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萍,白兴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 100029)
清浊是《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提出的重要概念,在《内经》中被赋予广泛的医学含义,清浊也被认为类似气血、阴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一对“元概念”[1]。脾胃为“后天之本”,居于人体中焦,主导人一身气机升降。清浊与脾胃的联系自古以来多被探讨,论述发挥颇广,“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也是中医学重要的脏腑理论[2]。现就《内经》中清浊理论与脾胃的联系进行系统性总结,并就清浊理论在脾胃病中的体现进行探讨,希冀指导临床实践。
1.1 清浊化生,根于中土 《内经》中清浊首先与人体生理病理相关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因此,在人体层面,“清”对应“天”“热”,具有阳的性质,其质清轻,向上向外;“浊”对应“地”“寒”,具有阴的性质,其质重浊,向下向内。
《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五行属土,土性敦厚能生长万物,因此脾胃为人体全身气血化生之源。《类经·卷五》谓:“土得天地中和之气,长养万物。”胃受纳腐熟水谷,饮食入胃,在胃中初步被消化;脾主运化,运为转输,化为消化吸收,胃中水谷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化为精微。《素问·太阴阳明论》记载:“脾者土也……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水谷入胃,由脾胃化生为精、气、血、津液长养全身。这些精气血津液可分为清浊两种不同性质,因此可以说这类清浊由脾胃化生而成。
《灵枢·阴阳清浊》云:“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具有可分性,在参照系不同的情况下对立双方的两者相互转化,经由脾胃化生的清浊可分为不同形式。
1.1.1 水谷精气为清,生理实质为浊 一般认为,“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与“清”相应,与其对应的“浊”一般为人体内的实质性物质。《灵枢·动输》云:“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此处的“清气”与《素问·经脉别论》中“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中的“精”同样指代水谷运化吸收中的精气,其质清轻,宣发向上。
与水谷精微之气对应的生理实质包括水谷精微中稠厚的部分,即血、津、液等阴精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此处的浊阴为性质稠厚、濡养五脏六腑的阴精物质。其中,血为水谷精微化生的重要物质,由水谷经脾胃受纳运化,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形成。《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此处的“浊气”入心为血,充养脉道。
“浊”还包括饮食消化吸收后剩余的糟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明代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对此注解为:“上窍,谓耳目鼻口。下窍,谓前阴后阴。”因此,“浊阴”是出于下窍的尿、粪等人体代谢产出的糟粕物质。
1.1.2 营为清,卫为浊 《灵枢·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营卫为脾胃所化生之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黄帝内经太素》:“水谷化为津液,清气犹如雾露,名营卫,行脉内外,无所滞碍,故曰大通。其沉浊者,名为糟粕。”认为营卫由水谷精微中清气化生,而水谷中沉浊的物质化为糟粕。《灵枢·邪客》对营卫之气分别进行解释:“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营行脉中,以滋养濡润之性为主;卫行脉外,其性剽疾刚悍,有温煦、卫外之效。可见,营卫虽同属水谷清气,而其性质迥异,因此营卫又有清浊之分。《灵枢·五乱》中形容“相顺”状态时描述:“营卫相随,阴阳已知,清浊不相干”,可以看出“营卫”“清浊”是彼此对应的概念。《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卫之气禀于脾胃而生,且营气属清,卫气属浊。
1.2 脾胃升降,清浊交互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气机升降是自然界普遍现象,也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素问·六微旨大论》谓:“言人者求之气交”,即对人体而言,气机升降在五脏六腑的运动功能中都有体现,而脾胃居于中焦,使上下水火既济,更是一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调控的人体气机升降运动也影响了清浊的运动交互。
脾主升清,运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素问·厥论》云:“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水谷精微由脾“灌溉四旁”而充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脾以升为健,《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升清”的路径为向上运输精微于心肺,通过心肺功能作用将精微化生为气血营养全身。
胃主降浊,促进阴精物质的输布以及水液糟粕下行排出。一般情况下,胃所降之“浊”被认为是饮食水谷代谢后产生的糟粕物质。《素问·五藏别论》:“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胃内腐熟的水谷通过胃的降浊功能,传化至六腑,最终由大肠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浊还代表性质稠厚的阴精物质。《灵枢·阴阳清浊》曰:“受谷者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浊阴归地”,这类“浊”的性质趋下趋内,并由胃降而输布,以温润、营养五脏六腑及人体下窍[3]。
在“脾升清,胃降浊”的总体升降趋势下,人体内的清浊运动还存在着上下交互。《灵枢·阴阳清浊》:“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浊阴布散至五脏六腑时,需上行于心肺,但由于其本性下行,故浊气中亦有可以上行的清气,才可上行至咽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可知胃中浊气还可上通唇舌以感知食物的味道。而上行的清气下行布散全身,也是基于“清中有浊”,能引清气下行。《灵枢·阴阳清浊》曰:“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类经·血气阴阳清浊》释此句为:“足太阴,脾也。胃司受纳水谷,而脾受其气以为运化,所以独受其浊,而为清中之浊也。”可知脾虽主升清,但受胃中浊气,也可引清气下行。因此,在脾胃的气机升降调控下,“清浊”的运动变化并非相互割裂,而是存在着贯通与交互作用。
2.1 脾胃功能失常影响清浊升降 脾胃功能状态的变化会影响清浊的生成,并且脾胃气机失常会影响清浊升降。《素问·调经论》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脾胃失调会导致脾不升清,胃不降浊。
脾不升清,水谷清气无从化生,清阳不升,上焦肢窍不得濡养,还可见视、味、嗅、听等上窍功能减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清气不升,反出下窍,会引起泄泻、完谷不化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之胜,清发于中”,认为“六气相胜”、阳明为病时,阳明燥金为患,与之对应的清气不在其位而成为病理邪气侵犯中焦,会出现胁痛、溏泄等一系列病症。
胃不降浊时,浊阴留积而易上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浊气在上,则生胀。”水谷消化吸收后的稠厚阴精部分不降反升,形成浊气反扰上中二焦,会出现胸腹胀满等症。《素问·五脏别论》认为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而当脾胃运化功能减退,体内废浊糟粕久留不得排出,宿积于体内会造成痰浊、水饮、湿毒等新的病理产物出现。同时,胃气不降,人体下窍不得濡养,司二便的功能也会出现异常,则会进一步造成人体内代谢产物的蓄积。六腑“泻而不藏”的生理功能失衡,会影响饮食水谷摄入,使后天之精不能归藏,清阳之气无从敷布。
2.2 清浊失司,阻塞脾胃气机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而中焦脾胃为人体气机的核心枢纽。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脾胃为脏腑升降沉浮枢机的观点,认为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行能够维系人体气机正常运转,而叶天士指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只有气的升降正常,脾胃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
2.2.1 清浊相干,脾胃气乱 《灵枢·阴阳清浊》:“清浊相干,命曰乱气。”“清浊相干”意为清浊之气相互扰乱。《灵枢·五乱》:“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对于“悗”字,黄元御所撰《素问悬解·五乱》解释为:“悗者,气乱而不清也”。可知清浊相干会进一步导致人体气机失调。气机紊乱会引起五脏六腑功能状态失常,水火之机无从和济,金木之轴无从升降,脾胃为气的运行枢纽,故其最先受累。《灵枢·小针解》记有“浊气在中”一病:“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这是气机不顺畅、清浊升降失常而引起脾胃病的体现。另外,“飧泄”及“胀”之病也都是清浊升降失常而引起脾胃病的体现。
2.2.2 营卫失常,扰乱中土 营卫之气由脾胃化生而成,因此营卫生化及运动失常也会引起脾胃病。《灵枢·营卫生会》:“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卫之气循行人体上下内外,通贯阴阳,其流通运转能助脏腑发挥正常的生理功用。《灵枢·寿夭刚柔》言:“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营卫失和则机体不耐受寒热,风寒外邪直侵入里,引起脾胃病。反之,脾胃受损,水谷精微输布失司,又会进一步影响营卫生化,形成恶性循环[4]。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调极易产生多种病理表现。清浊可体现在人体的各类病理表现中,包括患者面色、气味、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的状态、脉象表现等。根据“以表知里、内外合参”的疾病判断方法,可以根据清浊表现判断脾胃病的状态。
3.1 面色的清浊 清浊可以体现在患者面色变化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这里的清浊被认为主要指代面色的清浊[5]。人体清浊之气通行上下,在病理上容易通过人体上部的头面五官,尤其是面色体现出来,若清气不升,则上窍不得滋养,会有面色萎黄、淡白无华等表现;若浊气上扰,蒙蔽上窍,则容易出现头面垢腻、如蒙油脂、面部皮疹、面色晦暗不明等症状。
《灵枢·五色》认为正常面色为“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其中以“清”形容常色,因此正常面色应当得到清气滋养且无浊气侵犯。《灵枢·五色》曰:“沉浊为内”,提示内脏病变可有面部晦浊的表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记载“胃脘当心而痛”一病,根据该病病位以及“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的症状可以判断该病与脾胃相关,并且该病出现“或为浊色,黄黑郁若”的症状,提示患者浊气上泛并且面色黑黄晦暗。
3.2 气味的清浊 《灵枢·口问》言:“口鼻者,气之门户也。”脾开窍于口,五味由口入胃,因此脾胃状态能通过口中气味得以体现[6]。《灵枢·阴阳清浊》言:“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素问·邪气脏腑病形》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生理状态下,胃内浊气下行,清气上出于口,表现为口中清爽无味;病理状态下,浊气上行于唇舌,出现口中异味等,浊气无从代谢甚至会延及全身,表现为全身体味重、气味秽浊。
3.3 分泌物及排泄物的清浊 脾胃掌管全身营养物质的传化输布,清浊还涉及分泌物及排泄物的状态。《素问·五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此处“五藏浊气”指代机体代谢产生的废弃物。李东垣基于《内经》中脾胃清浊转输功能的理论提出:“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因此,如果胃失调达,脾失健运,会由中焦运化失常而导致病理性的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生成,可根据病理物质状态判断疾病病因、病机以及脾胃功能状态。《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关于不同体液状态的论述:“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将代谢物“清冷”“浑浊”分别对应于寒热性质的病证,同样指导脾胃病辨证。脾胃热性病症中,胃火炽盛,实浊不降,会出现呕吐酸臭秽浊之物的症状,热邪熏蒸体液,迫津外出,患者往往还伴有发热、汗多,并且由于火热凝炼津液,所排汗液多黏腻,甚至出现汗出如油、黄汗等表现。临床中还会见到该类脾胃热性病症患者颜面油腻、如敷膏脂,亦是由于火热浊邪上蒙清窍,人体上部油脂受迫、分泌增多所致。而脾胃寒性病症,胃气上逆出现寒呕,呕吐物清稀无臭,脾中清气下泄,又出现完谷不化、下利清谷的症状。
3.4 脉象的清浊 宋代崔嘉彦在《四言举要》中提出脉之生成“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脾胃运化水谷上注心肺,化生血液并充盈脉管,人体营卫之气由脾胃化生,行于脉中脉外,鼓动脉气,促使血脉正常搏动。因此,脾胃功能运转直接关系脉象变化。
《灵枢·决气》谓:“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脉体表现可分清浊,在后文中有与“血脉之清浊”所对应的解释:“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脉由脾胃所生之“浊气”化生,因此可知血液亏少、脉体空虚之虚脉为“清”,而反之可以推导,邪气阻滞、脉体滑实之实脉则为“浊”。
《内经》中清浊理论与脾胃关系密切,两者在人体层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生理上,清浊之气由中土脾胃运化生成,又由于脾胃调控人体气机升降,而形成人体全身清浊之气的运动流行、关联交互;病理上,脾胃功能失调会造成清浊之气化生受阻、升降运动失常,而清浊失司同样也会阻塞脾胃气机。正由于清浊与脾胃在人体具有紧密的双向联系,以及清浊对于中医病机的概括作用,在脾胃病的诊断上,还可借由病理表现的清浊辨证分型,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清浊是中医学重要概念,应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阐明其科学内涵,明确清浊与不同脾胃病、脾胃病不同阶段的对应关系,从而为脾胃病的诊疗提供更加精确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