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君 杨如意 曹昌霞 徐海珍 刘永萍 孙 兆 赵文玲 郭占芳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1],青海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定要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立足高原,扎根西部,积极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作为青海省唯一的211综合高校,青海大学具有历史、地域、民族、人文等多种内涵,中医学结合上述因素,拥有丰富的思政素材。依据大学办学定位,结合中医学、高原医学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笔者认为在新时代,开展课程思政工作,能够加强西北落后地区中医学教育,鼓励学生奉献西部医学事业,创造性地让医学人才培养取得新发展。
1.1 加强临床专业医学生仁德 仁术 仁人思想理念形成长期以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重专业、轻人文,普遍缺乏医学人文素质教育[2]。中医学思政课程结合中医药传统文化及高原医学,让教育内涵得到更好地丰富与发展,加强学生形成“仁德、仁术、仁人”的医学理念[3]。通过发掘青海时代楷模的事迹,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扎根青藏高原,深耕高原医学,为藏族同胞带去安康,被亲切地称为“好曼巴”(好医生)。更重要的是,长时间、大规模的实验数据为高原病防治提供了支撑,中国高原医学研究因而走在了世界前列。还有青海大学高原医学的奠基人格日力教授,从青海偏远山沟的放羊娃到医学博士的励志经历,再到日本、美国的求学之路曲折艰辛,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后,他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青海,从事高原医学研究等故事。用身边这些感人医学者的事迹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提高学生对青海、对母校的高度认同和感恩热爱,并向人文素质、职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以激励他们树立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理想和愿望,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1.2 充分发扬登高望远 自信开放 团结奉献 不懈奋斗新青海精神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4],课程思政是通过实践和探索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渗透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熏陶[5]。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培育一批充满中医药思政功能的专业课,培养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提炼一系列中医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通过中医课程思政建设,弘扬高原人执着的价值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纯正的思想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也传递自信开放,交流融合,矢志不渝,团结进取,把握新时代新要求,激励学生要有新担当、新作为的不懈奋斗和奉献精神。
2.1 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深入挖掘拓展中医学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与教学形式,坚持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保证思想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到“四个相统一”[6]。深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7],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强化教师育人意识,提升教师育人能力,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与依归[8],培养一批中医药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2.2 重构思政教学设计每门课程应撰写体现“课程思政”改革思路的课程教案、教学设计等教学文稿。教学大纲需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政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以及如何评价德育渗透的教学成效,充分体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课程思政改革要对现有课程再审视、再研究、再设计,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
2.3 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和信息化教育技术,探索多元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加强情感体验和行为锻炼。科学拓展教学空间,适度增加学业难度,要利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丰富课程内容、增加课程难度、拓宽知识广度,提升学生自学水平,培养获取知识能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邀请优秀专家学者开设专题报告讲座,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实践水平、规划职业愿景、树立远大理想。潜心发掘研究、不断创新应用已日趋成熟的混合式、PBL(问题式)、腾讯课堂等教学理念方法,探索思政内容融合的途径、手段。
2.4 注重学生共鸣反馈精心设计思政环节,通过研讨借鉴、问卷反馈,让设计的课程思政内容学生能够自然接受,产生情感共鸣,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要留足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空间,有效激励学生学习内生动力,提高对课程、专业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于专业、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要注重思政教学反馈,及时改进完善课程教学。
邀请青海大学医学院中医系教学名师加入教学团队,指导并加强教师课程思政理念方法培训。每年举办相关培训、课堂观摩及参加国内交流研讨会,就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加强互动交流,让广大教师能够通过这种的教学训练有所思考,有所收获。引导教师学会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
选择不少于2门课程建立课程思政教案设计案例库,每门课程应选编不少于2个包含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的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也可编写课程思政示范案例集,包含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编写具有课程特色的教学参考资料,整理汇编学生课程的反馈及感悟,以及其他可体现改革成效的材料。
从事教学的教师有很多是临床一线医生,要不断利用业余时间,充分采用现代网络学习平台如学习强国App,提升自身思政素养,增强思政教育观念,自觉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并贯穿于整个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己,育己立榜样,发挥引领的作用,从而提高思政育人的质量。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中医药的“四个自信”[9]。
增加高年资主任医师为本科生授课比率,主任们长年的知识沉淀、丰厚的学术素养、求真求实的职业追求、与时俱进的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会无形中增加他们的教学魅力,让他们转变为育人资源具有较强的感召力。
4.1 建立课程思政合作共享机制可通过精选马克思主义相关学院和医学院专业课一线优秀教师,组成“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团队,挖掘不同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并结合中医学专业课程发挥其价值观引领作用。建立多学科、多部门教学合作和激励机制以及不同类学科门类的课程思政合作共享机制。打破学科边界,创造平台让思政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老师信息沟通、教学交流、智库共享。相关教师做好课前协同备课、课中互相听课、课后集体研讨,实现教师知识互补、能力互助的良好态势,真正做到课程融思政,思政寓课程。
4.2 改革传统考核模式 以考促学 以考促教专业知识笔试是中医学传统教学考核的主要形式,造成学生只重视课程医学知识的学习,对加强自身养成良好医德医风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医患沟通技能等方面意识薄弱[10]。为顺应新形势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考核内容上,可以将医学人文素养融入专业知识测试题中,实现专业知识与医学人文德育教育并举的考核模式。在考核方式上,可以利用各种网络学习资源搭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考核平台,通过发布主题讨论、作业,或医案(学生模拟进行临床诊疗)等方式以综合考评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与德育教育实施的效果,实现以多种考评方式相结合的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教学模式。
4.3 完善考核体系缺少考核激励制度,会导致教师缺乏动力,有质量的督导才能为“课程思政”查漏补缺[11]。需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二者设置合理的考量比重,在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评议项目中添加“德育”指标。创新考核方式,需将过程性考核与业绩考核相结合、量化考核与评价性考核相结合,达到考核的全面、可行,然后注重发挥考核导向作用。通过考核,与教师的职称评聘、本科生导师制、教学评优、教学竞赛、学生评教等挂钩,激励教师结合专业特色,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创新,使“课程思政”活起来。
如《中医学的认知、思维、临证与修养》和《中医舌诊》2门课程的交融有春风化雨之效,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之处较多,不仅有利于思想意识的形成,也有助于中医素养的养成,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优势。
5.1 中医学的认知 思维 临证与修养思政映射与融入点以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如司外揣内、援物类比、心法和顿悟、试探和反证等为基础和纽带,把中医临床经验、中国医学史、名医大家的治学和医德、中医理论体系融为一体进行讲述,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特点,具有多元化、多层次特点,其突出哲学和类比思维,注重宏观与整体研究,强于捕捉灵感和顿悟,长于逻辑思维、抽象能力和概括能力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科学思维特征。西医专业的学子,对祖国的中医药都应怀有珍视之心,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可以借助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研究,或许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因此,临床医学生的中医学教育就不能仅是停留在让学生知道中医学的一些概念,得到中医学一些基本理论框架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在基于学生发展导向基础上帮助学生将中医学知识运用于临床工作中,这才是临床医学生学习中医学及教师讲授中医学的终极目标。
引导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医学责任意识的审视。将“大医精诚、仁德、仁术”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中医学课程建设中,比如新冠肺炎爆发初期,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3位院士,不顾高龄,在一切未知的风险下,老人们一直在积极跟疫情做着斗争,这是大爱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医务工作者初心和使命的回答,是大疫面前勇敢的担当,由此来培养医学生的救死扶伤、心怀仁爱的职责,在各种伟大感人的事迹中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援物比类。日月潮汐对人体的影响、经络像道路,血脉像河流……木火土金水的取类比象。举例:釜底抽薪法、提壶揭盖法、增水行舟法、水来土掩法等。肝脏治夜盲,豆类补肾。1956年,北京乙脑流行,著名中医蒲辅周辨合天时,根据当年北京长夏多雨、气候变化影响人证候偏湿的特点,加一味药苍术。从而要求医者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思路,古代要求医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傍人事”。
心法和顿悟。所谓的大道至简,是经过千回百折之后,经历万千磨难之后,才有的心悟。举例说明苹果砸在牛顿身上,发现万有引力,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治疟疾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蕴含了多少的苦思冥想,蕴含了多少的呕心沥血。心法和顿悟,不是随心所欲,不是胡思乱想。培养学生要具备非逻辑思维能力和技巧,具备广博和深渊的知识储备。
试探和反证。先对复杂的对象做一番考察,尝试性地提出初步设想,采取一些措施,然后根据实践结果,再作适当调整,完善原设想,以决定下一步措施的逐步接近的认知方法,以及从结果追溯或推测原因并加以证实的逆向的认知方法。以发热和强直性脊柱炎为例,说明试探与反证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学会勇于探索、举一反三、师古而不泥古,灵活对待每一个患者,善于向患者学习。
5.2 《中医舌诊》思政映射与融入点舌诊的历史。讲述舌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望舌诊病的记载。《伤寒杂病论》将舌诊作为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组成部分。《熬氏伤寒金镜录》载舌像图36幅,并进行病理机制分析。明清时代《温病学》兴起,舌诊对温病的诊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望舌的神、色、形、态及舌苔的厚薄、颜色、润燥等。舌象变化千差万别,犹如海边拾贝,园中赏花,各有千秋,教师要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找出典型的舌象,介绍其临床价值,方可激发学员学习中医诊断的兴趣,从枯燥的理论教学中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舌色的分类千差万别,分类过繁,对于非中医学专业学生不便掌握和记忆。故教学中讲授临床常见四种:淡白、淡红、红、绛基本舌色。舌苔也只有:白、黄、厚、薄、润、燥之分。让学生对课前预习的内容进入实践练习。以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如司外揣内等为基础和纽带,由“中医望舌的方法?”“舌诊的注意事项?”“通过望舌如何认知疾病的?”的问题导入,通过真实医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疫情与舌诊。讲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指挥下,全国人民积极参与,进行了一场全民同心、史诗般的现代大国抗疫战争。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发挥了特殊的重要作用,通过简捷的舌诊方法,中医药专家研制出了清肺排毒汤等一系列有效方剂,在不同阶段都取得了成效,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中医药一如它数千年面对大疫时的表现一样,不曾缺席,逆行而上,为抗击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疫情形势下中医互联网诊病模式。这次疫情也给中医的就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信息化时代,借助现代网络平台的手段,中医网诊迅速开展,相比于脉诊的受限,那么舌诊就比较直观而且方便简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诊治将更加便捷。
关注亚健康。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又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12]。目前中医治疗亚健康状态有绝对的优势,而通过中医舌诊可以尽早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效干预亚健康向疾病的转变。
整个课程体现设问过渡、联系临床、生动讲述、图片展现、层层深入、启发鼓励、综合分析、德术并重、德业双修,培养中医思维和临证修养。
课程思政还可结合以下教学形式和授课方法:①建立微信平台,加强和学生们的互动与交流。②信息媒介:观看网络中医文化知识相关视频。③课堂讨论: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思维的课堂讨论,将人文素质与医学结合。加强思政课的价值引领,让答疑解惑触及学生灵魂。④观摩名医坐诊,近距离感受中医文化、中医名家的魅力,并以观后感的形式汇报心得。⑤利用学生业余时间,开展中医教学诊疗活动,邀请名师向学生提供诊疗服务,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现场病例教学,向学生进行诊疗示范。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到社区参与义诊活动、普及讲授中医知识。⑥进行中医文化知识竞赛。
“志比昆仑、学竞江河”是青海大学校训,作为青大人就要有大胸怀、大志向,经过多年建设,学校“三全育人”思政大格局取得初步成效。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正是在全方位、全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理论内涵。中医学课程思政蕴含的文化价值性既是对专业课程的“盐溶于汤”,又是对医学生人生观的“春风化细雨”。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应秉承对课程思政持续探索的理念,不断凝练中医药文化的特色品质,坚持文化自信的理念,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德才兼备,真正做到“厚德精术、启古纳今”。希望通过中医学课程思政建设,立足青海、面向中国,凝聚青海精神,让越来越多的青大师生选择扎根西部、建设西部、奉献西部,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青海大学树立教育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