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瑞霞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数字政府建设帮助政府部门预决算工作能够创新政务服务工作形式、拓展政务服务渠道、丰富政务服务内容,推动构建廉洁、透明、服务型政府,但政府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需要深入剖析问题背后所隐藏的影响因素,促进政府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质量的提升。
政府部门预决算公开作为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之一,要遵循以下原则:其一,合法合规。各部门的预决算公开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内容规定,依法公开、规范公开,贯彻落实预算公开条例。其二,责任明确。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本级政府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指导、督促本级各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地方各级预算部门负责本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监督、指导所属单位做好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其三,内容清晰。预决算信息公开内容应当真实可靠、通俗易懂,便于社会公众读取和理解信息,同时规范预决算公开的形式、格式,推动有序公开。其四,时间准确。严格按照《预算法》要求,政府预决算应当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批准后20日内向社会公开,部门预决算应当在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后20日内向社会公开。鼓励公开时间适当提前,原则上在同一天集中公开。
政府部门预决算公开的意义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举措,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为做好新时代财政预算工作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工作,扎实推进预决算公开,加强对部门预决算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形成评价、反馈、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促进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另一方面,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预决算公开有利于确切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责任约束,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调整部门预算支出的硬性约束,严禁出现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却支出的现象。树立起“真正过紧日子”的思想,按适当比例压减预算管理安排中的非刚性支出、非重点项目支出,坚持能省则省的原则,倒逼单位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让有限的钱花出最大效用。
目前各级政府部门逐渐重视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一是公开内容不完整。一些部门的预决算公开内容存在数据缺失现象,例如并未公示“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同时也未说明具体原因,对于部分关键信息一带而过。二是公开内容不准确。表格数据和情况说明中存在信息不对应的情况,逻辑关系有误,未能准确传递信息内容。三是公开不及时。在批复20日后,仍有少数部门和单位没有向社会进行预决算信息公开。四是公开内容的可读性较差。有些部门公开预决算信息时,没有对专业名词进行解释或解释较为简单,给公众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五是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不够。各级政府部门预决算公开的表格样式差异较大,部门和单位的名称不规范,且公开较为分散或者公开状态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等。六是不主动回应社会反馈。对群众普遍关心但有关文件未强制要求的信息,各地主动向社会公开的情况仍然不多。
首先,地方政府要制定出详细的预决算公开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公开时间、内容和流程,保证预决算公开工作的有序性和规范性。根据部门工作的特点制定出部门预决算公开模板,所有公示的内容要严格按照模板填报,并加强信息技术支撑,在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对模板进行优化和改良,确保符合部门的职能特性和未来发展。其次,建立起完善的考核责任制度,明确将预决算公开工作纳入到政府部门工作的考核评比之中,根据考核情况进行表扬和批评。最后,完善相应的公众回应机制,针对预决算公开工作设置相应的信息反馈邮箱、公众号、电话热线等,并且安排人员对信息进行收纳和整理,明确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改进。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当前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紧密衔接,建立起地方政府专属的预决算公开平台,实现部门及单位的“预决算编制+预决算批复+预决算公开”的闭环管理,并对接本级政府网站、部门及所属单位网站中的预决算公开专栏,将预决算公开信息分年度、分层级,做到简洁、清晰、美观。一方面,能够实现政务信息的跨界共享,建立大数据信息中心。既能全面了解财务数据信息,还能促进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真正做到满足社会群众的需求,同时实现各部门信息之间的高效对接,推动政府部门预决算公开服务的数字化管理。另一方面,能够便于辖区进行财政数据查询,整体把握财政信息,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预算方案,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民普及,政府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可以通过数字化转型丰富预算公开渠道。首先,政府部门预算公开工作,可以在政务网站上设置专门的预决算公开板块,实现线上线下信息的整合互通、数据共享,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新闻发布平台对预决算进行公开,通过视频、图片、文字和表格等多元素结合的方式,在传统的公开渠道上提升政务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和便捷性。其次,可以拓展政府部门预决算公开的新媒体渠道。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公众上网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和便捷化,极大地改变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来源和渠道,网民在手机上即可实时接收到各类信息,因此政府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也可以借助手机客户端的新媒体平台,有效促进政府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政务公开的效率和成效,为民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政务服务。
明确预决算信息的归属,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预决算信息主要来自三方:政府部门内部的公务信息、政府部门向社会公众收集的信息、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制作的信息。要深入分析这几种信息的职权归属,在使用时要确保只有具有职权的信息公开管理机构才可以向社会公众公示或收集预决算信息,确保对数据信息管理的合法合规,建立起内部信息许可制度,确保预决算信息传播经过许可授权,保护预决算信息隐私。提升政府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质量,需要实现多方的合作共治,仅靠部门内部的单兵作战很难满足数据化治理需求。因此在数字化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扩大监督主体和管理内容,建立起预决算信息的多元监督机制,促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内容的丰富化和透明化。例如,除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以外,充分发挥出党和人大对政府预决算的监督职权作用,建立预决算公开信息保密审查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等。
国家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加大对政府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非常重要。通过提升政府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质量,能够促进国家财政机构的革新发展,完善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同时必须直面现阶段政府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建立起规范的预决算公开机制,推动政务公开体系的生态化建设。