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三要素探析

2023-04-06 17:34:57赵英爽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雪宫小学2554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语文

赵英爽(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雪宫小学 255400)

一、 围绕课程目标, 设计作业内容

课程的实施和检验都需要围绕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基础,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且利用作业检测巩固所学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围绕课程的基本目标,合理设计作业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程教学的预期效果。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师在设计时要有所侧重,布置的内容要涵盖教学目标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语言表达形式、表达技巧等学习重点,并以作业作为突破学习难点的有效方法。

比如,学习说明文的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了解不同说明方法的作用并能予以分辨。在设计作业内容时,教师需要重点关注这些方面,并选取有代表性的测试内容。可以让学生选一篇自己喜欢的说明类文章,采用圈画或标注的方式分析不同语段使用的说明方法,以及这些说明方法所起到的作用,再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句式进行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读写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讲解说明文的特点,课后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一篇说明文。这种作业形式不仅能巩固课上所学,还能促成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使学生更快、更熟练地掌握此类文章的写作技巧。

二、 基于学生特点, 做好分层设计

分层设计作业主要是为了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将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分层设计作业。这种作业设计模式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需求。分层设计作业的依据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学习适当难度的知识,向可达成的目标努力,才能取得预设的效果。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作业目标和作业任务,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动态观察,实时记录学生的发展情况。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实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自信心。设计分层作业其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分层科学、有效。

在制订分层计划时,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水平设定相应的目标。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初级水平的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对于中级水平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且学习能力较强。在这一层级中,教师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强化学生对于语文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对于高水平的学生来说,教学的目标是强化其综合素养。针对这类学生,教师要在个性化培养方面下功夫,能够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实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分层次差异化教学,创新作业设计,探究更有效的作业形式。

三、 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能力

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多是完成习题、背诵课文或听默写等。这些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却很难合理运用这些知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知识虽然存在于自己的头脑中,却无法转换成与他人交际或是自我表达的能力。这涉及机械知识与程序知识之间的转换。教师可以借助作业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转化能力。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提高作业设计的效果,可以从让学生找到完成作业的价值入手,那么作业的形式也要进行创新,尤其是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部分教师能够结合语文学科的发展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利用体验式、探究式的方法强化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也能将这种学习方式沿用到作业设计之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写作是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但写作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性的作业,比如在写人的作文单元中,先让学生挑选生活中的熟人进行观察,详细地记录自己的发现,包括外貌、性格、言行等。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强化自己对被观察者的认知,更了解被观察者。有了这样的尝试,学生的观察会变得更加细致,他们愿意主动接触自己要描写的人,与他们沟通情感、交流思想,在这样的接触中加深对他人的印象,写出更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只有坚持创新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成长的价值,他们才会认真地完成作业。

四、 立足学生体验, 做好作业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感知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该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变化,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部分教师为了提高作业的批改效率并减省时间,会布置机械记忆的作业,而且对于作业的评价往往是单一且负面的。这种形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益处,而且学生不喜欢这种作业形式,在心理层面往往会认为自己是被教师支配的工具。作业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是增添压力。简单机械的作业只会让学生一遍遍地重复记忆,虽然夯实了基础知识,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体验、感受和反馈,创新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的方法,而不只是单纯地依靠纸质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文中所描绘的主角形象,了解主角身上所具有的崇高品质。但是对于这类历史故事,教师如果只将教学重点放在品读人物品质、完成阅读练习上,就显得不够充分。教师可以依据这篇课文设计探究型的作业。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认领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其次,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收集关于这个人物的历史材料或是坊间故事;最后,对这一人物进行综合的评价,每位同学谈一谈自己对这个人物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能够深刻地理解《将相和》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还能够拓展相关的历史知识,提高思辨性思维能力。

之所以要采用任务探究式的作业形式,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真正地享受学习的过程,将作业变成提高自身能力的手段。通过一次作业,收获多方面的知识,这也是新课程所提出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对于作业的思考和创新要有原则、有方法,科学地做好作业布置和评价工作。此外,教师也要注意评价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作业,教师的评价也可以有所创新。除了纸质作业的批改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档案、口头点评等方式提高评价的质量,让学生能快速地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对于教师来说,同样能够在布置作业、评改作业的过程中受到启发。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其根源仍旧在教学中,如教学方法的不恰当、教学流程的不科学等,都是教师反思的关键点。通过作业中发现的问题,找到教学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相长。

五、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业作为一大难题,一直困扰着学生和教师。对此,教师及时调整作业的内容形式和呈现方法,会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从实践性、趣味性和日常生活等多个角度入手,可以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快来写作业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体育教学(2009年11期)2009-07-14 04:02:26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