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伟
(亳州学院教育系,安徽 亳州 236800)
在劳动教育政策引领下,我国大学劳动教育课程已有序展开,大学劳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也在不断加强,尽管日常性劳动、公益性劳动与生产性劳动的框架相似,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同高校在育人目标、具体内容与活动方式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背后在于支撑劳动教育的观念有所不同,致使大学劳动教育在技能培养和价值取向与习惯养成上有所侧重。如何提升大学劳动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充分把握劳动教育原初的价值追求与新时代价值定位,通过对大学劳动教育历史嬗变的逻辑透视,明确其促进人的自由自觉劳动新人培养的树德功能。在价值澄清基础上,改进劳动教育,通过理论诠释引领大学生的理想情怀,通过实践磨砺内化大学生的社会规范,通过文化熏染启迪大学生的生命自觉。
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同不同时期劳动教育的功能取向有关。如对生产劳动存在窄、中、宽不同理解,[1]有时突出为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有时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有时凸显其实践能力与创新性走向。[2]因而,准确理解劳动教育功能取向的历史沿革,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与劳动教育理论精髓,深刻把握劳动教育人的解放取向至关重要。
古代社会,劳动与教育处于对立状态,劳动只是人的身份标签。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强调理论沉思,重视社会道德、政治活动,开创了西方思想史崇尚理论研究、理性思维的源远流长的传统。[3]柏拉图在理想国的构想中,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4]128奴隶不属于以上三个等级,只是会说话的劳动工具,其他作为自由人身份分工也是明确的。亚里士多德将人类活动划分为沉思、实践与制作三种类型,将制作看成是受制于自身之外的目的,属于低级活动。进入中世纪,僧侣成为唯一能够接受教育的阶层。这就决定了劳动成为体力劳动的标签,劳动者从事的工作属于低下劳动,劳动被蔑视,被淡化,甚至被污名化,淹没在特权与贵族的教育中,劳动者也就不需要单独纳入教育范畴。中国古代,学在官府,以吏为师,教育者通常不从事体力劳动,教育的阶级性与特权性极为明显,形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封建等级文化。由此孕育了劳动一词的原初内涵,即含有奴仆的意思,用于特指奴仆所从事的活动。
近代以来,劳动作为财富的渊源,劳动教育逐步由经济功能向育人功能转向。亚当·斯密研究了社会分工与社会财富增长进程,提出受原初人们基于自利就已存在的契约与交易等交换能力驱动,社会分工逐渐出现,这种更为专注、更精细的分工,不仅生产出满足个人的需要产品,还会富余出大量可供出售的产品。而交换之所以能够持续进行下去,是依据人们生产商品时所投入的劳动,劳动是所有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单是在两种不同的工作上所花费的时间,并不总是能确定这种比例。工作时所忍受的不同程度的艰苦,以及所运用的不同程度的智巧也必须考虑到。”[5]35当物物交易停止进行,每一种具体商品通过货币进行交换,不断积累与扩大社会财富,这里斯密只是通过农业、工业与贸易经济运行分析,为资本主义大生产提出了自由市场理论,但却把劳动作为财富的真实来源呈现在世人面前。莫尔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认为“合作公社制度下的社会生活要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消灭三者差别,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6]22马克思进一步区分了劳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概念,不仅揭示了工人是商品价值的真正创造者,而且通过剩余价值理论阐释了资本家所谓利润背后的真实来源。可以说,劳动不仅是整个人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的新价值(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即作为独立的、与活动相交换的价值,作为资本而同活劳动相对立的价值,是劳动的产品。[7]99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者观点基础上,马克思指出每一个人仅隶属于某一个生产部门,结果是“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工人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对象,但现在这个生命已不再属于他而属于对象了。”[8]48未来社会需要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教育将使人摆脱分工造成的片面性。“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9]556-557在此基础上,列宁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一步强调,“没有年青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10]413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谈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既是对当时普遍存在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批判,也是为突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桎梏,实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大生产日益加剧,劳动教育人的解放功能日益凸显。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思想渊源,黄炎培曾告诫青年求学非以自娱,人生必须服务,要将一切职业平等化,提出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推崇作工自养,认为这才是人类最高尚、最光明的生活。[11]陶行知强调人间有劳力者、劳心者、劳心者兼劳力者,只要把这三种人都化为在劳力上劳心的人,就可以实现思想之极乐世界。[12]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从建国初期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到新时代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劳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长期坚守的政策。当前劳动日益多样化、复杂性、智能化,在具体教劳结合的操作层面,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具体方案,只能从哲学层面领悟教劳结合的指导意义。换言之,我们应主要回归人的本质,以及消解“劳动异化”,实现“人的劳动”和“劳动中人”的彻底解放的角度,[13]428探索劳动教育的德性功能及其解决方案。
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论述以及教劳结合的着力点来看,劳动教育不仅具有重要的工具性价值,还使个人获得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等精神财富。正是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14]162可以说,劳动教育成为共产主义社会图景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路径,既是未来理想社会的目的,即在生产劳动中成为自由的人,也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唯一路径。因此,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在于确立劳动价值观,[15]以“劳”树“德”起着牵引功能,成为新时代育人的鲜亮底色。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活动,而劳动要能够真正成为确证人的本质的自由、成为自觉自由的活动,需要消灭私有财产和旧式分工。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仍然需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挥市场的力量与作用,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激活资本增值功能,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但是,资本的天性会逐渐显露出来,“强资本弱劳动格局,直接决定了资本在分配制度中的强势地位,劳动者或人力资本无法获得与自己劳动价值相当的劳动报酬。”[16]特别是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劳资关系具有不对等性,个人缺乏话语权,处于分配劣势地位,劳动尚未成为一种自觉自由的活动。当前,需要加强劳动教育中事关“国之大者”的领悟与判断,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价值意义。
在劳动教育的“国之大者”上,首先,要明确大学劳动教育方向,深刻把握劳动教育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性质。劳动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劳动的功能不同,劳动教育的性质各异,甚至有着质的差别。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基础上,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开辟了新的道路,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劳动教育最根本的方面。其次,明确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自觉劳动。正如邓小平所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是改造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是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17]因此,这里的劳动是逐步克服资本对劳动的压榨以及人与劳动的分离状况,最终走向人的全面而自由自觉的劳动。再次,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的过渡性。社会主义劳动的终极目标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当前生产力还不发达的状态下,进一步澄清只要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领导下,衷心拥护“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深刻领悟劳动的“四最”内涵,就能够不断克服劳动存在的弊端,为未来社会创造更为充裕的财富。
社会主义初步阶段的劳动具有不充分与不完备特性。体现在工人待遇上,部分中小企业不落实劳动法要求,劳动保障水平较低。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方面,拖欠现象时有发生,为此而产生的农民工信访案件较多。体现在市场价格上,一些大企业利用资本优势,漠视法律法规,趋向于生产垄断与交易垄断,直至实现价格垄断,包括在疫情时期部分商户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表现在市场交易上,有的通过黑社会性质活动,利用强力、权力以及地域优势,强迫商品交易,使部分商品失去自愿交易规则,获取商品高额利润。同时,一些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仅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而且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败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需要通过这些案例加大劳动教育力度,使新时代大学生深刻体悟公共生活中的劳动伦理。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回归劳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公德功能。首先是处理好劳动关系中的依赖性。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明白正是分工使人专注于社会生产的某一种环节或某一个方面,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社会的财富,使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共生共荣。特别是在当前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WTO 贸易规则面临着霸权挑战,国际市场中的劳动依存度被人为解构与降低,最终带来全球生产与消费的市场衰退。这充分表明,随着分工日益加剧,国际社会的依存度理应呈上升趋势而不是下降,是走向和谐而不是无序竞争。其次是处理好劳动关系中的自由性。通过理论解读,让学生清楚自近代以来,虽已打破了人与人之间自古形成的隶属关系,人与人之间已搭建了相互承诺与相互尊重的文明框架。这种自由既是对人性认知的提升,把自由作为人的自然权力,也是市场活跃与经济繁荣的保障。因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自由自觉的生产必然在当代社会主义法治中体现出来,让学生认识到自由不仅是作为人的尊严的前提,也是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的根基。最后是处理好劳动关系中的公平性。人的独立与自由决定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交往的公平性,如果没有法治保障,自由就会被滥用,社会交往的公平公正伦理也难以持续。通过劳动教育,让大学生明了相互依存、自由自觉以及公平公正的重要性,厚植未来生产生活的公共伦理。
在通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大学生对于劳动的诚信、享受、创新等品德至关重要。在诚信方面,社会生产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强迫交易、市场垄断以及假冒伪劣等不良现象,同人的文化素养密不可分,因为人的行为选择映射了人的真实内心,内在诚信度理应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核心素养。在享受方面,由于劳动是人们生存生活的基本条件,只有在日常劳动中感受到了幸福,劳动才能成为一种享受,这也是劳动本真追求。今天的劳动仍然带有一定的压迫性和谋生性,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错误劳动价值观大行其道,社会关系全面物化,从而大大降低了劳动的幸福感和享受感。[18]没有对劳动美的认知与体验,也就没有生产生活的幸福与享受。在创新性方面,大学是一个基于学科专业的学术组织,高等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主要指涉高深知识的应用和转化,侧重于通过劳动教育加强高等教育与外部工作世界之间的桥梁,[19]创新性劳动是大学最明显的实践活动特征。当前,劳动教育从课程体系设计与行为投入上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社会实践浅表化,将专业实习或暑期社会实践视为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场地不足,[20]学生对创造性劳动认可度较高,但实际参与度不高,[21]大学劳动教育创新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内化人的诚信方面,让学生理解诚信所内涵的不自欺以及不欺人的原初意义,懂得诚信属于人的内在品质,是衡量人之为人的价值尺度。如果离开了人的自我承诺与主动践行,那么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必然会于无人处私利萌生,甚至铤而走险,理想人设必然会最终塌陷,使自己落入内外有别的尴尬境地。在促进人的享受方面,正如马克思指出,劳动不仅是一种谋生的需要,更是人称之为人的本质需要。[22]30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理解并感受到作为人的类本质,劳动不仅提供物质享用基础,而且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促进了人的智慧提升,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从而感受自然的生命律动,体会人间的厚意真情,体验自主自由的价值意义。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减少了人的体力,将人类原初带有危险性与单调乏味的劳动折磨中解放出来,逐渐摆脱资本对人的劳动的统治,进而克服劳动的“异化”可能,真正使劳动最终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变成人们真正的享受性活动。在推动人的创新性方面,创造性劳动是大学劳动教育的显著特征,[23]在开展日常性劳动、服务性劳动与生产性劳动基础上,重点体现大学阶段学生专业学习的现实特点,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充分展现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呈现大学生高品质劳动特点。
基于劳动、尤其是物质生产劳动作为人类社会最主要的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显著优势,是扎根中国大办教育的本质要求。[24]其在人才培养上所承载的特殊使命要求切实转变大学劳动教育的边缘化角色,彰显大学劳动教育的树德功能。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劳动教育首先应从思想澄清开始,使大学生形成关于劳动与劳动教育系统的理论认知,用科学的理论引领学生的价值取向。一是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阐释功能,利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业优势,就有关劳动与劳动教育科学论述进行系统研究,对劳动及其价值论述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对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功用进行深度分析。根据不同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专题教学与交互印证,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中对有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一节内容,应该进行系统拓展与延伸,涉及:一是劳动观点的历史沿革,包括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劳动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劳动观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三次飞跃中有关劳动的观点;二是劳动教育价值与功用,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三次飞跃中有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三是有关劳动与劳动教育最新研究进展,从而对劳动与劳动教育进行系统而全面总结分析。与此同时,其他各门课程所蕴含的劳动与劳动教育思想同时发力,如《近现代史纲要》中有关革命战争及建国初期我国劳动法实践、《思想道德与法治》中有关工匠精神、创新性品德以及劳动权益的法治保障等作为人的德性养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有关劳动及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等,丰富劳动教育的适用情境,增强劳动教育理论生命力。
二是其他课程的德性引导。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其他课程也蕴含了同劳动有关的内容,如师范类专业中《教育学》作为必修课目,设有教育目的专章,其中必然涉及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关联,需要同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进行沟通,并在教育目的历史变迁中,把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解释清楚。其他相关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中,涉及到未来职业伦理问题,未来生活所可能面临职业意义、职业使命与职业操守等需要专业教育中加以教学。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根本,专业的职业走向如果离开了学校教育引导,就会偏离未来人才培养方向的根本性问题,而价值取向偏差就会在职业工作中如就如何处理好诚信、互助与创新等问题终将误入歧途。因而,作为融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劳动教育,在通识教育中悦纳劳动教育功能、在专业发展中信守职业伦理。
在形成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之后,劳动教育重心放置在实践活动的课程安排与活动层面。已有劳动教育课程安排,出现了“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还有在试卷上考劳动的弄虚作假或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现象,”[25]这一现象亟待改变。观念要想转化成自觉的行动,需要情感的参与与意志努力,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劳动教育意识强化、情感稳固与意志塑造至关重要。从理论的来源以及实践能力提升来看,以实践为逻辑基点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是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26]在大学劳动教育的形式维度上,大学劳动教育是通过劳动的教育,重在引导学生接受劳动锻炼,提升全面素质。[24]在形式维度、内容维度与目标维度上,劳动实践最为关键,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包括技能在内的认知、情感与价值观素养。
大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有自身的独特性,主要包括两大类型,一是在公共层面,包括日常性劳动、公益性劳动与生产性劳动。考虑到不同阶段的年龄特征,着力克服形式化的劳动教育现象,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热情与劳动愿望,公共层面需要在内容上调适,打破以往大学宿舍、班级卫生与校园绿化劳动事项的外包模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劳动的不易以及应尽的社会责任。在公益性劳动上,充分利用双休日与寒暑假,深入社区,对接不同困难群体,从公益劳动中感受他人的困苦与艰难,不断形成公共生活的同情、友爱与互助伦理。在生产性劳动中,由传统以城市为中心转向服务乡村,通过真实的生产劳动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与尊重劳动成果的品德。三种劳动中,生产性劳动直接通向工作世界,连通着未来学生可能面向的工作场景,具有直接性与现实性,是劳动教育的根本与主体。与此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作用。二是在专业层面,除了三大劳动实践活动形式外,大学组织特性决定了大学劳动教育要融入专业知识与技能,把创新同三大实践活动相结合,切实提升当代大学生创新品格。
大学劳动观念形成与习惯养成,还需要借助文化的形象感知与艺术的精神熏陶,发挥文化潜课程功能,使学生在文化浸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德性影响。一是创设校园劳动的文化情境。促进校园文化的主体全部参与到校园场景的劳动中,在教师主体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特殊节日形成良好劳动氛围,如每年植树节活动,以院系和部门为单位,分区划片,形成常态化的植树活动习惯;减少第三方服务的内容,实现教职工日常生活的自主服务。同时,利用学校的舆论阵地,在“五一”劳动节、教师节等时段,宣传本单位的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充分挖掘代表教职工动人事迹,借助网络媒体与宣传橱窗的推介,展示各个岗位辛勤耕耘、精心劳作优秀案例,在广大师生中形成崇尚劳动、精细劳动、创新劳动的文化环境。体现在学生主体上,发挥学生自治组织的功能,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主设计,利用自媒体优势,把学生在日常性劳动、社区劳动与生产性劳动的经典事例,进行长时间全时空的宣传,营造学生的劳动自觉与诚信品质。
二是开展校园劳动的艺术创作。除了常态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与情境创设,形成浓郁的大学劳动教育文化环境外,还需要运用更为诗意的方法,让劳动教育走进大学生内心世界,形成大学生对于劳动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崇尚劳动的内在冲动。艺术创作是更高层次的文化活动,也是升华大学劳动教育有效手段。劳动教育艺术创作就是把劳动教育实践中已有典型事件、故事与人物进行艺术加工,通过喜闻乐见艺术形式,如相声、小品、舞蹈等舞台剧展现出来,注重把生产劳动一线中的杰出人物与学生身边的人物联系在一起,既要发挥全国劳模的感染力,又要增强身边劳动者的影响力,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事关每个人的生存发展,事关每个人的生命尊严。通过舞台形象的沉浸思考,既感受劳动的崇高与伟大,又感受到劳动的自由与幸福,为成为一个自由自觉、身心统一、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素质劳动者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