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房 芳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博士
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是储蓄城市文化、体现城市精神的空间载体。[1]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满足,也是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有两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一是传统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首先,公共文化空间被公共娱乐空间和公共消费空间挤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供给不足。其次,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存在同质化现象,许多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在城市化进程中被拆掉,而新建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大多“千篇一律”,缺乏特色。最后,许多传统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利用率低、体验感差,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平日的开放时间与市民上班、上学时间高度重叠,导致使用率偏低,积压的公共文化需求在节假日爆发释放,又造成了空间承载率过高、市民体验感差等问题。
二是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更新,公共文化需求的时代性和多样性需求逐渐显露,城市急需拓展公共文化空间的外延。在此背景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可以界定为容纳、汇聚、融合并讨论、传播、交流文化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与公共文化领域相互渗透和依托,[2]各种新型的公共文化空间开始涌现。
2021年,文旅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了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的任务,鼓励在文化园区引入社会力量创新打造城市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文化空间。城市文化产业园作为文化产业集聚空间,汇聚了多元的文化产业形态,向社会大众提供了具有时代性和多样性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并有较强的文化消费属性,可实现从文化服务到文化消费的市场切换。目前,我国拥有为数众多、分布广泛且类型多元的城市文化产业园,如果能探讨园区公共文化属性与公共文化服务功能,通过治理重构引导园区加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行列,将会大大提升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园进入3.0时代,除产业功能之外,其社会功能和公共属性逐渐显现。城市文化产业园通过提供现实活动平台和空间共享、时间共享、情感共享重塑文化产业园户外景观,[3]以充分发挥园区公共空间属性;[4]通过建立“文商旅”三位一体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以充分发挥园区的社会功能。[5]城市文化产业园具有文化传承、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文化保护和文化提升等众多正向社会功能;[6]与周边公共空间共同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活化了工业区到周边区域,甚至激活整个片区乃至城市。[7]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空间治理路径多样化。治理主体方面,通过寻找不同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为空间注入新鲜生命力、[8]倡导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与服务供给。[9]对园区内部公共文化空间的塑造而言,创意者与消费者之间需要“面对面(Face to Face)”的交互式外部公共空间,[10]通过增加艺术创作者的交流空间,提升他们对园区的认同感;[11]对于园区融入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塑造而言,文化产业园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可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形成持续性创意生态,[12]文化产业园可依托周围环境区位优势,淡化边界感,普通市民可以进入园区体验和感知;[13]园区空间治理还应主动打开围墙,引入剧场、影院、游戏竞技等体验互动性强的业态,激发文化消费市场潜能。[14]
上述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城市文化产业园的公共文化属性和空间治理展开多角度论述,肯定了城市文化产业园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潜质,对多元社会群体参与园区治理、打造创作交流空间、激发文化消费等问题做了广泛探讨,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有益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拟在场景理论视角下重新探析城市文化产业园公共文化空间的治理路径,以期为园区发展提供参考。
近年来,政府层面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涌现,本文所探讨的城市文化产业园也位列其中。文化产业园作为文化生产、交流、传播、展示的多元空间,汇聚了大量创意人才,创造了大量文化产品,除对文化经济的促进之外,其公共文化属性渐渐呈现。城市文化产业园具有双重属性,既包含向市场输出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产业属性,也包含向社会输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文化属性,是热门的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之一,也是未来我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方向。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精神文化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文化产业园是文化产业的发生器和传播器,具有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展示等基本功能。近年来,随着国家文旅融合战略的提出,一大批城市文化产业园,尤其是“三旧”改造型文化产业园在发展文化旅游的道路上积极探索①,园区内各类文化资源开始向文旅产业转化,园区空间的文化休闲、文化旅游、文化消费、审美教育等功能逐渐形成,园区文化价值不断提升,精神文化属性也日渐凸显。
人和人的交流互动使文化产业园产生了公共属性。城市文化产业园内部公共空间是园区公共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文化产品生产者、创造者们的交流互动需求下产生的,许多文化企业或艺术工作者选择进驻文化产业园的原因之一正是园区内良好的创意、创新、创作生态,其中就包括可供交流互动的公共空间,它对创意的生成和文化产业链的完善产生积极作用。随着城市文化产业园自身的转型升级,一些产业型、综合型园区开始尝试打开围墙,主动与社区、街区、城区融为一体,城市文化产业园在不知不觉中已融入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成为城市会展节庆、假日休憩、文旅休闲乃至外来游客观光打卡的热门文旅空间,其公共属性正由内部的企业之间的公共属性向外部的社会公共属性扩大与升级。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空间功能从传统的单一型产业功能逐渐扩大到文旅融合与园区升级大背景之下的文化交流、社会美育、文化消费等复合型功能,使其具备公共文化服务的潜质。
城市文化产业园内的不同进驻单位之间通过园区公共平台进行文化交流、业务合作以及产业链的完善与发展,形成了园内企业间的文化交流。与此同时,在全域旅游概念下,城市文化产业园又成为市民及游客共享的文化交流空间。无论是员工之间的工作交流、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抑或是市民及游客入园参与文化活动、进行文化消费,人们在园区内的会聚、交流、互动之中形成了空间与人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不断创造出新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产业园的空间文化性远远高于一般商业空间,园内文化氛围和创意氛围浓厚,具备社会美育的软硬件条件。如许多工业遗产型文化产业园从现代美学角度出发,衰败的旧工厂承载了城市记忆的延续,散发着工业往昔之美,[15]向市民和游客传递着建筑美学、设计美学、景观美学等审美价值。除了园区硬件的美学教育功能之外,城市文化产业园定期举办的展览类、表演类、节庆类等文化活动或服务也向参与者传递着多元的美学内涵,对提升公众美学素养起到促进作用。
近年来,城市文化产业园从文化产业链的中上游逐渐向下游延伸,不断开发文化旅游消费市场,以文化供给激发文化消费活力。早期的消费型文化产业园如北京798、上海田子坊等早已成为重要的城市文旅目的地,而产业型文化产业园如南京晨光1865等园区也开始逐步提升B2C(Business to Customer)业态的占比,走向文旅融合之路。城市文化产业园内特色的文化产品、创新的复合式业态、独有的文化氛围和人性化的文化服务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参观、消费,成为城市文化消费新增长极。
21世纪初,以特里·克拉克为代表的新芝加哥学派提出了城市发展研究的新范式——“场景理论”,把人类看待空间的视角从物理层面上升到社会和文化消费的实践层面。场景理论下的城市空间具有了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文化设施成为吸引创意阶层等人力资本和促进城市文化消费的载体,居民对城市的文化认同与归属感都来自于场景。场景理论为现代城市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也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拓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以下从场景理论中文化设施“吸引创意阶层”“构建城市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激励文化消费”三个角度来阐述城市文化产业园公共文化空间的治理重构。
场景理论认为,城市文化设施吸引创意阶层聚集,激发创意、展示创意,为实现从创意到创新的飞跃提供空间。创意阶层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包容性、便利性、个性化的心理特征,功能单一的空间难以吸引人们的参与热情,城市文化产业园公共文化空间要根据时空可以重叠和转换的特性,发掘空间的多功能特性,以吸引更多的创意阶层集聚。
1.多主体参与
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是城市文化产业园公共文化空间治理重构的前提与基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队伍与时俱进、不断壮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主体正从国家权力全面支配的单一形态转向国家、社会、市场、个体多中心主体[16]多元形态。因此,要让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园区,更多主体参与园区治理,发挥各自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具体策略如下:
第一,开启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发展之路。把政府、企业、公众三者之间的疏离的被动模式转为紧密的主动合作模式。园区内不同社会组织和群体的参与不断内化为新的城市文化,新旧文化不断交织、融合、升华、延续,又扩大与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体系。首先,提高文化企业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度。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化是当前政府积极探索的途径,政策层面应激励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供给,可采用与租税减免挂钩的方式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挥文创专业特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文化企业可通过直接参与或投资赞助的形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既可以作为主办方直接向市民提供具有企业特色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也可以以灵活形式向园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智力、物力、财力支持。其次,提升社会组织与群体的参与度。大力提升社区、文化类非营利组织、学校等社会组织的参与度,开辟社区文化教育、学校社会教育等教学基地;给自由歌手、民间艺人、街头艺人等群体足够的接纳和发挥空间,提供可供他们表演的小剧场公共空间。
第二,发展文化志愿服务。2012年,文化志愿服务正式纳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志愿服务可以加深园区的公共文化属性,让公共文化设施发挥更大作用。鼓励建设园区文化志愿服务队,吸纳具备文史、艺术、创意专长或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群体参加,在园区开展如文史讲解导览、文化表演、文创培训、文化辅导、非遗传承、公益展览等形式多元的特色公共文化服务。同时,实行志愿积分回馈制度,以文化志愿积分兑换城市文化消费券、城市文旅票券等形式吸引文化志愿者加入,充分发挥志愿团体的文化主体性,激发园区公共文化服务活力。
第三,建立市民公共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精准把握市民公共文化需求,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无缝衔接。利用新媒体平台高效完成需求征集、项目评审、供给预告、反馈评价工作,具体来说,先通过问卷调研广泛征集市民公共文化需求,然后组织专家严谨论证,对列入计划的项目进行提前宣传预告,在项目结束后邀请市民反馈与评价。同时还要做好信息推广工作,利用互联网传播便捷、高效的特点,通过官网、微信、抖音等各类型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推送,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影响市民的参与度。
2.多功能融合
场景理论强调元素之间的集合和文化设施的协同性与在地化。[17]环境的开放刺激不同的人、思想、技术产生交流,更容易产生创意激荡。紧凑的文化空间融合出更好的区块氛围,形成文化活跃场域再向周边辐射。[18]文化产业园不仅可在内部空间形成功能融合之势,也可以与周边社区融合,还可与城市街道、广场、绿地等外部开放空间产生重叠效应,形成紧凑的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创客、游客、城市居民共同的交流空间。
首先,园区内文旅商的融合。近年来,为激发城市文化消费活力,各地政府大力发展文旅商综合体,对市民和外来游客都产生强烈吸引力。建议城市文化产业园公共空间以文化内容进行区块划分,可形成文化消费公共空间、历史文化公共空间、表演公共空间、街头艺术活动公共空间等多元区块,满足人们不同的公共文化需求。具体而言,一是要突破传统办公空间的边界性,强调空间的灵活性,通过“去围墙化”、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商业配套等方式构建文旅商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突出空间的公共性、开放性、共享性、包容性。二是要借助智能化设备提升园区公共文化服务智能化水平。开发公共文化活动网上查询预约小程序,提升园区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改变传统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陈旧刻板、与时代发展脱节的问题,让园区更好地融入现代城市和居民生活。
其次,园区与社区的融合。场景理论重视社区为代表的邻里关系,园区可借鉴中国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模式,把园区公共文化活动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园向文化社区、文化街区的演变。城市社区有典型的熟人社会特征,居住氛围浓厚,非常重视公共空间的交流功能,但由于现代居民小区公共空间有限,如能与园区有机融合,把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平移至园区,既缓解社区公共空间压力,又能为园区注入生活气息,形成外地游客感兴趣的城市“异文化”。城市文化产业园内部空间功能向周边社区的拓展延伸,主要是通过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服务的外溢,与社区共享经济成果,实现园区与社区的有效联结。
最后,园区与城市的融合。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设施的建设与品质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与文化繁荣的重要指标。[19]在文化产业园内规划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可以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北京朗园的24小时城市书房、东亿国际传媒产业园的小剧场、美术馆等配套公共文化空间推动了北京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再升级。因此,根据城市公共文化发展需求,从政策层面规定文化产业园内实体书店、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剧院等公共文化空间面积的占比,按照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标准化规划,统一纳入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系统,以园区激活整个片区乃至城市的公共文化发展。
场景理论认为文化和价值观蕴含在城市生活娱乐设施的构成和分布中,[20]城市文化产业园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外在美学表现和内在美学传播的双重路径实现对大众的社会美育,对构建城市文化认同起到重要作用。
1.外在美学表现
城市文化产业园在公共文化空间设计上应以尊重历史、延续文脉为原则,以突出地方文化特色为设计核心。三旧转型的园区要最大化保留原建筑外貌,修复的建筑立面或新增景观采用简约主义、结构主义或后现代主义设计手法,最大程度与旧工业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利用排列重组等设计手法,彰显工业符号与工业建筑物特色。新建的文化产业园应在外观上区别于一般的工业园区或普通写字楼,要把地方文化符号转化为建筑特色呈现出来。以下从布局、色彩、过渡空间三个角度具体阐述:
第一,空间布局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城市文化产业园在空间布局规划中应彰显人文关怀和美学表达。在点(如文创景观、公共绿地)、线(如主次干道、绿化长廊)、面(如办公区、商业区)三个层面的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人的生理、心理、行为、审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按照人的视觉特征来处理建筑与空间构成其他元素之间的组织关系;按照满足参访者安全、舒适、愉悦的需求来规划洗手间、母婴室、儿童娱乐设施、休息座椅等公共设施的数量与分布;设立临时性的售卖、聊天、观影、交流等半开放式过渡性公共空间,以满足参访者不同时段的公共空间需求。
第二,巧妙利用色彩烘托文化氛围。色彩是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元素之一,如今,色彩与环境美学在城市建筑规划中开始被重视。合理运用色彩组合,优化建筑色彩、景观色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是公共空间文化氛围塑造的重要一环。城市文化产业园公共文化空间要善于使用色彩对环境美学的正向影响:首先,坚持多元与融合原则,在保持空间基准色系一致性的前提下,使用邻近色、对比色、互补色、深浅色系等混色形式来展示空间色彩的多元美学表现。其次,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观的象征意义进行审美传达以突出空间的文化内涵,如利用传统“五色观”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五色与五行、五方之间的关系进行建筑及环境设计的美学表达,使园区空间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之境。
第三,塑造柔和的过渡空间。城市文化产业园打开围墙的边界之后,与社区或街区的衔接之处蕴藏着园区的美学表现。为了避免园区在空间上成为孤立于周围环境的孤岛,从而达到视觉一体化的审美效果,可采用以柔和的绿植缓冲带或风格近似的景观设计连接周边社区或公共环境,使园区与周边社区在景观配色、设计风格和美学元素的使用风格上融为一体,形成统一的、整体性文化氛围和观赏效果,这样有利于塑造园区的开放形象,提升公众对园区公共空间的接受度并激发参与热情。
2.内在美学传播
场景理论强调空间的美学价值和文化设施的价值取向,希望播下文化的种子、唤起文化上的归属感。因此,城市文化产业园在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对生活美学的传播和城市文化认同的建立。
首先,传播生活美学。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可以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生活美学可以引导人们发现并感知世界的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提升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城市文化产业园可以成为人们释放压力、陶冶情操的好去处,其营造生活美学的路径有两种:一是审美的生活化。园区向民众提供更多接触文化艺术的机会,通过举办各类展览、艺术表演等活动让民众有机会参与到文化艺术活动中来。二是生活的审美化。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提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观点,符号化的后现代消费使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逐渐模糊。文化产业园公共文化空间的出现正推动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审美化倾向,如主动参与园区公共文化活动并实现互动,又如许多市民或游客热衷于打卡有文化内涵或文化特色的餐饮店、文创商品店等行为使在园区内的餐饮、购物等日常消费产生了艺术化倾向,消费的同时提升了审美境界。因此,文化产业园应提升B2C商业的“文化浓度”,创造更多城市生活审美化的消费场景,把文化消费与艺术分享和美学普及相结合。
其次,建立城市文化认同。社会美育具有培养美感、文化认同等现实功能,城市文化产业园公共文化空间的塑造除培育市民和游客的美感之外,还要以建立城市文化认同为目的。一是公共文化空间是建立城市文化认同的物质载体,城市文化产业园尤其是三旧空间改造而来的园区具备成为城市文化地标的潜质,在现代城市建筑丛林中,园区颇具历史年代感的旧建筑利于塑造城市历史文化认同感,故应选择标志性建筑进行符号化、影像化推广,如园区在举办文化活动时投放印有园区标志性建筑标识的文创小礼品激励大众参与,符号化的文创产品有助于构建城市形象认同。二是公共文化空间是建立城市文化认同的精神载体,园区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体现了城市的亲和度和包容度,交流之下激荡出的创意原动力则体现出城市的创造性,因此,园区公共文化服务要注重游客的体验感,可用问卷或现场问答等形式提高参与者互动的积极性,用真挚的服务和园区文化打动游人,让每个来过园区的人都能留下独家美好回忆,促成文化归属感的形成。总之,城市文化产业园可以通过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渠道向外界宣传推介以园区公共文化空间为载体的城市形象与城市精神,促进建立城市的文化认同感。
场景是由各种消费实践所形成的具有符号意义的社会空间,场景理论认为文化设施是促进城市文化消费的重要载体。[21]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为主要标志的,城市文化产业园内的文创化商品和复合型业态不断创新,有效激励人们的文化消费行为。
1.文创化的产品创新
公共文化空间是城市会客厅,要突出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产业文化等内容。城市文化产业园应以文化创意来包装本土特色文化和传统文化,注重增加公共文化供给的时代性和文创化水平,以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和参与度。根据大众文化产品消费偏好逐渐年轻化、家庭化、时尚化、互动化等特点,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本土文化为核心IP的文创产品、具有生活实用性的文化艺术品以及时尚化包装的传统文化产品等,如在面对建筑等传统固定型文化资源时,可以利用“文创+科技”让静止的建筑元素活起来,让市民与建筑产生互动性。城市文化产业园的整体性文创化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刺激了新产品、新企业、新市场的出现,形成城市公共文化消费的良性循环机制。
2.复合型的业态创新
在城市文化产业进程中,依托商业空间、餐饮空间的特色公共空间开始出现。城市文化产业园内出现大量挂满艺术作品的餐厅、陈列古董和收藏品的咖啡馆、定期举办读书分享和线上线下联谊活动的礼品店,这些“咖啡馆+博物馆”“主题餐厅+画廊”“礼品店+读书会”的出现使传统的商业空间、餐饮空间具有了公共文化空间的属性,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享受到了别具一格的公共文化服务。新型复合业态的出现使公共文化与传统商业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复合型文化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相比传统企业而言更贴近,更容易捕捉到人们的公共文化需求,进而用更精准、更高效的方式给予满足,这也是城市文化产业园公共文化空间的优势和特色。
城市文化产业园是集经济、文化、教育、娱乐、休闲等众多社会功能于一体的多维复合空间,也是具有文化性、公共性、开放性特点的新型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城市文化产业园通过吸引多元主体参与治理以实现园区多功能融合;通过内外双重美学表现以实现对大众的社会美育及对城市文化认同的构建;通过创新文化产品和业态来激励大众文化消费从而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本文对城市文化产业园公共文化空间的治理重构主要有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在城市文化产业园的规划方面,建议地方政府大力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园转型升级。从人才、金融、科技等方面实施政策鼓励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园区运营,吸引文化产业园加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行列,进而推动公众美学素养提升以及城市文化发展,实现城市公共文化的惠民、亲民、乐民、育民目的。在政策引导下,众多参与力量围绕协同理念进行协作共治,可以从生态、美学、社会、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实现城市文化产业园公共文化空间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第二,在城市文化产业园的建设方面,建议突出园区建筑外观和景观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和美学传播。园区建筑与景观设计要挖掘空间的开放性、包容性、融合性、人文性,注重丰富公共文化空间的层次,突出空间功能的叠加效应。既要注重园区与社区、街区以及城市的和谐共融,又要集中展示文化产业园的符号化内涵和美学表现,尤其是三旧转型的园区要充分利用旧建筑空间蕴含的文化意涵进行符号化传播。
第三,在城市文化产业园的运营方面,一是建议园区定期举办吸引大众参与和互动的公共文化艺术活动,作为城市文化产业园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二是建议园区制定配套奖励措施以鼓励园内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用新型文化产品和复合型业态刺激大众文化消费,在繁荣文化经济的同时向社会输出新型公共文化服务,通过提升园区商业的“文化浓度”让更多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普及到大众日常生活,最终实现扩大园区公共文化空间、增加园区公共文化服务数量、提高园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目的。
注释:
①“三旧”指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