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碧玉 蒋 艺
江阴市人民医院 江苏江阴 214400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人民群众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承载着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功能完善、质量可靠、群众信赖、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责任与义务。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院行风建设作为公立医院重要管理工作之一,是关乎患者切身利益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底线工作,责任重,涉及面广,任务量大[1]。加强公立医院行风建设工作,提出优化路径,对于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三医联动”改革、分级诊疗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迈入“深水区”,在改革牵扯诸多利益的复杂形势下,行风建设工作所体现的底线作用也愈加突出[2-3]。在高压反腐态势和党风廉政建设体制机制日益完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加大了对行风建设工作的关注力度,对强化医疗卫生领域行风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与此同时,从《2021年二、三级医院不定期重点检查内容和标准》到大型医院巡查,从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也都将行风建设工作列为工作重点。
新形势对公立医院行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借助信息化手段,增强行风长效机制和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公立医院行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之一[4],需重点提升医院内部监督管理能力和廉洁风险防控能力,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牢底线意识,坚守“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心理防线,廉洁行医,不忘初心,塑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
近年来,随着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行业“潜规则”——“红包”“回扣”等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被打破,但是影响群众看病就医感受的突出行风问题仍有存在[5],医疗设备、药品和耗材采购、后勤管理、财务管理、信息项目、基建项目等条线腐败案件依旧高发。
此外,当前医疗卫生行业“重业务轻行风”现象严重,“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未能深入人心,重医疗、重业务、轻行风、轻教育的认识和现象还未彻底扭转。多数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中风险防控意识淡薄,且监管和防控的手段相对单一,权力运行和内部管理的“关键点”“薄弱点”“高危点”未能全面抓细抓实,工作中常会受到时间、空间、手段的局限,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
首先,行风建设工作涉及医院的各个方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综合性等特点[6]。我国绝大多数综合性公立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于一体,身兼医教研管多项职能。医院员工基数大,结构复杂,涉及医、药、护、技、研、教以及管理、后勤等岗位属性,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医院管理部门多、重点环节多,导致公立医院环境相对复杂,存在的隐患点较多,廉洁风险度较高[7],监控难度大,容易出现违纪违规问题。其次,公立医院行风建设工作责任重,业务水平要求高,但多数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人员职数配备不到位、人员专业素质不强的情况。再次,有些医院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未能及时根据行风建设新形势、新要求对相关制度规定进行修订,且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此外,存在廉洁文化宣教不够深入、纪律建设不够严格、对权力的运行制约和监督不到位、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坚持贯彻“管行业必须管行风”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8-9],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将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明确责任科室职责,细化业务科室工作内容,培养业务骨干人员,以日常督查与年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进行风建设工作。每年年初明确本年度医院工作总目标,研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划定党风行风责任清单。层层传递压力,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院党委书记、其他班子成员、各党支部、各职能科室和各临床科室负责人带头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责任书》[10],督促各责任主体严格对照责任清单履责。
进一步完善行风建设相关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提高制度执行力[11]。①合理规范权力运行程序,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按照人事调动变化相应调整药事、设备、医用耗材等管理委员会。②严格规范工作人员从业行为,建立健全临床诊疗操作规范,制定检查、治疗、用药标准化流程,促进诊疗工作的规范化、流程化[10]。③创新行风教育制度,将廉政学习与业务工作有效结合,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④建立行风考核制度,结合实际细化考评标准,不断完善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将医德医风考评情况与科室、个人年底考核相挂钩,加强员工执业行为管理。⑤建立巡查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巡查监督在行风建设中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执业行为、服务质量的巡查。⑥畅通举报行风问题渠道,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和行风监督员会议,对外公布投诉渠道,拓宽信访途径,搜集社会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有案必查。
全面梳理医院日常运行全流程,以药品、设备、耗材、基建、信息、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为重点,从理清职权事项、流程环节等方面入手,查找岗位和部门的廉政风险点。分析评估廉政风险防控等级时,按照岗位职权的重要程度、自由裁量权的范围、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的大小对廉政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个档次[12]。针对不同档次的风险点,从依法履行职责、建立制衡机制、设置内控节点、实施风险预警管理的角度,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切实可行、高效管用的防控规则,强化内部管理控制、落实防控责任、规范权力运行,建立清晰、有效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13]。把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融入到业务工作全过程,实现关口前移,将有效防范和化解廉洁风险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环节[14]。
围绕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论述、对卫生健康领域的重要指示批示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期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党纪法规教育情况[9],对全院干部职工进行再学习、再教育、再提醒、再警示。①借助一系列医疗卫生行业和本院发生的感受真切的典型案例,以案说纪、以案示警,使员工做到知敬畏、守底线;②发挥典型事迹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正向宣传教育传播体系;③针对不同廉政风险类型的部门个性化制定专题培训,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在压力传导上下功夫,从领导班子到各个科室逐一明确,层层传导,教育引导医院从业人员筑牢思想防线,严守纪法底线,强化责任担当,提高从业人员廉洁自律意识。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创新宣教载体,多渠道、高频次开展日常宣教(如在医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定期推送廉洁政策、警示案例),让全院职工感受廉洁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彰显廉洁文化教育活动的效能,凝聚起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强大精神屏障,真正营造依法行医、文明行医的良好氛围[15]。
认真对照《2022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和《关于印发全国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行动计划(2021—2024年)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围绕影响公立医院存在的行业作风突出问题,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坚持系统施策、综合监管[16]。①针对规范医疗行为方面,医院要将规范医疗主体行为作为突破点,贯彻落实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加强医疗技术准入管理,优化临床路径,强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一体推进[17],提高“五合理”(合理住院、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使用药品及耗材、合理收费)专项质控的监督检查,抓好医疗质量,保证病人安全,促进合理诊疗。②针对药品、医用耗材、检验检测试剂、物资、医疗设备采购使用等易于滋生腐败案件的环节,开展“四排一控”活动,即“排查险情、险点、险种、险象”,控制廉政风险,将防控措施做实做细,防止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的发生。③针对“红包”“回扣”和欺诈骗保问题,医院要落实落细“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多途径全面排查线索,严肃处理医疗机构各类从业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违法违规牟取个人利益行为,及时清除影响群众就医获得感的行风问题。
以医院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在与OA、HIS、预算管理和支出控制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廉政档案系统、院内采购信息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借助构建的医院行风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对职务权利运行的关键步骤、职业权利运行的指标数据进行客观的抓取,实现“智慧监管”与行风工作深度融合。①针对职务权利运行:管理后台对行政职能部门权利行使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构建的廉洁风险防控网络嵌入“高风险点”,紧盯操作人、审批附件及批复权等,从而实现对职务权利过程、结果的监督。②针对职业权利运行:深入挖掘医院内部现有的“大数据”信息(如药占比、耗占比、人均费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RGs绩效数据等)[18],把标准化、结构化指标数据信息作为行风督查的线索来源,推行医院药品与耗材用量动态监测、超常预警[19],结合处方点评、医用耗材点评等制度规范职业权利运行[20]。加强结果运用,做到有效预警,对违规行为和不合理使用情况,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提醒约谈、诫勉约谈,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警戒。
医院行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2],工作涉及风险防控、廉洁教育、医德医风考评、廉政档案、职权监察、廉情调查、投诉处理等诸多方面,涉及包括行风办、纪检办、党委办、医患办、医务科、护理部等科室,因此决定了行风建设需要全面强化协作观念、坚持创新思维,建立形成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将构建行风“1+x”联动管理体系列为工作重点,“1”即主要负责主体——行风办,“x”则为相关的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进而更好地厘清联动中协作部门与职责。在“1+x”工作运行中,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业务人员具体抓”的三级工作网络格局。
首先,要树立行风建设风险防控新观念,从“治理问题”升级到“主动防范”,坚持“三早”策略——早发现、早防范、早治理,牢牢掌握防控的主动权,将行风重大风险隐患在萌芽阶段予以消除。其次,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提升行风建设科学治理水平,针对不同科室和不同群体的特点,主动研制堵塞漏洞方案,从而做到精准施策,防止“一刀切”。此外,坚持系统思维,全面掌握医院运行实际的基础上,通过一头抓源头治理,一头抓专项管理相结合的全周期管理[16],强化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建设,扎紧防范化解行风重大风险的制度藩篱,切实增强行风建设实效。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肩负救死扶伤与为人民增福祉的光荣使命,行风建设关乎人心向背,加大公立医院行风建设力度刻不容缓,需要立足底层逻辑和顶层设计进行系统谋划,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强化协作观念和预防观念,坚持创新思维和系统思维,围绕责任体系、管理机制、风险防控、廉洁教育、重点整治、“智慧监管”等方面打造风清气正的行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