作品繁多,提梁壶的造型也是千变万化,每一件提梁壶都能够展现出其中的艺术特色。而这件紫砂《扁竹提梁壶》将中国传统竹文化融入其中,丰富了紫砂艺术的内容。
这件紫砂《扁竹提梁壶》以竹子的造型为创作原型,壶身的造型是以两段竹节为主,上宽下窄的圆柱形,壶嘴与提梁壶把也是以竹节为主,整件作品精工细作,线条匀称自然,突出主题,提梁的设计给人强烈的虚实空间感和层次感,视觉冲击力强而有力。在整件作品中圆形壶钮与壶身互相呼应,造型和谐统一,壶钮与壶身是以相同圆心不同直径的圆形组合而成,一大一小,对比明显,壶盖上阴阳线条的装饰也是将壶钮与壶身更好地联系起来。整件紫砂《扁竹提梁壶》都是以竹节作为装饰,处处展现出竹的趣味,给人一种向前奋发,无限活力、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中国民俗文化中的竹文化在整件作品中展现得酣畅淋漓,竹子一直以来被称之为“君子”,从古至今无数文人雅士都对竹有着崇敬之情,甚至将自己比作竹,那是因为竹子一直以来都代表着高洁坚贞、虚心耿直、高风亮节等美好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演变,也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清雅顽强的竹文化,就像苏东坡先生说的那样,“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大概就是北宋大文豪对竹文化的情怀了吧!
紫砂艺人在创作和设计这件紫砂《扁竹提梁壶》的时候想把竹文化的精神和蕴含融入其中,不仅将造型塑造得与竹节造型相同,也加入紫砂艺人对大自然中竹的理解,进行艺术加工,将自己的所见所得完美融入到整件作品之中,丰富了整件作品的气韵,也通过点、线、面的完美搭配将整件作品的造型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是将紫砂艺人对竹与君子的品行以及向往之情表现得不亦乐乎,让整件紫砂《扁竹提梁壶》刚柔并济,端庄典雅,优美动人,惹人喜爱。
宜兴是陶的古都,竹的海洋,紫砂艺人通过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将紫砂与竹互相融合,足以见得紫砂艺人对家乡的喜爱与热爱,展现出属于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创新,让紫砂艺术的发展能够一直成为中国传统工艺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