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阈中的资助育人

2023-04-06 14:34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心理学资助个体

尹 杰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幸福指数与他的财富和社会地位并无直接关系且一个人的幸福基数水平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得以提高。这些研究成果值得高校资助工作者深刻思考:当前高校的资助工作侧重于对学生的物质帮扶,却忽略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如果将积极心理学的思维价值体系融入到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中,一方面可以帮助有困惑的贫困大学生重拾信心,构建更为积极的价值思维体系;另一方面可以使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不再拘泥于以往生硬的说教模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 年代,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以及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开启了积极心理学的萌芽。上世纪90 年代末,美国心理协会主席塞利格曼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积极心理学反对只关注个体消极的、病态的方面,它主张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发掘人的潜在能力与价值,把人的美德、智慧和潜能用积极的方式开发出来,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指个体情绪感知中快乐、幸福、积极的部分,它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积极的情绪,有心理学家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体资源,如增强个体的智力、身体的免疫力、增强社会功能等。[1]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以及将来自我感受和认知中积极的部分。与过去相关的,主要研究个体对于过去已发生的事件是否有幸福感、满足感,对于自己、他人以及生活环境是否感到满意、评价是否积极等。与现在相关的,主要研究个体对于当下所发生的事件以及所处环境是否有积极的评价,是否能够专注于当下,达到心流的状态等。与将来相关的,主要研究个体对于未来的感知是否积极乐观,是否对未来充满希望等。

(二)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建立的基础。积极心理学假设,人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果对个体存在的各种现实能力以及潜能加以激发和强化使其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时候,那么积极的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有效的策略去应对环境的变化处理突发事件,拥有积极人格的人会从积极的角度进行心理暗示。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爱的能力、成熟的防御机制、审美能力、独创性、乐观、毅力、宽容、自信、满足、善良等积极特质以及运用积极特质从事令人沉浸其中的活动。

(三)积极的系统组织

积极心理学把积极的组织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积极的社会大环境系统,二是积极的个体系统。积极的社会大系统包括公民的责任感、职业道德、国家法律法规。积极的小系统指健康的家庭、和谐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等。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人都应该存在于系统组织中,人际关系会决定一个人的幸福体验。人应该积极地与周围的环境建立联系,并融入其中。一个幸福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系统,能够让人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体会到系统组织给予的支持以及安全感和幸福感。在超越物质层面后人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即善于与人交往,真诚待人并且能够获得他人的情感支持。二是有集中精力做事的“心流”,参与的过程比结果更容易获得快乐。三是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能够为更多的人带来利益。

二、当前资助工作存在的弊端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在物质帮扶上已经趋于完善,但精神帮扶工作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资助育人的过程中,工作重心容易向关注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的问题方面倾斜,而对于学生个体潜能的开发不足。

(一)重物质帮扶轻思想引领

教育部2020 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0 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项普通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学生3678.22 万人次,资助资金1243.79 亿元。[2]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当前高校,政府、社会团体和以个人名义设立的各类奖助学金保障了家庭贫困的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在物质帮扶不断完善的同时思想上的帮扶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类资助主题教育活动缺乏思想引领,形式大于内容,内涵流于表面,仅停留在说教层面,很难真正的做到打动人心,取得的效果还十分有限。

2021 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性贫困得到解决,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脱贫的实现也标志着高校资助的重心需要从“扶困”向“扶志”转移,这对资助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使物质补助和精神提升有效结合;使解决生活实际困难与解决思想困惑有效结合;使资助学生与受助学生反哺社会有效结合,最终形成“解困促育人、育人促成才、成才促反哺社会”的良性循环。

(二)资助育人工作存在“问题矫正”的倾向

自媒体时代各种心灵鸡汤、伪心理学打着不同心理学流派的旗号为求点击率,利用“原生家庭”的概念催生出大量博人眼球的文章,一时间原生家庭仿佛成了原罪,成为一个人心理问题或性格缺陷的最好挡箭牌。理论上而言,个体成长过程中物质的匮乏、眼界的狭窄、缺乏积极的引导等因素,会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增大,例如焦虑抑郁、自卑、人际交往能力弱、主观幸福感偏低、应对和防御方式偏消极等心理问题。但是如果过度强调和关注这些问题,会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容易使其对号入座。心理学研究证实,当人们接收到的负面信息超过全部信息的百分之十的时候,人们的想法就会向负面转移,这是人的心理从生物演化中经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自然心理反应。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的重心倾向于关注困难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而对他们发展潜能的开发和积极心态的培养关注不够,因此容易形成重视问题矫正、忽视潜能开发,资助育人工作整体上呈现出“问题矫正”的倾向。

三、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2017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中明确指出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3]如果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应用到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中,通过对学生积极思维方式的养成,促进其能力上、情感上、人格上的全面发展,最终形成“从解困促育人、育人促成才、成才促反哺社会”的良性循环。

(一)注重学生积极思维的培养和个体潜能的开发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积极思维是指创建一个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正如人们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一样,心理学上也可以通过提高心理免疫力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教育者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帮助学生产生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提高心理免疫力阻止心理问题的产生。

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与潜质,而不是一味关注甚至放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理论上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物质匮乏的环境恶劣以及原生家庭不得当的教养方式会导致一个人出现低自尊、主观幸福感低、人际交往能力差、应对和防御方式偏消极等问题的概率大大增加甚至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但是作为教育者不应该只关注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而是应尽可能的在问题爆发之前,去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发掘自身长处,培养其用积极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看待家庭、看待社会,正确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经历过的以及正在经历的困难与挫折。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滋养其心灵,启迪其智慧,启发他们做对自己人生有意义的事。

(二)建立“扶困”与“扶志”相结合的助困体系

高校资助工作中,给予家庭贫困学生物质上的帮助解决其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仅仅是资助工作的手段。给予其思想上的引导、精神上的鼓励、扩大其眼界提高其格局,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才是资助育人的真正目的,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全方位育人格局。

首先,全方位助困体系要求在助困内容上有所拓展,以往的资助工作将重心放在奖、勤、助、贷上。资助工作中困难生认定、奖助学金评选等事务性工作耗费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而思想引导、心理辅导仅作为资助的辅助内容开展。全方位的资助工作需要平衡助困和育人两方面,并且逐渐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走出来,从以“扶困”为主转化为“扶智”加“扶志”为主。其次,全方位助困体系应以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道德觉悟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作为资助工作的根本目标。高校资助工作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缓解物质生活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从学生内心的实际需求出发,倾听他们的心声,形成双向互动的良好局面。帮助有困惑的学生调整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思维方式,让受助学生充分实现自我认知,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通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培养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创新创业课程以及广泛的阅读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伴随着自身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逐渐提升自信心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从而实现自我解惑,自我解困,自我实现。最后,学校需要为困难生积极搭建各类实习实践以及就业平台,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应用,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

(三)结合积极心理学开展育人工作

第一,融合积极心理学理念,促进育人理念的先进性。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科学的教育观念融入到高校资助育人理念中去,实现育人理念的更新与升级。首先资助育人工作要摆脱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重点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知学生所知、想学生所想,和他们成为知心朋友,让学生愿意主动和老师沟通、倾诉,从而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加以积极的引导,促进其健康和谐的发展。对于仍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而言说教式、惩戒式的教育模式不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更易激起其逆反心理,如果一味对学生进行说教,最终会影响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资助育人要培养困难生积极的人生观和积极的思维模式。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自我探索、自我反省与自我悦纳。

其次,要开发学生的主观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的内在潜力得以充分开发。作为教育者自身要拥有积极的人格特质,用积极向上的视角发掘学生的特长和优秀品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活意义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创造价值,享受生活。

再次,教育者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积极心理学强调提高心理免疫能力有助于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积极心理学倡导增强学生自我的心理防御能力,通过开发自我的潜能、寻找自身的兴趣、树立自我的信心来替代传统的问题修正,从而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研究表明一些潜在的、未被感知的积极品质能够帮助个体在遭遇极度重创、痛苦时候支撑他们度过人生难关,换言之一个拥有积极人格特质的人也能够拥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二,融合积极心理学内容,促进育人内容的科学性。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拥有潜在的能力与可塑性,要找到其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首先,要培养困难生积极的认知方式。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即便是旁人眼中的人生赢家其背后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挫折与困苦,在挫折困难面前有的人选择认命,有的人怨天尤人而有的人却越挫越勇,面对困难的态度不同结果也会不同。另外,同样一件事情人的痛苦程度也会有所区别,这取决于个体对于痛苦的认知。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认为:乐观不是普遍的人格特质,而是一种解释风格,乐观的人把消极事件或体验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和特殊的因素,悲观的人则把消极事件或体验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普遍的因素。资助育人工作中,教育者要帮助困难生分清外因与内因。家庭经济困难是外因,困难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走进大学校园学习生活,这是由自身努力、坚毅、聪慧等内因决定的。教育者要注重对困难生的希望教育,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势并且在实践中将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同时也要重视对困难生利他主义情感的培养,在个体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认识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可依赖的,就会产生自豪、喜悦、爱等情绪,加强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可以使其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第三,融合积极心理学方法,促进育人实践的可行性。融合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建立积极的组织系统促进育人实践的可行性。首先是家庭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虽然每个人都无法改变和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通过教育和疏导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能够给自己客观的、理性的评价,也能够更加包容理解他人,让他们和曾经的不愉快体验握手言和。其次,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应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与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的载体,对学生的影响意义深远。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将校风建设、学风建设、教风建设、文化宣传等有效结合,营造积极向上又使人心理舒适的文化氛围。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心理学资助个体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