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风药在治疗脾胃病中的运用

2023-04-05 23:39卢怡倩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1期
关键词:李东垣风药升阳

卢怡倩,陈 硕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福建 南平 353000)

随着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加,饮食习惯及作息时间不规律,脾胃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中医认为,脾胃病病因不外乎受外邪侵袭、素体羸弱及七情内伤。脾胃为后天之本,滋养先天之元气,与五脏相互协调,使人体气机升降有序、气血运化有常。肝与脾关系尤为密切,肝为风木之脏,与脾共同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使气血平和,情志舒畅。《金匮要略》有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肝脏致病最易横逆脾土。六淫中以风邪为首,风乃春令之主气,与肝木相应,易合他邪致病。风邪夹湿侵袭脾土,湿困中焦,导致气机升降失常,可出现腹胀、泄泻、痞满、呃逆等脾胃疾病。风药性升散,可助脾胃调理气机升降。本文探讨脾胃病治疗中运用风药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1 风药的概述

中医古籍《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对风药均有记载,大致将其分为祛散外邪和平息内风两大类。金 · 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创立“药类法象”,将药物取法象于五运六气,认为“药有气味薄厚,升降浮沉,补泄主治之法,各各不 同”。根据药性、气味、功用等将升麻、柴胡、羌活、葛根等药物归为“风升生”之类。风药法象于风木,似木之升发、条达,具有升、透、散、窜、燥、动的特性。此后,张元素弟子李东垣继承及发扬其学术思想,强调脾胃的水谷代谢功能如天地四时之气机升降。“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者也”,风药可应春气之升发,助脾阳之升浮,散气四达,透络开窍,亦可燥湿醒脾,助脾胃运化,疏导人体气机运转,使气机升降有序。李东垣正是利用这一特点广泛地将风药用于脾胃内伤杂病的治疗中。

2 风药与脾胃的相关性

2.1 脾胃的生理及病理 人生之本为元气,元气之本为脾胃。脾胃居于中焦,脾为阴土之脏,喜燥而恶湿,得阳气温煦则旺而健运,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得阴液濡润则降气而顺,两者互为表里,升降相因,燥湿相济,阴阳相调,腐熟运化水谷精微,完成人体消化吸收功能,为人体提供后天之养。脾主运化,可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布散全身,提供气血生化之源,滋养五脏六腑。《灵枢》提出“脾为之卫”理论,指出脾的运化可助卫气循行于人体周身,保护五脏六腑、皮肤腠理不受外邪侵袭。何晓辉教授认为,中医学所讲的脾还包含肝、胆、胰及肠的部分生理功能,其运化除有消化吸收之功外,还具有转化、产能、化生、贮藏等功能[1];张小萍教授提出的脾胃气化学说亦阐明脾胃除有升降之功外,还具有出入、纳化、燥湿之功[2]。《素问 · 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灵枢 · 口问》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可见胃主通降,可排出糟粕,亦能生发,助气上行。脾气升清,可助胃和降,使浊阴沉降于下,糟粕得以排泄;胃气上升,助脾升阳,使清阳上升。两者协调运转使人体气机疏泄有序、升降有常,精微、糟粕能正常转化出入,脾胃乃和。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脾胃升降可受肝胆之气影响,肝胆的疏泄功能可助脾胃受纳腐熟水谷,化生精微,所谓“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肝脾和则气机得以调和。五行相克,肝气太旺乘脾,则出现气机升降失常而致病。

2.2 从气机升降探讨风药与脾胃的关系 百病生于气,气的运动是生命活动之根本。《素问· 六微旨大论》记载:“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协调着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3]。陈广鸿等[4]认为通畅是气化运转有常的先决条件,气机阻塞,气化失司,五脏不通则机体失和,化生百病。《脾胃论》云:“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物安。”肝为风木之脏,与胆相表里,其正常疏泄升发,可助脾胃升清降浊,使人体全身气机得以畅达。《薛生白医案》云:“肺为气化之源,寄养于脾也。”脾胃阳气上升则肺得以正常宣发肃降,发清阳于腠理之间,抵御外邪。故肝之疏泄、肺之宣发肃降是气机运转的关键,而脾胃则是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气化赖于五脏,气机升降有常,五脏则安。风邪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易袭阳位,善行而数变,易合他邪致病。胃为阳土,六腑之长,以和降为顺,胃虚则易中风邪,气机无法和降则出现胃脘部胀满、时痛时止、痛处不定、纳呆等症状;风邪夹湿,侵犯脾土,湿困中焦导致气机无法上升则出现腹胀、泄泻等症状。脾为肝克,胃为肝犯,肝为风木之脏,肝阳化风,脾阳不足,肝木乘土,则气机逆乱,不循其道,风从内生,与外风同气相应,合邪为妄[5]。气滞易使脏腑功能失调,王凤云等[6]基于“调中复衡”理论治疗脾胃病,认为疏、降、通三法能疏其壅塞,使脾胃相合。风药其性上升,质轻,味薄,可通春夏升浮之气,疏肝以开其郁,助脾升以宣发阳气,气通则内外和,五脏乃衡。

3 风药在治疗脾胃病中的运用

3.1 升阳泻火 金元时期,郁火理论逐渐被医家重视和完善,李东垣更是提出“阴火”理论,认为郁火病机不仅是邪实,其本质在于气虚。顾思臻等[7]认为阴火一为下焦之火,脾气不足则可逆行而上,二为心火,脾胃亏虚则心火来乘。阴火内生可阻遏阳气,阳气不能蒸腾于上,使上焦阳气不足而阴火有余。故李东垣散火重在升阳,并提出甘温除热法,以益气升阳为基础,进而延伸出升阳散火、升阳泻火等治法。热郁于体内,风药性升散,使三焦气通,热有路外达而自散,郁热开解[8]。正所谓“火郁发之”,李东垣所创的升阳散火汤正是以柴胡、葛根、升麻、防风、羌活等风药散表邪、助阳升浮,阳气得以升发,气机升降恢复,则阴火自散。董广通等[9]基于此理论,认为治疗消渴病时运用少量风药可散血中伏火,解患者烦渴。现今,李东垣的阴火理论被广泛用于内伤杂病之中,成为治疗头晕、头痛、耳鸣、口腔溃疡等病的重要指导思想[10]。笔者跟从陈硕主任医师出诊,发现其治疗的脾胃病患者多为上热下寒之证,针对其证候治疗上可加少量风药。如脾胃虚弱,心火不降,热郁于上,下焦失于温煦,导致胃脘痞满不舒,伴有口腔溃疡、腹泻等症状,以黄连汤合调中益气汤加减,补脾土,泻心火,方中升麻、柴胡、防风升举阳气,从阴引阳,使水火相济,阴阳相交,运化正常。

3.2 升阳胜湿止泻 《古今医鉴 · 泄泻》云:“盖大肠为传导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或为饮食生冷所伤,或为暑湿风寒所感,脾胃停滞,以致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凡是泄泻皆兼有湿。湿气困于中焦,阻滞气机,气机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发泄泻;土湿木郁,气机疏泄失常,中焦运化有碍,湿浊内蕴,气滞于肠间而发腹痛、腹泻。故从气入手治腹泻,风药必不可少。刘明坤等[11]认为,风药胜湿基于升阳,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得阳始运,故用药当顺其阳气升发之意。风药性轻宣散、升浮,可助脾气升发清阳,提升下陷之清气,达到祛湿的目的。《脾胃论 · 调理脾胃治验》云:“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去矣。”阳气得宣,湿浊得举,浊阴得降,泄泻自止。在《脾胃论》中,李东垣常运用升麻、柴胡、羌活、防风等风药治疗脾胃虚弱无力升清所致的泄泻,如升阳汤、升阳除湿汤、益胃汤等,均适当地运用风药升举脾胃阳气。药理学研究表明,防风具有调节肠道蠕动的作用[12];柴胡具有抗炎、抑菌等作用[13]。临床医师已将李东垣所创的升阳除湿防风汤、升阳益胃汤等广泛用于治疗脾胃及胃肠疾病。

3.3 行经开郁 所谓郁者,乃郁而不散,滞而不通,其发病根源在于气机壅塞不通,不得发越。《证治汇补· 郁证》云:“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肝主气机条达疏泄,最忌郁滞,故顺气当从疏肝入手。风能泄木,所谓同气相求,风药如木气之特性可顺肝气之升发,引气上升,以疏泄肝木之气,其性辛温亦可入肝经,促肝气运行,散其郁结,使气机舒畅通达[14]。如四逆散、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中,运用柴胡轻清升 散,入肝经以疏泄肝气,升散以透表解热。张男男等[15]认为,玄府是机体最基本、最微小的腔道孔隙,存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中,可使气液、津血、阴阳等保持运转流通。玄府壅滞,气血津液流通受阻,邪郁于内无以得出,则病甚。风药辛散、走窜,行于经络窍道,可疏通郁闭、通利五脏六腑之玄府,使津液输布有序、气血调和、神机正常流转以助邪散。孙娜等[16]认为,羌活、细辛等风药可入肾经,引下焦阳气升腾输布于上,助肾气化,而麻黄、桔梗、桑叶等风药则可入肺经,宣降肺气,协助气机运转以宣肺开郁。

4 病案举隅

患者,女,28岁,2021年3月27日初诊。主诉:中上腹胀满不适3个月余,加剧1周。患者述近3个多月中上腹部胀满不适,食后更甚,偶有闷痛,未及时寻求治疗。1周前因饮食不节出 现胃脘胀满不适加剧,闷痛不止,连及两胁,伴有嗳气、反酸,厌食油腻,口苦,食欲减退,寐欠佳,小便正常,大便难,舌质淡红,苔黄腻,脉细弦。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轻度),幽门螺杆菌(Hp) 阴性。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断:胃痞,肝郁脾虚兼湿热证。治则:疏肝解郁,和中化湿。方选逍遥散加减,处方:百合18 g,茯苓15 g,六神曲、北柴胡、羌活、白芍、麸炒白术、醋香附各10 g,豆蔻(后下)、当归、生姜、蝉蜕、薄荷(后下)各6 g。5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2021年4月5日复诊,患者述嗳气、反酸较治疗前缓解,胃脘胀满不适稍减轻,食欲好转,大便顺畅。原方去豆蔻、蝉蜕,加党参片10 g,莱菔子20 g。继服3剂,诸症消失。

按语:本例患者因平素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湿浊内生,阻遏气机。肝气失于疏泄,郁结于内,横犯中焦,亦影响脾胃之气升降,气机郁滞,故见胃脘胀满闷痛;胃气无法和降,胆汁无法降泄而逆于上则出现嗳气、反酸、口苦;久病气虚,气血无力运化,腑气不通,则大便难。逍遥散疏肝解郁,因患者以脾虚为本,故加健脾药扶本。北柴胡、醋香附疏肝理气,行经开郁,使肝气畅达,助血旺行;当归补血、调气、活血,白芍能于土中泻木,健脾胃,制肝气恣横,两者合用养肝调血,助气血调和;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实土以御木乘;羌活行气分,疏而不敛,升而能沉,兼以祛除水湿之气,薄荷、蝉蜕引经上行,助柴胡疏散肝经郁遏之气,三者合用助清气上升宣发,气机运转有常;生姜、豆蔻温运和中、化湿;百合安神。《素问 · 宝命全形论》曰:“土得木则达。”全方疏肝解郁的同时健脾和胃,使肝胆恢复疏泄,助脾胃升降有常,清阳上升,浊阴自降,腑气自通,诸症则除。药理学研究表明,柴胡具有保护胃黏膜及抗炎等作用[17];白芍中的芍药苷可保护内皮细胞、解痉及预防溃疡[18];白术可调节胃肠蠕动,修复胃黏膜损伤[19];香附可抑制溃疡发生、抗炎、抗菌、镇痛[20]。复诊时,患者嗳气、反酸有所改善,无口苦,胃脘稍有胀满之感,考虑其肝气得以疏发,脾胃之气尚缺,故去豆蔻、蝉蜕,加党参调补脾胃,莱菔子降气消胀。继服3剂后患者肝气已疏,脾胃之气已足,故诸症皆除,病向愈矣。

5 体会

脾胃病病情往往复杂多变,且与他脏互相影响。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胃虚则俱病”“脾胃虚则九窍不通”等学术思想,主张“治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唯益脾胃之药切”,在临证治疗脾胃病中尤为注重风药的使用。现代医学在临床上利用风药之轻升、发散、善行等特性,使清阳上行以泻火、开郁、止泻等,治疗胃肠道疾病及内伤杂病效果颇佳。需注意的是,风药性温,可助热,甚者损人之元气,故在运用时用量宜轻,需灵活加减,方可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李东垣风药升阳
High-order harmonic generation of the cyclo[18]carbon molecule irradiated by circularly polarized laser pulse
风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理论探析及临证体会
李东垣“甘温除热法”的现代临床应用
巧解心结换得“全福花”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疏风升阳治失眠
风药之功用辨析
《蠢子医》运用风药特色研究❋
升阳益胃汤的临床应用
金杰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