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

2023-04-06 20:59刘朝晖
新民周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喀什市香妃巴扎

刘朝晖

喀什,古称“疏勒”,是丝绸之路国内最西端的交汇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没有开通海运路线时,喀什是外国商队从中亚、南亚进入中国的第一大城市。

吐曼河依然流淌,如今的喀什市,作为边陲城市,正以它的人文色彩向世人展露迷人之处。“你可以一眼望穿乌鲁木齐的五脏六腑,但你永远无法看透喀什那双迷蒙的眼睛。”作家笔下的喀什充满着无尽的神秘。

在这里,可以看到千年时光演绎的最美古城,踏访历史留下的岁月印痕,领略中西文化元素交融之魅,感叹新时代发展的勃勃生机……

喀什古城是喀什市的中心区域,源于汉代疏勒国的都城。可以说,这是一座活着的古城,新疆境内的所有古遗迹,都无法和喀什古城相比拟,因为有了这座古城,才有了喀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声誉,不断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瞻仰神秘古城的无穷魅力。

有句话广为流传:“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这句话也被印在了喀什古城的墙上。而当地还有一句话,就是“不到古城,就不算来过喀什”。喀什古城,就是喀什市的灵魂所在。喀什人以“古城”为符号,为其传承下来的西域风情和丝路文化所骄傲。

每天早上,喀什古城都会举行开城仪式。演员们扮成古代士兵的模样,拿着长矛站立在喀什古城大门口两侧;而穿着艳丽服饰的喀什姑娘们,踩着乐器的节奏翩翩起舞,向游客们展示着古代疏勒舞蹈的柔美。这一幕,成为前来参观古城的游客手中的相机和手机不可错过的精彩瞬间。

喀什和内地有接近三小时的时差,天并不会亮得太早。七八点的时候,老城才刚刚醒来,你能看到早起的维吾尔族妇女正拿着笤帚打扫着门口,或是提着水管冲洗着自家院子的石板和花圃。老人们则戴着小白帽背着手在街上踱来踱去,向游客们露出慈祥的微笑。

如果还没有吃早餐,可以到老城街口那热气腾腾的铺子里,来碗熬制好的羊牛肉汤加上现拉的新疆筋道面条,再点上出笼的油塔子和羊肉薄皮包子,让这些维吾尔族美食打开你的味蕾。

古城有主街道,也有错综复杂、弯弯曲曲的巷道,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古时的街巷布置。

不到古城,就不算来过喀什。

古城民居以土红或土黄色为基调,搭配鲜亮的蓝或绿,一眼望去令人赏心悦目。这些建筑给人们最深的印象,就是门窗和室内外的装饰。维吾尔族人家重视“门面”,门楣、房檐板、柱头、柱身、柱座都刻上了各式各样的木雕花,连廊柱色彩都是妙不可言。这些图案是西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既有西方文化元素,又有中国本土文化,浓缩了西域古代文化的精华。这些历史人文的延续与留存,使得古城不愧是一座新疆古代建筑的活标本。

因为在古城的小巷里,以前是极少种树的,但为了绿化,居民们就喜欢养一些花花草草,摆在室内或门口,还有一些常青藤爬满了土色的墙壁。本地的维吾尔族居民,自古以来也有种花的风俗习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看见他们的家里摆满了花草。和屋主亲切自然地打个招呼,凑到这家的花上闻闻香,趴到那家的门上拍拍照,都没有关系。

如果你想了解喀什民居古时建筑的特点,那么位于老城东北端的高台民居不可不去。高台民居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相传东汉名将班超、耿恭曾在此留下足迹,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是喀什展示维吾尔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喀什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灵魂在老城,而老城的精髓在高台民居。

一边是传统铁匠铺里传出的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另一边是咖啡店里飘出的阵阵香味……传统与现代在喀什古城和谐共生。

高台民居房屋依崖而建,据悉是因为古时居民的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由此一代一代形成。这些房屋大多是土房或土木结构,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别具一格的“过街楼”“半街楼”和“悬空楼”等空中楼阁排列得幽深神秘、四通八达、上下回转,成为千百年来令人拍案叫绝的独特人居建筑景观。没有本地人带路,外来人一定会迷路。

作为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市场,位于喀什市东门的喀什大巴扎知名度很高,這里的巴扎在古代有“亚洲最大集市”之称。如果去感受过了喀什大巴扎的热闹劲和空前的规模,你会发现,在喀什古城的巴扎里,你更能体会到浓郁的喀什风情。

如今的古城,已把各种巴扎划分为:花盆巴扎、铁器巴扎、木器巴扎、维药巴扎、帽子巴扎、首饰巴扎、菜巴扎等十多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交易市场。

从古城东城门阿热亚路往古城里漫步,左边迎面就是花盆巴扎(集市)卖花盆和瓷器的门面房,外面摆满了当地手工艺人烧制的各种颜色的陶器。在这条路上依次有五个巴扎,由花盆巴扎向西为铁器巴扎、木器巴扎、维药巴扎和帽子巴扎,每个巴扎的商品是以巴扎的名字为主要经营模式,夹杂其间的店铺还有经营本地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

喀什古城美食广场,一名商贩在制作烤肉。

在喀什古城印象一条街—九龙泉特色商业街区,可以看精彩表演、享视听盛宴、赏千种玉石、叹民间手艺、逛热闹巴扎……位于艾提尕尔广场旁的库木代尔瓦扎路,被称为手工艺一条街,里面汇集了手工铜器店、民族特色点心店、木制工艺品店、馕铺、民族特色饮品店、百年茶馆等。

随便走进一家手工艺店铺,里面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每一件作品,无不透露出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如果细心的话,就可以闻到空气流荡着一股来自历史深处的那种古色古香的味道。因为每一件手工艺品都沾染了历史气息,让人仿佛来到了西域时期的疏勒。

如果走进乐器店铺,我们会听到悦耳的民族乐器声,卖乐器的手工艺人,一定会弹奏乐器,这是世代相传,是少数民族的魂,流淌在身上的血液。

古城将千百年来居住在这里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承载和留存下来,几百条弯弯曲曲、幽深静谧的街巷,一座座古朴的特色建筑……徜徉在喀什古城,你总会被古城的独特气质所吸引,仿佛历史和时间都已凝固,又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一边是高楼林立的新城,一边是古老的迷宫式建筑群;一边是传统铁匠铺里传出的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另一边是咖啡店里飘出的阵阵香味……传统与现代在喀什古城和谐共生。

提到喀什古城的象征和喀什的地标,非艾提尕尔清真寺莫属。这座清真寺位于艾提尕尔广场的西侧,不仅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同时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占地面积达1.68万平方米,拥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异族风情,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为自治区重點文物保护单位。

喀什古城景区的“百年茶馆”,游客和当地茶客边品茶边休闲。

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充满了穆斯林的虔诚和朴素的气息,主要由大门、拱拜孜、院落、教经堂正殿、外殿、宣礼塔等七部分组成。整体建筑巍然高耸、宏伟壮丽,堪称维吾尔族古建筑艺术的典范。

清真寺的大门是用黄砖砌成,白石膏进行钩边,是典型的阿拉伯风格的建筑。在拱拜孜的后面是一个多边形的院落,庭院两边都长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一大一小两个水池,透露出灵秀的气息。过了这个庭院便是清真寺重要的建筑教经堂,平时阿訇就在这里为穆斯林传授知识和讲经说法。

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信徒一天要做五次礼拜,所以大多时候能在这里看到一个个虔诚的穆斯林在做功课,一丝不苟地进行着每一个动作。周末时,整个清真寺连同广场都是坐满了人,他们会一起聆听德高望重的阿訇讲道理。

“艾提尕尔”,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复合词,意思是“节日的场所”。每年的古尔邦节,有很多穆斯林都会前往喀什进行大礼拜。身着节日盛装,云集于艾提尕尔广场的数万穆斯林在举行礼拜活动之后,就会随着那通宵达旦的羊皮鼓和唢呐声跳起大规模的古老民间舞蹈——“撒玛”群舞,盛况空前。

作为一个传奇的建筑与场所,艾提尕尔清真寺在风风雨雨五百多年以后,仍然没有褪去它的光彩,依旧散发着不一样的魅力。对于那些一生遥望麦加圣地而去不得的穆斯林来说,来到新疆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朝拜就是此生的目的——“走到喀什,何必再去麦加”。

在艾提尕尔清真寺门口的广场上,平日里会看到有许多散步和闲聊的人,有的甚至在闭目养神,在午后的阳光下,显现出一派祥和安宁。而在夜晚的艾提尕尔广场,成了中国城市里最普通的广场,有孩童的奔跑嬉闹,有一家人的饭后闲逛,有摇摇车传来的背景音乐,有木马旋转变幻的光影……

站在古老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前,看着现代的艾提尕尔广场,你会发现,古老中散发着现代气息的喀什,既有宗教的神秘,又充满着古老文明的魅力,同时也展示着现代都市的动感、生机和活力。

在喀什市的郊外,还有两处游客必去的“打卡”圣地——香妃墓和莫尔寺佛塔遗址。

香妃故园又名阿帕克霍加墓,始建于明崇祯1640年前后,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式古老的陵墓建筑,是阿帕克霍加的家族墓地。“霍加”意为圣人后裔,这一陵墓埋葬着喀什“霍加政权”之王、白山派首领阿帕克霍加及其家族五代72人。

“香妃”是阿帕克霍加的第五代重侄孙女,民间传说是乾隆皇帝的妃子,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维吾尔语,意为“香姑娘”)。随着《还珠格格》《乾隆与香妃》等涉及香妃的电视剧的播出,关于香妃的传说像阵阵旋风,一时间刮遍大江南北,喀什的这处家族墓地也逐渐被称为香妃故园,也就是香妃墓,成为“著名旅游景点”。

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公里的浩罕村,整个陵园是一组构筑得十分精美宏伟的古建筑群。它由教经堂、高低礼拜寺、门楼、主墓室、果园等几大部分组成,占地约72亩。各种不同造型的建筑物构成了陵园高低不同、错落有致的多层次景观,为新疆最为宏大的墓园,也是整个新疆最大的穹顶式建筑。

在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坟丘。香妃的坟丘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坟丘前用维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墓丘都用蓝色玻璃砖包砌,上面再覆盖各种图案的花布,既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又有保护墓丘的作用。

今天沿南疆铁路旅行,在即将到达喀什时,就可以从车窗清晰地眺望远处大漠中矗立的莫尔寺佛塔遗迹。这是位于喀什市东部20余公里古玛塔格山中段的一座沙丘上的,由佛塔、佛殿和僧房等遗迹构成的大型佛教寺院遗址,背靠群山,面对荒野,是我国西部的大型佛寺遗址之一。

为什么喀什会有佛教遗址?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丝绸之路与民族考古研究所负责人肖小勇曾指出,古代喀什是丝绸之路西出中亚、南亚的交通枢纽,也是印度佛教东传中国的第一站。我国佛教寺院建筑和佛教艺术的发展演变、汉唐等王朝对西域的治理和宗教管理,都可以追溯到这里。

莫尔寺佛塔遗址现有两座残存佛塔,其东南部有一组僧房遗址,坡下的沙地上有一排古代坎儿井,蜿蜒排列约1公里,是当年寺僧的水源。古寺院遗址附近曾出土不少石膏塑佛像残片,其中的一片佛像面部极为生动逼真,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两座佛塔中东南面的那一座,底如方形托盘,圆柱形腰,就是引人瞩目的莫尔佛塔,当地人口中的“莫尔”,就是烟囱的意思,也曾因其形似烽燧而误称其为炮台。佛塔塔身用麦草调和黄土脱出的方形和梯形土坯砌成,据悉是佛教建筑中所谓的“窣堵波”,是专门用来收藏安放“舍利子”的。据史料记载,当年佛教昌隆的疏勒国里,就收藏过释迦牟尼用过的“佛浴床”“佛钵”等遗物,如佛僧道安、智猛、鸠摩罗什等都曾在疏勒国顶礼膜拜过。

香妃墓。

莫尔寺佛塔遗址。

另外一座佛塔是略呈方形的实心土坯塔,塔顶和四面均已毁坏。2021年的考古工作曾对塔底部周围进行部分清理,发现黄土堆积包含大量木屑、楔形木片,靠近地面有很厚的烧灰层,烧灰层下清晰显露出铺砌整齐的土坯结构——这座塔很明显是被烧毁的。

当年的疏勒国的佛教盛行,疏勒都督府费时十几年在境内兴修了名扬西域的疏勒大云佛寺。考古发现,根据莫尔佛塔所处地望及遗址形制,特别是僧房和佛堂遗址上用粉白的石膏为地面铺料的华贵装饰,很可能就是当年疏勒大云佛寺的遗址。

目前,“喀什市莫尔佛寺遗址保护开发建设项目”已被列为“十四五”建议项目库中的文化润疆工程支撑项目,将围绕莫尔佛寺遗址建立遗址观光区和文化体验区。推进莫尔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已列入喀什地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将利用高科技手段,以遗址展示、文物陈列、现场演艺、模拟体验、影视动画等多种形式,提升和强化遗址的观瞻效果和吸引力。

过去数年,在国家政策的推动和上海援疆的大力扶持下,喀什市的独特人文风情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并心生向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喀什,去领略迷人的西域历史文化,感受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据媒体报道,去年的暑期旅游旺季,喀什市区一周的旅客接待量就突破了50万人次,旅游收入4.5亿元,刷新了同期纪录。在喀什古城景区,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繁忙的景象几乎已经成为了常态。

从2017年开始,上海援疆就以旅游专列、旅游包(专)机作为突破口,推进“送客进喀”工作,促进了沪喀两地的民间交流。由于交通便利、宣传到位和服务优质,别具特色的喀什旅游吸引越来越多的上海游客前往,既有效拉动了当地的旅游消费,也完善了喀什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业脱贫。

同时,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团队还来喀什普查旅游资源,并按照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要求,编制了喀什地区2018-2030年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后来又制订了三年实施方案,指导喀什市和对口援建四縣完善旅游规划体系,策划旅游重点功能区的建设方案。

以支持喀什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试点为抓手,上海的旅游援疆、文化润疆工作全面深化,加快推进喀什旅游资源优势转变成旅游产业优势,助力喀什中国国际丝路风情旅游目的地建设,真正将旅游业培育成喀什地区战略支柱产业。

当上海制播的《中国达人秀》一度火爆的时候,喀什随之有了《喀什,我最牛》;东方卫视制播的大型励志体验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到巴楚拍摄,成就了当地一片胡杨林成为网红旅游目的地。上海观众喜爱的芭蕾、交响乐、京昆戏曲、评弹曲艺,也被引入喀什,不仅成为当地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之选,也给前来旅游的上海游客增添了一份亲切。

在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上海SMG等部门的对口帮扶下,2021年11月18日,喀什人民广播电台FM101.2正式开播,还分别入驻了喜马拉雅和阿基米德等App。喀什的美,喀什的魅,喀什的古老与新颜,通过电波,传遍了全国,进入了每个向往大美新疆的游客的脑海与心间。

这几年,无论是进博会,还是其他展会上,来自喀什的商品也频频亮相。这些土特产、扶贫产品,经过上海援疆干部的帮扶,经过当代理念的设计包装,成为喀什的文化符号,成为外界了解新疆、带动喀什旅游的一个绝好窗口。

度过了漫长的冬天,进入3月,喀什古城景区已然游人如织,酒店民宿宾客盈门,旅游市场已经提前“入春”,呈现“淡季不淡”的景象。在这个万众期盼的春天,喀什市正在奏响文旅发展的新乐章。

猜你喜欢
喀什市香妃巴扎
伊朗逛巴扎,体验平民生活
喀什市积雪深度变化特征分析
喀什市相对优势产业选择研究
拉卜楞寺曼巴扎仓夏季采药活动的调查研究
茶人赖法卫与香妃翠玉
今非昔比的新疆“巴扎”
喀什市汉族双语教师生存状态研究
走进丝路明珠喀什市
姜大同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