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公园满意度可视化研究

2023-04-06 08:22乔雪松
绿色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发文分析法

刁 洁,顾 韩,乔雪松

(1.重庆交通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庆 400074; 2.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

1 引言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市民提供日常休闲活动的空间,具有多重社会、经济、文化、生态价值。对于公园的研究,国外学者多从社会学和人类行为学角度展开,国内学者以游憩行为、景观规划与设计、公园管理与运营模式等为热点[1]。其中,从游人行为和感知角度切入的研究较多。运用使用后评价法(POE)、象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探究公园的满意度评价成为当前研究重点。

CiteSpace是基于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的数据可视化软件。随着科学计量学及数据信息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文献计量学及CiteSpace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科学、植物学、管理学等科学研究,然而借助文献计量和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公园满意度的研究进展的分析尚未见发表[2]。基于此,分析研究公园满意度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定量化、可视化分析,有利于更加直观地把握国内有关公园满意度研究领域的热点、脉络以及发展趋势,并为我国公园建设及满意度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3]。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作为研究数据来源,以 “主题=公园满意度OR关键词=公园满意度”为检索式,于2021年11月6日对公园满意度研究进行期刊文献高级检索,发文时限定为1915~2021年。选取中文期刊论文进行精确检索,获取文献670篇,人工筛除检索结果中的会议通知、新闻报告和与主题无关的文献,最终获得有效记录628条。检索结果显示,数据库中最早的文献发表于2003年,因此,本研究以CNKI收录的2003~2021年研究公园满意度的期刊文献为数据进行具体可视化分析。

2.2 研究方法

基于CNKI文献数据,利用Excel统计国内城市公园满意度领域的发文情况,并根据中国知网可视化分析梳理该领域的核心发文机构与重要学者代表,并对相关研究的高被引文献进行统计梳理,同时利用CiteSpace 5.7R2软件进行关键词的共现、聚类、突现分析以及对发文机构与作者合作关系进行解析,深入分析公园满意度领域的文献发表情况以及该领域的热点话题形成网络图谱。利用可视化图谱分析国内关于公园满意度方面的研究趋势,探析我国在公园满意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3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态势分析

3.1.1 发文情况分析

论文发表数量是评价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发文量的变化趋势与学科知识量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领域的水平和发展进程[4,5]。基于CNKI数据库中检索出的文献分析可知(图1),我国的公园满意度研究起步较晚,总体可分为3个时段。第一阶段为2003~2009年研究起步阶段,以森林公园为主,分析游客对公园的满意度以及游憩利用影响感知的差异性,总发文量仅36篇,尚未引起我国学者关注。2010年起,论文发表数量较起步阶段有所上升,公园满意度研究进入初步发展阶段(2010~2013)。该阶段国内学者的研究主体向小尺度公园方向发展,研究角度由分析总体满意度逐渐转向探究公园某一要素的满意度评价。研究总体水平较前一阶段有所上升,但研究深度和广度仍不足。此后,公园满意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年度发文量虽有所浮动但总体发文量呈螺旋上升趋势。

图1 2003~2021年我国公园满意度研究期刊论文发表量统计

国内对公园满意度的研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特定公园类型或特定地点的游客满意度,通过对案例或特定区域公园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建立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结构方程模型、使用后评价法、问卷调查法、IPA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根据目前发文量变化趋势可知,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公园满意度研究仍是国内学者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3.1.2 研究作者与机构分析

研究作者与机构的合作网络图谱是反映学者与研究机构对该领域贡献程度的重要依据。利用CiteSpace 5.7.R2软件中的“Author”和“Institution”参数对CNKI数据进行合作网络图谱绘制(图2)。图中节点连线与线段粗细程度反映了学者与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关系与频率。

结果表明,我国有许多学者对公园满意度进行研究但发文量较少,发文量差异不明显。选取其中前5名学者进一步研究(表1)。其中发文量最多的黄启堂研究并建立了城市公园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6],分析了公园的声景观对游人的影响[7],并与吴元晶学者形成较强的合作关系,从绿地空间节点与游憩者的供需关系[8]、游客行为特征两个角度分析福州市的公园满意度评价。学者兰思仁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满意度指标分析游客对公园的满意度[9,10],并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赋值法对公园景观标识系统的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11]。此外还分析了游憩者恢复性知觉对休闲满意度的研究[12],并与黄启堂合作从游憩者场所依恋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13]。胡牮的重点研究方向是公园的适老性状况与优化分析[14~16]。达良俊则主要研究城市公园夜间延长开放的满意度[17,18],以及公园内的硬件设施和健身器材的使用情况[19,20]。董观志重点关注专类公园中的主题公园满意度评价,为主题公园稳定游客量提供理论依据[21~24]。

表1 我国公园满意度研究学科领域作者发文数量统计

分析显示(表2),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相关研究较多位居前5,共发文58篇。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紧随其后,共发文17篇。其中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发表的相关论文多是关于较大尺度公园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聚焦森林公园内的解说系统、住宿等具体要素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研究内容较前两者更为全面,从大尺度到小尺度的公园,从总体到具体要素的满意度评价均有涉及。

表2 我国公园满意度学科领域核心机构论文发表量统计

据发文机构合作图谱显示,各机构节点间连线较少,虽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但发文量靠前的机构间联系并不紧密,彼此的合作交流有待增强,排名靠前的机构中主要以园林学院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旅游学院为主,与其他学科间的交流较少。说明该领域的研究合作以同单位的师生、同事合作为主,跨区域、跨单位、跨学科的合作关系薄弱,公园满意度研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3.1.3 发文情况分析

高被引文献是该领域中被引用次数较多的期刊论文,通过高被引文献统计梳理公园满意度领域的理论基础,依据被引频次对排名前十五的文献进行分析(表3)。数据显示,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在2006~2015年,表明该时段内我国关于公园满意度的研究成果较丰富,为公园满意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①邢权兴2014年发表的《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西安市免费公园游客满意度评价》,被引196次,文章明确了游客满意度的定义是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期望与游览后的体验感受相比较,形成的心理状态[25]。接着梳理了顾客满意度的研究脉络,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免费公园游客满意度指标体系。②2013年毛小岗发表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对公园游憩满意度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发现研究焦点多在公园内部设施和服务等外显要素的满意度,而忽视了潜在因素的影响,通过2种变量相结合建立了较完整的城市公园居民游憩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26]。③何琼峰2014年撰写的《基于扎根理论的文化遗产景区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大众点评网北京5A景区的游客评论为例》指出扎根理论与量化研究的区别,并选择7个5A级景区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由出游期望、出游方式、核心吸引物体验、配套服务体验、游后评价五个维度构成的文化遗产景区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发现核心吸引物体验和配套服务体验是最重要的两个影响要素[27]。统计显示,关于旅游和游憩满意度的期刊文献占比较大,共12篇,主要研究对象为专类公园。高被引文献中最常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SPSS统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表3 我国公园满意度研究高被引文献统计

3.2 研究热点分析

3.2.1 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是对研究文献内容的高度总结,能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话题。关键词共现频数体现论文研究方向与其内在联系,关键词的关注度越高,即为该领域的热门话题。通过关共现研究发现(图3),该领域的研究范围较广,共有节点373个,但关注重点相对分散,节点网络密度较小为0.0059,分支较多。满意度、城市公园、主题公园、风景园林、公园、森林公园等是该领域关注的焦点,出现频次较高,与研究主题高度一致。

分析出现频次排名前15的关键词(表4)发现,2009年以前的多数关键词的中心性较高,数值大于0.1,研究者关注重点较为集中,关键词尺度较大,多为概括性词语。这与研究所处起步阶段情况一致。2009年后关键词的中心性大幅降低,且多个关键词的中心性小于0.1,一定程度上表明国内对公园满意度的研究逐渐分散,研究领域较之前更为广泛。满意度、城市公园、IPA象限分析法、公园、主题公园、森林公园的中心性较高,其中满意度和城市公园的中心性最高,分别为0.51和0.45,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学者多采用IPA象限分析法对各类型公园绿地的满意度进行研究,此外,2020年该领域的关键词逐渐转向规划设计和老龄化方面,成为热点话题。

3.2.2 关键词聚类

聚类分析体现了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属性相近的关键词可形成概念相似的聚类组团,同一类团中的词,相似性较大。根据分析结果显示(图4),主要包括10类研究主题:①满意度。此聚类聚焦森林公园等旅游景区的游憩者体验满意度,探讨了景区内多项要素对游憩者满意程度的影响。②城市公园。该类团主要从场所依赖和场所认同感出发,利用大数据

图3 2003~2021年我国公园满意度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4 我国公园满意度研究关键词频次及中心性统计

分析城市居民对公园的满意度情况。③主题公园。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主题公园满意度测评体系,力求增加公园对游客的吸引力,提升游客体验感。④森林公园。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分析受访者的使用特征,建立使用者满意度的影响机制,获取使用评价。⑤公园。以公园可达性为研究视角,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市民满意度指标体系,分析公园的布局状况,为公园规划布局提供借鉴。⑥风景园林。该聚类的研究多为上海地区,研究主体以国家公园、社区公园为主,更多地分析了声景观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⑦健康城市。重点关注老年群体的使用需求,分析体育公园等的适老性,探究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优化策略。⑧IPA。根据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采用IPA象限分析法研究使用者的休憩特征,并提出公园提升对策。⑨生态旅游。以生态旅游概念为核心探究地质公园的使用状况,评价公园的游憩体验性。⑩公共空间。聚焦口袋公园这类城市中小微型城市绿地的景观设施评价,提出优化策略从而提升此类公共空间的使用率和满意度,提升城市景观品质。

3.2.3 关键词突现

突现词为短时间内讨论度激增,出现频次变化量较大的关键词,体现研究热点的兴起和衰落。分析显示(图5),公园满意度领域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从宏观到微观,从单一到多元化的趋势。突现强度较大的关键词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影响因素,突现强度值分别为8.15、5.37、3.48,是我国公园满意度领域一直以来的主要研究方向。近两年突然爆发的关键词主要有游客感知、生态旅游、老年人、大数据、规划设计、国家公园、老龄化、适老性。图谱显示上述8个关键词的突现有延续爆发性的趋势,表明是该领域未来可持续关注的研究方向。

3.2.4 研究热点

通过对共现图谱、关键词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及突现分析的梳理,可知公园满意度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使用者感知研究”2个方面。

3.2.4.1 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公园对于改善城市面貌、提升景观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其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许多学者按照公园绿地分类标准,运用GIS、网络分析法、模型、问卷调研、抽样调查、观察法、实际测量法等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公园进行研究,为公园的规划建设与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图4 2003~2021年我国公园满意度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5 我国公园满意度研究前二十五的突现关键词图谱

(1)从声景观设计、景观设施、植物设计等方面研究公园的景观布局、内部设计、设施建设等微观尺度的要素是否满足使用者需求。如:采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综合公园中的边缘空间的景观设计[28];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公园中老人关注的植物景观因子,得出植物的基本造型、保健功能、景观层次、特殊性、色彩搭配对老年人的使用影响较大[29]。

(2)从公园可达性、生态修复、健康城市、旅游规划、行业发展等宏观角度绿地的现状景观设计。如:运用Arc GIS工具结合渐进分析模式、网络分析法、叠加分析法以及模型分析综合公园的空间分布和服务范围研究公园的服务能力和潜在服务需求,以确保居民公平地享有城市公共资源[30,31];运用GIS软件结合费用加权距离法对南方城市综合公园中避雨设施的可达性进行研究分析[32]。

3.2.4.2 使用者感知研究

城市公园是居民户外游憩、娱乐的基本场所,随着城市公园的建设和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公园建设成为热门话题,公园是否符合使用者需求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城市公园使用者感知的研究成果也不断丰富。许多学者运用IPA分析法、使用后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语义分析法等结合问卷调查、大数据分析、环境观测等手段从行为感知[33~35]、情绪感知[36]、视觉感知[37,38]、环境感知[39,40]等角度分析不同人群的休憩特征、使用偏好,厘清使用者的满意度影响因素,获取使用感知评价。如:姚雪松等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从游憩空间、用户的情绪特征、公园教育功能的角度测评了城市公园的满意度[41,42]。吴安格运用因子分析研究广州2个公园游憩者的场所依恋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43]。

总体而言我国学者对于公园满意度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方法多样化,但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使用群体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随着城市公园绿地相关研究的发展和深入,以及老年趋势的不断加快,近年来对于公园的适老性研究也逐渐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成为该领域未来较长时间内的热点话题。

4 结论与启示

4.1 发文量不断增加,研究热点日趋多样化

国内学者有关公园满意度的研究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研究内容呈现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学科分布辐射旅游、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林业、贸易经济、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研究角度不断创新、研究水平不断深入,从公园满意度的概括性研究逐渐向更微观的要素分析发展,针对某一角度不断深化,并建立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是当前公园满意度研究的趋势。

4.2 学术交流较为薄弱,理论研究仍需深化

研究公园满意度的学者较多但发文量较少,作者和机构间的合作较少,尤其是发文量较多的作者和机构相互间合作较少,缺乏地域间、机构间和学科间的交流合作,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应更关注学术交流和交叉合作,以此完善公园满意度研究体系。

4.3 预估微观要素和老年群体的研究将成为公园满意度领域热点

微观要素对公园满意度的影响越来越受学者关注,但目前研究焦点主要是在外显因素层面,对潜在因素的分析相对较少,公园满意度体系的完善仍是未来的一个重点研究趋势。此外,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关注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是当前国内的热门话题。公园是老年人常使用的休闲活动场地,因此,公园的适老性评价也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发文分析法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