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婷婷,吴 玲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正式发布[1],原本针对中小学生的“双减”政策也引起幼教人士关注。何以如此?因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孩子的童年,早已被各种培训班淹没,小小身子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因为,幼儿教育犹如河海之源,代表教育的初心初始,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遵循幼教规律,为了让孩子们重回快乐童年,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幼儿教育改革不容回避[2]。本文致力于教育改革方法论探讨,从“加”“减”两方面入手,提出“双减”政策背景下幼教发展“加”“减”并施的建议,以期提升幼教改革质量。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3]中国教育弊病大多在后者,“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类家教观念助长“超负荷教育”。幼儿园一方面受社会大坏境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家长的推波助澜,形成功利化办园思想,追求“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的幼儿教育。这意味着在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背景下,幼儿教育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场改革。因为教育改革具有复杂性,幼教尤其需要加强整体构建,避免单打独斗导致的“合成谬误”①。
“双减”政策并不是一夜之间提出并实施的,早在1983年,教育部首次提出“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颁发了《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试行草案)》,使“减负”从此有法可依。
基础教育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规律,此为“双减”政策成为热议话题的根源所在。学生相当大一部分时间用来学习空泛的知识,学校教育千篇一律,万校一面,既没有提高教育效率,也没有丰富学生人生,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不如人意的基础教育,必然会引起公众不满,引发教育变革。
家长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驱使下,成为一个无意识、低智商的群体,助长学前教育“超前化”——“学科化”“去游戏化”趋势。而家长们在幼儿园一放学就领着孩子一路小跑奔向各种培训班,学奥数、学外语、学珠心算,练书法、练音乐、练舞蹈,等等,忘记了孩子是儿童、忘记了自己也曾是儿童。这样做,无异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表面看似乎孩子什么都会一点,可是牺牲的却是孩子的身心健康,他们在超前教育里得不到真正快乐。长此以往,大多数家长发现孩子并没有因额外超前学习而表现突出,反而视力猛降、焦虑不安,厌学畏难情绪明显,成了人们口中的“问题儿童”。凡此种种,不得不让家长们将眼光聚焦到“负担”上,幼教改革被提上了日程。
市场、社会和政府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资源配置中,政府并不是“甩手掌柜”,而是发挥调控作用的。“双减”政策作为政府意志,开始引领教育事业发展:它希望通过行政手段把基础教育拉上正轨,引领教育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于是,在政府三令五申下,社会全面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学校全面减压作业总量[4]。幼儿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需要对“双减”政策作出回应。基于“双减”政策,幼儿园不再对儿童“增负”,不再超前教授小学的学习内容;幼教工作者开始关注“儿童立场”,不再以分数作为评判唯一标准,还给幼儿更多自由自主的游戏时间,还给幼儿“玩”的权利;形形色色的校外培训机构得到强有力清理,幼儿有更多时空去寻找自己的真正兴趣;家长更多关注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平衡发展,不再要求幼儿园教孩子读书写字、不再对星罗棋布的“兴趣班”趋之若鹜。
“小眼睛看老师,小手背背后,小脚不乱动”,这是过往幼儿园中老师的常用语。在传统观念中,教师常常将幼儿视作“小大人”,要求他们上课时笔直安坐,不发出任何声响,没有任何无关课堂的小动作。与此相关,一些新式幼儿园为“适应”社会需要,表面上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实际上却处处限制幼儿;表面上高唱“以幼儿为中心”,实际上却仍是“以成人为本位”。幼儿的潜力得不到挖掘,反而增加了幼儿的身心负担。在我们看来,对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新式幼儿园更应警惕。
功利化的实质就是急功近利。家长们急切想让孩子成才、成大才,但往往因为期望过高、急于求成,使孩子过早背负过重的学习任务和心理压力。校外培训班推波助澜,在社会上造成教育焦虑。而这些都属于成人之间的“交易”,幼儿的声音一直未被“听见”。识者周知,不急功近利,方可宁静致远;想要的东西太多,往往什么都得不到;“揠苗助长”不仅无法得到理想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真正的教育,最忌的是速成”。这意味着,物质“贪婪”不可取,思想“贪婪”亦不可取,它会造成全社会的教育焦虑。
因此,想要真正实现幼教改革,首先要做到“减负”,尤其是“思想减负”。家长们不再压迫幼儿,不再相互攀比谁家的孩子古诗背得多、谁家的孩子汉字认得多、谁家的孩子算术快、谁家的孩子考试分数高……当然,理想和现实之间,总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鸿沟”,这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每个孩子都具有无穷的潜力,慢慢去发现孩子的长处,顺应天性循序渐进进行教育,其结果定会如你所愿。
如同义务教育阶段一样,幼儿教育“减负”绝不只是一句口号,它需要切实以幼儿幸福为出发点。也就是说,幸福是“减负”的代名词[5]。显然,一方面,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幼教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幼儿过早地接受了过多的知识技能训练,所以对幼儿教育做“减法”是必然的;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对幼儿教育做“加法”:这里的“加”不是加“砝码”,而是“加兴趣”“加体能”和“加方法”。加减并施,双管齐下,努力把健康快乐的幸福童年还给幼儿。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6]。虽然这“六大解放”思想是针对培养儿童创造力提出来的,但它提醒我们要用新奇的、发展的眼光而非倦怠的、停滞的眼光看待幼儿及当今教育存在的误区;提醒我们幼教改革的第一步即要解放幼儿,对幼儿“减负”。
第一,幼教“减负”要解放幼儿头脑。把那些包裹在幼儿头上的布一块块撕下来,减轻机械背诵压力,让孩子的头脑迸发各种新奇想法[7]。第二,幼教“减负”要解放幼儿双手。让幼儿用双手触摸草木,感受水的温度、海绵的柔软,去“修理”钟表和遥控器。第三,幼教“减负”要解放幼儿眼睛。把幼儿双眼从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中解放出来,投入大自然大社会,观察缤纷的花朵、莫测的天气,还有那一窝窝的小蚂蚁……不仅“看”,还要真的“看见”。第四,幼教“减负”要解放幼儿嘴巴。让幼儿想问、多问、敢问,当幼儿产生疑问时要耐心解答,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使幼儿乐于交流,发展表达能力。第五,幼教“减负”要解放幼儿空间。要把幼儿从封闭的小教室里解放出来,从培训班“牢笼”里解放出来,以万物为友,避免“死读书、读死书”。第六,幼教“减负”要解放幼儿时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给予幼儿更多自由玩耍机会,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去广泛接触,进而发现自己的兴趣,自由探索和不断创造。
兴趣,是指认识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这是一种把人与远离的东西连结起来的因素。赫尔巴特强调兴趣是积极主动的,教育只有通过兴趣才能达到其最高目的,热情、好奇心、敬畏心是幼儿拥有的最宝贵的学习财富。兴趣会给幼儿带来意义非凡的体验。当然,我们不能为了兴趣而兴趣:把某种富有魅力的特征,加到本来儿童不感兴趣的事情上,那是用快乐“行贿”,那是“伪兴趣”[8]。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基本活动。我们要在游戏中增加幼儿的兴趣,采用游戏式教学法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提供可操作感兴趣的材料,让儿童形成自己的博物馆。幼教“减负”后,幼儿不再忙于奔波形形色色补习班,家长也有更多时间去陪伴了解孩子——家长可带着孩子去参观博物馆,组织亲子游,让孩子领略自然奥秘、现实社会,这样不仅在宽松环境中学到了知识,也在无形中系牢了亲子情感纽带。在此过程中,孩子成为学习的热情参与者,而不是冷漠的旁观者和局外人。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独特兴趣,拥有不同的发展潜力。“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幼儿,有更多时间去探索。因此,家长要重视过程,让孩子慢慢来,培养强烈的、多方面的、持久的兴趣;要善于发掘孩子的潜力,关注孩子的优势,让他们成长为真实的自己、最好的自己。例如有的孩子功课不好,但对音乐敏感而且歌声动听,如有这种情况,父母要鼓励,努力将孩子的音乐兴趣巧妙转移到其他学习中来。显然,这样的教育才能为孩子带来快乐和幸福,也才能使他们将来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9]。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这需要我们拥有辩证的思想,并以此指导智慧的行动。同样,“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幼儿教育改革,并不意味着只做“减法”,舍弃“加法”,而是把握好加法和减法的辩证关系,避免在思想上犯机械主义、在行为上犯非此即彼的错误,努力加减并施,双管齐下。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减负”前的幼教给幼儿添加了太多有形或无形的重担,我们要适当地取下一些与幼儿身心不相匹配的包袱,让幼儿有时间有空间发展自己的天赋和潜力。但“减负”后的幼教绝不是让幼儿每天脑袋空空、无所事事,而是要把丢掉的东西以另一种方式捡回来,增加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体能——而这又能为幼儿的智能学习提供必要基础,由此产生良性循坏圈,不断螺旋式提升。我们认为,把握好幼教改革辩证法,需要强化系统思维和平衡法则,目前尤其需要做到成“人”与成“才”的平衡、幼儿学习与娱乐的平衡、幼儿园和家庭在幼教中的平衡。
新时代教育不仅关乎教育目的是培养什么人,还关乎教育目标的重要性顺序。正因如此,“先成人,后成才”是教育共识,也是我们常挂嘴边的教育格言。然而,急功近利的近现代,人们常常重智轻德,执着于“成才”,却忘了“成人”这一前提。事实是,盲目追求“成才”,忽视儿童良好品质培养,会造就一些既不丰满也不甜美的“果实”——一批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10]。使儿童不像“儿童”,不能成为真正的“人”,这无疑是违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宗旨的。
成人与成才的平衡,实质是要明确教育目的和阶段教育目标。一般说来,“成人”是“成才”的前提,基础教育的全部努力在于:帮助幼儿成“人”,为成“才”打下厚实的人生底色[11]。“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幼教改革,要回归初心,重拾成“人”这一重要教育任务,将其“加”到教育清单的首条。与此同时,适当“减”去成“才”的重量,使得成“人”和成“才”的跷跷板能够保持基本的平衡,努力做到适时、适合,至少是保证任何一方都不会掉落。尤其是要“减”去对成“才”的不适当的高要求,“加”上对成“人”的严要求,加减并施,实现“成人”和“成才”的平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亦是当代教育“经权”把握的挑战,是“工具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平衡。
茶杯,要有空位,才能盛水。“减负”前的幼儿,像每天行程被安排满满当当的明星:幼儿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机会,被动地在家庭、幼儿园、校外培训班之间穿梭,机械地完成亲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少有游戏娱乐时间。你要是问,你有没有好玩的事情可以分享?幼儿大多是听了一愣后慢慢摇摇头,然后继续埋头做“作业”。这时候,在幼儿的脸上,找不到一丝幸福痕迹。
学习与游戏的平衡,实质是改变幼教模式,进行幼教方式方法改革。即加减并施,改变幼儿成长过程中无所不在、无休无止的他主现状,成为幼儿所能够成为的最好的自己。游戏是学前儿童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学前儿童生存的一种状态,是儿童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儿童的游戏空间决不能遭受肢解和侵占[12]。人的本性就是游戏者,更何况是天性爱玩的幼儿?无论是国外的杜威,还是国内的陈鹤琴、陶行知,均强调应该把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幼教改革,我们要将“玩”的权力还给幼儿:要“减”的是学校和家长的强制时间,要“加”的是幼儿的自由自主的游戏时间;要“减”的是幼儿的满满当当的任务安排,要“加”的是让幼儿有更多机会接触环境,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形成自己的社交圈,不断地发现和探索。
我们相信,幼儿不是任成人随意裁剪的盆栽,而是可以肆意生长的野花,成人应该为其提供需要的养分,让他们成就辉煌的自己。“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幼儿应该会“玩”会“学”、“边玩边学”、在“玩中学”,实现学习和娱乐的平衡,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大写的人。
虽然“双减”政策主要是针对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提出的,但并不代表家庭是完完全全的“局外人”。同样道理,学校只是家庭幼教的延续,幼教“减负”单靠幼儿园一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如若幼儿园紧密结合“双减”政策,实行幼儿教育“减负”,家长却在家“增负”,结果只能是功亏一篑。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幼教改革也需要以幼儿为中心,建立起幼儿园和家庭联合的“绿色教育循环系统”[13]。
家庭与幼儿园的平衡,实质是统合各种教育动力,实行家园共育。在幼儿教育成长这桩大事上,幼儿园和家庭处于平等位置,要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倾听对方的声音,理解并满足对方的合理诉求。幼儿园实行“减负”的同时,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幼儿园要端正办园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家长要理性教育,严禁对孩子“早餐”“多餐”[14]。例如幼儿园可以把算数和抄写换成手工制作,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家长也需要主动学习教育政策,与幼儿园结成教育“同盟”,共同致力于幼儿的发展[15]。在这里,我们要“减”的是幼儿园或家庭单方面对儿童高强度的制约,“加”的是家长的参与和亲师协作。实现幼儿园和家庭在幼教中的平衡,就是成就幼儿园、成就家庭、成就孩子、成就幸福幼教。
当然,幼教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三言两语的事情,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形成绿色可循环的教育生态圈;需要幼教工作者、家长、社会大众齐心协力,发挥教育的一致性影响。其要义是把握好幼教改革中的辩证法,在减轻幼儿过重的超前的学习负担的同时,也要做“加法”,以兴趣为导向,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我们希望,“双减”政策能让我们的儿童是真的“儿童”,游戏是真的“游戏”;新时代的教育能保障儿童基本权利,守护儿童本该有的幸福童年。
注释:
① “合成谬误”的概念由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这是一种因局部是对的就以为总体是对的而导致的谬误。事实上,微观上对的东西在宏观上并不总是对的。例如,一家想让孩子成龙成风,可以理解是父母责任心的体现;但家家都这么做却无法实现,则可导致父母的群体焦虑,甚至“虎妈”“狼爸”应运而生。有批评说,这不是教育,简直是折磨。显然,在教育场域,“合成谬误”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使人才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