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霞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太原 030000)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具有节能、环保、工期短等优点的建筑种类,其在西方的发展历史较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与管理体系逐渐成熟,引领着该行业的发展[1]。装配式建筑最早出现在我国的20世纪60、70年代,虽然出现的时间较早,但仍未打破传统建筑模式的束缚,直到21世纪,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才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通过分析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随着装配式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其相适应的造价管理也在积极完善。
科学的方法与策略是保证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顺利开展的基础,如果未制定合理、有效的造价管理和策略,可想而知,造价管理的效能就难以发挥[2]。本文在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造价管理的方法:
设计阶段作为整个项目建设的开始与关键环节,同时也会确定投资最大的阶段。据相关调查显示,设计阶段对整个工程投资的影响能够达到35%~75%,由此可见,在结束决策阶段后,做好对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就显得极其重要。
1.1.1 加强设计管理技术经济意识
首先,需要加强设计人员的技术经济意义,将设计工作与和初步设计概算相结合。加强工程设计中自主报价的运用,严格遵循相关的计量规则,统一计量标准。在结合项目的实际建设需要的基础上,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合理的补充,同时,关注市场动态,熟悉新工艺、新技术与新材料,并分析其适用性与经济性。在设计施工图纸时,需要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展开合理的设计,对混凝土预制件的预制、拆分、安装、维护、装饰装修等方案进行综合的分析,并检验其合理性。其次,作为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装配式建筑构建更深层次设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同等重要。因此,需要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共同编制设计原则,以指导生产厂商的规模化生产,同时选用标准化的模数设计,以提高模具的使用率,降低摊销费用,在提高质量的同时还能节约成本。同时,还应加强对原设计内容的修改、完善、优化管理,尽量将调整工作提前进行[3]。另外,业主还应当选择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尽可能避免设计错误,有助于业主进行投资控制。
1.1.2 合理制定预制装配了和建设规模
在初期的设计阶段,设计部门可以通过合理运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对方案进行优化,以提高投资效益。一般情况下,在满足建设强制要求的基础上,对预制装配率进行合理的确定,能够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当预制装配率>40%时,预制装配率提供,则工程建设成本也会相应增加。此外,还需要对各种类型混凝土预制件的比例进行合理的确定,在满足装配率的前提下,尽可能设计水平构件。一方面,水平构件的成本较竖直构件的成本更低,以减少施工时脚手架等的使用,从而减少造价。另外,由于竖直构件的安全性教水平构件更低,因此应当优先选择增量成本低、安全系数高的水平构件,尽量避免选用柱等竖直构件。
1.2.1 编制招标控制价
招标控制价指的是最高的投标限价[4]。控制招标价对造价管理具有积极意义,即使造价确定的前提,也是造价控制的重要保证,更是风险管控的有效措施。因此,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明确计价规则。明确的计价规则是造价管理的前提,能够为编制招标控制价提供依据。由于招标价格与增值税息息相关,因此,在编制过程中,自行采购预制构件与业主供应存在较大的区别,无论选择哪一种,均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计价规则。另外,还需要将财税部门的相关规定纳入考虑和研究的范围内,针对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招标文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科学的计价规则。
(2)明确预制构件运输费用的归属。预制构架价格包括了各种类型的费用,在编制招标控制价时,需要对运输费用的归属进行明确,确定其是否已经包含的预制构件的价格中。当出现预制构架价格较市场价格更高的情况,而又无法明确价格信息来源的合法性,通常划分到暂估价的范围,当发现信息价中存在缺少的项目,则需要及时进行市场询价。
1.2.2 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
招标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是受到硬性固定的,并且明确指出其属于招标单位或委托招标单位的工作,而施工企业只需要按照其所提供的设计图纸完成制定工作即可。在编制时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对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列项的重视程度[5]。在此过程中,需要坚持全面、准确的原则,仔细的开展编制工作,尽可能避免出现漏项和错项。在编制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执行,同时,还需提高对设计文件与招标文件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具有的独特设计需求,并且将设计需求与特征描述进行区分。在此技术上,及时更新市场出现的新工艺、型技术与新材料,确保工程量清单的全面性、时效性。
(2)合理确定措施项目清单。措施项目清单是普通施工方案的一种表现,因此需要避免出现漏项。由于施工方案的不同,最终的装配式建筑成本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编制措施项目清单时,需要对施工方方案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展开可行性研究,对施工的组织设计进行分析,以保障其合理性,进而提高措施向项目清单准确性。
1.2.3 编制投标报价
投标报价是指施工企业拟定的项目建设价格,其中列出的项目具体价格都能作为后期价格调整的参考,在编制投标价格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保持预制构件价格的合理性。投标人在确定投标价格时,需要将市场价格与投标竞争相结合。另外,投标人管理水平的高低、采购渠道也对投标价格具有较大的影响。
(2)自主防范风险。在招标文件中,对综合单价各风险范围均会明确指出,此时需要投标人自主考虑,自主决定[6]。同时,投标人需要格外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对风险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与判断,二是对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估。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阶段,需要做好以下造价管理工作:合理支付进度款、科学变更工程和管理签证,处理好工程索赔事项,做好工程造价控制,确保工程费用的有效使用。
1.3.1 建立科学的变更、签证管理制度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1)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常会出现变更原有设计图纸的情况。设计、施工单位在提出变更设计,经审核通过后便会对原有的施工内容进行调整,因此,合同内的相应价格自然也需要进行调整。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工程变更的审核,严格按照计量规范与合同约定,保证施工成本管理的最优化,严格控制项目投资偏差过大。
(2)做好现场签证索赔管理由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或其他零星事项的情况在所难免,因此需要对现场施工进行签证,合理的现场签证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与质量。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对相应项目进行增加或减少处理,改变原定的施工技术,然后进行签证确认。由于签证事项对合同价款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做好对现场签证管理的控制工作,做好先签证后施工,或未能及时给予签证时相应的放慢施工进度。若因特殊原因未能及时办理,必须让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影响资料及甲方当天的工作安排相关最基础的资料上签字认可,避免参建各方产生纠纷,维护各方利益,保证建设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1.3.2 完善造价管理措施
(1)强化组织和人员管理。由于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件构件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现场负责人具备专业的管理能力,对人员做到统筹、协调安排。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并完善现场管理体系和责任、奖惩制度,对人员之间的责任进行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对造价计划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检查,对其中存在的偏差进行纠正,详细计量与记录工程造价,分析出现的偏差原因,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
(2)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在选用建筑材料时,需要在合同的基础上,对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参数等级进行明确,采购人员需要对比同种材料、不同生产成家之间的优势,选择优质的供应商。在使用建筑材料时,需要对材料的领取进行限制,制定相应的限额领料管理方案。由于市场是决定建筑材料的主体,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材料的消耗量,安排专人对消耗量进行统计并制定消耗情况表,以为后续的材料管理提供参考。
(3)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基于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特殊性,其大体积、大质量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到的机械设备通常为大型机械,不仅造价昂贵,并且后续的保养与维修费用也相当高,在施工中,如果因操作不当或人员疏忽而造成机械设备损坏,那么带来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并实施相应的机械设备管理方法。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机械保养常识与意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提高其法律意识与责任意识。
竣工阶段最主要的工作便是做好竣工结算,保证结算的科学性、准确性与准时性。在建设工程竣工,经质量检验合格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需要按照合同规定,进行项目清单结算,在结合工程变更、签证索赔以期其他费用清单后,对合同进行增加、减少款项的计算并最终确定工程造价。严格核对合同条款与工程清单。
1.4.1 根据合同调整款项
在任何建设项目中,合同均是价款变化、调整的基础[8]。因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均需要提高对合同管理的重视,将其作为造价管理的突破口,对合同中约定的重要款项依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混凝土预制件构建占据着造价成本的一大部分,因此需要将其作为造价管理的重点,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变更、索赔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1.4.2 合理进行工程造价核实
通过对我国的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最终的总造价往往较合同价均较好,同时该现象也较为普遍。因此,在竣工阶段,需要严格核查合同条款,明确工程量清单,逐一排查,同时将重点关注预制构件的施工过程,对新增的合同条款的规范性与要求进行核查,并检验最终的完成质量。
目前,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大多数的建设项目仍采用传统的造价管理方法,在实践中出现较为严重的不匹配,同时反应处理相关体系规范性与指导性的不足。因此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优化策略,项目的各参建方需要积极的参与到造价管理有效性的提升中来,以提高我国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的综合能力。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后续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