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发热临床应用中中医适宜技术的研究进展

2023-04-06 00:38王润珠朱米娜
光明中医 2023年4期
关键词:外感降温穴位

刘 烨 王润珠 朱米娜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是由于机体正邪两气相争导致阴阳失调的一种病症。发热会损伤患者的神经系统,如高热会引发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能耗气伤津,损害机体,造成不良后果[2]。在中医学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发热的记载和论述。综观历代典籍对发热的论述, 发热可分为2种,外感发热、内伤发热。外感发热主要病机是脏腑阴阳的失调而导致,其病因主要是六淫之邪或者温热疫毒之气。内伤发热指由于人体各种原因而致脏腑气血与阴阳等亏虚,虚而发热,以及气血、痰瘀等引起脏腑的实邪,实而发热,总的病机为人体气血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3]。

中医适宜技术安全、经济、简易、效果佳,是中国中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且在使用上具有“简、效、便、廉”的特色[4],深得患者的喜爱。

中医适宜技术主要包括中医外治法、针法、中医内服法、手法、灸法以及中药炮制适宜技术6大类[5]。

近年来,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背景下,中医药事业受到较多关注[6]。大量学者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在成人发热中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本文就上述6大类中医适宜技术近年来应用在临床成人发热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将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于临床成人发热的意义

临床中成人出现发热症状,西医大多采用抗生素治疗[7-9];在高温急需降温时,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和皮质激素[10],此类药物不能长期使用且不良作用大[11]。中医是中国的传统瑰宝,在临床上应用中医技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辨证灵活用药,并将多种中医适宜技术灵活运用,且中医适宜技术在治疗成人发热过程中对改善症状及体征方面占优势[12]。

2 各项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成人发热中的应用

2.1 中医内服中医内服指运用方药进行治疗,主要组成包括民间土单验方、成药的应用、古方今用、老中医经验案、临床自拟方等。还包括中药茶饮、饮食药膳、中医护理及中药配置药酒疗法、膏方法等多种治疗方法。于加军等[13]在研究中发现,一些解毒开窍清热方剂对中枢性发热有较好疗效,如安宫牛黄丸、白虎汤等。发热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4],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15],并且根据中医辨证,艾滋病患者的发热可分为多种证型,蒋自强等[16]认为桂枝汤为主结合玉屏风散能有效治疗艾滋病初期外感型;范琼等[17]发现气虚型艾滋病患者,予补中益气汤加减疗效佳;痰热互结型一般采用祛瘀除热,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阴虚发热型用青蒿鳖甲煎或清骨散加减,实践证明,使热退而不伤正[18]。癌性发热可分为阴虚发热、气虚血亏、热毒炽盛、湿热蕴结、癖毒内阻、肝经郁热6型[19],不同证型代表方剂分别有补中益气汤联合新癀片、白虎汤合麦门冬汤加减、益气温阳方、犀角地黄汤加减、青蒿鳖甲汤加减、小柴胡汤加减、血府逐瘀汤加减等[20],均研究得出疗效显著。多项有关外感发热的研究指出中药使用后效果显著:杨兴良等[21]在柴葛解肌汤的基础上加减用于治疗外感型发热患者100 例,其中治愈患者达 78例。陈天阳等[22]对外感发热使用加味柴葛桂枝汤,总治疗50例,有效率达到94%。多数学者认为术后的发热以非感染性发热居多,并且和手术本身的创伤反应关系最为有关[12],如术后发热达39 ℃ 以上的持续性高热对患者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23],皱俊[12]将桃红四物汤加减运用于患者骨折手术后的发热;张诗海[3]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血虚发热时运用当归补血汤加减;李宁[24]针对手术后发热患者运用清解重剂,以上研究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另外,有学者运用“归芪两地汤”和 “补中益气汤”等对患者产后发热的调理和清热;运用“生化汤”加减金银花和连翘等药物来清热和解毒;运用清经散和银翘红酱解毒汤等来清除胞宫内毒也起到了较好的降温效果[25]。

2.2 中医外治中医外治疗法包括多种疗法,例如灌肠、火罐、熏洗、火熨、刮痧、盐熨、竹灌、天灸、药摩、香薰、膏药、中药蜡疗、外敷等疗法。谢琰等[26]运用三仁汤中药汤剂灌肠治疗湿郁发热癌症患者;丁秀梅[27]使用大承气汤进行灌肠来治疗中枢性高热、急性脑出血后发热;马娜等[28]用青蒿、柴胡、荆芥、薄荷等组成的中药洗剂对外感高热患者进行擦浴;谭莺来等[29]在高温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温热型中药乙醇制剂擦浴来降低体温;张海梅等[30]运用蝉蜕、连翘、薄荷等中药制剂擦浴来为麻疹出疹期患者降温,降温效果均优于仅使用酒精擦浴来降温的治疗;曲雪琴[31]运用科室自制的釜底抽薪散治疗外感发热,该制剂由黄连、吴茱萸制成并外敷于涌泉穴;黄美等[32]运用刮痧技术结合物理降温治疗外感发热,方法为沿督脉自第七节颈椎自上而下刮痧到第五节腰椎,再从第一胸椎旁开始自上而下向外侧斜刮来治疗,研究结果显示疗效比单纯物理降温有效;曹美丽等[33]针对肿瘤性发热患者运用益气温阳法并辅以中药冷敷包,降温效果较好;赖伟兰等[34]运用包含麻黄粉、防风粉和桂枝粉的中药方剂沐足来对外感发热患者进行退热治疗;梁伟波等[35]运用羌桂香仙汤对风寒束表证外感发热患者进行熏洗使其发汗,疗效明显。

2.3 针法针法是一种使用各类针具刺激相应的穴位以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针灸穴位来降温的相关理论形成较早[36],《黄帝内经》一书中就能找到许多理论有关于针灸治疗热病,在《素问·刺热》《素问·水热穴》等各篇章中均有记载。张林[37]通过针灸合谷、曲池等穴位,对外感发热风热证的患者进行即刻退热和短期退热效果的研究,结果显示效果优于口服中药组;方成华等[38]运用大椎穴位刺血拔罐疗法对风热感冒患者进行降温治疗;王小英等[39]在大椎、少商、耳尖等穴位进行放血疗法,研究结果表明对喉科急症发热患者有较高降温效果;黄璐等[40]通过对大椎、尺泽等穴位进行刺络拔罐放血等疗法,对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进行降温治疗,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短,效果佳;耳尖穴是经外奇穴,杨欢等[2]运用针刺耳尖穴来降温,降温效果佳,时间短,无明显毒副反应。经各专家学者研究证明,针刺疗法降温效果明显,疗效明确。

2.4 灸法灸法是艾灸疗法的简称。该疗法使用艾绒或其他相关药物,使其点燃后在体表穴位上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来进行熏蒸或温熨,通过灸火的热力作用以及药物本身的疗效,并经经络传输,达到温热气血、调理阴阳、疏通经络、扶正驱邪、活血行气和散结消肿等效果。灸法也能起到通络行气、举陷升阳、散寒温经、固脱扶阳和泄热拔毒等作用[41],较多研究也通过艾灸来降温。韩东等[41]在合谷、大椎、曲池等穴位用艾条温灸,证明对外感发热的降温有效,研究证明体温较高者效果越佳;张玉华[25]研究证明艾灸对血瘀发热型的产后发热有较好的降温效果;张霞[42]在涌泉穴上使用艾条悬灸,运用引火下行原理较好地控制了风热感冒引起的高热。临床上艾灸多与其他技术如针灸、刺络拔罐等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2.5 手法手法治疗包含多种方式,如足底按摩、整脊疗法、头部按摩、背脊疗法、踩跷疗法、按摩疗法、捏脊疗法、护肾疗法、拨筋疗法、点穴疗法等多种方式。穴位按摩疗法退热治疗历史悠久,该疗法免除了病原微生物的影响,且无创伤性、简易高效,在排除瘀毒、通调营卫、疏通经络、和谐脏腑等方面效果显著,患者容易接受,依从性较高[43]。吴萍凤等[44]研究证明穴位按摩疗法对低中高热患者降温效果显著;陈广敏等[45]使用穴位按摩并辅以麻黄酒,高热患者降温效果佳,且降温效果维续时间较长;张晓霞[46]运用穴位按摩联合升降散循经擦浴,有效控制了患者的外感高热;另外,刘萍等[47]在研究中另辟蹊径,运用拍打肘窝(肺经的尺泽穴和心包经的曲泽穴),对促进老年人肺部感染退热效果良好。

2.6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技术原理为复方配伍、依法炮制,包含中药饮片、中药材、中成药3类。炮制为中国中医药专业术语,中草药经过炮制后能大大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疗效。王洪波等[48]通过研究得出血必净比柴胡注射液和复方羚羊角注射液的降温疗效更明确,且能保持较持久的退热效果;阮凤[49]指出感冒一定要辨清症状后用药,如风寒感冒宜选桂枝颗粒等、风热感冒宜选桑菊感冒颗粒等、秋燥感冒适合使用川贝清肺糖浆等、暑湿感冒宜选藿香祛湿软胶囊等、气虚感冒宜选玉屏风颗粒等,辨证后用药才能正确有效治疗感冒发烧等症状;胡妙珍[50]为急性胃肠炎患者使用加味藿香正气丸联合西药盐酸左氧氟沙星,有效控制了该类患者的发热、腹痛等;陈金伟[51]证明以金银花为主的中成药治疗热病有较好的降温效果。

3 总结与展望

中医适宜技术因其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近年来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发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得到了许多患者的欢迎。但是,中医适宜技术中,针刺、拔罐、刮痧、沐足等的实际操作技术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刮痧、拔罐等降温效果较好,但稍有不慎容易暴露患者隐私,部分患者接受度较差;中药经验证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但是药物毒副作用较多;针刺疗法操作难度大,且因存在疼痛不适,患者接受程度低;沐足较多存在于社会休闲场所,在非医疗环境中应用还是较普遍,但是在医疗场所中,因为场地设置的原因,在临床的推广受到限制,应用较少,目前还没有成为常规降温治疗方法运用于临床。以上的诸多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上运用的种种困难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进行进一步的攻克和解决,并寻求改善。在现有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仍为小样本对照研究,有样本量较少、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其临床运用的疗效及安全性存在诸多问题;且临床中较大部分中医适宜技术由护士在临床进行操作,护理人员的中医资质和其对中医辨证的掌握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今后的工作中,因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医适宜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制定出统一、规范的中医护理人员培训制度和具体计划及技能考核标准。让中医适宜技术能进一步快速发展,并有效提高中医适宜技术在急重症疾病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外感降温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动物降温有妙招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支楠教授治疗外感温热病经验
页岩气开发降温
读一读吧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