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华
前不久,42岁的郭女士在体检中做了子宫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宫腔内有数个子宫肌瘤,大的约为3.5x2.5厘米;还有几个子宫息肉,大的约为1.2x0.6厘米。医生诊断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多发性子宫息肉,建议注意观察,3~6个月复查。郭女士听后十分担忧,怎么同时得了两种病呢?该怎么治疗呢?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子宫纤维瘤等,主要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出现增生而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为20%~30%。在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中排第三,大多发生于30~50岁的育龄期女性。
子宫肌瘤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雌激素分泌旺盛会刺激子宫肌细胞增生,导致正常肌层的体细胞突变;同时,性激素及局部生长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活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遗传因素等,都容易导致子宫肌瘤的发生。简单地说,就是在雌、孕激素的周期作用下,子宫的肌肉群突然开始连续性分裂,1分为2,2分为4……多出来的肌肉就会挤压周边的组织,逐渐形成了类似于球状的肌瘤。虽然肌瘤可以持续增大,但不容易往其他地方跑,表现得十分规矩,不会给其他部位造成麻烦,因此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另外,由于子宫肌瘤原发于子宫肌层,所以极少会有恶变倾向。子宫肌瘤恶变在临床上非常罕见,概率在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不必过于担忧。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也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量增多以及延长、白带增多,有可能还会引发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表现。有的可摸到腹部包块,且比较硬。较大的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尿频,也可压迫直肠造成便秘。一般来说,子宫肌瘤不会引起疼痛,但如果肌瘤过大,亦可造成下腹坠胀、腰酸背痛、沿一侧大腿向下放射性疼痛等。若肌瘤长到输卵管根部,可引起输卵管梗阻,造成不孕;若肌瘤长到子宫腔内,有可能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或造成早产及流产。
子宫肌瘤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症状、是否有生育要求,以及肌瘤的类型、大小、数目来定。如果子宫肌瘤体积较小,直径小于5厘米,且无明显症状,可暂时不予治疗,注意观察及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子宫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并有腹痛、便秘、尿频甚至月经改变等症状,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比如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也可通过手术方式切除。后期按时服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复发的概率相对较小。
子宫息肉是一个统称,凡是生长在宫颈、宫颈管内,或所有借细长的蒂附着于子宫壁内的肿块,临床上都称为子宫息肉。大致分为子宫颈息肉、子宫内膜息肉和官腔息肉三种类型。
子宫息肉一般是由子宫局部内膜不断增生或炎症刺激所致,通常比较小,比较软,是直接凸出于官腔,并向宫体延伸的增生物。子宫息肉处于宫腔内,不仅容易诱发临床症状,而且癌变可能性较大。据统计,子宫息肉的发病率大概在7.8%到34.9%,常见于35岁以上女性。身体肥胖和高血压患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不断增高,老年女性发病率最高。子宫息肉少数有恶变倾向,恶变率约为10%,年龄越大,惡变的概率越高。
子宫息肉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长期患有子宫内膜炎导致的。炎症长期刺激内膜局部,引起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炎性增生物。再则,由于女性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大量增加;而孕激素成分相对不足,会促进子宫内膜呈现息肉状增生。子宫息肉可单发,亦可多发,约有1/3的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主要是月经不调、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子宫息肉逐渐长大后,可使宫颈口狭窄,或子宫颈管变形,甚至可阻塞宫颈口,妨碍精子正常上行,影响受精卵着床,使受孕率下降或造成不孕;孕期还容易出现流产。子宫息肉一经诊断应积极去除,如长时间不处理,容易引起息肉恶变。长在宫颈部位的息肉,可通过妇科检查去除;长在宫颈管内和子宫腔内的息肉,可住院进行官腔镜摘除。摘除的息肉要送病理,查明良性或恶性。良性息肉应注意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恶性息肉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
中医一贯倡导“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将疾病消灭在萌芽中,防患于未然。因此,无论是子宫肌瘤还是子宫息肉,都应尽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侵袭,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避免擅自盲目服用激素类药物和雌激素类保健品。在围绝经期或绝经后需要补充激素时,一定要遵照医嘱,以免过度升高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引发子宫息肉或子宫肌瘤。
2.避免多次的官腔操作,如多次人工流产、多次刮宫清宫,都会增加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肌瘤的风险。平时应注意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工流产的次数。
3.及早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妇科疾病等。要有效控制这些高危因素,防止造成内分泌紊乱,引起子宫内膜及宫颈局部黏膜过度增生,避免子宫息肉或肌瘤。
4.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平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和干燥,注意性生活卫生,降低各种妇科炎症的发生率,避免炎症刺激子宫及宫颈,防止肌瘤和息肉的发生。
5.保持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心态,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居,劳逸结合,经常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女性,不可疏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