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艳,刘 兵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武汉 430205)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语言存在方式。其伦理角色具有更强的主体性,伦理空间更具开放性,伦理意识的自律性要求更高。网络语言伦理是人们在网络空间(社会)交流中所产生、使用的一种满足于网络交流的约定俗成的符号样式与规范。网络语言伦理建设不仅关乎网络文明建设,还是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内容之一。面对网络社会语言生活实践的复杂性,需要 “加强语言文明教育,强化对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和管理,坚决遏阻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 (国务院办公厅2021-11-30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网络语言伦理教育是其实现的重要手段。
网络语言伦理教育应确立伦理教育目标,创设伦理教育环境,建构科学的伦理教育体系,进行持续优化的伦理评价和伦理行为实践。本文从建家校社分布式协同育人格局、大中小幼一体化教育体系建构、科普赋能于网络语言伦理教育、事前事中事后闭环式风险管理四个方面探讨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策略选择。伦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伦理道德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此规避伦理风险,明确伦理规则,规范伦理行为。
网络由各个节点组成,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是 “初级群体” ,学校社区是 “次级群体” ,加上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我们可以利用各个节点的力量,发挥每一个节点的功能,进行网络语言伦理教育,建家校社分布式协同育人格局。分布式,是借用的计算机术语,是从分布计算来的。后来在新闻传播领域有了分布式新闻和分布式传播,强调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主体甚至由人拓展到物。网络语言伦理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借用平台进行传播,利用VR/AR等技术让网民有更丰富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甚至可以利用机器人、各种场景进行相关教育。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伦理教育,其对象不仅仅是在校学生,而是所有网络使用者,其对象遍布每一个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的言语社区,可以说是所有的社会人都有需要进行网络伦理教育和网络语言伦理教育。针对不同的对象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给予不同的知识补给。
“教育的意义是让人明白作为一个人需要对人类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一个人只有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有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前提,只有完成自己责任和义务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对于国家、社会、个人而言,教育的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2 年1 月1 日开始正式实施,规定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 “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形成三者育人合力。网络语言伦理教育,需要将三者有机结合,在知事、明理、动情、践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联系的机制,不断巩固教育成果。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它利用专业性的便利条件进行体系化、规划性的教育,建设资源体系和方法体系,并且辐射到校内校外。网络语言伦理教育是思政教育、伦理教育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部分。针对当前网络化社会对人的方方面面的影响,网络语言伦理教育有必要被单独提出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从学校课堂教育即 “第一课堂” 来讲,可以完善语言伦理相关的学科建设,合理适时开设网络伦理、语言伦理、科技伦理、语言生态伦理、信息传播伦理等相关的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出版相关教材,利用相应的教材资源、讲座资源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语言伦理教育。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比如在传授语用学相关知识时,补充语言规范使用的相关知识,以避免中英文夹杂和谐音梗等;在讲解标题制作时,通过标题党的学习培养网络语言伦理素养,遵循真诚、真实原则等。
除此之外,学校教育也要充分利用 “第二课堂” ,即校内除了 “第一课堂” 之外的校内资源,发挥学校育人和服务的功能,比如通过一些讲座文化活动、社团活动、赛事等进行相关的伦理教育,创设和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提高重视程度。最后,通过 “第三课堂” 加强伦理教育,是指走出校门利用社会实践学习锻炼的场所进行,比如通过 “三下乡” 活动去进行网络伦理知识科普讲座服务,师生团队共同参与,由校内拓展到校外,让教育惠及到更多人。这里还可以通过高校与中小学间的联动帮扶活动来实现。
社会教育对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意义在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进而为人们规范的语言使用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育是一个整体,而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是教育整体中的两种教育形态。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给予有力的支持,而学校教育则在某种程度上为社会教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把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社会教育应与学校教育平行并进。” 它们是在不同场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应互为补充,相互促进。[1]
除了上述提供 “第三课堂” 资源之外,可以常规化地建设科普基地,开展(学)校社(会)合作,用社会资源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学生拓展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发挥科技馆、图书馆的作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伦理能力。
伦理教育具体的方式是多元化的,在社会教育、公民素养教育、数字教育、终身教育等理念下,让每个社会单元协同起来发力。比如网络语言伦理教育进社区;利用图书馆的公益讲座,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有条件的情况下,比如科技馆,可以利用虚拟技术、沉浸体验,设置网络使用情境,通过正向的网络语言伦理引导和教育,让人们做出伦理选择,使相关语言伦理规范深入人心。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特殊群体的语言伦理状况,比如农村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进行针对性的网络语言伦理教育和引导,对留守家庭成员进行相关帮扶和指导,建构文明和谐的乡村语言伦理秩序。特殊群体的网络语言伦理教育比如聋哑学校学生的网络语言转化,政府、学校、社会等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语言伦理关怀,而不至于让他们在网络社会中无所适从。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最注重伦理道德教育,所以中国的传统家庭伦理相对发达。[2]家庭教育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的网络使用能力、信息传播能力,克服网瘾,引导文明的网络使用习惯的养成。家长以身作则,不沉迷网络,不被手机等电子产品奴役等,积极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另外还要注意代际反哺,关注老人群体,弥合代际认知差异,比如在网络流行语的认知、使用等方面,通过信息共享、技能共促、共学共进等方式提升数字素养。同时多一些包容,注意到技术鸿沟、知沟、智能鸿沟等带来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困惑。构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机制,共同打造网络语言伦理教育阵地。除此之外,家庭教育还要积极配合政府相关的语言规划布局,特别是在语言习得规划上做出家庭语言规划,处理好共通语与多语之间的关系,注意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现实社会的教育效果会直接影响到网络社会的文明状况,网络文明的程度也会对现实社会造成影响。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 “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每一个学段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
在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幼儿交流的能力,交流中的礼貌原则、真诚原则,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学校、家庭提供语言交流环境,使幼小儿童熟悉、听懂并学会普通话,掌握语言交流规范。这对网络语言使用的规范、使用的原则都有着很大的影响。2022年9月19日,河南许昌一小学老师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作文写 “栓Q” 并有一段看不懂的歌词,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很多网友表示了担忧,认为应该正确引导,严肃对待网络语言的使用问题。当然,这首先需要确立正确的评价标准,理性地认知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境,并进而加强小学生对网络语言使用场景的适宜性选择的教育。
在中学阶段,解读语言、感悟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是语言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学生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把所学的语言知识和网络使用行为结合起来,将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道德伦理意识贯穿于网络使用当中,养成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信息素养。
在相关的调查研究中,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主流的休闲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网络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其原有的道德体系产生了冲击。 “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伦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责任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互联网的高度隐蔽性和虚拟性、大学生自身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不完善、网络社会责任教育严重缺位。”[3]高校要提高重视程度,改善网络伦理教育方法,提升网络伦理教育质量,完善网络素养教育,加强相关法规的学习和宣传。
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作为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作用,突出价值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互联网内容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等,高校通过课堂教学、主题党日、班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加强网络安全形势政策教育,始终确保以主流价值引领 “Z世代青年” 的网络媒介道德规范,深化网络媒介道德认同,指引网络媒介道德实践,推动核心价值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 “Z世代青年” 自觉成为网络媒介道德的践行者、传播者、弘扬者。[4]
总之,大中小幼一体化教育体系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实现有效的衔接。同时,和上文所说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理念结合起来,形成合力。
基于网络技术和网络社会空间的网络语言伦理,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其区别于现实社会的特点,以及技术带来的理解障碍、认知障碍对于网民的行为会产生影响。甚至因为某些方面的不了解、不知晓、不理解,网民可能无意中产生违背语言伦理的行为,又或者对其他主体及平台产生误解。这不仅不能有效解决网络语言伦理问题,还可能带来网民对平台的误解或敌意,降低平台或其他主体的公信力,甚至引发社会冲突等问题。所以,科普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和赋能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方式。
对互联网相关常识的普及,使网络用户对网络环境乃至互联网社会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知,比如了解技术的局限性、不确定性和风险后果。科普主体可以是学校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业界的人士,还可以是大学生对中小学生、社会普通公众的科普。可以借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案例讲解,阐释网络社会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行网络使用中的隐私保护、财产安全等知识的普及;对目前网络发展的状况、网络应用的常见领域进行相关知识的宣讲;对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共生共存以及差异性进行讲解……这样能让网络用户对自己所处的网络环境有更多的了解,让其对网络社会带来的便利和风险、利和弊有更为清晰的认知等等,进而提高人们对网络伦理和网络语言伦理的重视程度,增加人们对网络语言伦理的学习欲望。
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科普,向公众进行宣传和告知,使其更规范地使用互联网。科普主体可以是政府部门,也可以是相关领域的人士。主要内容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网络主播信用评价体系》《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这样能增进公民网络行为的规范性,对网络语言伦理建设给予相关的制度支持和规范要求。另外,法律法规的科普要注重形式的选择,可以通过H5、VR等交互性较强的形式来宣传普及,以期达到预期和可观的效果,让人们更容易接受。
对平台运行规则的科普,使网络用户更加自如地使用网络。科普主体主要是平台,借用自身平台的运行程序或者其他平台,做相关的宣传,增进公众对平台的了解,增加用户对平台的黏性,进而提升平台的公信力。比如关于禁言和屏蔽词的选择,媒体可以通过案例进行宣传,让公众对自己的网络行为做到心中有底、有的放矢。比如抖音于2022年7月发布《抖音关于创作规范表达的说明》,是因为平台发现,有网民因为担心被平台规则 “审核” 或 “处罚” ,少数用户使用一些不规范表达。《抖音关于创作规范表达的说明》(一)写到:我们发现,出现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平台规则介绍不够清晰,网友对平台规则缺乏了解,误以为一些正常词语是所谓的 “敏感词” 。这些词语正常使用表达不会被审核、处罚,仅在被用作传播色情低俗、违规引流交易、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时加以管理。还有正常使用 “福利” 并不存在问题,但如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相关内容将被处罚。如果相关内容违规,利用同音、同形、拼音、表情替代,仍然会被处罚。如此明确,不仅规范了词语的运用,提高大家的网络语言伦理运用水平,也净化了抖音平台空间,并且提升了抖音作品创作的效率和质量。平台还测试了 “规范用语提醒” 功能,即当平台模型识别出用户在平台发布的文字素材可能存在不规范表达时,会自动发送站内信,提醒用户 “您的作品可能存在不规范表达,请注意规范用语” 。哔哩哔哩若要获得转正和评论资格,也需要进行答题并且要达到一定的分数,题目中有一半以上的题目涉及语言使用规范与语用规则。
总之,科普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元主体的多维度助力,并使之常态化,这样才能产生合力。除了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科普,科普与游学结合,还可以进行科普效果调研,提升科普效率。
事前事中事后闭环式风险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培训在前,如危机公关的预警机制;行为实践中进行提示或者纠正等补救性措施;事后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事后惩戒,进行心理疏导和培训等。这里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风险管理,是针对某一网络行为,或者具体的平台使用行为等,针对性地较为具体的管理、培训、引导与教育等。
事前的培训防范风险,一是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比如为了防范谣言传播的风险,相关部门出台了政策,提升政府监管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做了散布谣言行政责任方面的规定,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项,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增加了第二款(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做了刑事责任方面的规定。同时,我们也要防范和规避政策法规带来寒蝉效应。寒蝉效应是指人们 “因为害怕言论遭到国家的刑罚或者是高额赔偿而不敢发表意见,如同蝉在寒冷天气中噤声一般” 。[5]所以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违背语言伦理的言行出现,另一方面则要科学地阐释它,不要因为过度地、不理性地解读对正当的言论和行为形成障碍。二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全社会的媒介素养和预防风险的能力,对如何识别谣言进行相关的培训,比如发布渠道的判断,对煽动性语言的警惕等等。对于事前的培训和教育,要注意分类聚合,这样有规划、有目的地进行,也能对很多分散的问题进行集中,将突出的重点问题纳入治理的视野。三是网络时代媒介素养相关的教育培训。相关部门可以进行媒介使用素养、信息消费素养、信息生产素养、社会交往素养、社会协作素养、社会参与素养、数字技能方面的培训。培训的目的是让相关主体更好地更自如地适应网络生活,所以在进行网络语言生产与传播规范的培训时,鼓励网民进行创造性活动,打造丰富、健康的语言景观。
事中的风险管理,一是指过程中的提示与指导,发现了问题逐步完善,比如抖音平台发现了语言不规范使用的现象,进行研究,并连续发布《抖音关于创作规范表达的说明》,梳理了被误解且高频使用的词语进行公布。及时地进行补救和调整,可以是某一具体事件或者网络行为中的,比如抖音平台2022 年7 月测试了 “规范用语提醒” 功能。
二是指及时地进行补救或者调整,甚至中止或者终止网民的不适宜的网络使用行为。具体而言,当平台模型识别出用户在平台发布的文字素材可能存在不规范表达时,会自动发送站内信,提醒用户 “您的作品可能存在不规范表达,请注意规范用语” 。有的提示与指导可能就是直接禁言。补救和调整也可以是外在的,比如谣言传播之后,权威媒体机构或者当事人及时进行辟谣,阻止谣言的进一步传播。另外, “积极探索各平台在谣言线索发现、谣言议题范围、谣言查证、辟谣传播、辟谣技术等方面的共享联动机制,从中心化的辟谣范式升级到去中心化、人机协同的辟谣范式,推动官方平台、商业平台与民间平台之间合作向纵深发展。”[6]如此一来,对事中的适时风险管理效能将得以提升。
事后的风险管理,从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层面来说,除了惩戒教育,还可以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发挥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的功能,建设案例库,利用相关的平台进行传播,或者进行讲座宣传教育。这样就可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或者从正面积累经验,明晰和确定相应的规范,产生示范效应。事后的风险管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容易忽略的,那就是对特殊群体的心理安抚和心理疏导,或者对灾害、灾难造成的心理问题(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抚慰和治疗。比如对遭遇网络语言暴力或者恶意传播的网民,根据受伤害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心理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实现网络语言伦理教育的衍生价值,避免某些伴生社会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