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轶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南充 637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上的满足,旅游逐步成为居民释放压力、追求心灵栖息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业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支柱。相关资料显示,2019 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 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3.0 亿人次,同比增长3.1%。旅游业对GDP 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 总量的11.05%。而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多样,文旅融合成为必然结果,给文化旅游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基于现有条件下对文化旅游产业链优化升级的探讨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就我国文化旅游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展开探讨,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我国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大势所趋。文旅不分家,文化和旅游唇齿相依、相生相伴。2011 年10 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2015 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2018 年,原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改革,组建文化和旅游部。就此,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政策体系的优化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引领了方向,也为文化旅游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提供宏观指导[1]。
当前,随着文化旅游融合的不断推进,文旅产品开始初步成形,成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成果,并在市场发展中体现出来较好的共生价值。文旅融合也进一步撬动了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要素升级,进而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石。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也由最初的产品融合开始向业态融合、要素融合层面过渡。首先就业态融合而言,文化和旅游的产业融合实现了基于文化旅游为主体的“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新业态。其次就要素融合而言,分散于文化和旅游产业当中的人才、资金、技术及数据等实现了基于文旅的重新布局,进而使得文化和产业要素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容。
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文化为主线,旅游是承载的形式。无论是基于文化视角,还是旅游视角,这一融合很好地驱动了二元主体的发展。独特的文化赋予了区域旅游内质,使之能够给旅游者带来全面的体验,就此形成区域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文化而言,借力于这样的一种形式,其获得了空前的传播和发展体验,利用旅游这一载体,实现了从文化保护到文化开发再到文化保护的循环。同时,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也促进了文化服务和旅游开发的全面发展,推动了由单一的文化或旅游要素向文旅综合要素的服务转变。
企业是产业的重要支撑,而在产业驱动下的企业链也会构成产业链的载体和基础。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当中,企业要充分地激活市场主体,让原本的文化产业链、旅游产业链嵌入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中来[2],在这一过程当中,通过不同的渠道实现与同一链条下外部企业的联系,由此构成了网络的产业链条结构。而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入,一部分的企业会脱颖而出,成为头部企业,占据整个链条的有力位置。
文化和旅游产业全要素提升的过程当中,从供需的视角出发实现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将是文化旅游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当中所开发的产品及服务需要最终被消费个体所接受。就当前的形势来看,文旅产业的发展面临一定的现实问题和发展困境。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从产业发展出发予以纾困;另一方面需要企业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把资源优势变成产品和服务优势。
空间是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它决定了产业链条下的融合动力及发展质量。空间位移是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也是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文化旅游空间链条的发展会出现一个较为明显的倾向:从经济维度出发,产业链下的企业会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出现一种集聚现象,从而更好地平衡各企业之间的效益,形成市场调节下的新区位中心。
技术链同样是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当中不可忽视的。它主要表现在产业链条下的各要素需要在一定的技术支撑下实现融合下的动能输出,而技术间的不断碰撞、融合也会产生新的技术趋向[3]。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催生着全新的文旅体验。可以预见的是,数字文旅将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对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重构[4],以助力新的业态呈现及发展。对数字技术的超前利用和开发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现代社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在数字化、虚拟化以及智能化的层面,文旅融合背景下,我国文化旅游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可就这一趋势进行提前的布局,推动文创产品、纪念品等文旅产品与信息技术的深入融合发展;同时,在这一进程当中,也需要就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度的应用,以更好地分析用户需求,以更为精准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定位的准确性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程当中,个性化的服务越来越受到推崇。而这也是未来文化旅游产业链优化升级需要继续深化的一个问题[5]。唯有通过对服务与产品的不断创新,才能够让文旅产业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如当前出现的共享旅游、实景户外剧本杀等都可视为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其热捧程度很好地说明了居民对个性化文旅产品的迫切需求,由此会引发又一轮的产业链条革命。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需要以目标融合为导向,以产业融合为根基,以技术融合为驱动,不断加快各要素的融合,最终形成新的产业形态。这一新的业态将在现有的第三产业的基础上,融合第一、二产业,由此衍生出新的产业链条。当下,文旅企业可在云旅游、沉浸式景区建设等层面发力,顺势而为驱动产业链优化升级;还可对传统的文化业态和旅游生态进行重组,开拓创新成会展旅游、体育旅游、音乐旅游、节庆旅游等业态产品,以更好地驱动文化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
文旅产业链优化升级要在呼唤政策东风的同时,以主体赋能为主,充分地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区域为单位,重点扶持和培养一批文旅集团和旅游品牌,打造具有区域文化特质、旅游特色的文旅服务与产品。在头部企业的扶持当中,政府应当好“红娘”,牵线区域文旅企业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合作,以提振区域文旅的档次。从产业链的角度而言,这无疑能够实现对资源、技术、人才、产品的再次升级。值得关注的是,在区域的头部企业打造的过程当中,相关文旅企业要深化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以实现对未来市场需求的先期对接。
为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文旅产业链的优化升级要能够以重组的思维出发去获得新生,在这一过程当中,实现产业链导向下的资本、业态、结构以及商业的重组,实现对游客个性化需求的全面满足,如可以将科技、汽车等新价值元素实现与旅游的融合,推出科技旅游、汽车旅游等新兴业态,围绕这些业态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项目,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产业链价值的不断提升[6],延长产业链;还要在这一过程当中,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不断地提升产品服务的文化附加值,深化文旅体验,实现与信息化生活方式的结合,以实现对上述产品和服务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文旅产业链优化升级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旅游者的实际需求,因此文旅企业最终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以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作为导向,这是提升产业链附加值的关键。在产业链的视角下,企业要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让“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等各种旅游消费要素与文化发生耦合,让“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变得有文化、有体验、有内涵、有价值[7],不断创新供给机制,实现对不同人群的覆盖。同时,在要素整合的过程中,企业也需要就要素整合后的文化内涵、产品价值展开营销,通过创意营销,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旅融合的层面也是如此。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了文旅行业的传统业态,使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文旅融合背景下我国文化旅游产业链优化升级[8],同样需要大力引进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手段,推动区域文化旅游产品向数字化、智慧化层面不断迈进,打造集文化、场景、消费等于一体的文旅体验新模式[9]。一方面要加强对文旅融合中的硬件设施,即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另一方面要完善软件设施,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以优化文旅融合发展中的人才架构,为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提供重要支撑。硬件的提升和软件的跟进将能够实现技术的不断升级,以此支撑助力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产业的融合发展越发明显,跨界联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着先天的契合,文化赋予了旅游新的内质,旅游赋予了文化新的传承。因此,基于这一特定的逻辑和布局关系,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呼之欲出。在这一发展进程当中,政策的引领、体系的驱动、产业的互联构成了文化旅游产链优化升级的重要前提,企业、供需、空间、技术等链条,成为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并从技术、模式、业态三个层面绘制了文化旅游发展的蓝图。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文旅企业应积极地通过以头部企业为主体构建全新产业链条、以文旅融合为抓手增效产业链的发展、以要素整合为突破口推动产业链创新、以技术升级为支撑助力产业链的升级等策略的实施,实现产业链优化升级,驱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