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流利视角下名词指称陈述转换研究

2023-04-07 03:31:03施卓廷刘正光
关键词:陈述隐喻汉语

施卓廷,刘正光

概念流利视角下名词指称陈述转换研究

施卓廷1,2,刘正光2

(1.湖南农业大学 人文与外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基于概念流利理论,通过研究语言概念层面概念建构和概念重组等概念化过程中英语名词指称陈述功能,揭示在概念隐喻、英汉文化差异和汉语概念系统的影响下,英语名词指称功能逐渐消解或游移,并向陈述功能转换,即名词由指称具体的事物到陈述抽象概念、具体事件和形象、生动的画面。

英语名词指称陈述;概念流利;概念隐喻

一、问题的提出

名词是实体概念化产物,其基本功能是指称。由于语言使用的动态性和主观性,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名词往往会从指称功能转换为陈述功能,即会出现向其它词类功能的游移或转化[1,2],如,概念化为动词,即从标示某一事物到标示某种状态属性和关系,从而揭示指称和陈述功能及其之间的转换。

指称与陈述这对范畴最早由朱德熙先生提出,这对范畴超越了词类范畴和一般语义范畴,为更多语言现象提供了解释可能,是近几十年来中国学者对语言片段性质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3]。成军、文旭[4]为阐述陈述与指称功能的语义基础以及实现指称意义的限制条件,提出了词项指向性以及指向性选择假设。姜南[5]以中古译经及梵汉对勘材料中古汉语“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揭示了汉语指称转换为陈述的演变脉络。姚振武[6]阐释了指称陈述的转化基础,一个指称同时又意味着一个甚至一系列陈述,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如:虎就意味着“威猛、恐惧”;山则表达“高达、坚定、不可移易”。因此,指称与陈述是二位一体的关系,好比一张纸的两面。某种程度上指称要依赖陈述来说明,同样,陈述也与一定的指称相关联,因此二者可以进行相互转化,名词转化为动词是指称和陈述转换的典型实例。如,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尚书·禹贡》)。蚕是名词,指所养的蚕(指称),在句中表示养蚕的行为(陈述)。也就是说,用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来表达行为。但有时指称所表达的陈述功能不一定完全在其概念义中显现,有时出现在某些附属义中,如伴随观念、风格特征、感情色彩等。如,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左传·桓公五年》)句中“军”表示指挥军队;晋之余师不能军,宵济,亦终夜有声。(《左传·宣公十二年》)“军”指军队排成伍列;冬十月,吴军楚师于豫章,败之。(《左传·定公二年》)“军”是军队进攻的意思。刘正光[7]指出,名转动体现了隐喻的“意动过程”,因为“重获语言的隐喻功能绝不是简单地使用‘像……’或‘似……’的修辞方式,而在于使语言陈述从概念化即名词化倾向返回‘动词状态’”[8]。基于此,根据Lakoff and Johnson[9]的观点,语言是以隐喻的方式建构的,概念也是以隐喻方式建构的。鉴此,对于指称陈述转换的研究框架已基本形成,可对语言事实进行分析和阐释,但目前的研究主要以汉语语言现象为主,且聚焦在句法结构方面,基于概念隐喻理论,从英语概念层面的研究尚少。因此,本文从概念流利的视角出发,探讨概念隐喻作用下,英语名转动概念层面名词指称和陈述的转换,凸显名词本身的多功能性及语言概念系统对名词功能的影响,以期更全面系统地理解名词,提高学习效率。

二、理论基础

(一)概念流利的概念隐喻基础

概念流利(conceptual fluency)最初由Marcel Danesi提出[10]。其核心观点是:在隐喻作用下,将语言的表层结构与其底层概念相结合,即用目标语的词或语法结构承载其概念,体现了语言表达和思维的关联[10-13]。Danesi又指出概念流利是一种概念转借(conceptual calquing)现象,根据概念表达的需要,在本义(0-point)和隐喻义(1-point)标尺上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这个标尺上,越接近本义(0-point)表达的概念越具体,越接近隐喻义(1-point)表达的概念越抽象,即隐喻概念[14]。概念主要指在隐喻映射下的概念,即由概念隐喻而建构的概念[15]。Kövecses指出概念(即意义)包含两部分,一是本体部分,指什么样的本体材料构成了概念本身;二是认知部分,指概念认知识解的方式。对于一个具体的概念,当本体(内容)部分占主导地位时,表达的是本义;当识解的部分起主导作用时,表达的是抽象义[16]。

概念流利与概念隐喻具有内在关联性。根据Lakoff and Johnson的观点[9],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概念隐喻来表达不同的概念。第一种,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s)。通过隐喻的方式用一个概念来表达另一个概念,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关联,如:LIFE IS A JOURNEY等。第二种,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以一个或多个空间化隐喻的方式建构概念,这些隐喻大多根植于身体经验和文化经验,如HAPPY IS UP等。第三种,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通过某一个具体的物质和实体来表达隐喻概念,这来源于人类对物质和实体丰富的经验和直接的感性知识,如,THE MIND IS A MACHINE等[17]。同时,这些概念的表达受文化因素、意象图式和句法结构的影响。

也就是说,概念流利反映了学习者对隐喻概念表达或输出的准确和适切性,是对隐喻所反映的概念的识解,同时,又是一个不断进行概念化的语言理解和使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隐喻能力和概念重组是反映概念流利的两个重要要素。隐喻能力体现了学习者对隐喻概念的识别、理解、运用和创造的能力。概念重组主要反映隐喻概念表达或输出过程中,母语概念系统对目标语概念系统的影响,如,当母语概念和目标语概念相同时,不需要进行概念重组,可直接采用母语概念表达目标语概念;当母语概念和目标语概念存在某些相似性或某一部分概念相同时,需要对概念进行重新组合再进行表达;当母语概念和目标语概念完全不同时,直接采用目标语概念进行表达[14,18]。

(二)概念隐喻与名词的指称陈述功能转换

从名词本身的特点出发,名词称及事物,也称及事物的世界和概念的世界,确指某种东西。而名词在称及事物的同时具有某种意象(image),意象的生动性有利于加深记忆,在经验世界和概念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7]。当语言以最直接、最合适的方式映射(map)经验世界时,名词指称事物,动词描述过程与状态,形容词表达事物的特征,副词表达过程的特征,介词表达事物间的关系[19]。Talmy指出,根据语言系统中结构化方式的概念表征选择性原则,同样的概念内容由不同的概念表达形式进行表征,概念内容的表达形式可以各种各样[20]。Kövecses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指出,有些概念通过隐喻的作用,既可表达事物,也可表达事件,但语境决定了二者的取舍[21]。隐喻主要将源域的特征映射到目标域,目标域的概念可以通过源域来理解。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创造出相似性,把两种事物关联起来;或通过联想使得同一事物中的某一领域的特点投射到另一个领域,从而对概念进行系统的阐述。而在语言使用中,名转动的本质体现了人类思维过程中的概念转换过程,即从一个概念领域转到另一个概念领域,反映出了一种隐喻思维[7,22]。Talmy描述了“域”范畴内的“时”“空”概念可转换性,即指代物体或物量的名词可以与包括动词派生词在内的、表达行为化(actionalizing)认知加工的语法形式相结合[20]。通过这种结合,具体所指对象就融入它所参与的活动之中,由此产生的语义效果就是所指对象的大部分具体特性被背景化,从属于行为到发生过程的概念化。在隐喻映射下,在名词向动词转化的过程中,名词就由指称世界的存在转而描述世界存在的方式或描述事件发生的过程或状态,如[20]:

(1)a.(stones)came in through the window.

b. Itin through the window.

(2)a.is forming over the windshield.

b.It isup over the windshield.

(3)a.She ejectedinto the cuspidor.

b. Sheinto the cuspidor.

(1a)中的hail表示物体冰雹,(1b)描述下冰雹这个事件或情形。(2a)中的ice指冰这种物质,(2b)中的icing 陈述结冰的过程或状态。(3a)中的spit表示唾液,(3b)中的spit的过去式表示吐唾液。

三、隐喻能力与名词指称陈述转换

Lakoff and Johnson强调,语言系统是一个本质上基于隐喻的概念系统[9]。在隐喻概念化、物相化作用下概念凸显出差异性,名词指称向陈述转换。

(一)隐喻概念化作用下名词指称陈述意义特征

Tamly指出,英语尽管是事物主导型语言,但同样具有使用动词将所指对象进行行动化的能力,即在动态行为的概念化中包含物体[20]。由所指转化为对动态的描述或对事件的描述,从具体事物概念向抽象概念转化,使名词概念动态化、形象化,因此,陈述性不断增强,而指称逐渐丧失或游移[23]。

(4)a.The ceremony was attended byof government from eleven countries.

b.Hea group representing the families of the British victims.

Head本义为头,是身体的一部分,包括脑、眼、耳、鼻等重要感觉器官。这些感觉器官的运动过程控制人体的动作以及人的思维和感觉,因而在身体中有着重要作用并处于核心地位。这一意象在概念隐喻作用下,部分特征被映射。(4a)中head理解为某一特定群体或组织的负责人。在汉语中也有“头面人物”“头目”“头领”的说法。(4b)中 head则指某个群体或组织并对其行动负责。由此可看出,从本义到隐喻意义是一个从具体概念到抽象概念的过程,但保留了明确的所指。从(4a)到(4b)head在句中的功能发生了改变,分别发挥名词和动词功能,但其概念发生了变化,逐渐丧失head作为名词的指称功能,而着重描述某一种行为或事件,陈述功能进一步凸显。根据Talmy的观点,作为名词所指融入了它所参与的活动中[20]。这个变化过程也说明了语法和概念的关系,即随着语法功能的改变,词所表达的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如:

(5)a. He’s always lived in theof his brother.

b. Guardsthe escaped prisoners for several miles before capturing them.

Shadow 本义为阴影,暗影。由处于一个表面和一个光源之间的物体造成的。在整个图式中取一部分的图式作为其意义,其概念为光不能直接照到的地方或被物体所遮挡的那一部分阴暗区。对人而言,在有光的地方,人们无法避免自己的影子的出现,影子似乎无处不在。如:人们在路上向前走时,他们的影子也和他们一起朝前移动,因此,(5a)中虽然有指称意义,但和本义相比是一种虚指(无指)指称意义。即表示一人受到另一人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后一人自己的性格无法得到充分发展。(5b)中动词意义为始终被跟随或跟踪,这一概念的描述实际将所指影子也融入在了跟踪和跟随这一活动中。但在这一活动中,实际所凸显的是这一行为,此时名词指称尽管存在,但在表示动词用法时其指称意义已丧失了。因此,名词从本义到隐喻义,名词指称是一个从有指到无(虚)指的过程;从名词隐喻义到动词隐喻意义,其指称意义一步一步丧失和消解。但这两种用法中,焦点和思维意向具有相似性的特点。如:

(6)a.You may read my story and say I was an emotional.

b. The horrific costs can leave couples financially devasted and emotionally.

(7)a. The couple are locked in a bitter legalover custody of their children.

b. Many species of birds areextinction.

另外,根据Langacker的观点,名词表示空间存在(THING),动词表达事件或时间的过程或关系(PROCESS OR RELATION)[24,25]。因此,在实现指称陈述转化的同时,也是空间概念向时间概念进行转化的过程。

(二)物相化作用下名词指称陈述意义特征

物相化指名词化的形式或表达使交际者在建构概念时使事件具有物的相态[26]。也就是说,用名词表达一个动词所要表达的事件,将一个概念性的行为集中体现为一个具有某一特定物质形态的、清晰可见的、形象的动作,这是将概念隐喻结构化的结果[7,19]。揭示了名词从指称具体事物到描述或陈述一幅动态画面的过程。

(8)In the bad old days women used to beto unhappy marriages for financial or social reasons.

(9)The paththrough the trees and up the hill.

(10)Susankissed on the baby.

(11)The horsesacross the valley floor.

(12)Both parties seem implacably opposed totheir differences.

(8)中chain本义为“链条”“锁链”,用作动词表示束缚。汉语中也有用“锁链、枷锁”喻指束缚,如:打破封建的锁链。(9)句中Snake本义为“蛇”,用作动词指蜿蜒延伸;(10)shower本义为“阵雨”,用作动词表示大量给予;(11)thunder本义为“大的噪音”,做动词表示呼啸而过;(12)bridge本义为“桥梁”,用作动词表示弥合(差距),消除(分歧)。汉语用“搭桥、穿线”比喻从中撮合、介绍、联系,如:牵线搭桥。这些都是将内隐于我们头脑中物体的图式,用其所指称的具体事物的特征来描述动态的画面,实现句法概念的转换,即名词转换成动词,并实现指称和陈述的转换。在认知层面,通过隐喻化方式将其所描绘的动态画面呈现出来,使行为具体、生动,具有活力,也是将语言与思维和自身体验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将抽象的、概念性行为通过立体的、清晰的、具体的动态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其陈述功能增强。同时,名词指称意义也随着概念的变化,由指向抽象概念转变为描述某一具体动态画面,反映了指称向陈述的转换过程。

由此可知,在隐喻映射下,名词从本义到隐喻意义,概念的表达趋向抽象化,指称功能逐渐减弱;名词转化为动词的过程中,在语法的作用下,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在隐喻概念化和物相化过程中,名词会融入所参与的活动或事件中,从而具体、生动、形象地对其进行描述,实现指称陈述的转换,且指称功能逐渐丧失和被压制,陈述功能占主导地位。

四、概念重组与名词指称陈述转换

概念重组(conceptual reorganization)指在二语习得(SLA)过程中,将一个概念的含义与另一个概念的含义同步,或者说是将母语概念系统和目标语概念系统同步纳入现有概念系统,更准确、更地道地对目标语的概念进行表征,从而使语言表达更接近母语,避免出现概念不流利现象。因此,它的核心观点是,重视母语概念系统对目标语概念系统的影响,呈现的是对语言的加工过程或一种概念化形式,不是一种思想的表征[27,28]。Danesi从符号学视角指出,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对一个新词的习得不能简单地学习它的语素形式,更应注重学习这个词可能包含的概念结构,但有时也可能由于认知焦点的差异,某些概念也许存在于所在的概念系统中,有时也许不存在。因此,学习新词的过程就是一个概念重组的过程[18]。Danesi将概念重组定义为三种形式:重合(isomorphisms)、部分重合(partial overlapping)和重构(differentiation)[13]。因英汉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性,形式和意义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目前主要从字面义和隐喻概念来定义概念重组的三种形式。概念重合,指汉英两种语言中在字面义中有翻译对等词或词组,有相同的隐喻映射,即英语概念表达和汉语表达一致;概念部分重合,指有字面义翻译对等词或词组,隐喻映射不同,表达的概念部分相同或相似;概念重构,汉语和英语没有对等词,概念完全不同,即完全用英语表达概念[13,18,29-33]。

(一)概念重合时的名词指称陈述转换

概念重合(isomorphisms)指在语言中,母语和目标语在字面意义翻译中具有对等成分,且两者具有相同的概念结构,能产出相同或相似的句法和词汇语义结构。即形式相同,概念相同。如:

(13)We need to bring in someto brighten up our image.

(14)They wouldn’t have theto disagree with him.

(13)new blood 字面意义指新的血液,和现有物质比较,是新加入的,具有丰富的氧气,能给病人提供能量,甚至拯救生命,在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隐喻映射下,将其部分特征映射人身上,指新人,新生力量等,具有朝气蓬勃,充满力量,能起积极作用的人。英汉语言中均有此概念表达,这种现象称之为概念重合。(14)backbone 也可以做类似理解,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中用脊梁骨(脊柱)指骨气、中坚力量,骨干等,这都体现了两种语言概念的重合。同时,在隐喻映射下,它们都从指称具体事物到指称抽象概念。

(15)a. Peace marked a newin the country’s history.

b. The realizationthat few of them would survive.

(16)a. This is the newof banking in American.

b. We have tothe reality that, so far, the treaty has had little effect.

dawn,黎明、开端、曙光、萌芽。汉语和英语均用来表示已经在望的美好前景,(15)a-b指开始明白,开始理解,开始从事某事等动作。

由(15)和(16)可知,在名词转动词过程中,先是指称具体的事物,然后通过隐喻将具体事物的部分特征进行映射,再指称某一个具有特定特征的事物;转换成动词后,则陈述某一个动作或事件,因英汉概念相同,不需要对两者概念进行组合,所以二者指称和陈述意义不发生任何变化。

(二)部分概念重合时的名词指称陈述转换

有关部分概念重合,本文主要做三个方面的探讨。

第一方面,形式相似,概念相同。具体指汉语和英语存在部分字面翻译重叠,表达的概念相同或类似。如:

(17)a. It’s the only possiblefor our chronic trade deficit.

b. Better quality control mightour production problems.

(17a)中汉语用“灵丹妙药”指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策略,而英语中没有“灵丹”,但都指对策、解决方案。因此,在翻译对等词时可认为部分对等,即形式相似,概念相同。(17b)从名词转为动词,cure 表示解决,从a-b,名词由指具体的事物转化为陈述行为化的能力,这个过程中,有部分指称意义受汉语的影响,需要将汉语和英语进行组合,而陈述意义则是抽象概念的行为化。

第二方面,形式相同,概念相似(部分相同)。具体表现为英语和汉语在字面翻译时有对等词,但所表述的概念只有部分相同。如:

(18)a. Enrico was too good, an old, cunning. He was giving nothing away.

b. This is the sort of proposal thatthe opposition.

Fox指狐狸。性情狡猾,捕捉食物时总是想尽办法,善于使用计谋;生性多疑,行动时大多先对周围环境进行仔细观察;生存手段狡猾;夜晚眼睛能发光,像小灯泡,在荒郊野外常常使人迷惑不解,产生恐惧,引人幻想。根据概念隐喻PEOPLE IS ANIMAL,狐狸的特征被映射到人身上,可以理解(18a)中所表达的抽象概念,狡猾多疑的人,妩媚的女人,特别性感的人等。汉语中也有类似概念,通常形容人狡猾,诡计多端,一般带有贬义,如:老狐狸,也用狐朋狗友表示品行不端的人。在这一变化中从指称某一具体的动物,到指某一类人,隐喻将其某一特征映射到了人身上,体现出了隐喻作用下的陈述功能。从(18a)到(18b)将狐狸一些特有的特征,如:具有迷惑性的眼睛用来陈述“迷惑”这一动作事件,汉语中有“狐疑”的概念。此时两种语言的概念存在相似性,形式相近,汉语概念能更好体现其陈述功能。也就是说,在英汉隐喻概念中,若存在部分相似概念,指称从指具体事物到指称具体某一特征,这一过程主要是隐喻映射作用,与此同时,特征的动词化揭示了其陈述意义。

第三方面,形式不同,概念相同。指汉语和英语在字面中有翻译对等词,但是用不同词或词组表述相同的概念。如:

(19)She had theto decide what she wanted and go for it.

(19)guts,内脏,(尤指)肠胃。英语指勇气,胆量,意志、决心。汉语中没有相应概念表达,汉语通常用“胆”(gallbladder)指勇气,如:胆量,胆大心细,胆识。又如:汉语用“虎”(tiger),表示勇猛的人,而英语用“狮子”(Lion)表达此相同概念。因此,此类名词的指称意义来源于两种语言的概念系统,并不能使用一种语言系统的概念来反映。

(20)a.The treaty should strengthen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b.Many young mothers feelto the home and children.

(21)a.A belief in freedom is often seen as theof our nation.

b.The aim of president’s visit was to cement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20)tie,表示领带。英语表示关系、纽带、联系,而汉语则用桥(bridge)来表达此概念。这是用不同的表达形式来指称相同的概念,因其表达形式的不同,从而所表达的陈述意义也不同,tie指束缚、约束等。Bridge指弥合(差距),消除(分歧)等。再如(21)cement ,水泥,英语表示纽带,与汉语桥(bridge)概念相同,但陈述的是加强、巩固(关系、看法等)等概念。虽然二者形式不一样,但其指称的意义仍和概念相关联。所以,此类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字面意义有对等词,但指称意义不同;2)虽用不同的词进行表达,但所反映抽象概念相同或相似;3)指称具体事物不同,进行转换后陈述意义也存在差别。因此,汉语此时不能影响英语抽象概念表达,但因字面翻译对等词和指称事物的不同,其陈述意义需要重新组合。

第四方面,形式相同,概念不同。表现为汉语和英语在字面翻译时有对等词,但所表述的概念不同。如:

(22)You are a, that’s why you won’t climb the tree.

chicken,在翻译中有对等词,英语中表示鸡,胆小鬼,懦夫。汉语中指守时、准时,平凡。在汉语中通常用“鼠”来表示相同概念,如胆小如鼠。那么,chicken的指称意义也就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除了隐喻的作用,还有文化的作用,即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概念的表达也不同。Lakoff and Johnson指出,一个文化中绝大部分的基本价值观与这个文化中由隐喻建构的绝大多数基本概念是一致的[9]。文化传统、文化实践和不断改变和变化的文化中蕴含着概念系统。Pavlenko从双语和历史的关系的角度提出,文化是组成概念的重要因素[34]。因此,在文化的作用下,隐喻的源域发生了变化,从而其指称意义发生了转向。

(23)a.Airlines began to impose a $50on commissions for domestic flights.

b.The interest rate has beenat 11.5 percent.

(24)a.The photos caused awhen they were first published in Italy.

b.Heoff to the bathroom and slammed the door behind him.

c.She, ‘Don’t you know who I am?’

(23)cap,帽子,汉语用来指罪名或坏的名声、名义。如:批评应该切合实际,有内容,不要光扣大。英语(23a)指(支出或收费的)限额,上限。(23b)指规定(收费或支出)的上限。(24)storm,暴风雨,伴有雨的狂风天气,通常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汉语比喻规模大而气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如:革命的暴风雨。(24a)中做名词表示的概念是那些突然出现、似乎可能引起麻烦的剧烈、炽热的情绪或不受人欢迎的境况,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24b)和(24c)中分别表示某人以一种让人看出其非常生气的方式去某处和某人以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度说话。因表达的抽象概念的差异,其指称意义不受汉语的影响,其概念完全来自于英语,因而陈述意义也是表达英语的概念。

(三)概念重构时的名词指称陈述转换

概念重构(differentiation)指母语和目标语所表达的概念完全不同,完全通过目标语来表达概念。其指称意义不受母语的影响,母语不参与概念的表达,其指称意义和陈述意义的转换由名词功能决定。如:

(25)a.Aof suspicion is hanging over him.

b. Her political future wasby allegations of misconduct.

c.Make sure that personal motivation is notyour judgment.

(26)a.We had a goodabout Steve while he was out.

b.He was quite talkative about his wife, mostly heher.

(25)cloud,云;云雾。(25a)(引起不愉快的)阴云,阴影。(25b)破坏(活动、事件或局面)。(25c)干扰(思考);把(某人)搞糊涂。从指称某一物(具体概念)到指称某一类物(抽象概念),再到陈述某一事件。(26)bitch,(侮辱性用语)坏女人;淫妇;狗婆娘。(26a)指非常难办的事;令人极不愉快的事。(26b)指抱怨,发牢骚(尤背着某人)。在这一概念化过程中从指称某一类人到指称某一件事,最后则是陈述某一行为。因汉语中没有相同概念表达,完全用英语表达概念,因此其指称意义和陈述意义均不受汉语的影响,其间的转换主要体现英语隐喻的作用。

由上可知,在概念重组过程中,当英语和汉语概念相同时,可用母语表达概念,其指称陈述转换主要是隐喻的作用;当英语和汉语概念不同时,需要将英语和汉语概念进行重新组合,其指称陈述意义受隐喻、文化和源域变化的影响;当英语中的概念和汉语概念无关联,或汉语中无对等概念时,用英语概念进行表达,其指称陈述转换主要是隐喻的作用。

结语

从概念流利的视角研究名词指称,是从概念层面对名词指称功能进行阐释,体现隐喻在指称陈述转换中的重要作用,在转换中名词指称功能逐渐丧失,其陈述功能增强。在概念重组中,指称陈述意义主要受英汉翻译对等概念、隐喻和文化的影响。

[1] 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J].中国语文,1994(5):339-346.

[2] 李宇明.非谓形容词的词类地位[J].中国语文,1996(1):1-9.

[3] 史有为.从指称—陈述与典型性看单复句及其接口[J].语言科学,2022(4):350-364.

[4] 成军,文旭.词项的概念指向性——陈述与指称的语义理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9(6):417-424.

[5] 姜南.从指称到陈述——试探古汉语“者”字结构的消亡[J].当代语言学,2022(4):548-562.

[6] 姚振武.指称与陈述的兼容性与隐身问题[J].中国语文,2000(6):564-570.

[7] 刘正光.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0(5):335-339.

[8] 耿占春.隐喻[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9] 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10] DANESI M.The role of metaphor in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J].Rassegna Italiana di Linguistica Applicata1986(18):1-10.

[11] DANESI M.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The neglected dimension[C]//ALATIS J E.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Meaning.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1992: 489-500.

[12] DANESI M.Learn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s:The role ofconceptual fluenc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5a(5):3-20.

[13] DANESI M.Vico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 Paradigm[M]New York:Peter Lang.1995b.

[14] DANESI M.Conceptual Fluency Theory and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M].New York:Nova science publishers,2017.

[15] 束定芳,田臻.认知语言学新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

[16] KÖVECSES Z.Extended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20.

[17] 刘正光.隐喻的认知研究—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18] DANESI M.Semiotics in Language Education[M]Berlin:Mouton deGruyter,2000.

[19] GOATLY A .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 M].New York:Routledge,1997.

[20] TALMY.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ume 1:Concept Structuring system[M].Cambridge:The MIT Press,2000.

[21] KÖVECSES Z.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 tion[M].Oxford:OUP,2002.

[22] 彭月华,刘正光.名词动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外语学刊,2007(6):40-45.

[23] 刘正光,张紫烟,孙玉慧.识解、时间维度与英语一般现在时的指称和陈述功能[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22(4):483-495.

[24] LANGACKER R.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M].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5] LANGACKER R.Essentials of Cognitive Grammar [M]. Oxford:OUP,2013.

[26] DAVID L.Competing Discourses:Perspective and Ideology in Language[M].New York:Longman Publishing House,1992.

[27] DANESI M.Vico,Metaphor,and the Origin of Language[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3.

[28] 王牧群,朱卫红.二语教学中概念流利理论的发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6):40-43.

[29] PAVLENKO A.New approaches to concepts in bilingual memory[J].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1999(3):209-230.

[30] PAVLENKO A.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bilingual lexicon and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C]// PAVLENKO A.The Bilingual Mental Lexicons: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2009.

[31] CHARTERIS-BLACK J.Speaking with forked tongue:a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English and Malay phraseology[J].Metaphor and symbol,2003 (4):289-310.

[32] JARVIS S.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conceptual transfer[J].VLAL,Vig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7(4):43-72.

[33] 徐知媛.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34] PAVLENKO A.SLA and a culturation:conceptual transfer in L2 learners’ naratives[A].Paper presented at AAAL,Seatle,WA,1998:1-19.

Study on the referential and assertive shifting of nou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fluency theory

SHI Zhuoting1,2,LIU Zhengguang2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Foreign Language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nceptual fluency theory, examines the referential and assertive shifting of nouns. Because of conceptual metaphor operation, the referential function of English nouns is shifting to assertive fun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Chinese language conceptual system in the conceptual process, such as conception construction and conception reorganization, etc. i.e, the noun is from referring to a specific thing to asserting abstract conception, a specific event, or an imaginal and vivid situation.

noun referential/assertive; conceptual fluency; conceptual metaphor

H314

A

1009–2013(2023)01–0101–08

10.13331/j.cnki.jhau(ss).2023.01.012

2022-11-13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8B121);湖南省社科基金外语科研联合项目(21WLH15);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HNJG-2021-0499)

施卓廷(1983—),女,湖南汉寿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责任编辑:黄燕妮

猜你喜欢
陈述隐喻汉语
虚假陈述重大性
学汉语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隐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陈述刘
心声歌刊(2018年4期)2018-09-26 06:54:14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苏东坡·和陈述古拒霜花》
中华诗词(2017年9期)2017-04-18 14:04:38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