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宜闯,王伟华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VIP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变可累及直肠、结肠不同部位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以发作、缓解反复交替为临床特点[1]。本病病程较长,且机制未明,现代医学认为此病的发作可能与环境、情绪、免疫、饮食等因素相关[2]。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特点,可将其归属于中医“痢疾”“久痢”等范畴,其病位主要在大肠,与脾胃密切相关。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经气,调整脏腑功能来治疗此病。有研究表明,进行针灸治疗可有效控制肠炎,且长期疗效好[3]。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以神阙经络理论为基础所创立的一种针刺方法。此方法通过针刺腹部穴位来调节经络,以治疗各种临床慢性疾病[3]。笔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针对一女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腹针疗法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患者董某,女,26 岁,2020 年10 月就诊,主诉:腹痛腹泻,伴黏液脓血便2 年余。现病史:患者2 年前出现腹痛、腹泻,伴有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自诉于情志不畅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后症状加重,于外院就诊后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口服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药物进行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又因饮食及情志因素复发,病情时好时坏,为求控制病情,至我诊室就诊。现患者症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日泻下2 ~3 次,伴有脓血,稍有刺激饮食或情绪不畅则症状加重。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腰膝酸软,轻微活动即气喘不止,难以从事重体力劳动。情志抑郁,睡眠一般,大便溏泄,小便正常,饮食不佳。既往史:否认其他特殊疾病病史。便常规结果示:便潜血阳性(+++),血常规结果示:血红蛋白(HGB)58g/L。中医诊察:神清语明,精神萎靡,言语声低,面色苍白,肢端发凉,舌质淡,苔薄,脉细弱。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久痢,脾肾阳虚证。
针对患者证型,确立治法为健脾补肾,温阳化湿,予以腹针治疗,针具选用华佗牌0.18mm×40mm 无菌针灸针,按照上述治法进行选穴。选穴处方: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腹四关(双滑肉门、双外陵)、天枢(双)、大横(双)。操作过程: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使用直尺确定以上穴位,使用酒精棉球对选取诸穴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待确认进针部位后,利用套管依次快速将毫针垂直刺入上述腹部腧穴,进针深度约为20mm,进针时注意避开血管及毛孔。进针后停留3 分钟候气,之后使用轻柔的手法进行小幅度捻转行气,捻转手法的进行顺序与选穴进针顺序相同。之后留针30 分钟,留针时间内每5分钟按上述手法行针1 次。待留针时间结束后,同样按照上述进针顺序依次从针刺部位以轻柔手法起针。上述治疗过程每周进行3 次,3 次为1 个疗程。
经4 个疗程的治疗之后,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腹痛、腹泻明显减轻,日排便次数降为1 次,里急后重症状好转,脓血便转为偶发。嘱患者日常清淡饮食,注意调节情绪。半年后随访,患者诸症不显,体重增加,面色转为红润。复查便常规结果示:便潜血阳性(+),血常规结果示:血红蛋白113g/L。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因其病程较长且症状复杂,故常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并常伴有腹痛、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此病患者不但会遭受腹痛、腹泻的影响,甚至会因为长期便血导致贫血。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目前通常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机制如下:存在相关遗传因素的患者受到情绪、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肠道免疫功能失常,肠道的黏膜屏障因此受损,微生物生态环境发生改变,最终引发慢性肠道炎症,产生各种相关临床表现[4]。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上,西医常以水杨酸制剂为主,同时结合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易引起诸多不良反应,且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大。
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其发病基础为患者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气血虚弱,病因则包括情志失调、外邪侵袭、饮食失常等。患者素体虚弱,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失常,内生痰湿导致中焦气机阻滞,日久郁而化热,壅结肠道,肠道血络受损,而致里急后重、腹痛、腹泻,下利黏液脓血。历代医家均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病情的发展与肝脾肾功能密切相关,病因病机复杂,虚实共存,寒热错杂[5]。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临床上目前共分为大肠湿热、热毒炽盛、脾虚湿蕴、寒热错杂、肝郁脾虚、脾肾阳虚、阴血亏虚7 个证型。在治疗上根据证型变化选用不同疗法,活动期以清热化湿、调气和血为主,缓解期则以健脾益气,补肾固本为主[1]。目前中医临床治疗此病以应用中药方剂为主要方法,经典方剂包括芍药汤、真人养脏汤、白头翁汤、参苓白术散等。现代医家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亦有不同发挥,汤定伟等[6]使用愈肠灵二号方通过汤剂灌肠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92%。孔祥才[7]使用加味清肠愈疡汤联合补脾益肠丸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证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的患者。有现代研究表明,中医方药可以通过抗炎、抗凋亡、调节免疫等机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
针灸是中医临床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外治法,可通过调节免疫、缓解炎症、保护结肠黏膜等多种作用机制来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诸多症状[9]。相较于药物治疗,针灸疗法的副作用小,且无需等待药物消化吸收,具有起效迅速、操作简便的优点,因此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具体机制仍待探索,但已有研究[10]表明,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水平起到抗免疫损伤的作用,从而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此外,针刺还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对胃肠动力进行调节,并可以对胃肠道激素的水平产生影响, 保护结肠黏膜,调节肠道微生态并防治结肠肠道纤维化,故其可从多个方面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针灸操作种类繁多,针法包括温通针法、温针灸、电火针、揿针、穴位埋线等,灸法包括热敏灸、雷火灸、隔药灸等[11]。有研究者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针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P<0.05)[12]。
腹针属于针灸的一种,是在腹部进行针刺操作,从而治疗全身疾病的微针针刺方法;可通过对腹部腧穴的刺激来调整脏腑功能,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对于消化系统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腹针疗法的第一核心理论为薄智云教授提出的神阙布气假说,该学说认为人体胚胎期由脐部禀受母体的营养供应,继而传递至胎儿,因此脐中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在胎儿出生后,这种功能未完全消失,而是继续以神阙系统的形式存在于人体之中,仍旧存在一定作用。神阙穴位于脐部正中,以神阙为轴心的腹部在人体气血调节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腹部进行微针针刺可以宏观调节内部脏腑功能,以治疗各种疾病[13]。腹针疗法的另一理论基础为全息医学理论,此理论认为人体的局部位置与整体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通过对腹部不同部位腧穴的针刺可以特异性地对相应部位产生治疗作用[14]。而从传统中医理论来看,中焦脾胃正居于腹部,而脾为后天之本,通过针刺调理脾胃有助于协调脏器功能,维持机体平衡,正所谓“脾胃调,则五脏安”[15]。腹部是经络广泛聚集交汇之处,十二条正经和奇经八脉的循行均与腹部有联系,根据中医“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可知腹针疗法可借助微针针刺调节脏腑气机,传输气血,疏通经络,以治疗腹部脏腑的诸多疾患。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大肠,居于脐周,又联系肝脾肾三脏,正符合腹针疗法的应用范围。综合以上理论,可知腹针疗法可以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腹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具体机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诸多理论为腹针疗法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学者提出了“脑肠轴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体的消化道与大脑皮层之间存在双向调节关系,腹部腧穴的针刺干预可以对肠道菌群进行调节,并通过神经系统的传导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16]。此外,人体最大的自主神经丛位于腹部,针刺腹部可对自主神经产生刺激,且不同深度的针刺还可以分别对外围系统和内脏神经产生影响[17]。腹针刺激腹部神经诱发的电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后,同样可以调节中枢神经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可宏观调控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再反馈至病灶部位起到治疗作用[18]。多个临床研究[19-22]表明,腹针疗法对于许多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腹泻、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胆囊炎等均具有确切疗效。虽然当前关于腹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一病的相关临床研究仍较为缺乏,但通过对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可知,目前此病针灸治疗的核心处方包括天枢、中脘、关元、气海等穴,符合腹针疗法的临床选穴原则[23],提示腹针疗法可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
本病案中,根据患者腹泻、便血等主要症状,结合其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等兼证,诊断其病情为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病为久痢,脾肾阳虚型,故确立治法为健脾补肾,温阳化湿。患者病程较长,初次就诊后进行西药治疗,症状虽有缓解,但病情仍旧反复发作,时好时坏,由于腹针疗法对于消化系统疾患有着较好疗效,故考虑选择此方法进行治疗。在选用的针刺处方中,引气归元四穴均属于任脉。任脉循行散于腹部,因此针刺任脉腧穴可以调节腹部经络气血,对于腹部疾病疗效较好。关元、气海是中医临床治疗泻痢的常用穴位,刺之可补脾益肾、固本培元,是益气保健的要穴,常用以补益患者虚证之本[24]。中脘、下脘则常用于治疗脾胃疾病,刺之可调理脾胃,行气化湿,以祛除患者内实之湿。腹四关分别居于脐之四周,有助于发挥针刺的近治作用,调节肠道功能,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症状。此外,滑肉门、外陵均属足阳明胃经,刺之可舒筋和胃,化湿止泻。大横、天枢分属脾胃二经,刺之可调理脾胃,具有行气止痛,涩肠止泻的功效。诸穴并用,一来可渗湿止泻,以治疗患者腹痛、便血之标;二来可温阳补肾,以滋养其气血亏虚之本。该病案患者素体虚弱,且患病日久,长期泄泻、便血,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失养,以致脾肾两虚,故以上法进行选穴治疗。杨潇等[25]对用八髎穴导气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进行临床试验研究,针灸选穴包括关元、气海、天枢、中脘等穴位,结果表明此疗法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缓解其病情,改善其预后。张艳君等[26]使用针药结合的方法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选穴同样包括关元、气海、天枢、中脘等,结果显示疗效确切。
在经过首次治疗之后,本例患者症状即有缓解,说明治法得效,故按照既定治疗方案继续治疗。经过完整治疗过程并配合日常生活习惯调整后,最终使患者恢复正常。本病案结果表明,腹针疗法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且操作简便,副作用较小,适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