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翀
(国电投南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南 南阳 473111)
国有企业成本控制是指国有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发展计划,运用科学的经营方法,有效控制经营成本,以保证自身持续发展。在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要详细、准确和清楚地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这样才能明确发展计划和发展方向。因此,必须加强对成本控制体系的科学、规范和系统化建设,使之成为成本可控、效率最高的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使用的是粗放型的成本管理方式,即财务人员根据材料采购发票、人工记录、制造费用表等原始单据,将材料采购费用、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全部纳入生产成本。这就使得一些不合理、不必要甚至是虚假的成本也被纳入生产总成本,造成了资源浪费。实行成本控制,可以比较、分析企业生产和运营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消除不合理、不必要、虚假的费用,从而反映企业真实利益,实现最优配置,提高经营效益[1]。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要以营利为先决条件,而成本核算的精确度会对企业的业绩产生影响。通过精细的成本控制,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费用,能使成本会计的结果反映企业的实际成本。同时,可以通过跟踪无效成本的成因,找到问题的根源,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为公司的发展和决策提供有用的参考。
以某A 国企为例,其主要从四个方面优化成本管理,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模拟市场结算,使其从内部定价转向市场定价。确定内部结算定价的原则和方法,如从外部采购原材料、半成品等,应参考预估的市场价格,预测行业趋势;针对辅助物料,在内部结算时,考虑到其品种和规格繁多且十分复杂,通常由财务部门按市价决定,再由供应部门修改,最终报请财务部门审批。
按照公司的总体运营目标,为各分厂制定目标成本指标,由各分厂细化分解各部门下达的各项费用指标,按照各费用组成要素逐项分解落实。纵向到车间、工段、班组、岗位乃至个人,横向划分到各个主管部门,如生产科、供应科、设备动力科等,实现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控制成本[2]。
根据制定的奖惩措施,考评各二级厂、专业处室,以质量、产量、消耗、品种、成本、利润、安全等指标的实现或完成情况等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
采用这种管理方式使企业各级领导、员工的思想观念,还有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都发生了变化。对生产、半成品、原料、能源、劳务、资产等多种物流的价值形式的投入,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基础性工作。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企业要正常运转,就需要建立一个标准体系。许多国有企业在实际生产运营中,成本管理缺少自主权,需要依靠上级公司的督促,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依赖,长期依靠上级公司的管理,使得成本管理的模式整体僵化和固化。
同时,成本管理对国有企业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管理体系,一些国有企业采取了积极措施来推动自身管理发展,但成效不尽如人意,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企业将成本预算指标直接分配给各部门,明确了它们的具体支出数据,而各部门只能在一定的限额内进行分解和编制,使得预算与实际存在极大的偏差,缺乏可执行性,导致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3]。
许多企业的成本管理者仍使用原来的成本管理方式,认为其能够满足企业的外部回报需求,使得成本管理工作很难开展。部分国有企业只是照搬其他公司的成本管理措施,并没有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导致企业成本管理不符合实际,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涵盖了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与全体工作人员,因此需要建立全面、系统的成本控制体系。当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不断创新,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手段愈发成熟,包括信息发布、信息存储、数据统计等,为国有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国有企业在控制成本的过程中,没有采用行之有效的、先进的控制方法,很多国有企业的管理思想比较落后,往往采用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既满足不了现代国有企业发展需要,又会使国有企业管理面临严重的经营危机,不利于国有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很多国有企业缺少相关的考核制度,难以有效界定成本控制的责任,很多具体的成本控制工作没有部门或个人来承担。企业缺少清晰的成本管理追究机制,员工没有形成成本节约意识。对许多国有企业来说,成本指标只是一个形式上的数字,成本管理工作与个人发展无关,也与员工的薪酬福利无关。这导致员工对成本管理缺乏热情,无法从根本上完善成本控制和考核。
首先,一个良好的成本控制体系,需要涉及国有企业的各个部门,按照生产流程、经营环节细分成本、费用指标,逐级分解到人。因此,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成本管理部门,划分成本管理工作,保证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目标。
其次,要规范成本管理流程,加强精细化成本管理。改进现行的成本管理机制和制度,以适应精细化成本管理的需要;在现行的成本管理机制和制度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情况下,应该建立全新的成本管理机制,淘汰旧的,使之与企业未来的发展相适应。由于精细化成本管理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要齐心协力、加强交流。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明确规定沟通与协调的程序与职责。对涉及生产、运营各阶段的管理程序,要设置工作标准,明确分工与责任,避免在工作中出现由于职责划分不明确而互相推诿的问题,影响企业的整体成本控制。同时,要实施标准化的评估管理,对可控费用的使用进行全过程监控,及时进行比较和评估,控制到位,降低成本[4]。
最后,为了保证成本管理的正确性,必须建立相应的内部监督机制。内部审计机构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监督与检查各部门、各员工的工作流程。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正、上报;工作规范和责任不清楚,要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尽快完善规范和职责,解决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要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增强成本控制意识,意识决定行动。
第一,提高企业员工对成本控制的重视度,增强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做好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要求各部门共同努力,要让企业全体员工都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
第二,企业员工应该加强对有关成本管理的业务知识的学习。国有企业可以通过邀请有经验的资深专家来讲课,加深全体员工对成本管理的认知,从而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整体水平。同时企业应该树立科学的成本控制观,让员工通过参与日常经营活动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加强成本控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成本控制观念,学会节约。要通过责任评估和奖惩机制,打造一个良好的成本控制环境。
第三,要强化员工监督意识,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与监督管理能力,采取相应的措施。国有企业要建立规范化、专业化的成本控制管理制度,规范成本管理的具体步骤与内容,把成本控制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而使成本控制系统更加专业化[5]。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必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经营效率和精确度。国有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适当开展信息技术基础建设,并重视人才培训。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从行业获取更多的相关数据,并将历年成本会计信息汇总到数据库中。通过横向、纵向的数据对比,找出生产和运营中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基于成本数据库的构建,深入分析成本管理数据,运用各种分析手段,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企业必须依托项目管理体系,根据项目类别(勘测设计、总承包、科研项目等)、项目状态(新签未生效、新签已执行、结转、开发中等),搭建项目全成本管理平台,实现项目收入和成本费用的归集,规范收付款管理;对项目的详细程度、编制方法等进行单独设计;搭建以业务为基础的项目成本费用管控平台,并通过积累项目成本核算数据,形成定额体系,为承接新项目提供评估数据参考;围绕项目预算的实施(合同管理、合同付款情况、项目贷款、出差报销、费用报销等),设计预算执行控制模块,通过控制项目审批,及时准确地获取项目预算的详细信息;采用生产运营管理系统接口,实现各项目间数据的分配、积累与共享。另外,还可以利用辅助注册的功能,对其他需要分摊到项目中的成本支出进行分类,并利用该系统完成项目的成本核算。提高预算准确性,加强过程控制,建立完整的项目分析评价体系,在集团内全面推广、应用,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要采用以企业战略规划为起点,以成本测算、采购执行、项目执行、项目分析为平台,以绩效考核为手段的闭环管理模式。通过分解、细化项目的收入、成本、费用,并结合各项定额、标准的控制,对项目运营实施全过程、全业务精细化管控,包括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考评和调整。通过项目执行、项目成本分析,提炼出项目成本定额标准,通过定额标准建立成本测算模型,指导项目报价,完善项目执行,从而大大提升企业运营质量及经济效益,让企业走上专业、高效、良性的发展之路。
国有企业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配套系统,对成本进行细化,并将成本控制的范围与成本的划分相结合。成本评估系统以成本为核心,包括订单管理、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等。生产订单的变动、生产工艺的调整、产品质量的控制与弥补、生产工期的变化等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都应纳入成本的评估与评价[6]。
1.实施动态的成本管理
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过程的及时性、单据的完整性以及数据的准确性,从而达到实时控制、考核和评价成本管理过程的目的。要对企业成本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及时预警、解决问题,减少资源浪费。要严格控制费用计算、凭证流动,使成本的基本资料更加贴近实际,责任部门要及时准确地进行成本汇总与分配。同时,要完善考核方法,国有企业要认真研究现有的绩效评估考核方法,全面系统分析员工的建议和现行的考核方法,并将其与员工薪酬相结合,建立一套完整的成本考核制度。
2.落实考核制度
建立成本管理反馈机制,完善考核体系,确保考核落地落实。国有企业要建立由企业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绩效考评领导小组,管理、汇总、评估各部门的业务数据,保证各项工作按时完成,保证成本管理工作各个环节得到有效落实。奖惩机制不能流于表面,考核结果要全面、客观、准确,能反映实际情况。要针对考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纠错机制,保障考核工作顺利开展。
国有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获得更高的效益与更大的发展,必须合理控制成本,对各个经营环节加以控制。同时,国有企业必须正视成本控制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多个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优化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强化企业成本控制意识、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完善企业考核评价方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