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三苏文化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从苏东坡“活法”的实践创造说起

2023-04-07 06:00
关键词:活法苏东坡苏轼

曾 明

[提要]苏东坡的“活法”是文化软实力中的硬货。从学术史的角度看,北宋胡宿最早提出诗学“活法”说。苏东坡的诗文集中虽未发现“活法”二字,仅在其《东坡志林》卷八里有“法活”二字,但这无碍他将胡宿提出的“活法”说扩充拓展应用到极致。“活法”说的提出,为中国诗歌由“唐音”向“宋调”的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今天,对“活法”说,应该放置到更广阔的空间、更大的传统文化格局下重新审视。“一滴水可以见太阳”,“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如何因“活”而“活”,是人类文化史上经久不衰的命题。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和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传承文化文明,要注意大众与小众、专业与现实、话语表达等关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诗歌的演变,是一个没规矩、立规矩又修订规矩,树传统又不断突破传统的过程。如果离开了诗学“活法”①,中国诗歌也不会有由《诗经》而《楚辞》、从唐诗至宋词元曲的变化发展。这是因为“活法”说既是中国古代诗学之辩证法,又是推动中国文化前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动因。

考中国古代以“通变”为本质,以“词达”为目标的诗学“活法”,来源于先秦,而起源于赵宋。对于“活法”说的起源,几乎古今同声,都认为由两宋之交的吕本中最先提出。的确,吕本中在崇宁元年(1102)或二年(1103)《江西诗社宗派图》②中言“灵均自得之,忽然有入,然后惟意所出,万变不穷,是名活法。”[1](P.559)由于宋人对“活法”说颇为推崇,往往认为吕本中为这一学说发明人,今人如钱钟书、郭绍虞、罗根泽等亦不例外,认为“活法”说创自吕本中。

但“活法”说起于吕本中并非历千年而无疑之论,早在南宋就有学者对吕本中的学术渊源提出过探讨,如“中原文献之传,独归吕氏,其余大儒弗及也。”(《宋元学案》卷三十六《紫微学案》)吕本中的“活法”说是否也得于“中原诸老”呢?我们认为吕本中的“活法”说无论从名称还是内涵,都来源于北宋胡宿。[2](P.650)

胡宿《文恭集》卷五《又和前人》诗云:“作者傍边好见闻,速来就汝作比邻。诗中活法无多子,眼里知音有几人。尔许精奇花粲笔,岂容尘俗海翻银。老夫幸有千机锦,尚欠江头一浣新。”[3](P.650)该诗中“活法”两句,表达了胡宿对当时诗歌创作界和评论界的强烈不满,比吕本中提出“活法”早几十年。无独有偶,胡宿之后的黄庭坚也有将织锦喻作诗之比。

可见,最早提出诗学“活法”说者是北宋和欧阳修同时的胡宿。[4]稍后的苏轼和南宋吕本中、杨万里等数十位提倡“活法”、实践“活法”的代表人物,又将诗学“活法”扩展到文学艺术的其它体式和更多领域,如词学、赋学、经学、绘画、书法、弈棋、杂技、数学、医学、兵学阵法、政界任吏、救荒赈灾、治国利民及阴阳、养殖、印刷和民生等等,出现了“活火”、“活水”、“流水”养鱼、“流水”煎药、“活水”画、“活法”书、“活水”烹茶、“活火”煎茶、“活法”茶、“活笔”、“活字”、“活版”、“圜府活法”等新语汇,反映了宋代(特别是南宋)的社会状况。

南宋黄渊《四如集序》云:“‘诗’,‘活动物也。’”陈造《江湖长翁集》云:“文以变为法。”明唐顺之《文编序》云:“所谓‘法’者,神明之变化也。”许学夷论宋诗也云:“宋主变,不主正。”

“正始之音”代表人物之一王弼曾说:“物无妄然,必由其理”。胡宿“活法”说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对谢朓、沈约等六朝诗人有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对盛、中、晚唐及李白、杜甫等互补的结果,同时还受到了佛教“中观论”和禅宗“但参活句,莫参死句”等教条的启示,并包括了对同时代文人相关见解的吸收。

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苏东坡的诗文集中虽未发现“活法”二字,我们仅在其《东坡志林》卷八里看到“法活”二字,但这无碍他将胡宿提出“活法”说扩充拓展应用到极致。③其正如惠洪评东坡等“用事琢句”云:“妙在言其用,不言其名耳”(《冷斋夜话》卷四,《四库全书》本)。何况,未直言“活法”的苏轼也还有论和“活法”相对的“死法”及“法活”之语呢!从实质上说,苏东坡是宋代“活法”说发展中的最重要一环,他对“活法”进行了再创造,只是有其用而无其名罢了。

在中国古代,文人每每苦于诗、词、文、书、画各体不能打通。一般来说,一个文艺家的创作才能往往有限,而文章之体又有其既稳定而又须变化的“双重性”。其或如曹丕《典论·论文》中所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5](P.1098),亦如宋邓肃云“古来散文与诗律,二手方圆不兼笔。”

如果我们视通古今,就会注意到各种风格往往相辅互补,对立统一。这既体现在作者的创作风格上,更体现在作品艺术特色上,如《诗经》和《楚辞》、司马相如和扬雄、李白和杜甫、韩愈和柳宗元、苏轼和黄庭坚……鲁迅和郭沫若等等。《诗经》似“方”,《楚辞》似“圆”;扬雄似“方”,司马相如似“圆”;杜甫似“方”,李白似“圆”;韩愈似“方”,柳宗元似“圆”;黄庭坚似“方”,苏轼似“圆”;鲁迅似“方”,郭沫若似“圆”。如此等等,还可以举出很多。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矩”“方”“圆”,不可或缺。万事如此,论诗亦然。“以规补矩”,“以圆补方”。方圆互补,才是“活法”

苏东坡正是力图在诗文各体的打通上做尝试,把一些新体或者旧体,通过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赋为文等做法,使新体更加成熟,旧体别开生面。方圆互补,意在法外,这才是诗学“活法”实践创造的真髓所在。

苏东坡用打通之“活法”求新求真求变,他以文为诗、以诗为文,具体表现在题材扩大、议论增多、比兴通用、体式互补等方面。其前、后《赤壁赋》是“以赋为文”的代表作。众所周知,赋当押韵,而《后赤壁赋》全篇几乎未押韵;赋之句型以四六言为主,而《前赤壁赋》中优美的文字,简直与散文无二。这样的赋,在当时就受到了“一洗万古”的评价。

“活法”说的提出,为中国诗歌由“唐音”向“宋调”的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而苏东坡的若干文学主张,如“八面受敌”与“以情理推之”,“弹丸脱手”与“兔起鹘落”,“无意为文”与“有为而作”,“随物赋形”与“行云流水”,“以文为诗”与“以赋为文”,“以我观物”与“自是一家”等,无一不是对“活法”说的最好实践。苏轼倡导“无意为文”,并不是绝对的,从创作过程看,最初或出于“无意”,其实始终处在“无意”和“有意”之间,而最终呈现出来的则是“活法”说所指引的“无意”境界,是“天工”与“人巧”、“无意”与“有意”合二为一的最高境界。这种理论主张对北宋文人的思想与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苏轼的身上,形成了政治、学术、文学三者的关系相互“打通”。他身体力行地将“活法”融合“打通”于政治、学术、文学等之中,对“活法”进行了创造,在言行中积极倡导并努力实践。

苏东坡对“活法”说进行了怎样的创造,苏东坡的“活法”究竟是怎样的“活”?他全面实践诗学“活法”说的文字,就是其人生“活法”的真实记录,当我们阅读那些有温度的灵动华彩词章,就可以发现他跌宕起伏的生命经历,就可以发现丰厚文化的根,就可以对苏轼的人生“活法”略知一二。

首先,文学主“变”,文艺各领域做到“自是一家”。

苏轼在《御试制科策》中说:“天以日运,故健;日月以日行,故明;水以日流,故不竭;人之四肢以日动,故无疾;器以日用,故不蛊。”(《苏轼文集》卷九)④也在《策略一》中说:“天之所以刚健而不屈者,以其动而不息者也。惟其动而不息,是以万物杂然各得其职而不乱,其光为日月,其文为星辰,其威为雷霆,其泽为雨露,皆生于动者也。”(《苏轼文集》卷八)④

以此为证,结合爬梳剔抉苏轼的更多文章,我们发现前述所言的主“动”主“变”即是苏轼为人处世的核心哲学思想,苏轼认为天地万物及人事都是在运动和变化中而得以生生不息的,文学艺术和政治功业也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文学上主“变”,始于苏轼“善读书,善用书”。欧阳修之所以预见苏轼“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便是从其应试文章和交谈中看出苏轼善读善用,认为是“活学活用”的高度概括。那么,苏轼阅读时,对“活法”,究竟是怎样的实践创造呢?这就在于他读书主张掌握书理,求其作者本心,善于对书中之事作合理想象、恰当补充。而要能如此,正如苏轼自己所说,“当且博观而约取,如富人之筑大第,储其材用,既足而后成之,然后为得也(《与张嘉父》),⑤”“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送安悙秀才失解西归》)”[6](P.247),也就是说读书的关键不光是勤,更要带着需要、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苏轼在《虔州八境图序》中提出了具体的“八面受敌”的读书法,即指把书按自己的需要重新编成一部活字典似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习卡片样的东西。

苏轼文学上主“变”,充分体现在他对作品的翻新、创新上,不落窠臼、不袭套话。如他《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其二》诗后有记云“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不知何人诗也。宿黄州禅智寺,寺僧皆不在,夜半雨作,偶记此诗,故作一绝。”创新为“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忽来修竹鸣。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7](P.1031)写到夏侯玄时,苏轼没有按“套路”写其就义时的临危不惧,而是别出心裁写“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8](P.9),意思是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比如蔺相如,却可能在打破一口锅时大惊失色;人能够跟猛虎搏斗面不改色,但可能看到蜜蜂蝎子时吓得脸变色。写出了常人没有写出的常情常理,别开生面。

苏轼诗文的“活”也得益于他的“敢”。如写美人,他敢写常人所不写。一般人写美人,写眉目神态姿态的多,鲜少写‘肉’,但苏轼词《洞仙歌·冰肌玉骨》却写了:“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9](P.414)在《庄子·逍遥游》典故的基础上,进一步“活”用“冰肌”。苏轼还敢于和善于熔铸街谈市井的俗语入诗,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写,比如他的诗中可以写牛屎、牛栏,《次韵子由浴罢》里“生造”的“老鸡卧粪土,振羽瞑双目”等,淋漓尽致展现他“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的通透“活法”。

苏轼的散文,如南宋孝宗皇帝赵眘所赞:“力斡造化,元气淋漓,穷理尽性,贯通天人,山川风云,草木花实,千汇万状,可喜可愕,有感于中,一寓于文。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至是而大成”(《苏轼文集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师欧阳修并称“欧苏”;与唐韩愈并谓“韩苏”,有“韩潮苏海”之称。苏轼的诗,“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人耳目”,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方面,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大家”;绘画方面,与文同并称“文苏”。被誉为“自古以来,语文章之妙,广备众体,出奇无穷者,唯东坡一人”。苏轼能够成为诗、文、词、赋、书论各体文学成就最高和书画艺术等成就杰出的领袖人物,关键在于他把“活法”扩展到了整个文学艺术系统,坚持求新求变,融会贯通以应物。

苏轼深知“新”乃自成一家之根本,在诸多诗文中有言。《书吴道子画后》论作画,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苏轼文集》卷70)④;《评草书》讲书法,说“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苏轼文集》卷69)④;《次韵答参寥》中,说作诗“新诗如弹丸,脱手不暂停”(《苏轼诗集》)[7](P.1400)。

苏轼说的“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7](P.2630)“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7](P.1525)“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10](P.2209)“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7](P.278)“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11](P.614)等,完全打通了各体文学艺术之间的界限。他把一些新体或旧体,通过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赋,以赋为文,以诗为文等做法,使新体更加成熟,旧体别开生面。比如《白雪堂记》《放鹤亭记》《游桓山记》等均缀以骚体,《观妙堂记》《思堂记》《众妙堂记》等以对话行文,呈现赋体文的特点,还有前、后《赤壁赋》《黠鼠赋》《天庆观乳泉赋》等,打破成法以赋为论。”苏轼不少著名的“记”,如《庄子祠堂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眉山远景楼记》等,实则也是借题发挥,“变相”地借“记”作“论”,都是名记实论之佳作,但这种手法恰好使文章获得更加不朽的生命力。

其次,政治主“动”,形成“一”与“多”、“恒”与“变”的辩证观。

苏轼的哲学思想是主“动”主“变”,这主导着他一生的“活法”。政治功业方面,他明白“功业见于变”,认为“未尝无功业也,因变而见。”“执一而不知变,鲜不厌者。” “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而民不惊。”“是故幽居默处而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而断之于中,其所不然者,虽古之所谓贤人之说,亦有所不取。虽以此自信,而亦以此自知其不悦于世也。”[12](P.1379)

基于“因变而见”的思想,苏轼在从政时是主张“变法”的。只不过他主张“渐变”,而不是“突变”。所以,他在政治上一方面独立不倚、不涉其党,另一方面又知无不言、抗争不已,甚至在“乌台诗案”后,还说什么“及陛下即位,起臣于贬所,不及一年,备位禁林,遭遇之异,古今无比。臣每自惟昆虫草木之微,无以仰报天地生成之德,惟有独立不倚,知无不言,可以少报万一”。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苏轼虽然主要论述了王安石变法的不便,但依然有支持变法的言论:臣非敢历诋新政,苟为异论。如近世裁减皇族恩例,刊定任子条式,修完器械,阅习鼓旗。皆陛下神算之至明,乾纲之必断。物议既允,臣安敢有词。

这使他受到两面的挤压。改革派当权时,苏轼的“渐变”主张被“剧变”派视为保守,而遭迫害;保守派当权时,他却因主张“渐变”而被全盘否定王安石变法的保守派视为敌对势力,而受排挤。以至苏轼一生风雨阴晴,大起大落。

然而如苏轼在《书义》中言:“水鉴惟无心,故应万物之变。”他的人生活法是主张顺应实际情况而变的,“天道何常之有,应物而已矣。物隆则与之偕升,物污则与之偕降。”[13](P.173)变则通,使他能全面认识事物,对人事品评充满“辩证法”,善于从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待、观察事物。

观书如此,观境如此,观山如此,观日如此……观察一切事物莫不如此。苏轼的哲学著作《东坡易传》中明言其思想:不以贞为观者,自大观之,则以为小;自高观之,则以为下……天下敦为真远?自其近者观之,则远矣;孰为真近?自其远者观之,则近矣。[14](P.314)苏轼的人生“活法”做到了“一”与“多”、“恒”与“变”的统一,并且主张游于物外,静眼旁观事物之变,这些使得他能在满目疮痍的日子里活出快乐。

年过60岁被贬蛮荒之地儋州,苏轼不绝望和怨恨,而是看到: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四海中之中,有生孰不在岛上者?他站在欣赏景色的角度,感叹若不是被贬至此,还不能享受到绝美的海景——“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15](P.2366)。

身处逆境,苏轼总能从柴米油盐中找到生活的乐趣。贬至黄州,他发现那里的猪肉好,写《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研发出东坡肉。发现儋州的生蚝特别好吃,苏轼在《食蚝》中写“生蚝肉与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尔啖嚼……”,他赶紧写信给儿子分享收获,还不忘打趣“千万别让朝里的士大夫们知道了,不能被他们抢吃了”。

生活中具备有趣灵魂的苏轼,政治功业上一直保有积极的奋斗,无论提拔还贬谪。即使在儋州“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他也办学堂教书,培养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举人,开拓了儋州的文化领域。苏轼1086年入主翰林院后,以他为中心,两制三馆唱和在嘉佑之后再现高潮。苏轼主张政治、学术、文学互相促进,这一时期的革新、求活之风盛行,“非借才于异代也,有作新观感之实德”,正是苏轼政治求变、学术求变、文学求变 “活法”思想的鲜明呈现。

今天,如果将“活法”仅局限在文论的狭义范畴,这未免误解了“活法”。宋代之所以能一跃成为华夏文化的“造极之世”,其重要原因之一即这几乎是一个人人言活法,时时言活法,事事言活法,向“活”而乐,缘“活”而生的时代,以至于周必大在《平园续稿》中有“诚斋万事悟活法”之说。[16]对“活法”说而言,我们觉得应该放置到更广阔的空间、更大的传统文化格局下重新审视。“活法”之“活”,既有“灵活”之意,也可以“存活”相诠,其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辩证法的实质一个“活”字,或者说是一个“变”字。然而其“活”其“变”,又是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的。它是中国文化智慧的精准表达。传统与现代,老树与新花,如何因“活”而“活”,可说是人类文化史上经久不衰的命题。当下,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说到底讨论的也是“活法”。创造是“活”,创新是“法”。所以,这一主张不仅限于文学,凡做人做事,读书从政,其实都有一个“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⑥的“通变”问题。看来,有宋一代诗学中的“活法”说,的确能赋予我们特别启迪,让我们以更高的智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因为经典的学术话语体系,总是既沉淀了厚重的历史,又穿透了轻薄的现实,总是勾连天地,融通传统。

巴蜀坊间有言“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苏东坡不仅将“活法”贯通于诗、文、词、画、书法甚至美食之中,还将“活法”说自然而然、淋漓尽致的实践在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快意逍遥之中。

如人们耳熟能详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7](P.2641)其实这三州恰恰是苏东坡最失意之时,可是他却豁达地将其称为“功业”,这里流露出是东坡式的自信与达观,也是我们中国人面对逆境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活法”。

这样的“活法”是主张顺应实际情况而变的,“天道何常之有?应物而已矣。物隆则与之偕升,物污则与之偕降。”[13](P.173)变则通,使人能全面认识事物,对人事品评充满辩证法,善于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待、观察事物。如观庐山时,苏东坡用了“八面观法——横、侧、远、近、高、低、中、外”,化为《题西林壁》,观“南康一境”时他作出“南康八境”。

苏东坡的一生在诗文上达事达理达意,在行动上达到其一生所穷尽之“理性”“得事之真”和“见物之情”。有“情”是他与其他理学家最不同的地方。苏东坡是“活法”说的集大成者,“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活法”都在有意无意、间接直接中受到了他的影响。

当我们穿越岁月的厚重幕幔,不难发现,苏东坡一生留下了太多的文化瑰宝,特别是他重“活法”有温度的诗文,细读检讨,常思常新。这些并不是字词的排列组合,而是流淌的岁月生命,生命是会延续的。正如眉州之山,钟灵毓秀;岷江之水,清澈灵动。所以说,他像星空中最皎洁的一轮月,照亮前行的路;像暗夜里最明亮的一束光,温暖孤寂的心;像人世间最温润一片亮,指引透明众生的航程。展现了我们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这或许是苏东坡从宋朝走到今天,成为中华文化底色的原因。

如果我们要再进一步追问,苏东坡的“活法”究竟是怎样的“活”?回答是:以人为本,以情为本,而非以理为本,以法为本。“情”活而“理”死,“法”为“人”所创。故以法、理为本是“死法”;以人、情为本,才是“活法”。

当下,研习检讨倡导苏东坡的“活法”,究竟有什么实用价值?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7]“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的例证。”[18]近年来,我们常提文化自信。什么叫信?“六书”在两千年前就已写清道明,人言为信。自信是什么?相信自己说的话。文化自信是什么?就是对自我语言和文化的忠诚与信念。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目前,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工作,有力地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特别是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的重要方面,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从世界的发展来看,国家的发展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进步是同步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越是经济的快速发展越需要有文化的根脉支撑。这个根脉,就是无论我们走了多久多远,最终都会回到原点上去。这个原点就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文化,等于灵魂失去了故乡。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19]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避免走入误区,要注意大众与小众、专业与现实、话语表达等关系。我们认为主要有外在路径和内在路径。制度认可、国家提倡、名人效应、商业影响等是外在路径。让国人通过耳濡目染、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华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换为文化自信,这是内在路径。苏东坡对“活法”说的实践创造,无疑是这两条路径中的一段,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必须着力建构。“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20]

如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和长远,要充分发挥文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巨大影响作用。

其一,我们广大研究者。研究的结果能从专业的学术层面走向更广阔的现实应用。真正的学术大家,他们的高文典册、价值地位、传播影响,不应该仅停留在狭小学界和有限书斋,这只是板着面孔极小众的孤芳自赏;而且更应该流布在社会和广大的老百姓心中,这才是很大众接地气的人间烟火。以苏轼的“活法”说来讲,传递的是创造革新的核心的观点,可以启迪我们现在理国事、做学问,待友、做人。

其二,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要有拿得出手的优秀文艺作品,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作品。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走向现代文明提供了文化资源,但建构文化认同过程中,必须批判性处理现代性与全球化问题,而不能走进将文化认同与现代性、全球化相对立的认识论误区;力争实现“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比如苏轼倡导的“活读法”,放在现在仍不过时,值得采用。

其三,形式方面创新。把中国的经典和音体美、衣住行结合起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19]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华民族。充分了解经典里高超的智慧:儒释道;丰富的情感:真善美;优美的语言:刚柔温。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因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蕴含着理论思考的深度,文献积累的厚度,胸怀天下的气度,才华过人的温度。

总之,苏东坡对“活法”说的实践创造,其影响早已跨越宋元明清各朝各代,传播海外,扬名欧美,值得今天更多的敬仰、传承、弘扬,现有的成果远远不够。当代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把自己的人生“活法”总结成书《活法》,近年非常畅销。“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苏东坡,若把他的人生“活法”著书推广传播,相信一定更具畅销的硬实力,因为这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注释:

①参见曾明《胡宿诗学“活法”说探源》,《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曾明《“师法”与“活法”——苏轼“活法”说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6期。

②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以下简称《宗派图》)所作时间学界殆有三说:(1)崇宁元、二年(1102、1103)说,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齐鲁书社1986年版)在吕本中“少时戏作”的基础上,通过对饶节出家的时间为崇宁二年正月半的考论,定《宗派图》作于崇宁元、二年。(2)绍兴三年(1133)说,此论出自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后李光,王十朋,周必大至清代的纪昀、朱彝尊等都支持此说。今人也有人重申此论的孙鲲《江西宗派图写作年代质疑》,《九江师专学报》1991年4期;黄宝华《〈江西诗社宗派图〉的写定与〈江西诗派〉总集的刊行》,《文学遗产》1999年6期。(3)政和元年(1111)说,参考谢思炜《吕本中与江西宗派图》,《文学遗产》1985年3期;姚大勇《江西宗派图作年考》,《江海学刊》2001年3期;伍晓蔓《江西宗派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版。

③苏轼《东坡志林》(卷八),王松龄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④苏轼《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⑤苏轼.苏轼文集[M].卷53 北京: 中华书局,1982.《苏轼文集》卷10《稼说送张琥》中亦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之语;又《苏轼诗集》卷15《代书答梁先》诗亦云:“学如富贾在博收,仰取俯拾无遗筹。”

⑥《吕氏春秋 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至,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故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吕氏春秋集释》[M].许维遹撰、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猜你喜欢
活法苏东坡苏轼
从善如流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献蚝帖》
换一种活法活吧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东坡与佛印
把孤独变成一种活法(组诗)
苏东坡学无止境
活法好,才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