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铸牢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2023-04-07 06:00王华华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王华华

[提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高校助力青年大学生凝聚普遍意义的民族情感、强化中华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实践。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多种共同体样态,其中内含共同价值追求和精神依归的文化共同体是激发高校大学生归属意识的关键。作为各民族成员的共同精神图景,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以公为先的义利观念、和而不同的共存原则、各民族相辅相依的奋斗历程等丰富资源是高校教育场景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元素。在高校教育中,应在辩证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大学生共同体意识共生互动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融入内容、创新融入方式、完善融入机制等路径唤醒大学生共同的文化生命以及对共有身份的归属感,确保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效能。

民族共同体是人们基于一定共性而形成的人类群体存在方式,强调了共同疆域、共同发展诉求、共同文化信仰、共有历史记忆所链接的文化纽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价值性共识和归属性认同,展演于各民族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中,承载着民族成员对共有文化标识的情感皈依和心理归属。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各民族共有共创共享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文化根基,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源泉。同时,它可以通过集体记忆的提取与建构,为共同体意识培塑提供坚实的思想动力。“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脉、民族和睦之魂。”[1](P.148)在多元文化冲击的语境下,新时代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依靠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赋能。高校大学生是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使命任务,对他们进行共同体意识培育有利于形成对中华文化的正面认知,强化中华民族共有身份的归属感。作为铸牢大学生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高校在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中应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作为“类存在物”的一种呈现方式,通过符号、景观、价值理念的存在样态凝聚着民族共同情感和传统。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成为共同的民族认同,不仅在于有着共同的血缘、地缘关联,更得益于人们在共同的政治运动、社会生活中创造了共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符号,在民族共同体的自然生命上找到了精神寄托。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伦理观念、道德规范的集合,具有“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精神内涵,是我国各民族结为文化共同体的精神纽带。一般而言,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和合、仁爱、大同、向善、家国同构、大公无私、天下一家、团结互助、厚德载物等价值理念,及其内蕴的传统节日符号、历史人物符号、建筑符号、语言文字符号、舞蹈符号、图腾符号、饮食符号、体育符号等文化资源,能够唤起共同体成员的集体记忆,强化对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丰厚的滋养。在高校教育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进一步焕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并发挥文化的精神凝聚和熏陶浸润功能,从而更加有效地将共同体意识植根于各民族大学生的心中。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学者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探源和实践选择的研究基本都绕不开对文化的探讨。一是从文化视角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依据。严庆指出,“大一统”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思想来源[2];平维彬认为,儒家传统思想的“天下观”和“华夷观”超越了族类之间非此即彼的简单对应关系,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汇聚而成的凝聚性文化根源[3];闫丽娟也认为,中国传统“天下观”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理论渊源之一[4];马慧则指出,儒学强调的家国大义、群居和一、合和同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与形塑的文化土壤[5]。二是从文化视角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践路径。宫丽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可以从整合文化资源、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三个方面入手[6];金刚从儒家文化视角出发,强调通过正本清源、推进“两创”、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强化“两个传承”等,焕发儒家文化生命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范君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从价值秉承、基本原则、文化方法等方面加以强化[8];孙秀玲以西部民族地区为对象,提出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正确认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两创”四个维度入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此外,还有学者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蔡倩主张从大思政课的视角让大学生在知、情、意、行中铸牢共同体意识[10];董晓绒认为,情感认同是铸牢大学生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11];郭颖等人强调,培育共同体意识应遵循强化政治认同、夯实理论认同、促进情感认同、增进身份认同的价值逻辑[12];陈玲提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培育大学生的共同体意识[13]。

已有研究从文化视角对共同体意识培育进行了深入分析,但在铸牢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考量的问题:一是就意识建构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由本民族文化认同向中华文化认同上升的过程,是文化权力和价值共识在人们现实行为中的表现,其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关键变量,因此以文化为视角更易走进学生日常生活,进而将共同体意识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定势;二是从政策引导、环境创设的角度进行高校大学生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研究较多,但聚焦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共同精神纽带的研究相对薄弱,难以有效激发大学生对共有文化标识、共同价值意义的心理认同,因此在铸牢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中,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当前,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置身于各种媒介的包围中,部分大学生如若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缺乏清晰认知,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便可能导致盲从西方政治文化思想,削弱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高校肩负着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使命,是弘扬中华文化、培塑共同体意识的有效平台,由此,本研究基于传统文化的视角,提出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关联,并将其核心元素有机融入大学生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过程中,旨在提升各民族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生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情感归属,夯实共同体认同的文化根基。

二、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关联

民族共同体的凝结在于不同民族成员认可和遵循共享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共同体意识生成的沃土,新时代应辩证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和逻辑自洽性。

第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共同文化积淀的外显形式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作为历史沉淀的结果,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与延续的根茎,不同民族所形成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都会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过程蕴含着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通和共享,塑造了共有精神家园和共同心理素质,不同民族成员基于共同的历史渊源、文化记忆、价值信仰、生活习惯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历史上,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在整合民族元素、滋养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这一点也充分表现在由汉族或非汉族建立的政权,都非常重视和认同儒家文化方面。例如,拓跋鲜卑统一中原后,主张在政治制度上推崇华夏之法、在意识形态上学习儒家学说;努尔哈赤宣称“合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表明了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认同。更为重要的是,儒家思想文化中蕴含的很多价值观念影响着各民族成员的心理结构,是各民族所共有并普遍接受和认同的,进而成为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涵养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资源。比如,中国古代的家国同构、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爱国情怀、民胞物与、和而不同、集体主义等价值理念蕴含着个人、民族、国家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承载着共同体共通的价值认同,是各民族成员理性对待个体具体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之间关系的价值导向,也是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的重要价值原则。又如,几千年来形成的天下和谐、大一统思想,华夷一体观念,仁礼精神以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我其谁”的情怀是各民族共同遵循的价值规范和中华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因子,也是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黏合剂。质言之,高校大学生共同体意识的形塑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滋养。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中,以其共享意义的符号预设着高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情感。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民族建构的过程往往与民族文化符号的建构相伴相生,而为各民族成员认可和共享的传统文化符号则是激活集体记忆、构建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所谓符号,是一种用来传达思想、传递意义、承载记忆、激发情感的代码。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套较为稳固的符号意义体系,蕴含着各民族共同的情感诉求、价值追求和心理特征,对于铸牢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作为一种具有共享意义的符号,可以使大学生在这一符号体系的记忆中追寻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确证对共同体的身份认同。文化符号记忆涉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观描述与记录,能够为共同体意识认同提供坚实的情感纽带。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文化符号记忆作为一种群体共有的认知取向,见证了“我们”的来源,凝聚着民族的感情和传统,一旦文化符号记忆的叙述图式板块被接受,就会形成一种稳固的集体记忆和文化认同。比如历史起源、神话故事、民间歌谣、戏剧表演、传统节日、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蕴含的文化符号可以唤醒大学生集体记忆的感性表达,使他们能够理解彼此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经历、体验和感受,获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知,并确立起普遍的情感认同。同时,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深入到大学生的头脑中,成为影响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文化身份关乎“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一根本问题,依靠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而生成的集体记忆,内含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集体理解,能够使大学生凭借这种共有文化记忆确证自己稳定、连续的文化身份认同,进而增进对国家的认同。

第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固基文化共建心理、铸牢大学生共同体意识的应然走向。在认同系统中,对于文化意义上的归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指标。各民族共享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成员基于共同生活实践形成的精神文化和价值系统,是对多元民族界限的超越,内蕴着塑造民族性格、提升民族凝聚力、强化共同体精神的功能定位,是铸牢高校大学生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增进文化认同作为高校大学生铸牢共同体意识的应然要求与重要目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文化符号意义的获取,还要积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和实践表明,文化传承发展是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是增强大学生情感归属的关键,也是塑造大学生归属性国民身份认同的动力。大学生只有真正从心底认同和接受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整体意识才能更为深浓,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才能更加稳固。受多元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在高校这一“文化场”中逐渐认识到本民族与其他民族在文化层面的差异,自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文化身份可能愈发凸显,产生一定的文化隔膜,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因而,需要强化高校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度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使传统文化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得以更好延续和发展。这既要确保文化一脉相承的连贯性,反对否定或割裂历史而谈文化发展,又要保持文化与时俱进的延续性,努力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再创造,如此才能激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性认同,进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铸牢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元素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对中华民族发展命运的整体考量,也是国家回应民族发展问题的现实探索,这一思想的诞生与中华文化基因密切相关。从核心要素来看,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以公为先的义利观念、和而不同的共存原则、各民族相辅相依的奋斗历程高度概括了传统文化中契合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追求,新形势下应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在铸牢大学生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一)大一统的政治思想

大一统理念作为各个民族的共同文化信仰和政治使命,体现了古代中华儿女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信念,揭示了各民族相互融合、命运与共的演进规律,对今时强化政治权威合法性、夯实各民族群众情感归属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意识形态的属性上讲,大一统理念旨在说明天下统一于一个国家。“大一统”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公羊传》中,目的是维护周王一统天下的局面,这对古代民族观的教育影响颇深。直到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建立和发展,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学家们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天不变,道亦不变”[14](P.1208),大一统观念不断深化。之后,建立统一国家政权成为各个历史时期王朝的共同追求和至高目标,大一统思维也在不断塑造着具有中华民族气质的共同体意识。从民族关系上讲,在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局面下,民族融合速度加快,华夷一统成为大一统理念在民族关系上的集中体现。“华夷一统”始于先秦时代,由孔子提出,他认为促进华夷一统的方式是共同接受和遵守周礼。孔子的“修文德”“彰仁爱”是华夷一统的思想支柱,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渊源之一。纵观许多帝王的思想,可以窥见华夷一统理念在政治统治方面的应用。如唐太宗强调“华夷一体”,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实施“不贱夷狄”的政策,主张平等对待华夏和狄夷,重用汉族和少数民族中的有识之士;明太祖朱元璋在称帝后提到“朕既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之如一”;明成祖继承了这一思想,也非常重视“华夷本一家”。此后,康熙、雍正、乾隆几代君王也都主张华夷是一家,还颁布了满汉通婚的诏令,以此来调节民族分歧、整合民族力量。从民族理念观之,华夷一统思想内聚起多元的民族文化,能够使各民族大学生自觉将统一视为一种共同的心理认知,更好地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

(二)以公为先的义利观念

中华民族产生伊始,就注重自我价值与集体价值的有机统一,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强调群体意识,形成了“以公为先”的公私观。事实上,传统文化中的公义思想展现了对整体性思维的运用,既注重“整体性”的“义”对私利的引导,又强调尊重个体多样性的“利”,由此实现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从个人与国家关系角度看,“以公为先”表现在中华儿女关怀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上。在战火侵扰、国家动荡的境况下,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无不具有忧患意识。诸如孟子提出“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论点;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君子忧道不忧贫”,强调有学问的人要抱持“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而不去担忧是否贫穷;墨子的忧患意识蕴藏于忧国、忧民、忧己当中。忧患意识内含着浓厚的爱国之情,有助于各民族成员形成防患于未然的民族品格,激励着中华儿女胸怀天下、励志报国,自觉关注与思考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同时,“以公为先”还表现在中华儿女经世济民的行动上。传统文化中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是我国古代有志之士共同追求的价值信仰。孔子一生践行承礼启仁,游说各国,努力实现救世理想;孟子认为“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展现出自身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质言之,中华民族“以公为先”的济世情怀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在家国情怀下主动为国家、为民族付出自我、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和勇气。究其根本,中国传统文化所注重的“以公为先”公私观始终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统一在一起,是中华民族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最佳诠释,也是凝聚团结共识、铸牢大学生共同体意识的不竭动力。

(三)和而不同的共存原则

中国自古以来就倡导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理念作为和合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对待事物多样性的态度。在客观事物发展层面,“和而不同不是事物简单积累以达到量的增长,而是通过不同性质事物的有机融合,构成一个新的整体”[15]。在这里,“和”的独特之处在于追求事物的整体与统一而又兼容差异性。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关系层面,“和”的前提是不同和分殊,“和而不同”不是盲目地趋同、排异,而是尊重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在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借鉴和学习其他异质文化时,能够坚守民族文化的本位性,自觉认同本民族文化,积极发扬自身的文化个性,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进而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中实现和谐共处和发展进步。在个人成长方面,“和而不同”不是无原则地迎合和顺从,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既要尊重他人的主体价值,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也要保留自己的人格特质,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同时以温和的态度去吸收、包容与自己相异的观点,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在对待异己群体和处事治国方面,“和而不同”不是无谓地排挤和压制,它倡导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交往与发展中,要运用“以和为贵”的人文主义策略,坚持以整体发展为目标指向,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经过互嵌、互动、互融或通过教化、相敬统一于一个休戚与共的共同体中,并在彼此的交流互动中相互包容与协作,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治理目标。总之,“和而不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早已沉淀为人们的心理定势和价值导向,塑造了中华民族对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的包容心态,对于国家解决文化冲突、协调民族关系、提升治理效能具有重要作用。也正是对这一文化理念的吸收和借鉴,使大学生的共同体意识培育具有了重要价值支撑。

(四)各民族相辅相依的奋斗历程

就其特质来看,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各民族成员对共同奋斗历史的认知与解释,能够帮助人们借助历史回忆创造出稳固的共同体意识。从历史角度看,一部中国史就是中华各民族相辅相依、交融互渗、共同奋斗的历史。在中国各民族交流交往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推动着大一统格局的不断巩固,与此同时,在大一统思想指引下各族人民的集体认同和整体意识也愈发稳定。尤其是在面对外敌入侵时,为实现国家独立,各民族拧成一股绳,团结互助、共御外敌。比如清朝初期,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各族人民奋起反抗,成功驱逐侵略者,表现出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16](P.941)。鸦片战争时期,中华各族儿女在一系列抗敌行动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意识。1841年,川、黔、鄂三省各族士兵1000余人奔赴广东抗英前线[17](P.459);1842年,藏族、羌族战士不畏艰险,自愿支援宁波镇海、大宝山战役,有力打击了侵略者气焰。在应对社会危机的过程中,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孙中山等人强调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之后伴随抗战的爆发和发展,各族人民纷纷自觉投入到战斗中,东北地区的满族、赫哲族、蒙古族、朝鲜族等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展开反日斗争[16](P.1011);河北、河南的回族群众和学生通过罢工、罢课、参加红军等方式支持抗日活动。经过艰苦奋斗,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终于在血与火的锤炼中从自在走向了自觉,一体性和整体性得到强化并成为各民族人民的普遍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紧密相依,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民族精神风貌更加良好。可见,在抗击外来侵略、拯救民族危亡的过程中,各族人民的整体性情感得到凝聚整合,对中华民族也形成了整体性想象和确定性认识,并自觉将自身命运和国家血脉熔铸在一起。通过对各民族相辅相依奋斗历程的阐述,有利于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激活他们的集体记忆。

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铸牢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进路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铸牢大学生共同体意识教育中,需要在融入内容、融入方式、融入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只有进行系统性考量、全方位融入,才能更好地焕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高校大学生在文化认知和认同中不断强化“中华儿女”身份、固化国家归属情感,从而为塑造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一)优化融入内容,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共同体共通的价值认同,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深深融入各民族成员的血脉中,是厚植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黏合剂。为了更好地凝聚大学生的共同体意识,高校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有机融入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中,切实做到守正不移与转化创新相结合。一是坚持守正不移、去伪存真,合理选取融入内容。传统文化不仅蕴含着以公为先、自强不息、勤俭节约、舍生取义、心系天下、团结互助的道德理念,天下大同、以和为贵、社群仁爱、群居和一的社群观念,以及天人合一、大一统、华夷一体、家国同构的政治思想,而且包含着宣扬男尊女卑、等级秩序等糟粕观念。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传统文化,精心选取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有益于大学生重塑共有记忆、增强历史认同的思想精华。一方面,融入内容的选取要契合现代文化的发展需求。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厚的人文精神、道德伦理、价值圭臬、人格素养、思维观念,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家国情怀、忧患意识、天下大同、集体主义思想、向上向善、仁者爱人、以和为贵等思维品质都可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联系、相融通。作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结果,应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价值观认同塑造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和集体身份认同。另一方面,融入内容的选取要立足国家统编教材。教材是传递文化知识的重要媒介,应立足大学生发展需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优秀传统文化中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关的内容融入各类课程教材,同时紧扣教学目标和要求引入优秀传统文化中形象具体的历史人物、经典故事,深化大学生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文化的共通性认知。二是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激发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8](P.313)。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共同体意识,必须在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对此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诠释性层面,运用马克思主义诠释学方法,深入研读经典古籍,找寻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源,精心挖掘和归纳优秀传统文化在经典文本中的释义;聚焦新时代实践需要,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转换,在实践体验中评价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初含义,扩充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通过多渠道促进大学生认知并喜爱优秀传统文化。互鉴性层面,秉持求同存异、兼容并蓄、互学互鉴的理念,主动将具有历史价值和中国智慧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符号传播出去,同时理性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在相互增益中促进跨文化之间的相知相融和多维互动,并在文化传播中建立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大众化层面,将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大众日常生活中,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话语讲述好经典故事、历史遗产,并借助学习强国、知乎、抖音等各类新媒体平台拓展传统文化宣传的广度,以《大国文化》《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诗词大会》等节目为例,向学生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增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创新融入方式,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铸牢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科学把握文化融入的规律性,灵活采取嵌入式、转化式、渗透式的融入方式生发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归属。一是嵌入式融入,意指以某种形式、某种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文学、语言、艺术、人物、谚语、风俗、历史故事等文化表征要素引入到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具体而言,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思政公共课程群中,譬如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讲授时有针对性地融入爱国主义、崇德重义、以和为贵的道德品质,以及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通过阐述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同奋斗的历史进程,促使大学生强化中华文化身份认同;通过先进模范事迹宣讲会,民族文化专题讲座,传统文化必修课、选修课、文化鉴赏课以及融民族文化传承与国民意识教育于一体的综合素养课,使大学生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提升文化素养、巩固文化认同。二是渗透式融入,意指将优秀传统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寓于各种场景、载体和手段中,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传统文化浸润。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的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健身区等场所,合理设置包含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人物事迹、雕塑、绘画、书法等作品以及文化墙、公告栏、宣传橱窗,同时围绕民族团结和家国情怀主题积极举办民族文化知识竞赛、民俗图片展、民族文化艺术节及相关联谊活动、民族美食节、书画摄影展、体育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文化交流互动中增进相互理解与认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参观彰显民族优秀传统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历史遗迹、民族村寨、民族博物馆、英雄纪念馆、名人故居等民族文化教育基地,激发他们守望相助、交融共生的民族情怀;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用于学生教育,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家庭美德、家规家训,使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继承性认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网站、Bilibili等新媒体平台广泛推送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内容,打造文化交流共享的网络空间,助力大学生提升文化自觉和共同体意识。三是转化式融入,意指依托各种手段对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加工,进而将其呈现的形态融入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结合文化资源、学校优势和时代特点,编写民族音乐、戏剧、文学、体育、舞蹈、服饰、书画、中医、饮食等特色文化课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创作文学作品、影视剧、戏曲、歌舞、短视频,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以民族文化为内核的VR体验馆,让大学生在场景中沉浸式体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真切理解中华文化的一体性和中华民族的共同性。

(三)完善融入机制,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化效果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是一项涉及多重要素和环节的系统工程,科学完善的融入机制能够确保各个要素、环节有序运转,是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铸牢大学生共同体意识效能的重要保障。一是完善融入的保障机制。要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支深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淬炼的教师队伍,通过各种形式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以及其他教职工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要义及其融入价值的理性认知,同时加强对教师民族文化知识的系统培训和测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实地调查,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加强以政府为主导、以高校为主体的制度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工作既需要党和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文件、法规制度和管理制度,明晰传承传统文化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还需要高校准确把握铸牢大学生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和内容,梳理出文化传承与意识培育之间的关联,进而以制度、文件的方式确定融入的内容;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网络环境,即社会上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物质和精神遗产的保护,推动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各种文化展示、教育活动,校园内积极打造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比如设计具有优秀传统文化意涵的校园建筑、人文景观,开展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网络空间中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地位,运用时代语言向民众阐释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以脍炙人口的方式宣传体现民族精神、国家精神的事例,提升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二是建立融入的评价机制。检验传统文化融入的效果,需要遵循科学性和导向性原则,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形塑共同体意识为导向、以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为目的的评价标准;健全包括党委监督、学院监督、教师监督、学生监督在内的传统文化融入共同体意识培育监督体系;依据不同的课程属性,加强对民族文化必修课、选修课、理论课、通识课的定期检查;建立常态化考核机制,重点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理论掌握程度及其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的考核,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认知度、认同度、活动参与度以及文化行为展现的考核;坚持奖惩分明,对在传统文化融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人员进行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那些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融入工作不达标的单位、人员进行相应惩罚。三是构建融入的协同机制。传统文化的融入工作是高校在与政府、社会、家庭、企业等主体互构、共变与相互形塑中完成的,也是多门学科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既要推动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有机融合和相互协调,有效整合“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家庭、企业”等多方力量,形成一个多主体参与的互助式育人共同体,使每个主体都能明确各自在传统文化融入铸牢大学生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责任和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多学科的互动协作,着力构建一个多学科、跨区域的对话机制,力求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的互动协作从整体上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本质,为融入工作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