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瑞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高职院校作为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并且职业院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其职业生涯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几年,各高职院校纷纷开始筹划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并出台相应的政策。在现行的教育政策框架下,高职院校教育应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要想真正解决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就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这一进程中,部分高职学生面对新知识、新挑战缺乏充分的准备,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个性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问题。为此,需要全社会关注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1]。另外,在心理卫生和文化宣传上,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力量,在班级里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经研究发现,只有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专注,更加地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有效掌握其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使其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而心理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过程中,学校、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
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职业院校中建立了专门、专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设了相应的专业课程,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但是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咨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传统的心理咨询模式还不够完善、教师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等[2]。由于大学生与辅导员的心理状态不同,师生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出现了一些难以有效地解决的心理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干戈扬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罗小璐等专家对14所高等高职院校的1491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全职教师468名,兼职教师326名。根据调查结果、资料分析、反思,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见解,即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所学课程的认识,并采取适当的心理咨询,并明确其表现形式。然而,根据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一些学生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还很薄弱,使其心理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建立具体的制度和完善的措施,并没有在其健康教育中起辅助作用,在实践中效果不明显,工作流程不够规范。目前,高职院校在软件和硬件方面投入不足、经费不足,导致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对较弱,无法达到相应的要求。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心理辅导工作不到位,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的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素质偏低。在东部很多经济发达的地方,高等高职院校仍然存在着以上问题。相应地,高职院校在制度建设、监督方式、经费保障、设备保障、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一般院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在院校中的应用不足,因此,学校要从各方面着手,努力创造良好的心理卫生环境。
为了更好地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和成效,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首先,从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其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很大,导致学生不愿与其他学生交流,也不愿与父母师长交流,常常把自己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这样不仅不利于人际交往,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在毕业后难以融入社会,对自身的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限制。
其次,高职生在社会中的角色转换仍需改善与完善,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被父母宠坏,而进入大学后,因为受教育程度及教师的不公正,学生在上了大学后,没有教师的帮助,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了自我放弃的现象,而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正是从青春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3]。在这一时期,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得到身边人的认可和帮助,但是学生的期望值与实际值有很大差距,这就造成了学生在高职院校里的角色转换,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会对其学业、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关系复杂、工作压力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卑心理普遍存在,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能够融入其中,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进而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使其能够良好健康地成长。
高职院校要从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网络建设等方面构建网络。第一,要强化教育,工作一般都是由学校领导牵头,与各学院、部分、院系等部门共同努力,把学校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一种协同工作的格局,实现多管齐下,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并且教师和辅导员要密切注意学生的行为,在教学、管理、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工作条件,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渗透、渗透这种关爱学生心理的意识,达到润物细无声,帮助学生更好成长[4]。第二,是要加强组织功能,设立专业机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承担着心理健康管理、开展各类活动、安排课程咨询、心理咨询服务、危机干预与处置等工作。加强教育管理,加强服务意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做好心理卫生工作。第三,是健全机制。制定和完善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方案以保证工作科学化和标准化。
要培育一批有爱心、愿意为学生服务、能够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教师。第一,是全职人员的配备,设置全职教师,教师人数不少于1:4000,并配备专业的辅导员。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师和辅导员共同完成。第二,是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技术人员的培养,使之更好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其人才的培养,以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通过开展特色心理培训、同伴成长小组学习、专题研讨、专业辅导、网络辅导等方式,确保心理教师每学年能够进行36学时以上的心理健康培训,提高教师心理育人的广度和深度。第三,是要强化大学生、辅导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应以专题辅导、心理工作等形式进行心理辅导,以求加强学生对心理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而对于教师,则应思考、研究学生的心理,并且不断阅读相关的书籍,查询中外学生心理的资料[5]。
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要设立专门的工作机制。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职能包括组织各类宣传活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开设心理健康公共课程、心理咨询、危机处理等。要增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意识,健全的激励机制,强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另外,要健全各类精神卫生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工作程序,保证学生心理卫生工作的科学性。其次,学校要在学校、系、班、宿舍四个层次,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工作网络。要建立健全心理卫生工作队伍,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工作组要有教师办公室、接待室、心理咨询室、讲解室等。最后,要有计算机、打印机、心理学教科书、辅导材料、心理测试软件。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建立专门的工作经费,以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教师可以了解其心理状况,从而制定应对措施,防止其产生的各类心理危机。进行心理测试,首先,由学校主管及相关单位的辅导员组成的心理健康普测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体检。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问卷调查等基础上,做好心理普测的准备工作。其次,制定一整套测试程序,在新生入学后,在学生情绪稳定后,通过微信、QQ等班级群,对每个新生进行测试,如测试软件、测试步骤、测试注意事项、测试时间等;最后,在新生入学后,学校要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教师于与学生进行交流,以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否存在问题,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记入档案,并通知相关老师进行调查、介入。加强与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
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拉近和学生的沟通距离,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和教师进行沟通,以达到更好地心理健康教育。从实践上看,“朋辈指导”既是一种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也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增强针对性、有效性的有效方法。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特征辅导工作,使其师生能够互帮互助,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并解决问题;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引导、调查,增强其与教师的联系,增强其心理归属感、安全感,确保其正常开展[6]。
在教学中,为了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授必须做到双向互动和交流;在实践中,教授要积极创新沟通方法;在搭建网络平台时,教授应采用沟通模块,使学生与自己的关系更加紧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让教授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随着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微信应用越来越普遍。一方面,在实施心理咨询时,教授要把握好时机,按照学校的要求和标准,搭建自己的网上学习平台,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电子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健康成长。例如,在操场上,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让学生与教师进行心灵对话,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教师利用网上交流、面对面交谈等手段,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同学们把自己的生活拍摄下来,上传到网上,与同学们分享,并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态度,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针对有特殊心理需求的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其解决自身问题,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通过交流、辅导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进行“一对一”的私人指导,通过电话预约,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其次,是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以压力、自信心、人际关系等进行分类,建立以心理健康为核心的心理辅导团队,针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潜力与需求,为其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最后,是我国咨询行业在新媒介的应用下,经营模式发生了变化。高职院校的心理辅导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等方式进行,能够学生的学习生活。
另一方面,通过相关的教育活动、教育实践,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授做好思想工作,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利用展板、专栏、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校园文化节等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宣传,开展心理咨询、专家讲座、戏剧比赛、电影欣赏等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其人格特征,加强心理卫生工作。与系部联合组织的心理健康专题班会;在团学机关设立心理协会、话剧团等,进行心理健康工作,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最后,是做好“亲朋好友的精神卫生”工作,针对学生的发展焦虑,心理辅导中心采取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联络员、学生志愿者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朋辈支持等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管理水平。
总而言之,高等职业院校应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充分认识其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的精神状态得到改善。为高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使学生能够及时、高效地解释心理辅导,高职院校教师应建立心理危机服务体系,加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科研工作,促进专业、兼职教师、辅导员专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掌握职业心理运行规律。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和缺点,并对其进行积极的改正,为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构建健全的心理卫生服务系统,以推动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