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2023-04-06 17:34:57刘丛远中新天津生态城实验小学300456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劳动活动教育

刘丛远(中新天津生态城实验小学 300456)

劳动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方面具有综合育人的价值。劳动教育旨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生活生产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美好品质和勤俭奋斗、开拓创新的劳动精神。

一、 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与形成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观念薄弱、实施缺乏计划性的问题。有调查研究表明,小学生在劳动能力、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上存在不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家庭劳动意识淡漠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文化成绩更重要,忽视了劳动意识的养成教育。并且随着社会逐渐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不少人认为,现代化的智能设备能够代替人类从事一定的劳动活动,进而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2.学生劳动素养不足

现在的学生在家很少参与家务劳动,且在学校的劳动机会有限,劳动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未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

3.学校实践基地缺乏

劳动是一门实践课程,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开拓视野、感悟自然。由于受资源和空间的限制,学校缺乏开展劳动实践的实践基地。

改善当前劳动教育弱化、淡化的现状,转变学生劳动观念、增强学生劳动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这些都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二、 开展实践活动在劳动教育中的必要性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曾说,“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即过劳动的生活才能算是真正有效的劳动教育。他认为,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健康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因此,劳动教育不同于书本理论知识教育,它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在活动中实现“手脑都会用”,在实践中体悟“劳心劳力”。

“双减”政策出台后,许多学校开展了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活动。例如,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小学实施“分田到队”劳动实践活动;河南省灵宝市实验小学组织学生开展家务劳动实践活动;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为了让学校劳动教育系统化全方位推进,构建了“三路径、四领域、三实践、三行动”的“3433”劳动教育体系模型……各学校的劳动教育经验表明,劳动教育的真正开展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践才能出真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

三、 实践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1.因材施教,适配劳动能力

陶行知先生提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实践活动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实践能力,安排适合当前阶段的活动内容。劳动课程标准将劳动课程内容划分为十个任务群,分别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展开,小学低中高各阶段各有适配的劳动内容。从课程内容设置可以看出,小学各阶段对学生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实践活动设计应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基础上,发掘不同阶段学生的兴趣特点,同时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以达到实践活动的育人目的。

2.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实践

在设计安排实践活动时,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学生们打造适宜的实践活动空间。例如,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积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地方文化为依托的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同学们体验着从“百草园”到“农耕文明”的劳动乐趣。同时,借助宜兴山区种茶的地域特点,每年组织学生进行采茶、炒茶等农事活动。

3.因情施策,构建文化链接

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长期积累的财富,凝聚着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安排可以与季节变化、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等巧妙结合,体验劳动的同时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民俗知识的了解,丰富精神世界并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四季的更迭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利用四季变化合理组织开展实践活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规律;二十四节气指导人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仅养育了中华儿女,而且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是人们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的重要参照;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传统节日安排实践活动可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育人价值。

四、 实践活动在疫情期间的具体实施

实践活动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也可以落地实施。形式一,“包饺子”试身手。饺子作为我国一项传统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且深受人们喜爱。年节时刻,饺子总会出现在人们餐桌上,寓意吉祥美好。为了让三年级学生感受制作美食的快乐并掌握包饺子技能,线上教学可以设计并开展包饺子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此项活动中体验从揉面、揪剂子到擀皮,再到包馅的全过程。形式二,“凉拌菜”展风采。制作凉拌菜不仅符合炎炎夏日的季节特点,而且也符合劳动课程标准中“用油、盐、酱油、醋等调料制作凉拌黄瓜”的任务要求。在“学做凉拌菜”实践活动开展时,教师可首先为学生布置课前小任务:认识厨房常用的调味品。其次,学生之间可以交流不同调味品的作用,学生在对调味品有了基本了解后,有利于凉菜制作的顺利开展。经过亲自清洗蔬菜、切片、加入调味品搅拌、品尝等过程,同学们制作出清凉可口的凉拌黄瓜和酸甜美味的糖拌番茄,和家人一同品尝亲手制作的凉拌菜,得到父母认可,自己能够进一步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形式三,“包粽子”品民俗。“一年一端午,一岁一安康”,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包粽子、赛龙舟的风俗习惯。教师可以在五月初五到来之际带领学生包粽子。活动伊始,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分享与端午节有关的传说故事,增进对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的了解;在活动过程中,为学生展示各式粽子的包法和多种多样的馅料,学生会对南北方饮食习惯差异有进一步感知。学生在动手制作粽子的过程中提高了劳动技能,在品味民俗的过程中塑造了劳动品质。

五、 结语

小学劳动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只有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逐步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塑造美好的劳动品质。

猜你喜欢
劳动活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活动随手拍”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