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 萌 石永超 王诚民
1.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2;
2.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艰巨重任,在万众一心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快速迈进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世界经济、文化、科技高速发展,世界人民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高校体育教育是青少年学生最后接受的系统的学校体育教育,“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五育并重、全面发展”,从中足以看到高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中的重要性。进入新时代,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更高了,高校体育必将承担“立德树人”和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理念的历史使命与担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贯彻党的基本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要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独特的育人功能,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多途径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体育教育引领,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三全育人新格局,为国培养具有优良素养的复合型高端人才。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对青少年健康状况的关注,“双减”政策的出台,体育的独特育人功能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要通过“教会、勤练、常赛”实现体育的独特育人功能,教会学生科学锻炼的方法和技能,使学生养成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通过常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实现体育全过程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拼搏进取的优良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的教育方针始终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质一直以来呈下降趋势,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很难得到保障,体育的育人功能也被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大学体育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在“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强则中国强,少年强则中国强”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体育教育一定要肩负起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理念的重任,切实提升大学体育的教学质量和育人价值。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吹响了由竞技体育强国向体育强国全面迈进的号角,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程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我国的群众体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群众体育的有序发展也为我国的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后备人才保障,“体教融合”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在2020年东京奥运女子10米气步枪射击比赛中,杨倩经过奋勇拼搏夺取金牌,充分诠释了“体教融合”培养体育人才的优势。通过“体教融合”还可以使身边的优秀体育人才发挥榜样作用,在青少年中形成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助力体育强国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应该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进行转变,这应该是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的本质要求。评价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优劣不是只看大学体育教师队伍竞技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有多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有多好,最主要的应该看人才培养水平,看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质发育水平的改善程度,看大学生掌握科学健身方法的质量,看大学生自觉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看高校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开展的深度和广度,看是否形成高品质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氛围。现阶段,如何通过正确引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以此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体育教师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所面临的新挑战。
体育场馆设施是高校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保障,在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增加的背景下,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没有跟上招生人数的增长速度,造成高校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紧缺,很难满足广大学生参与科学健身的需求。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也出现了没有及时跟上学生招生人数增长速度的现象,伴随着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高校对体育教师招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各个高校所处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师招聘难,师资队伍出现不同程度的断档现象。在我国,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助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奋斗目标也顺利达成,在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引领下,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对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的需求,对体育教师专业方向、技能和教学水平的选择意愿也更加强烈。如何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对科学健身的需求是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的又一挑战。
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新时代教育根本任务的基础上,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有效挖掘高校体育的思政元素,发挥体育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可以通过参与体育竞赛组织与裁判工作来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和公平公正、严格履职的职业道德,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通过体育教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两种以上的科学健身方法,掌握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等,能够科学有效地参与到全民健身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优良品质;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在训练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在竞赛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永不言败的团队意识和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优秀品质;在国际舞台上,体育的竞争,就是国与国之间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国力的竞争,通过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等国际重大赛事的体育欣赏,使学生看到祖国的强大,科技的进步,文化的自信,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体育教学理念,是高校教师在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的思想基础,是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保障。教学理念的转变是高校体育教师有效推进体育改革沿着正确轨道前行的基础,也是大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成功的基础保障。在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中,首先要贯彻新时代体育教育理念,要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大学体育强大的育人功能,加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改革,要动员全校各个部门都参与到大学体育的综合改革中来,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新格局;其次,体育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教授学生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团结协作与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在体育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实现育人的教育任务;再次,在大学体育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正确健康观,让学生学会科学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水平,能够针对自己身体发育需求,科学规划体育健身活动,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进而树立远大理想,科学规划学习,科学规划事业,最终达到科学规划人生的教育目标;最后,目标的实现要通过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自主体育锻炼、体育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及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来实现。
体育场馆设施是高校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保障,高校应首先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科学规划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满足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保障体育教育教学和广大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需求;高校应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基础建设力度,要科学规划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提升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率,有效服务广大师生,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参与业余体育活动的需求;还应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社会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例如,利用学校附近的公园进行定向运动、有氧耐力跑等教学活动,利用自然水域,在夏季开展龙舟项目教学,冬季在湖面浇制冰场,进行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越野滑雪、雪地足球等项目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弥补体育教学场地不足,丰富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有效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实施。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大高质量体育教师人才引进,引进高学历的学术型体育人才,提升学校体育科研的综合水平,引进在世界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优秀退役运动员,提升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竞技水平,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其次,要加大现有体育教师师资培训,加大进修学习力度,为教师创造条件提升学历水平、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使教师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达到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对教师队伍的要求;还应转变观念,改变轻视体育的看法,完善体育教师劳动保护发放制度,完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和其他学科工作的同工同酬制度,完善课外体育活动、业余训练、竞赛、大学生健康体质测试等工作按照国家规定计入教学工作量等制度,进而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稳定大学体育教师队伍,为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优秀人才保障。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充分体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高校体育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应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深度挖掘体育教育的思政元素,要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和健身环境,体育教师要以身为范,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等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多种科学健身方法,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提升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努力使每一名大学生都成为科学健身的践行者,都成为社会体育的指导者。通过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锤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大学生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永不言败的优秀品质,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最终实现高等教育“五育并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