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非洲猪瘟的流行风险及防控措施

2023-04-06 03:05田碧霞肖文娅熊文康周廉让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2期
关键词:猪瘟非洲防控

田碧霞,何 玲,肖文娅,熊文康,周廉让

思南县畜牧发展中心,贵州思南 565100

非洲猪瘟是一种以动物性循环方式为主的传染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各类器官衰竭、死亡率较高等,因此,一旦发生传染将对养殖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免疫循环系统被破坏而产生的,截至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作为防范手段,因此,该类病毒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防范病毒传染面临巨大的措施,为了降低这类传染病的传播范围,需要掌握该病毒的病原学、特征、诊断方式以及检测方式,从而降低该类病毒传播风险。

1 非洲猪瘟流行风险分析

1.1 非洲猪瘟病原学、流行特点

非洲猪瘟主要是由于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类急性传染病,这种病毒的病原学特性是外膜包被、具有20面体结构、兼有虹彩病毒和痘病毒特性的一种DNA虫媒病毒。该病毒结构蛋白种类较多,其中p72作为主要蛋白结构的组成部分,占病毒总蛋白含量的1/3左右,由于感染该病毒后会产生p72抗体,经常被作为ASF血清诊断的主要手段。该病毒的基因组变异较为频繁,因此,在不同区域、不同国家和不同环境下分离出来的基因序列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按照p72基因末端478 bp核酸序列分类出的二十多种基因类型排列结构,我国分离出的一大部分毒株属于基因II型。

在2018年8月,我国沈阳市遭到了严重的为期一年的非洲猪瘟病毒的肆虐,给我国养殖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地防范该病毒的传染和传播,我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即国家外来物种疫病研究中心)不断加强防控手段,同时制定出疫情防控参考措施,为维护人们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病毒的流行特点主要包括:①复杂性较高。经研究表明,该病毒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传播力度各不相同,流行的复杂性较高,从1921年首次发现以来,东非、葡萄牙、古巴、西班牙等国家相继出现,并呈现出隐形传播的趋势,然而从2017年开始,该病毒的传播范围逐渐扩大,目前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②不分年龄和品种。非洲猪瘟病毒(ASFV)属于一种DNA虫媒病毒,其隐形宿主包括疣猪、大型森林猪、丛林猪以及软蜱,也就是这几类动物感染ASFV后并不会呈现出明显的症状,而一般的家养猪、北美野猪和欧亚野猪属于终末宿主,软蜱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因此,非洲猪瘟一旦暴发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③发病快、致死率非常高。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具有变异速度非常快、遗传多样性等特点,疫苗研发是一个较为复杂、漫长的系统工程,同时生物安全性要求较高,所以现阶段仍然没有有效的疫苗作为预防手段,故此病毒的致死率高达100%,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必须报告的疫病之一,也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④传染源较多。该病毒的传染源包括被感染的软蜱,已发病猪,隐形猪,被污染的饲料、设备、器具和工具等;⑤病毒存活时间较长。经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病毒(ASFV)对温度、pH以及腐败等抵抗能力较强,一般情况下,温度达到60 ℃需要20 min将其消灭,56 ℃需要70 min才能灭活,如果病毒在室温的环境下(温度在25~37 ℃)能够存活数周,在低温环境下(4 ℃)存活长达1年之久。在2010年和2017年与非洲猪瘟相关的防控数据信息中显示,非洲猪瘟病毒能够在冷冻肉中存活数十年之久,同时该病毒的存活时间与环境和温度以及湿度等因素有密切关联。

1.2 流行途径分析

非洲猪瘟病毒(ASFV)传播的途径非常广泛,比如直接接触、蚊虫叮咬、采食、注射以及空气传播等。该病毒传播途径详细分析如下:①野外森林循环传播。研究表明,ASFV早在非洲软蜱以及野猪之间循环传播,由于软蜱体内带有病毒,通过对疣猪、林猪等野猪叮咬形成循环感染,或者是软蜱之间雌雄交配以及产卵等垂直传播的途径形成循环感染链条。ASFV在野猪血液和组织中的病毒含量虽然较低,但是通过软蜱带毒传播的情形为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②软蜱与家猪之间的循环传播。软蜱作为非洲猪瘟病毒(ASFV)寄存的主要隐形宿主之一,其数量多不胜数,病毒在其体内能够存活数年,在非洲地区能够经常见到这类蜱虫,同时该种病毒还能够通过交配和产卵的方式进行传播,由此形成软蜱与家猪之间循环传播的途径;③家养猪传播链。这类传播方式没有直接媒介,主要是通过带毒、发病等家猪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唾液以及尿液等传染源形成的主要传播链条。家猪之间的传播方式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方式,直接传播是指直接被污染物所感染,间接传播是指通过食物、粪便等物品产生的感染源。研究数据显示,患有慢性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家猪能够终生携带病毒,并通过分泌物进行循环传播,因此,在非洲病毒肆虐的区域,野猪与家猪相比较,家猪的抗病毒能力较弱,致死率较高;④游走鸟壁虱传播。这类传播途径只在少数报道中见到,游走鸟壁虱属于易感动物中的一种,其作用不可忽视。

1.3 流行风险评估与管理

近年来,随着全球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内与国际之间的进出口贸易越来越频繁,为了进一步防止非洲猪瘟以及其他传染病流入我国,需要海关防疫检测部门加强防疫力度,同时对传染病流行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风险分析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规范我国动物流行病学防疫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是为了确保人们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

风险评估是风险分析中的基础组成部分,主要是分析该种病原体突发和流行传播的可能性。1980年后,全球畜牧业发展处于加速发展时期,由于牲畜产量的不断增加,国际贸易量也是日益增长,因此,动物疫病跨国传播的风险随之增高。截至2019年5月,我国官方报道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疫情共计发生130多起,因此,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疫情防控与监测,做好风险评估和管理工作。

风险管理是指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发生的疫情做好风险处理的过程。由于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速度较快,传播路径较为广泛,在进出口贸易中,需要加强疫情防控处理,对病毒流行地区进口的轮船、飞机以及其他相关的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强海关检疫力度,严禁不法分子走私动物和动物产品。在国内,如果发现疑似病猪,首先需要立即上报并全部扑杀;其次立即暂停生猪产品的调运工作,并进行长时间的消杀,确保该病毒全部灭活后才可解封现场;最后,必须加强病毒宣传社会宣传工作,从而提高人们的防控意识,降低经济损失。

2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2.1 加强检疫手段

非洲猪瘟病毒(ASFV)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暂时无有效疫苗能够预防,因此,为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而危害人民的经济安全和生活环境,首要任务是加强病毒检疫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方法包含以下几种:红细胞吸附试验、直接免疫荧光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酶联免疫蚀斑试验和免疫电泳试验。在国际贸易中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作为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标准方法,该检测方法主要是将可溶性的抗原体或者抗体结合到聚苯乙烯等固态载体中,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进行免疫反应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然而,ELISA检测方法存在相应的弊端,如果感染时间较短或者病毒含量较少时,其检测结果并不准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将ELISA检测方法与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技术)两种检测方法相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建立风险信息交流平台

随着国内与国际贸易市场合作的范围逐渐增加,为了更加准确、快速地掌握国内、国外动物疫情发展动态,我国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信息交流平台,便于及时启用应急措施。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的主要依据是将数据库技术与网络化、信息化技术手段相结合,其主要作用包括:首先,收集动物疫病实时信息;其次,监测周边国家动物疫情动态;再者,实现有害生物信息调查的目的;最后,拓宽民意调查渠道,加强广大民众对动物疫病传播特点和防控措施的意识。

2.3 规范养猪防范措施

在2018年8月,我国辽宁沈阳、河南郑州、江苏连云港以及浙江温州连续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传播的现象,该病毒病原体基因型变异较为复杂,疫情发生后,当地立即启动《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二级响应,按照要求进行封锁、扑杀、消毒等处理措施,为了降低ASFV的传播,必须要有标准化、规范化的养殖防范措施。主要内容包括:①饲喂环节管理,这一环节是ASF传播的主要源头,因此,饲养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见,切实落实消杀工作,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卫生管理体系,避免疫情发生;②加工经营环节管理。由于该病毒潜伏期较长,在猪肉加工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查验、记录、监督和抽查,确保合格才可进入市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完善,以动物、人为传染源的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一旦发生该类疾病将对我国的畜牧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其他影响。非洲猪瘟病毒简称“ASFV”,迄今为主,仍然没有针对这类病毒的预防疫苗,因此,为了有效地预防该类病毒的传播,需要掌握其病原学、传染特点、传播途径,同时对其传播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从而制定出科学性、可行性较高的防控措施。

猜你喜欢
猪瘟非洲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非洲鼓,打起来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