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生 耿 靖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并且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为党的中心任务。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一重要论断以来,学界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的论题展开了广泛研讨。有学者认为,在社会发展中经济是决定性因素,思想意识是重要因素,“没有一件重大历史事件不为一定的意识形态、政治因素所引导、所伴同、所追随”,现代化建设要倚重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要建构适配现代化需求的思想道德观念。[2]有学者认为,精神动力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需要花大力气、下实功夫找好着力点,千方百计夯实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力量的思想基础、价值基础和群众基础,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3]。有学者认为,人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主体,人们思想观念变革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人的思维和观念达到现代化水准,才能适应和推动现代技术和现代化社会发展”[4]。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主要表现是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优化“中国之治”的重要途径,为治理理念加强理论支撑、为治理目标提供价值引领、为治理主体建构联动机制、为治理环境凝聚思想共识,[5]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强大的政治保证功能、理论解释功能、价值引领功能、凝聚激励功能与铸魂育人功能。[6]还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实践中发挥效用,需要结合自身性质与定位,承担好强化政治引领、凝聚思想共识、培育时代新人、夯实文化根基、拓展国际传播等中国式现代化使命。[7]上述研究都从特定视角不同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有较强的现实指向性。本文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凝练,将思想政治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聚焦于“四力”,即价值引领力、精神推动力、理论指导力、关键保障力,力图系统回答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的时代之问,以期为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效能提供学理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引领力,是指通过清晰的理论界说,引导人们充分体认中国式现代化,从而聚焦价值目标、强化价值认同、深化价值实践,将有序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共同价值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讲道理的本质属性,以广泛的说理与宣传,从内涵特征、前进路向等方面精确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理论问题,引导人们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认知、理性认同,深刻理解、掌握其理论所指与价值所向,笃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信任与信服。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赋能向度。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成员,从意识形态领域着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承载着重要使命。纵观历史,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设“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再到新时代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党引领人民建设的现代化内容在不断丰富。在这一实践探索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发挥着理论解释与宣传的作用,深刻诠释不同阶段现代化的具体内涵,持续纾解着人们的理论困惑,解答中国式现代化“是何”之问,增强人们理论知识的获得感与体认感,为积极参与实践奠定认知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阐释,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引导人们紧扣核心要义、本质要求等,深度领会中国式现代化是扎根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贡献中国力量、提供中国经验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重要选择。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植根中华文明,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阐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内在规定的中国式现代化并非仅追求经济发展,而是观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带领人们在统一现代化发展要求与历史文化基本国情、统一交流互鉴与突破创新、统一现代化普遍规律与社会主义本质中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避免产生孤立片面的认知误区,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独特的理论魅力,进而奠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坚实思想前提,确保全体参与者积极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目标。
特征是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表征,是人们全面掌握该事物必需的认知前提。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8],突出表现在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独有的价值在于实现社会发展需求的思想理论对象化与实践化,确保该思想理论为受教育者所内化与外化,实现思想和行为的双重转化。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借助贴切的宣介方式,讲清楚透过现代化现象抽象概括出来的、与我国现代化本质高度吻合的鲜明特征,提升我国现代化理论对实践的总结概括力与引领指导力。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地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引领人们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特殊性,提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信。首先,讲清楚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下政党驱动的原创性特征,明确中国式现代化融合了现代化普遍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综合了人类社会现代化一般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特殊性,在党的领导下,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持续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用中国式现代化内蕴的强大创造性增强民众笃信度。其次,讲清楚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超越性特征,明确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追求全域并联推进超越片面发展、实现人本逻辑超越资本逻辑的现代化,以其蕴含的批判性与创造性提振人民群众的自豪感。再次,讲清楚走和平发展道路现代化这一世界性特征,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既通过自主性建设解决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积淀经验智慧,又力主合作共赢超越零和博弈,以包容性发展破解当代世界现代化发展难题,丰富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纵观整个人类现代化进程,由于各个国家社会制度的不同,因而决定本国现代化道路亦不一样,这种特殊性影响着本国现代化发展目标方向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取决于其本质特征,这种独特性“是中国独特的客观条件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制度和治国理政的理念决定的,也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长期实践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决定的”[9]。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引领力,就体现在能够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向上。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本质要求,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以广泛的理论宣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锚定靶向、坚定信心,进一步化解人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何方?”问题上的迟疑,以强大社会号召力凝结共识、聚集动力,引领人们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篇章。
思想政治教育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向,即是引导人们明白,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追求高质量发展上用力,实现共同富裕,解决社会发展矛盾;必须立足人的现代化,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生活质量同步提升,不断增强人民幸福度与满意度;必须注重内外联动,科学能动地改造自然,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同时,通过揭示现代化发展目标指向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取向的契合性,敦促人们将追求人生价值之路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之路并轨,强化人们既作为参与主体又作为受益主体的身份认同,增强历史志气、道路勇气、实践底气,号召人们拧成一股绳,朝着既定的实践路向,自觉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精神推动力通常指促推人们积极追求某一目标、完成某项任务的思想动力。推动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也离不开强劲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性与合法性,尤其是中华民族向往现代化的夙愿、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的努力、华夏儿女奋进现代化的拼搏,更好地发挥思想塑造、行动引领作用,调动各民族的投身积极性、激发全体人民的参与主动性、提振华夏儿女的奋斗自觉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推动力。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重要向度体现。
积极性是指人们针对特定的目标任务主动进取、努力工作的思想和行动表现特性。实现现代化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达成现代化目标“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10]。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时代社会客观需求,通过思想意识引领、政治共识构筑等进行精神生产,找寻不同民族之间的利益共同点与价值共通点,调节利益关系,引领各民族摒弃民族隔阂、超越狭隘的利益观和价值观,化解思想矛盾,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为确保社会存续与推动社会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表达,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契合现代化目标追求与不同民族利益诉求,引导各民族统一思想意识,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各民族强化历史文化与道路制度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持续供能。质言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各民族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中熔铸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血脉,是不同民族独特精神品质的集中表达,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与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度吻合,这一目标的实现保障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得以强力捍卫、愿望和需要得以真实满足;搞明白中国式现代化是民族地区现代化与国家整体现代化的协调同步,是需要各民族积极广泛参与建设的现代化,寄托了各民族提升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生活质量的热切厚望,反映了各民族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容加以内化、认同并切实贯彻执行,以提高国家现代化建设质效的实际行动。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高扬民族大团结旗帜,发挥价值导航、舆论导向等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致力于各民族团结进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交融,建立优良的交互关系、树立强烈的和合观念,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1],将不同民族事业发展的重心引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上,使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各民族主动追求的目标任务。
主动性是指人们排除对外力的依赖,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积极行动的品质特性。马克思认为,社会持续发展应当“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12]。换言之,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理应激发全体人民参与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主动性,确保在社会总体发展目标引导下及时调试个体发展目标,变被动参与为主动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是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建设、共享发展成果的现代化,能否调动全体人民参与的主动性,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因此,正如邓小平指出“需要在人民内部广泛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13],进行全面的社会动员,更新思想观念,统一意志行动,进而保证全体人民的思想行为协调一致,适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全体人民的主动性,要在教育过程中讲透现代化发展的重大历史成就与远大发展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必要性,揭示中国式现代化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可替代性,从而“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14],即是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全体人民回溯历史,深刻体悟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认识到实践都是持续发展、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其中积累的成就与经验凝聚着全体人民的力量与智慧、浸透着全体人民的辛勤与汗水,深刻蕴涵着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从而笃信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历史必然,持续高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从理论到实践,有力回应我国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的矛盾难题,实现了现代化目标与人民发展愿景高度契合,讲深如何从目标、步骤、原则等方面规制出走向现代化的科学方案,由此进一步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追求宏伟目标、构筑美好生活、奋进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进一步团结全体人民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与道德观念,引导14亿多中国人民坚持自立自强,将奋斗目标对焦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所进行的事业、所奋斗的领域中主动作为。
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追求整体目标或执行群体任务的一种正向特性。恩格斯强调,“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15]人们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活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而言,人们对其产生的“自觉的意图”和“预期的目标”尤为重要。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为民族复兴伟业奋进的时代,所以,带领华夏儿女自觉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稳步走好新征程必不可少。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引领,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使命任务,提振华夏儿女主体自觉性,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充实力量。
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16]。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关涉出发,系统论析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传统思维,对以资本驱动、极端两极分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进行扬弃,深刻透析中国式现代化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合理性,以及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合法性,引导人们充分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消除对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的疑虑,增强全体华夏儿女信心与勇气,积极运用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蓝图破解本国现代化难题、化解人类现代化矛盾,在实践探索中“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17]。同时,通过系统的宣传激励,发挥团结凝聚的关键纽带作用,引导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等在内的全体华夏儿女自觉吸收教育内容,洞悉中国式现代化在夯实综合国力、展现国家形象、提升国民地位等方面的无可替代性,置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洞见与掌握其实践智慧,增强参与的存在感与归属感,悦纳与践履其实践要求,强化主体责任感与使命感,依照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框架自觉参与建设实践。
从普遍意义上讲,理论指导力是指通过宣传解释,阐明指导思想、人民立场、基本遵循等,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实践探索的强大力量。推动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将面临诸多不可回避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有必要立足全局进行战略性考量,运用科学理论进行解疑释惑。思想政治教育以自身强大的理论指导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成果为根本指导、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人们有正确的理论认知、清晰的思维图景,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共同行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踔厉奋进。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集中体现,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南。直面并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们头脑,确保在马克思主义强大理论感召与引领下,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式现代化之“的”,解决推动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纷繁复杂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人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9],用马克思主义观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决现代化建设的矛盾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尤其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引导人们从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情感上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深刻理解掌握囊括其中的“十个明确” “十四个坚持” “十三个方面成就”,启发人们悟透其中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超强解释力,在此科学指南的指引下,坚持一切从鲜活的实践出发不断回答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实际问题。指导人们领会并运用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规律,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立足主要矛盾,依循战略安排与基本要求,保证不同个体具象化实践能有效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性与现实性,全体社会成员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不动摇、行为不走样。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实现伟大目标的根本立场,这一立场要求牢记初心使命,“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20]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导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通过开展教育活动,揭示现代化目标追求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构性,促使现代化发展进程与人民追求美好生活过程同步,找准并巩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立场,防止和避免任何凌驾于人民之上的行为发生。
思想政治教育要阐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21]。正如毛泽东所指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2],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离不开人民这一根本主体力量。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阐释坚定人民立场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通过回溯我国现代化实践探索历史,用事实证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依靠人民群众、围绕人民群众,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昭示坚定人民立场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围绕人民、依靠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阐明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并非国外现代化的翻版,是致力捍卫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持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现代化原创版;讲透彻依靠人民建设现代化是根本,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与创造性,直接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效,从现实价值与发展动力等方面揭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始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激发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力量。
习近平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精神动力的关键表现,就是发挥强大政治保证功能,揭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耦合性,坚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属性区别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教育引导人们坚定“四个自信”,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前进道路上定准方向、锁定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明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遵循,质言之就是发挥“生命线”作用,教育人们坚定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真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什么样、该怎么建的问题,真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24]坚持把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一步说,思想政治教育要向全体人民灌输,社会主义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是中国式现代化质的规定性,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有同质性价值目标、同构性发展征程,二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共同富裕价值追求上逻辑契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与发展走向,我国实现现代化必须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先决条件,厘清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选择什么样的制度等重要问题,为人们铺设好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清晰轨道。
关键保障力是指贯穿于某一事物发展的始末,且确保该事物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外在力量。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坚强政治保障、优质人才队伍以及良好环境等作为关键保障力。思想政治教育既能立足政党引领力塑造提供政治保障,又能依据现代化需求锻造人才队伍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还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营造良好环境提供环境保障。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个向度。
习近平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25]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扮演探路者和引路人的角色,是现代化事业发展的主心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例,党的全面领导既是政党特征,也是根本政治保障,唯有充分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领航定向。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宣介创新理论,昭示价值立场,有效传达党的意志,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等途径,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力。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诠释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提升党的公信力。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举办若干大型成就展,彰显党的使命型与服务型政党特质,引导人们从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中,体会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感悟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作用,厚植人民群众对党的高度信赖,深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26],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定不移跟党走,夯实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群众根基。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分析坚持党的领导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提升党的领航力。通过加深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等,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提升理论素养、增强历史主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弘扬斗争精神,有效应对长期存在的“四大挑战”与“四大风险”,增强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本领,统筹把握好新的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战略机遇、战略环境,更好地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
实践证明,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要靠人才,现代化建设同样离不开人才。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主要是指素质上具备现代化观念、现代化技能、现代化道德、创新创造能力等,结构上包括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等,且供给链不断的人才体系。习近平强调,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27]。因此,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围绕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准确把控人们思想道德水平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合理张力,全面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塑造人才、培养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要扭住“人的现代化”这个内核,立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持续供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才资源所需,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客观要求的倒逼之下加速转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28],全面建设“大思政课”,增强育人时代感与亲和力,突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塑造现代化人才灵魂。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与实践逻辑熔铸于教育内容之中,推动教育对象完善素质体系,锻造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素质结构的人才。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匹配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关注重点对象群体,聚焦党政干部队伍,培养新时代好青年,从结构优化、素质培养等方面努力,化解人才供需矛盾,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有序推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既要看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良好态势,也要正视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系统思维能力统筹“两个大局”,努力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积极构建安定祥和的国内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既能通过主流价值观引领,塑造人们的思想观念,广泛动员组织群众,维系社会进步秩序,亦能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建设实践,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筑牢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提供环境保障。
习近平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29]。思想政治教育从维护和平稳定国际环境、构建安定祥和国内环境两个方面发力,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推进。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着眼维护和平稳定国际环境,系统开展“展形象”活动,广泛宣介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故事、中国贡献与中国经验,用其中蕴含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汇集民智、赢得信任,充分昭示中国式现代化之于人类和平发展历史进程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提升其国际社会的接受度与认同度。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构建安定祥和国内环境,依据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塑造社会成员思想观念,坚持人民至上,协调社会成员、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引领良好社会风尚。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主动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个人主义、“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或非主流价值观念,引导人们坚持底线思维,在复杂环境中筑牢社会稳定、民族复兴的思想根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国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