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雨晴 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
当今社会,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产业结构,也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的战略转型和管理变革。数智时代,海量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现代化信息网络成为支撑载体,智能算法成为重要工具,三者相辅相成,重新定义了时代发展的基础设施,创造了全新的商业环境,促进了运营效率的提升。
随着“大智移云物区”等先进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融合发展,财会工作方式和重心发生转变,财务管理转型与发展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社会对具有大数据思维、业财融合理念、数据挖掘能力的智能财务人才有旺盛的需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面临着优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与创新的艰巨而迫切的任务,以培养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高素质、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
教育部要求申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时,需要报送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设置和有效执行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数智时代财务管理领域的发展与变化,然后立足N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探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路径,然后提出保障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策略。
得益于以业财融合为基础的智能财务共享平台的使用,企业的业务和财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各项交易活动或事项能与财务系统进行联动,财务数据能够实时更新。算法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将财务人员从重复性和规则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人才创新空间得以释放。财务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在更具价值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制定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计划,提升财务预算、资金管控、成本控制等工作的有效性,进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工作效率。
随着数智化建设的推进,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各类数据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借助数据挖掘和清洗技术,与企业相关的各项数据,包括企业内部业务数据、所属行业供应链数据甚至来自企业外部包括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竞争对手、交易伙伴等利益相关者的数据,都能够被整理成为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智能财务的应用平台,实现信息的实时反馈和精准传递,增强决策有用性。财务管理会逐步实现从信息化到数智化转型,充分发挥财务作为天然的数据中心的优势,挖掘数据资产价值。
数智时代,技术条件的进步催生了财务管理的职能变革。传统意义的财务的工作范围局限在账务处理、簿记经营、资金结算、信息报送等方面,主要承担资金管控、财务报告、税务管理等基本保障职能。在新的经济业态和商业模式的影响下,在数智技术的加持下,财务管理面临职能重塑。在战略维度,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优化资本机构,支撑战略落地;在决策维度,准确、及时、高效提供多维高价值数据信息,服务科学决策;在业务层面,全面融入业务流程,识别机会和目标,解决痛点难点,提升运营效率;在价值创造层面,提升资金管理有效性,优化融资结构,提高资产配置效能,促进企业价值提升;在风险防控层面,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精益过程管理,加强跟踪监测,及时预警、妥善处置,保障企业运营。
财务管理在数智时代主要岗位可以分为核算财务、业务财务、战略财务三个维度。不同岗位的人员为企业提供不同维度的服务。
在核算财务方面,财务管理人员在精通会计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之上,还需要熟练掌握智能算法以完成标准化的核算工作,生成规范化的数据信息,满足企业内部流转需求或外部监管需求。
在运营财务层面,财务管理人员一般需要拥有理工科背景,同时对会计原理有一定理解,能深入分析企业生产运营,优化智能财务系统,借助智能算法实现价值数据的提纯。例如在采购环节,运营财务师能够运用智能算法,快速确定最优供应商;在生产环节,能通过技术手段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在销售环节,能评估客户信用,优化赊销政策。
在战略财务层面,财务管理人员将眼光投诸商业模式和企业战略,需要负责财务与战略的连接,协助企业战略落地。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在财务会计、企业运营、风险管理方面拥有雄厚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拥有敏锐的战略洞察力和极度的创造力,将各方面能力融会贯通,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进行科学决策,助力企业战略的实施。
随着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的深度融合,企业在知识储备、技能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对财务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专业基础扎实、逻辑思维清晰并且能熟练运用数智工具的高层次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有旺盛的需求。
作为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高校应当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向社会输送满足数智时代的需求高素质人才。本文立足N校的创新实践,探索数智时代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路径。
精准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出发点。人才培养目标确定需要紧密贴合市场需求,符合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20年版)》(下称《国家标准》)提出明确要求,财务管理培养目标包括社会担当、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等方面。数智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紧跟社会发展潮流。因而,N 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目标确定为培养大数据和财务管理深度融合的创新型、复合型智能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同时在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创新思维、学科潜力等6个维度细化了培养目标。其中实践能力维度的目标为学生能熟练运用智能技术工具,进行财务核算、分析决策、风险管控,能够胜任财务管理咨询工作。同时指出,学生毕业时要具有合理的数智知识和技能储备,掌握专业的分析方法,能够选用适当的财务分析工具,提供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在于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高校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点,促进课程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国家标准》规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需要根据自身定位与特色,开设专业必修课程,同时设置课程模块组供学生作为专业选修课修读,同时,为均衡学生知识结构设置通选课。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科的跨专业发展层面,《国家标准》明确表明支持鼓励新兴交叉课程,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数智时代的财务管理人才,传统的财务知识储备是基础,大数据思维与技能是关键。N校财务管理专业在最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建立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数智化教育”多元化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清晰,内容完整,“通识教育”板块旨在培养学生在人文与社科、数学与科技、语言与文学、健康与艺术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提升学生未来发展的潜力。在专业教育板块,科研专家、教学院长、系主任、各课程组老师紧跟学术发展热点,优化课程内容,除保留传统的财务管理课程外,还设置了企业价值评估、供应链价值管理、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使学生充分感知现实的金融环境,理解财务管理应用场景,切实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智化教育模块,开设智能财务基础、智能财务共享、商务智能分析等必修课,增设一系列智能化专业选修课,讲授大数据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数据思维,培养学生新技术条件下财务数据的挖掘、整理、分析的能力。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注重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强化学生数智素养,突出理论应用型、创新创业型课程,塑造人才核心竞争力。
在实践教学方面,《国家标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教学内容应当包括实验、实习、专业实训等环节。高校应加强对实训实验环节的重视,丰富实践教学内容。首先,N高校在开设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核心课时,不局限于讲授专业基础理论,适时开展配套实训,增强了实践和理论的契合度。其次,为引到学生迅速掌握技术要领,围绕数智技能开展多门的实训课程。再者,单独设置大数据实践模块,开设智能财务管理决策、大数据在财务管理中的高级应用等课程,培育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借助现代化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促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促进产教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数智课程的同时有机会走访企业,参加实习,提升大数据实践能力。
为高质量完成培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创新型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的任务,专业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是关键。高校应当加强渠道建设,竭力打造具备大数据思维、拥有智能化能力的师资团队。首先,在岗教师需要积极适应行业变革,培育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完善技能机构,锻炼大数据思维和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其次,高校应当择优引进兼具商科能力素养与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师资力量。再者,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智能财务专题会议与讲座,吸收前沿性数智发展成果,拓宽专业视野。另外,高校应当注重加强与实务界的沟通与联系,聘请在财务智能化转型方面经验丰富的大型企业中高层财务管理人员、咨询公司高级顾问、会计师事务所资深会计师等担任客座讲师、实践导师,定期开展智能财务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感知财务管理领域最新智能化发展成果,提升学生实务认知能力。
数智时代财务管理教学应当摈弃传统教学中以任课教师为中心的利用PPT进行讲授的模式,而应当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场景。教师应积极进行角色转变,由主导者转型为引领者,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典型案例供学生探讨,也可以借助虚拟仿真平台,对业务经营与运作进行综合实训。实训对实际业务情景进行模拟,学生往往需要进行分组讨论,经历合作与对抗的过程。这个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协调能力与沟通技巧,让学生直观感受大数据下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分析时间,尝试利用大数据技术方法进行决策,进一步强化数智思维。
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考核评价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环节。科学设置考评指标体系是促进人才培养方案落实的关键。高校现有的考核评价方基本建立在学业成绩的基础之上,并且以结果性评价为主导。智能财务背景下,财务管理人才需要具备综合性素养和全方位能力。高校需要对原有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制定适合数智化财务管理的多维度、综合性指标评级体系,打破分数决定论,强化过程考核。高校可以与实践层面的企事业单位、在理论层面与教育专家通力合作,联合拟定评价指标,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最终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信息技术的进步与革新推动了企业数智化转型,也改变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模式,提升了工作效率,重塑了财务管理职能,推动了数据价值挖掘,同时也促进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的变革。高校是人才培养摇篮,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兼具专业素质和数智思维的复合型、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的艰巨任务。本文立足N校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从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层次方面进行优化探索,并从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考评机制等方面提出保障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策略,以期为提升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