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困境、应对及展望

2023-04-06 10:50:08杨婷
经营者 2023年1期
关键词:债务人账款情况

杨婷

(昆明捷程桩工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昆明 650217)

一、前言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开展商品销售、提供劳务等生产经营过程中,向购买方、接受劳务方收取的款项。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多数企业希望通过现销的方式尽快回笼资金,但就目前外部市场环境来看,企业间竞争压力急剧上升,多数企业为了确保市场占有量和原有销售渠道带来的高效益,不得不选择赊销的经营模式。

在此种经营模式下,企业的应收账款急剧增加,给原本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风险。由此可见,应收账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运营过程中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展开探索。

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对企业造成的危害

应收账款对企业运营具有双面影响。一方面,企业通过应收账款能够提高企业产品的销售额,进一步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若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出现了管理不善等情况,就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

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会大量占用己方企业的流动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无法动用这部分流动资金,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企业的资金周转难度,进而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二)夸大经营成果,虚增资产

我国权责发生制明确规定,双方企业的交易实现是通过收入确认时间来确定,而不是通过货款到账时间来确定。在此种机制的作用下,应收账款的存在不仅会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收入,还会夸大企业的经营成果,甚至会出现企业存在盈利但无可用资金的问题。

同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应收账款往往记录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由于应收账款的款项收回时间存在不确定性,与企业的实际资产相比,企业明面上的资产会出现增大等情况,但这种资产的增大本质上是一种虚增,会出现夸大经营成果、虚增资产等问题。

(三)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及管理成本

根据权责发生制可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旦确认收入,就要按照国家法律相关规定缴纳相应税款。在应收账款存在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垫付与之相关的各类税款,这就会在无形中减少企业的现金流入,增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现金流出。

同时,随着应收账款的不断增加,企业不得不对客户开展相应的背调工作,因此企业会增加一笔背调费用和催收账款费用。背调和催收账款又要指派专职的工作人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四)产生坏账损失

由于付款方违约,应收账款无法在正常的回收时间内回收,进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被称为坏账损失。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越大,就越容易出现坏账,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甚至会使企业面临破产危机。

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困境

笔者深入实地,对云南省100家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深入分析这些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面临的困境,具体如下。

(一)赊销合同签订前对债务人的财务信息搜集力度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在云南省100家企业中,有50%以上的企业在签订赊销合同前,未对债务人展开背调工作,在不了解债务人财务状况、信誉状况的情况下就签订了赊销合同。同时,这些企业在与新的债务人签订赊销合同的过程中,并未要求债务人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税务缴纳信息、银行贷款信息等,甚至不需要提供单位所在的真实地址,未留下债务人的联系方式,也未设定相应的债务人信用考核期间,针对新债务人的考察往往以其他企业的口碑为主。

此外,这些企业在与老客户再次签订赊销合同的过程中,也未对老客户的企业实际运营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人员变更等情况进行调查,仅仅凭借之前对老客户的印象签订赊销合同。由此可见,赊销合同签订前对债务人的各方面信息搜集力度不足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

(二)赊销合同签订及审核欠缺

赊销合同签订及审核欠缺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面临的又一困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对赊销的审核并不严格。在云南省100家企业中,有45%以上的企业存在这一问题。这类企业针对老客户进行赊销时,不需要主管领导审核与签字,仅仅由销售人员签字、盖章即可;针对新客户进行赊销时,销售人员为赚取更多的提成,未对新客户的背景、财务状况展开调查,就向主管部门领导虚假报告新客户的财务情况。

二是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存在赊销合同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在云南省100家企业中,95%以上的企业存在这类问题,合同中仅有己方的账户信息,并未体现债务人的账户信息。

(三)应收账款催收程序保守

应收账款催收程序保守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困境之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企业领导在应收账款催收过程中,存在错误且保守的观念。在云南省100家企业中,85%以上的企业存在这种问题。客户并未按照规定时间还款,易出现逾期行为,企业领导认为客户出现逾期行为的原因只是现阶段客户公司出现了资金周转问题,一旦资金周转问题解决了,客户就会在第一时间还款。正是由于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许多企业错过了最佳的催账时机。

第二,企业的应收账款催收程序过于保守。在云南省100家企业中,80%以上的企业采用传统的催收程序,即在客户还款逾期后,最先采用电话形式开展催收工作,电话催收无果后,指派专职人员上门开展催收工作,若上门催收无果,则会走法律程序对客户进行催收。

(四)无法较好地应用法律程序解决逾期未收款情况

通常情况下,当企业与债务人之间发生债务纠纷时,可以采用两种形式解决问题。一种是向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另一种是民事诉讼。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多数企业在与债务人发生债务纠纷后会采取第二种手段。在企业实际的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企业通常无法较好地积极利用法律手段解决拖欠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在云南省100家企业中,25%以上的企业在向法院提出保全债务人资产的申请时,无法拿出足够的担保金,导致企业错过了保全债务人资产的最佳时机。

第二,70%以上的企业在向法院申请保全债务人财产时,无法提供准确且详细的债务人财务线索。如不能准确提供债务人房产的地理位置、车辆的具体停放地点等。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最终导致法院无法保全债务人资产。

五、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对策

(一)签订赊销合同前,加强对债务人财务信息的搜集

在签订赊销合同前,企业可以通过两种手段加强对债务人财务信息的搜集。

一是企业应利用外部评估信息,及时了解债务人情况[1]。首先,可利用现行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债务人的财务信息,在该系统中,企业应完善各项信息,包括从业人数、资产情况、负债情况、总收入等。同时,在该系统中,企业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对企业的资产情况进行公示。这就表明,企业在签订赊销合同前,可要求债务人给予企业查询债务人公司资产状况的权限,企业可通过该系统全面了解债务人的资产状况。

其次,企业可以通过我国最高人民法院被执行人的公示平台查询债务人是否在公示名单上,是否存在恶意欠款、逾期等情况。

最后,企业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中记录的企业信息了解债务人的财务信息与资产情况。

二是企业在开展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应加大内部监测力度,应用内部监测获取债务人财务信息[2]。针对新客户,应严格遵循应收账款管理程序,即企业在与新客户的交易过程中,前三笔交易不采用赊销模式,并以此作为新客户信用考察的主要形式。

在赊销前,企业应要求债务人按照规定提供债务人企业的基本情况,并了解债务人的供货商情况,从债务人供货商口中了解企业的信誉情况。同时,企业应要求债务人提供公司地址、人数、税务缴纳单据等信息。在赊销合同签订过程中,企业负责人应依据调查的真实情况和赊销的标准决定是否对该债务人开展赊销。

针对老客户,企业在开展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应定期走访,重视老客户生产运行中的异常情况。若老客户存在人员频繁变动、采购量急剧变化等情况,应停止对老客户进行再次赊销。

(二)加强对赊销合同签订及审核管理

企业应从两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对赊销合同签订及审核的管理。

第一,企业在开展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赊销合同内容,确保赊销合同的完整性。在合同内容中,不仅要体现公司账户,还要注明债务人账户,包括债务人开户银行、卡号等信息。作为卖方的企业在赊销合同内容的编写中要更加谨慎,以此确保自身利益不会受到威胁[3]。

同时,卖方企业在赊销合同内容的编写中还要增加对违约金数额的规定。在云南省100家企业中,5%左右的企业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违约金数额,具体规定为:债务人若存在逾期还款情况,应按照银行同类型贷款利率的4倍作为违约金。事实证明,在云南省100家企业中,5%左右的企业由于存在高额的违约金规定,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并未出现债务人逾期还款情况。

第二,严格审核赊销合同内容。卖方企业的法务人员应首先对合同内容进行审核,仔细审核合同是否存在与相关法律规定不相符的内容,并审核合同中是否存在漏洞。主管部门领导在审核过程中应严格坚守赊销底线,对于未通过信用考察期的客户,坚决不予赊销。

(三)强化应收账款催收漏洞防范

企业在开展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须不断强化对应收账款催收漏洞的防范工作。一方面,企业应重视对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对债务人的信用管理工作。在云南省100家企业中,10家企业在应收账款催收过程中聘请了专业的催收人员,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弥补现阶段企业应收账款的催收漏洞,但是长久下去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因此,企业应对债务人开展信用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可设置专职的信用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应收账款催收人员定期对债务人开展调查工作,了解债务人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评估债务人企业的信用情况,弥补企业应收账款的催收漏洞[4]。

(四)积极利用法律程序解决拖欠款

首先,企业应准备保障金或保障抵押物。通常情况下,保障金为保全金额的30%,企业与债务人之间出现债务纠纷时,企业为保全债务人资产,应将保障金打入法院的账户中。若企业没有足够的保障金,也可将企业所有的不动产作为抵押。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抵押不动产时要为法院提供不动产的产权证明。

其次,企业在与债务人签订赊销合同时,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债务担保,以此避免债务人拖欠款项[5]。

最后,企业与债务人发生债务纠纷时,若企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就应与法官沟通,明确有力的证据才是债权人能够胜诉的重要依据。企业为尽快收回欠款,在强制执行过程中,须全力配合法官工作,以此确保款项能够被追回[6]。

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展望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再加上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上述对策的作用下,我国各类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必将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应收账款合同内容的编写必将更加全面,应收账款合同签订的审核必将更加严格。

在应收账款催收程序中,企业必将打破原有程序,学会利用法律手段,第一时间对债务人开展催收工作,最大限度保全债务人资产,减少企业经济损失。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在未来的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将应用更多信息化手段。由此可见,未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将朝着制度化、信息化、现代化方向不断发展。

七、结语

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笔者认为可利用赊销合同签订前加强对债务人财务信息的收集、加大对赊销合同签订的审核力度、强化应收账款催收漏洞防范、积极利用法律手段解决拖欠款等手段,提升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打破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面临的困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会朝着制度化、信息化、现代化方向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债务人账款情况
主债务人对债权人有抵销权时保护保证人的两种模式及其选择
南大法学(2021年5期)2021-04-19 12:26:12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浅析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中国外汇(2019年12期)2019-10-10 07:27:02
浅析债权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02
新情况新举措
工会信息(2016年4期)2016-04-16 02:39:21
新情况新举措
工会信息(2016年1期)2016-04-16 02:3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