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婧 张甜颖
(四川旅游学院,四川成都 6101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体育事业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体育场馆建设也得到迅速发展。一方面,体育事业具有社会和经济两方面的功能,体育场馆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我国一直十分重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体育赛事场馆的可持续利用既有利于提升场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利于推动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的建立。
在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中输入“场馆利用”并以篇名方式进行检索(截至2022 年11 月11 日),得到633 篇研究文献。笔者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研究者主要从3 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宏观上对大型赛事场馆赛后利用不充分的反思与建议。例如,徐长红、吕贇对我国国家级运动会场馆赛后利用率低的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大型体育场馆赛会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大型赛事后体育场馆的赛会利用策略[1];杜光友对我国新建场馆赛后利用率低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从节俭办赛、合理选址、合理功能设计、配套服务设施等方面提出提高新建场馆赛后利用率的方法[2]。二是对某一大型赛事场馆利用现状及对策的个案分析。例如,杨芳分析了冬运会场馆新疆冰上运动中心后续利用的问题,提出以体为本、挖掘多元价值,完善市场机制、多元专业经营,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周围服务设施,培育消费群体、调动民众健身热情等策略[3];郭增、李彦红、李娜对2022 年冬奥会赛后张家口赛区场馆提出引进大型职业赛事、建立专业开发管理机构等赛后利用建议[4]。三是对大型赛事场馆赛后利用经验的总结。例如,俞丽萍等结合奥运场馆的成功经验,总结运营趋势并提出效益策略,以实现场馆资源可持续发展[5];甄梦晨等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挖掘温哥华、索契、平昌冬奥会场馆赛后利用情况与经验,分析对北京冬奥会场馆赛后利用的启示[6]。已有研究更多地关注赛事场馆赛后利用现状,结合国内外案例及经验,从优化经营管理手段、增强公共服务功能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本文拟结合新时期体育产业发展背景,分析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关系,探讨成都大运会赛后场馆可持续利用的多产业融合发展思路。
“节事”是一个外来组合概念,由国外文献中的“Festival & Special Event,FSE”翻译而来,是“节庆”(festival)与“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s)的简称。节庆通常指有主题的公共庆典,特殊事件可以用来形容精心策划和举办的某个特定的仪式、演讲、重大的市民活动、重要的体育赛事、独特的文化演出、社团活动和贸易促销等[7]。各地以节日、特殊事件的庆祝和举行为核心吸引力的特殊旅游形式则被称为节事旅游或事件旅游。历届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全球瞩目的重大体育赛事,F1 大赛、亚运会、泛美运动会等区域知名大型赛事均带动了跨国、跨洲旅游流,为赛事举办国及城市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由此可见,(重要/大型)体育赛事作为节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节事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美国学者派恩和吉尔摩提出“体验经济”理论后,旅游产品的体验性逐渐被旅游产品供应者认识和重视,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表现得更主动,体验性成为评价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产品和吸引旅游者要素之一。为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和提升旅游者的体验感受,体验式旅游随之产生。
体育赛事是体育旅游的核心之一,它将人们聚集在一个目的地,除了参赛和观赛体验,还有训练、住宿、会友、餐饮、文化等多种需求,旅游要素都可实现。然而与传统旅游不同的是,旅游者聚集的目的不是游览景点,而是为了体验一场比赛,旅游者获得的现场感受和事后记忆是一种“沉浸式”体验。
体育是人人皆可参与的活动,也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早在20 世纪70 年代的乒乓外交就说明了体育具有加强民间外交、促进国际认同的作用。不论地区之间、民族之间抑或国家之间,通过邀请赛、表演赛、友谊赛等多样化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加强参赛者、观看者、爱好者等群体的交流互动,都有助于消除隔阂、增进理解,达到促进地区、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的目的。通过体育交流,能构建文明礼仪、引领社会风尚、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体育赛事的举行,尤其是大型体育赛事的举行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受到各国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带来巨大社会效用,其社会价值往往大于赛事本身的价值。因此,体育赛事不仅是促进体育发展的手段,还是一种社会交流活动,成为促进世界人民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今,我国积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同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动武术、龙舟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鼓励支持各地与国外友好城市进行全民健身交流,也充分说明对体育赛事的文化交流功能的认可。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 年10 月25 日印发并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8];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2022 年10 月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 年,我国要建成体育强国。体育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从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来看,解决体育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进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缩小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探索体育与文旅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建立运动融入生活的新思潮新模式,则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体育强国建设。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成都市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指出,要促进体育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与文化、传媒、商业、旅游、会展、社区发展治理、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大力提升成都体育产业的行业集中度、产业融合度、品牌美誉度和国际知名度[9]。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 年)》提出,要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促进体旅融合,拓展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普及全民健身文化[10]。因此,体文旅融合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体育赛事的参与性与群体性特点,使其促进旅游活动的发展及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文化活动的共鸣性与广泛性特点,使其消除旅游活动和体育活动的主客群体之间的隔阂、增进理解和认同;旅游活动的带动性与大众性特点,使其刺激体育休闲消费与文化娱乐消费、提升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知名度。体旅文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为成都大运会场馆赛后利用拓宽了思路和渠道。
地标常被理解为标志性建筑,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视觉印象和记忆。城市建设初期,体量高大的建筑,因其视觉上的震撼效果和记忆理解中的“城市之最”,往往成为城市地标的首选。随着城市的发展,地标的本土性和独特性受到重视,建设地标逐渐成为城市树立城市形象、构筑文化空间的选择。城市地标应是一座城市精神与气质的集中体现,应与当地经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传承地方历史文化风貌,展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新方向。
成都大运会的49 个场馆分布在15 个区市县和在蓉高校,场馆类别多样、地区覆盖面广、毗邻街区量多,辐射力和影响力大。13 个新建场馆选址布局充分考虑成都城市发展规划,场馆均按照世界赛事标准建设,并体现“绿色+科技”办赛理念,场馆建筑时代感和文化性兼具,不仅满足赛事需求,更能满足市民运动健身需要。36 个提升改造场馆根植于成都城市发展进程,具有显著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生活氛围和商业氛围,场馆拥有市井性、互动性、体验性积淀和商业消费基础。其中,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天府奥体公园等大运会赛场的命名就体现出体文旅综合功能,达到引领运动风尚和生活风向的目的。因此,成都大运会场馆具备打造体文旅新地标的良好基础,在营造公共环境、提升休闲文化品位、塑造城市风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全民健身思潮的引领下,体育运动成为人们首选的休闲方式,各种世界赛事和地方民族特色的赛事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体育旅游、赛事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举办赛事的场馆则逐渐成为特色旅游景点,代表着城市的旅游品牌形象[11]。整合体育旅游资源,以成都大运会场馆为载体,通过设计开发大运会主题旅游线路,既能进一步树立旅游形象,又能使场馆得到充分持续利用。
主题旅游线路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群体进行设计,如青少年、中年人或老年人,也可根据不同旅游目的进行设计,如参观场馆建筑、感受体育精神、体验大运比赛等。将不同的目标旅游者群体、不同旅游目的、不同开发价值的场馆结合起来,形成多条大运会主题旅游线路。例如,开发面向青少年的“大运精神我传承”主题游线路,通过全方位体验,让青少年群体了解大运会历史、感受体育精神和竞赛魅力;开发面向中年人的“你也可以当冠军”主题游线路,通过互动参与式的比赛项目,倡导健康生活;开发面向外地游客的“大美大运会场馆建筑”主题游线路,展现国际设计理念和现代科技手段结合下建造的运动场馆。
在国际上,体育赛事与节庆、展会均被视为节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也常常作为节庆、展会的主题来源。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项目得到不断重视、挖掘和引进,节庆展会则为体育运动项目的交流推广、运动风尚的倡导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助推全民健身的思潮、促进国家和地区间的体育文化交流。另外,随着人们对健康消费需求的提高,体育运动类产品不断创新,在市场竞争中,生产及销售企业需要借助合适的展会传播产品信息,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及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进而达到营销推广的目的。
然而,节庆展会举办地点选址需要遵行一定的规律。在具体场地的选择上,需要具备相应容纳能力的室内外场所,且能进得去、散得开、出得来。成都大运会场馆在容纳量和交通运输条件方面均符合上述要求,具备开展一定规模节庆展会的条件,且由于背景的特殊性,与体育运动类主题的节庆展会更加相得益彰,活动效果能更上一层楼。成都大运会场馆结合硬件条件的优势,积极策划承接举办节庆和展会,不失为场馆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推动了许多城市将旅游休闲作为城市基本功能。2022年1 月,全国55 个街区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旅游休闲街区是指具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和地域特色,具备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和公共服务等功能,融合观光、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休闲等业态,能够满足游客和本地居民游览、休闲等需求的城镇内街区[12]。
成都市开展“三城三都”建设以来,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都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体系均衡发展,品牌赛事培育初具规模,体育宣传矩阵不断完善,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进一步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打造高品质旅游休闲街区是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培育多元业态融合、契合国民休闲需求的重要举措。要结合成都城市建设规划,借助天府奥体公园建设奥林匹克休闲运动小镇的机遇,充分利用大运会场馆及周边配套,积极建设融合体育元素的旅游休闲街区将是彰显成都城市文化特色和体育影响力、打造体育和旅游消费新场景新空间新产品、提升体育引领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动能的有效路径,并有助于推动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2014 年,时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首先提出研学旅行的定义,即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教育部等11 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要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等,遴选建设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
成都大运会场馆作为大型公共设施,在建筑外观上既有相对古朴的场馆建筑,又有新建落成的现代建筑;在场馆布局上,既有达到世界赛事标准的运动馆,又有服务于市民活动的配套设施;在建设技术上,以22 个场馆为基础打造城市级智慧场馆平台;在功能使用上,可满足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和国际现代赛事需要。因大运会开展的旧馆改造,将已有场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新建的场馆从设计理念到建设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49 个场馆展现着不断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讲述着成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彰显着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成就。大运会场馆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创建国情教育板块研学旅行基地,以素质教育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为载体,以赛事历史展示、体育项目体验、现代科技探索、现代化建设成就等为切入点,在培育成都体育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激发学生家国情怀方面发挥作用。
要主动融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与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建设体系,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大运会场馆服务供给,吸纳大中小学开展体育比赛健身活动,广泛容纳市民和游客进入场馆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提高公共文体服务利用率。结合传统体育、现代赛事、户外运动,开展长短期结合的体验项目、学习培训、比赛交流。筹建青少年文化交流中心、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心等,举行地区和国家间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推广活动,提升体育全民生活化水平,培育独具魅力的成都体育文化,培养市民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
大型体育赛事赛后场馆可持续利用是受到多方关注的难题,在多产业融合背景下,场馆可跳出原有产业的思维和模式,积极寻求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形式,打通发展渠道,挖掘延伸价值,最终通过场馆可持续利用,实现产业兴盛和人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